几天后,大雪随着寒冬来到了四合村,这也是1976年四合村迎来的第一场雪。
如今天寒地冻的,鸡棚里面的鸡虽然还是由尚若婷负责照顾,可她也不敢再喂灵泉水了。
毕竟灵泉水太逆天,继续喂食的话,那些鸡依旧会生蛋。
可这个季节,养殖还没有达到后世那种先进技术,使用一些科学方法,可以让饲养的鸡在冬天继续生蛋。
因此,尚若婷为了不引起争议,还是断了那些鸡的灵泉水,让它们顺应大环境生长。
现在鸡棚里的活都被谭琛包了,每天早起,尚若婷只要去豆腐坊看一看即可。
除了柏市大地震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今年的年景还算不错,四合村的粮食获得了大丰收。
在元旦以前,生产队的会计已经统计好了所有可以用工分兑换的物资。
有了豆腐坊的进账,今年村民的收入比以往高了很多。
尚若婷虽然只挣了不到半年的工分,可也是全村最多的一位。
再加上尚老太太和谭琛,他们一家今年在村里挣工分的排行也算数一数二的多。
尚若婷这个外来户,对于工分兑换物资十分好奇,一大早就拉着尚老太太和谭琛来到生产队的门外。
今年可兑换的物资格外多,除了一些粮食和白菜、土豆、萝卜以外,现金也比往年多。
尚若婷家里现在什么都不缺,她来这里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凑热闹,满足好奇心。
谭琛如今也同样,他知道了媳妇儿空间的存在后,也知道家里不但不缺钱,更不缺各种食物。
尚老太太却不然,她在来的路上就已经算计好,今年他们家三口人挣的工分多,把粮食存足够的前提下,还要换一些其他食物。
至于现金,对于她这个过了那么多年苦日子的人来说,概念已经很模糊。
四合村每年都会有几天的工分兑换日,对于这些村民来说,是一年当中最开心的时候。.
虽说有的人家工分挣的少,可能够兑换来一些资源也能暂时满足一家人的温饱。
生产队的大院里,王副队长带着两个年轻人,搬来桌椅,摆在大门口。
会计拿着统计好的工分账目坐在桌前,按照统计表的先后顺序喊人。
当然,尚若婷这个生产队头号功臣自然排在第一号。
当会计喊她名字的时候,她只顾着看热闹,还有些没回过神儿。
还是谭琛轻轻拍了一下她的肩膀:“媳妇儿,喊你呢?”
尚若婷指着自己的鼻子再次确认:“这么快就到我们了?”
谭琛笑着推了推她:“咱家你当家,快去兑换。”
尚老太太也在一旁催促:“婷婷,你快去。”
尚若婷过来只是为了看热闹,而且,她空间内物资丰富,对于工分兑换物资根本没有什么概念。
想到这里,她拉着尚老太太一起走到生产队门前。
“奶,咱家今年兑换的东西你说了算。”
第226章 还嫌不够丢人吗?
尚老太太从来没想过要她张罗兑换物资,见尚若婷这样说,还有些惊讶,不过想想自家孙女那不会过日子的本性,她还是将这件事应承下来。
两人来到生产队门口,后面排队的人羡慕的看着她们。
王副队长故意放大音量说道:“若婷,咱们队里今年收入多,你的功劳最大,就由你家第一个来兑换物资。”
尚若婷知道王副队长是在给她撑腰,以免有些人说酸话,这个情她领了。
“谢谢队里对我家的照顾,我们这就将兑换的东西报出来。”
她说完,将尚老太太推到了桌前:“奶,咱家你当家,换什么都是你说了算。”
排在队伍后面的张兰香,看着尚老太太扬眉吐气的站在第一位,气得咬牙切齿。
她拉了一把站在旁边的尚立春,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道:“老不死的和小***这是走了什么狗屎运?竟然能排到第一个兑换的位置……”
尚立春虽然没有张兰香那么恨尚老太太和尚若婷,可对于两人也没有什么好印象,更别提什么亲情了。
他刚刚也听到了生产队的人报各家工分的数目,自从尚若莲不干鸡棚的活以后,家里每天都坚持出去挣工分的就只有张兰香一人。
尚建国自不必说,那是家里的宝贝疙瘩,他和张兰香都舍不得其出去吃苦。
