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带着空间穿七零,大力娇妻火辣辣_伍佰豌【完结】(200)

  陈四婶子抱着那颗粒饱满的玉米喜出望外。

  看着眼前胖乎乎的玉米,她恨不得亲上几口,尽管这几天辛苦,可脸上的笑容始终就没有落下去过。

  赵发更是夸张,抱着一堆玉米跑去谭琛家,刚走到门口就兴奋的大喊。

  “谭琛、若婷,哈哈哈……我种了一辈子庄稼,还是第一次看到玉米有如此高的产量……”

  谭琛一家刚刚从地里忙活回来,听到外面的动静纷纷走了出来。

  谭琛笑看着赵发:“大队长,咱们的荒地如今还不够肥,今年冬天好好养一养,明年的产量会更高。”

  “是啊,明年肯定会更高,幸亏我当时学着你们承包了那些荒地。”

  提起当初承包荒地的时候,赵发的心就在滴血。

  他当时为啥就不能彻底相信人家尚若婷和谭琛的眼光,愣是听了王副队长的蛊惑,看什么张兰香出丑,愣是把承包到手的地分出去一些。

  想想在张兰香手中那几亩仍旧荒着的地,他的肠子都悔青了。

  可错误已经酿成,后悔也没用,有眼前这么多的收获,他得知足。

  尚若婷和杨梅用荒地改成的水田,收获更是让人咂舌。

  种子本就是尚若婷前世刚刚研制出来的高产稻种,虽然用在了不算很肥沃的水田里面种植,可尚若婷将化肥改制的很好,而且用量适宜。

  两家水稻的产量着实令人眼红,尤其是在这个水田少旱地多的地方,更是令人羡慕得要命。

  尚若婷研制出的稻种,二十二世纪她在良田实验的时候,亩产量已经达到了1900斤,脱壳后扣除百分之七十的折损,每亩地就可以收获一千三百多斤的白米。

  虽说目前种植她这种高产水稻的田地是刚刚开垦成的水田,未脱壳的亩产也达到了1400斤,这个数字对于当前形势来看,已经是普通水稻的好几倍。

  这稻种若是换到肥沃一些的水田里面种植,相信产量会和尚若婷在二十二世纪实验的时候相差无几。

  杨梅虽然没种过水稻,可作为乡下长大的人来讲,对于作物的产量还是很了解的。

  在水稻还没有成熟的时候,她就发现这水稻颗粒不是一般的饱满,而且,抽出来的穗也比一般水稻长上很多。

  那时候她就可以断定,这水稻的产量一定很高,估摸着亩产怎么着也能达到六七百斤的样子。

  结果,她和李家生将水稻收割完毕称重后,两人全部呆住了……

  一千四百斤?

  这是什么概念?.

  是其他人家水稻亩产量的两倍多,甚至三倍……

  杨梅和李家生都不淡定了,两人一路如同脚踩云彩般,晕晕乎乎的来到了谭琛家。

  尚若婷看到两人的状态,已经大概猜出了原因,估计是被水稻产量给吓的。

  “若婷……水稻的亩产量竟然有1400斤。”杨梅此刻感觉自己就是在做梦,否则,水稻怎么会有这么高的产量?

  李家生更是夸张,想说些什么,又不知道怎么开头……

  赵发这会儿正在这里夸赞玉米种子的高产,听了杨梅的话,根本就不相信。

  “杨梅,你会不会是称错了?”

  “你那一水田,又都是荒地刚刚改出来的,你说的数字不会是所有水田的产量吧?"

  一听赵发质疑自家水田的产量,李家生着急了。

  “大队长,我们怎么可能称错?”

  “不信你可以去看看,我们的水稻亩产真的那么高。”

  赵发见李家生那信誓旦旦的样子,从完全不相信变成了将信将疑。

  “走走走,去看看。”

  杨梅和李家生忽然感觉自己有些太高调了,毕竟种出这高产稻种是尚若婷和谭琛弄来的,人家都没说什么呢,他们俩却咋咋呼呼的……

  第385章 不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吗?

  李家生看向谭琛:“头儿?”

  谭琛无所谓的摆摆手,在种植这高产稻种以前,他和媳妇儿心里就有数,这种事根本瞒不住,想看就看吧!

  “走,咱们一起过去看看。”

  其实,他们家刚刚称完了水稻的亩产量后,谭琛也没比杨梅两口子好到哪儿去。

  谁见过亩产这么多的水稻?

  不震惊才怪!

  不光是他,谭老爷子、尚老太太、姜萍,这几个对农业很熟悉的人,哪个不震惊?

