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听说了谭琛在鹏城买下地皮的事情,在与谭琛交谈中得知,那块地皮就是他当初准备投标设计的那块地皮。
马锦坤不得不佩服谭琛的魄力和眼光,那块地皮懂行的人都清楚,一定稳赚不赔,而且还会赚的盆满钵满。
再想到当初谭琛交作业的那份设计图,如果按照那份设计图建造小区,肯定会成为鹏城房地产的龙头建设,到时候,谭琛的地产事业将会就此一飞冲天。
一番讨论过后,马锦坤将谭琛单独叫到了一个房间.
开门见山的问:“谭琛呐,你在鹏城买的那块地皮,目前有什么打算吗?”
谭琛没有隐瞒。
“老师,那块地皮最适合建造居民小区,不过目前我手里没有那么多资金,只能暂时放一放。”
说起这个,谭琛也很无奈,媳妇儿当初提的银行贷款建议他不是没有考虑过,并且也去银行仔细询问过。
得到的答案和尚若婷说的几乎无异,他若是用那块儿地皮贷款的话,最多能拿到四十万。
建造一个有规模的居民小区,四十万完全不够用。
到时候小区建到一半,资金无法回笼,银行若是来催贷款,他恐怕要赔得血本无归。
因此,谭琛打算稳妥起见,在没有足够资金建造小区的时候,他决定暂时按兵不动。
至于以后如何,他计划先做两年装修或者承包一些小规模的建筑工程,攒够资金以后再进行小区建设。
马锦坤大师对建筑方面的事情懂行,谭琛一说,他就懂得其中利弊。
他拍了拍谭琛的肩膀:“我做设计师这么多年,一共积攒了三十万元,如果你需要的话,可以先拿去应急。”
谭琛有些震惊,虽说眼前人和自己是师徒关系,可对方这也太大方了吧?
“老师?”
马锦坤笑得和煦。
“我一辈子没成家,也没有孩子,如今就把你们师兄弟几个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孩子有困难,我总不好坐视不理,更何况,这钱是借给你的,又不是白白送给你,所以,你有需要的话,就别和老师客气。”
这话马锦坤说得真心实意,眼下建筑行业是刚刚起步时期,若是谭琛能够抓住这个先机,那就是他的一个大机遇。
谭琛能够看得出,老师语气诚恳,而且其中并不包含什么利益原因,只是单纯的想帮他。
“老师,您今天的话我记住了,我再努力一段时间,等时机成熟了,我不会跟您客气的。”
谭琛的确需要老师这笔钱的资助,他曾经做过预算,建造整个小区的费用至少要一百万,如果有了老师这三十万的资助,再从银行贷款四十万,那么,他只要再筹备三十万,就真的可以动工了。
马锦坤点点头:“嗯,你若是需要,随时跟我开口。”
“好,谢谢老师。”谭琛是真心的道谢。
回到家里,和媳妇儿聊天的时候,谭琛就将老师准备借给自己三十万的事情讲了一遍。
两人说话的时候,正好在儿童房,被开门进来喊他们吃饭的陈淑荣听个正着。
“婷婷、谭琛,你们若是需要钱的话,妈和你爸爸那里也攒了几万元,可以全拿给你们。
而且,以后我们还会继续赚钱,到时候也全部给你们拿去。”
谭琛瞬间被岳母的话感动了。
“谢谢妈,我需要的时候一定不和您客气。”
陈淑荣无所谓的笑道:“咱们都是一家人,客气就显得外道了。”
“好,以后和家里人都不说客气的话。”谭琛心里暖暖的,有这样的家人,他一辈子都知足了。
刚吃过晚饭,电话铃就响了。
谭琛拿起电话,打电话的人令他很意外,竟然是鹏城曾经请他建造玻璃房的冯董。
两人谈了差不多十分钟,谭琛是笑着挂断电话的。
尚若婷在一旁也听到了一知半解,此时就见谭琛笑着拉住她的手。
第685章 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田园画卷
“媳妇儿,我明天就去鹏城走一趟,如果顺利的话,建造居民小区的钱就有着落了。”
对于谭琛的一切,尚若婷始终抱着支持的态度。
刚刚冯董打电话找谭琛,就是当初谭琛在招标大会上讲解玻璃房的时候,下面那张小图纸吸引了他的注意。
本想着谭琛玻璃房建造完毕后,看看他的建造水平,再决定是否考虑继续与其合作的,结果,那段时间冯董被其他事情绊住了,就没来得及当时提及此事。
其实,谭琛当初也是他悄悄玩儿了个心眼儿,特意设计了一份玻璃通道下面的平面装饰图,若是有幸被对方看中,他也可以多一单生意。
没想到,冯董当时看到那张图纸时并没有表现出什么,谭琛只以为自己徒劳了,因此,这件事他也就放在了脑后。.
