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最先发现两人的是个小丫鬟,都被吓的整天说胡话了。
后来叫了大夫来给三姐诊治,才诊出三姐已经怀孕有一月多了,可能就是为了肚子里的这个孩子,所以张家人才不追究三姐的责任。”
张六公子是个怎样的人,早就传遍了整个京城,这样的人不但外人敬而远之,就连自己家人也是嫌弃的。
但是好端端的,又不能杀了他。
这次他死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是怎么死的,按道理来说,宋玉如肯定得担责任。
但是她肚子里的孩子算是救了她一命。
宋玉婉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她道:“张六公子死的真的是时候,他若是不死估计死的就是咱们三姐了。
如今他死了,三姐还给他留了后,他也算是能够瞑目了,这样三姐以后的日子也能好过些。”
有个孩子傍身,总算是好的,也没有了丈夫,只要好好的待在自己的院里守寡。
张家人也不会太亏待她,关门过自己的小日子,这样一看,的确算是很好的生活了。
第11章 大哥要成亲
“家里,估计是不可能把三姐给接回来的,她若是能想清楚,就这样好好活着也不错。”玉妍叹了口气说道。
好死不如赖活着,更何况她如今没了打她的夫君,还有孩子傍身,顶多日子过得清贫了些,但好歹能好好的活着了。
六姐玉婉沉默半晌之后,说道:“我以后,一定不嫁入这样的人家。”她声音很小,但是却很认真。
其余四人没有说话,但心里却都是这样想的。
没有办法,在这个家里就是这样残酷,她们若是不为自己筹谋,那么下场就跟三姐玉如一样。
宋玉如的事情,并没有在宋家掀起任何的风浪,宋家依旧是该如何过就如何过。
丝毫没有人在意,守寡的宋玉如,在婆家会过着怎样的日子,甚至连问都没有问过一句。
得知这个消息,宋玉宁心里更加的冷了。
没有价值,别想在这个家里得到任何好处。
之后的日子,宋玉宁按部就班,上学学各种东西,放学之后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苦练绣技。
用来练手的几副团扇,宋玉宁都送给了姐妹四人,她们挺高兴的,都把团扇当了压箱底的东西。
出嫁时当嫁妆一起拿到娘家去,怎么说也不算丢面。
除了这些东西之外,宋玉宁一就是每隔一段时间,就给老夫人,老爹,还有徐氏送上自己做的小玩意儿,聊表孝心。
这都是表面上的,私底下宋玉宁还花了不少花样送去自己的铺子,城南的小铺子营业额也好了不少,一个月差不多也有十几两银子入账。
魏夫人给她的庄子只有四五十亩良田,一年下来的收入,交过赋税,也不过八十多两银子。
她现在刚回到宋府,建立自己的人脉,打听些事情,通通都要用到钱,这些钱是必须要花的,不能省。
所以私底下,宋玉宁也开始做一些绣活拿出去卖。
宋玉宁的外祖母,当初也是出了名的绣娘,曾收过几个徒弟,现在其中就有一位,开了一家绣楼,在京城名声挺大的。
魏夫人跟了宋弘志,前几年还好,后几年宋弘志来的越来越少,为了养活自己和孩子,魏夫人与这位师姐取得了联系。
绣好东西就拿去给这位师姐,这位师姐知道魏夫人的技艺高超,因此向来都是出高价购买的。
宋玉宁绣好的东西,也都让凝霜拿去给这位师伯。
这天凝霜再次拿绣活出去卖,等回来的时候,给宋玉宁使了好几个眼色,入夜宋玉宁让凝霜给她守夜,两人在屋里小声说起了话。
“这次那些东西拿出去,春娘子给了银子后,还给了我一封信。”凝霜小声的说道,然后端来了一根蜡烛。
宋玉宁心里一动,把那信拆开,笔迹非常熟悉,是魏夫人的字。
她在信中写道,她现在在一个很安全的地方,让宋玉宁不要担心她,她会好好的藏好。
然后又说她假死之前,帮师伯绣了一副双面屏风,卖了八百多两银子,她自己留了三百两,其余的都装在了信封里,给了宋玉宁。
信很短,宋玉宁却来来回回的看了好几遍,只觉得难受的紧,她想魏夫人了。
自从回到宋府之后,虽然住处很大,睡的床很大很软,但她还是很想念魏夫人的怀抱。