  当赵发看到那些收割回来的水稻时,感觉一切都太过梦幻。

  比普通稻子长了不知道多少的稻穗,还有那饱满的颗粒,再看堆在地头那么一大堆,不用称赵发都知道,杨梅他们没有说谎。

  幸亏他做了这个大队长,分产的时候,和王副队长以及队里的会计三人,将村里为数不多的八亩水田分别留在了自己名下承包。

  等明年开春,他一定厚着脸皮找谭琛两口子说一说,买一些他们的高产稻种。

  要知道,他家这水田亩产多斤,即便这样,赵发一家人也乐得不行,交公粮的时候用玉米代替,家里就有白米吃了。

  结果,他们家的那点儿水稻产量和谭琛家、杨梅家相比,根本就不够看,人家刚刚开垦出来的水田,亩产就差点儿达到自家的三倍。.

  赵发在心中默默的告诉自己,以后也别端什么大队长的架子,一定要把谭琛夫妻俩哄乐呵了……

  这样,人家有好事儿了才会乐意带着自己。

  崔书记最近一直忙着去各村查看分产到户以后的粮食产量,如实上报,这样,才能起到试点地区的作用。

  当他来到四合村的时候,看到那些村民家里土地的产量和曾经集体劳动时候相差无几,唯独赵发家、王副队长家、陈四婶子家、杨梅家以及谭琛家的不一样。

  他们种植的都是高产玉米种子,而且,都使用了尚若婷亲自改良的化肥,那产量简直让人震惊。

  本来北河省这边儿就比较注重农业发展,几年前就开始种植最先进的紧凑型玉米,亩产量已经可以达到八百斤以上。

  可赵发他们到底用什么方法种植的玉米?

  亩产量竟然到达了1200斤?

  “赵发同志,能说一说你家种植玉米的技巧吗?”

  赵发挠了挠头,看向谭琛。

  能种出如此高产的玉米,他可不敢居功。

  谭琛知道,这些高产的种子都出自媳妇儿那个空间,可是别人问起的话,他总要想个合理的解释。

  尤其是他清楚崔书记询问这些的目的,无非就是将这些高产的种子或者高产的种植方法推广出去,令更多的人受益。

  尚若婷本就有意将这些高产作物一点点带到这个时代,只要老百姓能够吃饱肚子,她不介意大公无私一回。

  毕竟前世她刻苦钻研高产稻种,不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吗?

  这个想法,她很早以前就隐晦的和谭琛说过,谭琛自然知道媳妇儿的意图。

  因此,在崔书记问的时候,谭琛就从化肥和一些种植技巧上面讲解。

  崔书记并没有怀疑,尤其是他还记得当初谭琛夫妻找他开介绍信,就是去化肥厂定制化肥。

  人家自己琢磨出来的高产化肥,玉米才会有这么高的产量。

  这一点,完全说得通。

  而且,谭琛还特意强调了种植玉米的间距,这令崔书记更是深信不疑。

  不管这些高产玉米是化肥的功劳还是种植方法的原因,崔书记当场决定,这几家人种植出来的玉米,除去交公粮的一部分,其余的全部由公社征收作为明年使用的种子。

  对此,赵发等人并没有反对,不管是粮食留在手里还是变成钱,他们都能吃饱饭,这样就满足了。

  崔书记了解完了玉米的高产情况,就打算立刻回公社向上级打报告,他的管辖区域内出现了如此高产的粮食,上级肯定会对他嘉奖一番。

  他这个做了快十年的公社书记也该提一提了……

  想到这里,崔书记就跟打了鸡血似的,全身都是力量,回去以后,报告他要亲自写,而且还要写得越深刻越好。

  谭琛见崔书记就要离开,连忙将人叫住,再次朝他投射出一颗炸雷。

  那就是高产水稻的事情,高产的原因这次他没有说是化肥和种植方法的原因。

  第386章 弥天大瞎话

  毕竟水稻的产量太高,不是化肥和种植方法就能搪塞过去的。

  因此,他这次说了个弥天大瞎话,那就是他和尚若婷去京城的时候,遇到一位外国友人,只因为好奇国外的稻种什么样,他们才买了一些。

  加上化肥适宜,种植方法得当,歪打正着的,才有了这么高的产量。

  至于那位外国友人,已经回国了,现在根本联系不上,更不知道是哪个国家。

  虽说这样解释有些不靠谱,可这也是尚若婷和谭琛能够想出来的最好借口。

  反正你问我,我说了,想找根源?

  对不起,人家走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代文 空间文 甜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