如今,冯董主动找到他,就是为了那份设装修设计图纸。
玻璃通道的地下装修,对于目前的谭琛来说,的确算得上大生意了,做好的话,起码能收入个二三十万。
这可比他在京城接四合院装修来钱快很多。
尚若婷是真心为谭琛高兴。
“好,那边的事情你尽管去忙,家里我会照顾好的。”
谭琛将尚若婷拥入怀中,轻轻抚着她的背。
“有这样支持我的媳妇儿,我一定闯出一番事业来,让你一辈子衣食无忧。”
事情来的突然,谭琛第二天就叫上陈向阳陪着自己赶往鹏城。
如今已经进入三月,到了开学的时候。
尚若婷在学校报了个到,便和张晓红、徐丽杰一起去了实验田那边。
此时距离冬小麦收获还有半个月的时间,庄稼已经进入了丰收前最为关键的灌浆期。
尚若婷和黄宝森就自然而然的担负起指导者。
半月后!
连片的麦田给大地铺上了一片金黄,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田园画卷。
伴随着一阵高过一阵的欢呼声,人们开始忙碌着收割小麦。
新研制出的麦种第一次适种大获成功。
眼看着金色的麦粒从收割机仓门倾泻而下,不光是那些村民们,就连黄宝森都激动得掉了眼泪。
他真真实实看到了京城这种气温下种植成功的冬小麦。
不但成功了,而且还产量惊人。
激动过后,黄宝森飞快的跑回自己的宿舍,立刻写了一份上报材料。
这个天大的好消息,必须第一时间报告给国家。
黄宝森拿着写好的上报材料,走起路来深一脚浅一脚的,感觉整个身体都在飘……
和尚若婷打了声招呼,他就朝着城里的方向走去。
黄宝森是在第二天回到实验田这边的。
尚若婷再次看到了熟悉的场面。
一群手拿照相机和摄像机的记者紧紧跟在黄宝森的后面。
黄宝森一眼就看到了尚若婷的位置,指着她对记者说。
“我们的大功臣就在那里。”
呼啦啦……
记者拿出百米冲刺的劲头儿,朝着尚若婷飞快的跑了过去。
“尚若婷同学你好,我是京报的记者,能给我说一说你是如何成功培育出高产冬小麦的吗?”
“是啊尚若婷同学,看在我们大老远跑来的份儿上,就说一说吧!”
“尚若婷同学,看这里。”
“尚若婷同学……”
一时间,尚若婷被记者们围得水泄不通。
尚若婷先是看了看黄宝森,只见他在那里正笑着看向自己,并且还做了个摊手的动作。
面对这些热情的记者,尚若婷此刻是满头黑线。
 ̄□ ̄||
朝着热情的记者们摆摆手,尚若婷大声说道:“我觉得,眼下那些正在收获的冬小麦比我有价值,大家不妨先去看一看。”
“好,请尚若婷同学带我们去看一看丰收的冬小麦。”
“对对对,我要去拍几张照片发表到头版头条。”
尚若婷心知,这种采访无非就是一些形式上的东西,即便她仔仔细细的讲解麦种的培育过程,大家也只是听个热闹,不如让这些记者真真实实看到收获后的冬小麦,这样更实际一些。
眼看着尚若婷三言两语之后,那些记者就朝着麦田走去,黄宝森是不得不佩服她。
他将材料上报后,就得到了相关领导的重视,立即让人通知记者过来,这么大的好消息,一定要和全国人民共同分享。
第686章 我一定会拿出最好的农业水平回报大众
也就是这样,黄宝森一直被那些记者缠着问这问那的,无奈之下,他只好将尚若婷给“出卖”了。
反正他自己也不想贪这份功劳,这份荣耀必须给最大的功臣,于是,他直接带着记者赶到实验田这边儿,将包袱甩给尚若婷。
就在记者们对着麦田拍照的时候,一辆吉普车从村口驶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