当初她刚刚来到这里,身体不好,魏夫人成天成夜地把她抱在怀里,她到现在还记得,那种温暖又安全的感觉。
在这个世界上,也就只有魏夫人,还心心念念的想着她。
看宋玉宁低声哭泣,连声音都不敢出,凝霜心里也是难受的紧,帮忙擦泪。
宋玉宁摇摇头:“我没事了,把蜡烛拿来,这信不能留。”
凝霜嗯了一声,看着宋玉宁亲手把信和信封烧掉。
烧完信之后,宋玉宁躺在床上,半晌之后才到:“这五百两银子等过段时间你出去换开,二百两拿回来留着咱们用。
剩下的三百两,拿去给鱼牙,让冯春生去买良田,把庄子扩大。”
城南的铺子,以及城外的庄子,都是由自小服侍魏夫人的侍女照看的。
铺子是燕羽夫妻在照顾,她自小就跟在魏夫人身边,绣花的手艺不错,魏夫人就让她帮忙照看铺子。
鱼牙和她的丈夫冯春生现在照看着城外的庄子,他们两对夫妻的身契,在回宋府那天,魏夫人都交给了宋玉宁。
如今宋玉宁才是他们的主人。
凝霜道了一声好:“知道了。”
宋玉宁挥挥手,让凝霜下去,她躺在床上没有睡意,心里想了很多事情,一直到后半夜才迷迷糊糊的睡着。
手里有了点钱傍身,但是宋玉宁却依旧没有停下绣活,这些钱看着是多,但也不经用。
雪团似乎也挺喜欢做绣活的,知道宋玉宁绣活好,时常跟着一起,有时候还问两句。
宋玉宁知道雪团这是投诚的表现,也不拒绝。
八月过去之后,宋府上下忽然开始忙碌起来,宋玉宁知道,这是她嫡出大哥,宋承礼要成亲了。
其实,宋承礼的婚事早就定下来了,原本婚期将近,但由于女方祖母突然离世,需守孝三年,所以不得不推迟婚礼。
如此一来,便只能让二姐宋玉晴先行出嫁了。
如今,女方守孝期满,大哥的婚礼终于可以重新提上日程,并已定好良辰吉日,就在金秋十月的二十八日。
尽管府内众人皆忙碌不已,但对于宋玉宁姐妹几人而言,倒无太多琐事需要处理。
她们依旧该吃吃该上学上学,然而,没过多久,她们平静的日子就被打破了。
自宋玉晴成亲至今已有一年有余,但是她的肚子始终未见动静。
不仅如此,可能是因为父亲母亲失败的婚姻,宋玉晴对世子看管甚严,平时看世子跟女人多说两句话,都会哭闹一番。
世子是很喜欢宋玉晴的,所以平时也哄着她,只当是夫妻情趣,如今他房里也没有其他的女人。
一开始平远侯夫人也没觉得有什么,看着小夫妻俩如胶似漆、甜甜蜜蜜的样子,她也打心眼里高兴。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渐渐感觉到宋玉晴对世子的控制欲似乎过于强烈了些。
第12章 借点福气
平远侯夫人心里逐渐不高兴了,他的儿子可是平远侯世子,未来的平远侯,怎么可能就守着一个女人生活。
而且,两人之间没有孩子,平远侯世子的年纪也不小了,平远侯夫人心里越发不喜欢这个强势的儿媳妇。
世子正值年轻有为之时,一心只想建功立业,对于妻子是否给他纳妾之事并不怎么在意。
平远侯夫人私下里跟儿子提过要纳妾的事情,都被世子给拒绝了。
一日平远候夫人旧事重提,刚好被宋玉晴听到,结果她竟然不顾规矩,在家里大吵大闹起来。
这回世子也是生了气,当即就同意纳妾的事情了。
“祖母,您之前明明答应过我,说是要帮我找青松真人算一卦的啊!可是为什么直到现在,还是一点消息都没有呢?”
宋玉晴紧紧抓住老夫人的手,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不停地往下掉。
老夫人一直以来都非常疼爱这个嫡孙女,看到她最近遭受了这么多苦难,心里也很不好受。
“青松真人的行踪总是难以捉摸,神龙见首不见尾,他整年都在四处游历。
我们上次能遇到他完全是个巧合。
我已经拜托别人到处去询问他的去向了,晴儿乖乖的,等祖母有了他的消息,肯定马上请他来给你占卜一下。”
老夫人轻轻地拍了拍宋玉晴的手,但宋玉晴似乎无法接受这样的回答:“祖母!我婆婆说了,这两天那个贱女人就要进府了。
如果她比我先一步生下孩子,那我还有什么脸面活下去啊!祖母,您一定要帮帮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