尚若莲也同样,每天各种事情缠身,还蹲了三个月的拘留,他自己也没好到哪儿去,即便干活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挣不来多少工分是自然的。
因此,整个四合村,今年他们家挣工分的数量竟然成了倒数。
如今,眼看着人家拿了那么多的工分去换物资,尚立春也不知道如何形容心中的滋味。
总之,心情非常不好就是了。
若说他心情不好了,最倒霉的就是张兰香。
“你个婆娘一点儿本事都没有,挣工分竟然不如一个赔钱货,还有脸在这里聒噪。”
尚立春只顾着心中不平衡了,忘记了周围还有那么多人,他这话的声音不算小,被很多人听了去。:精华书阁
众人最近闲的很,尚若莲和乔远已经低调很多,没有再听到他们大打出手的消息,人们正愁没有什么事情说呢,尚立春就给他们送出了话题。
“哈哈哈……看看尚立春一家,又沉不住气了……”
“可不是,妒忌尚若婷和谭琛工分挣得多了。”
“人家挣的多是人家的本事,有能耐你也做出个豆腐看看。”
“就是,你去养鸡,不用每天六七百个蛋我就佩服你们。”
张兰香和尚若婷挣工分的数量呈鲜明的对比,她本就妒忌的要死,结果和尚立春发发牢骚,还被当众怼了。
最让她受不了的是,怼就怼了,还被那么多人听到,然后奚落一番。
她就算脸皮再厚,也待不下去了,反正他们家的工分少,今天也排不上兑换的名次,她瞪着尚立春,狠狠一跺脚。
“还在那里杵着干啥,赶紧回家,还嫌不够丢人吗?”
尚立春这会儿也反应过来了,刚刚自己的话让众人听了个笑话。
即便此刻他想抽张兰香一巴掌,也忍了下去,骂骂咧咧的跟着一起往家走。
村民们见两人走了,继续凑到一起八卦。
终于找到议论的话题了,他们怎么可能放过?
人群里还有妒忌他们的人,邹美华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不过,她今天学聪明了,看到张兰香的下场,心中那些妒忌的话没有当众说出来。
尚老太太站在桌前,将心中想好的物资数量报了出来。
“我家要粗斤,细粮一千斤……”
“土豆、白菜……”
尚若婷听着尚老太太报出的数量,心中不禁有些心疼她。
老人家这是多怕挨饿呀?
他们一家才三口人,竟然兑换两千斤的粮食。
这些恐怕他们家两年都吃不完……
不过,只要奶奶高兴,她怎么样都无所谓。
最后,他们家除了兑换那些食物以外,还利用剩下的工分兑换了四百元钱。
四百元钱对于这些村民来说,可不是小数目。
虽说以往也有挣工分的大户兑换现金的,那也是家里劳力多的人家。
如今看着三口之家兑换了那么多食物不说,竟然还有四百元的现金,再次引起了轰动……
第227章 你这么想去城里?
对于农家人来说,一家三口有了两千斤的粮食和菜品,一年都没有什么大花销了,元完全可以存起来。
其实,尚老太太大可不必屯这么多粮食,只要去队里干活,每天都会有饭吃。
她挨饿的日子过怕了是一方面,最主要的是她发现自家孙女是个挑食的,从没去队里吃过大锅饭。
这也是她兑换那么多细粮的主要原因,反正自己制作美食的手艺还在,不如让孙女每天吃得好好的。
至于其他人,看着尚老太太兑换这么多粮食,都有些不解。
毕竟,这么多年的大锅饭都吃惯了,家里只要能干活的劳力,都可以去队里吃饭。
对于尚老太太兑换这么多粮食的原因,大家也都认为她的饿怕了,因此,也没有人多说什么。
谭琛见尚老太太兑换了那么多粮食,连忙借来队里的木板车,当着村民们的面儿,将粮食和几种蔬菜放了上去。
一家人笑呵呵的推着板车往家走。
邹美华那妒忌的眼神儿始终没有离开那放满粮食的板车。
如今她肠子都悔青了,要知道谭琛和尚若婷那个丧门星日子能过得这么好,她说什么都不会提出断绝关系。
谭琛并不知道邹美华那颗妒忌心,即便是知道了,他也不会放在心上,一家人喜滋滋的推着一板车食物回到家里。
尚老太太这么多年一个人过日子,第一次感觉心中底气十足,只要可以丰衣足食,其他事情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