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楚峰真正成了一个孤家寡人。
第433章 70年代极品小姑子1
“凭什么?凭什么让小妹顶替?我不服,我给你们老楚家生了俩个孙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老大媳妇,我这是在通知你们,不是来找你们商量的。”
“娘,你这话我就不爱听了,家都没分,凭啥我不能有意见?不光我有意见,老二和老三家的都有意见!这不公平!”
“你别扯别人,不是我说你,你看看你自己的懒劲,吃饭比谁吃的都多,干活比谁都会磨洋工,真把工作给你了,估计也保不住,再说了,你去了纺织厂,家里的娃娃谁带?”
“娘,您这话我就不爱听了,我在家做姑娘的时候---干活可是一把好手,否则,你也不会同意我进这家门!谁是天生的懒婆娘~还不是当初生孩子的时候没做好月子,要说我的命怎么就这么苦,嫁进你们老楚家,娃娃是一个接着一个的生,把身体累垮就算了,还被人背地里叫懒婆娘!我那是自愿的么?”
“家里的小姑子,从不干活,连地也不下,一双手嫩的跟豆腐一样,凭啥什么好事都是她占?就凭她年纪小?我不服!家里过年的时候,全家就她穿的花枝招展,每天还有蛋羹吃,我家俩个小子是个带把的,却也只能吃她剩下的,怎么的?她是比老楚家的金孙还要金贵不成?凭什么事事都要让着她,既如此,那以后你和爹老了之后---不要跟我们大房过,跟你们宝贝小姑娘过算了!”
“大嫂,你少说两句吧。”
“大嫂,娘不是这样的人,你别寒了他们的心。”
......
堂屋里吵吵嚷嚷了半天,被刚醒过来的楚玉听了个正着。
此时的她缓缓睁开眼,屋外的阳光此时透过窗户洒了进来,顿时---照亮了整个房间。
只见土墙常年被风雨侵蚀,显得有些破旧,除却墙上挂着的一幅伟人图像外,入目的只有一张缺了条腿的木桌,桌上放着几本书以及一个印着红双喜的搪瓷杯。
看了一眼四周的环境,楚玉有些恍惚地叹了一口气,看来,这又是一个‘贫民窟’。
她轻轻揉了揉额头,疼痛感渐渐袭来,同时一段记忆也涌上心头。
现在是75年的夏天。
原主可以说是从小被父母宠到大的,虽然在这个年代,很多人都吃不饱穿不暖,可这些--在原主这儿,是完全不存在,她是真的一点苦都没吃过,因此,被养成了心高气傲的性子,一门心思地想嫁给村里来的知青,在她看来,知青都是来自大城市,远不是村里的泥腿子、镇上的工人可比,眼界更是不一样。
她的这种想法,原主母亲(李婆子)自是不知晓,李婆子原本想着,帮宝贝女儿找个工作,婆家肯定会好找许多。
她心里盘算的好好的,同时也费尽心力,托人找关系,最终在城里为原主买了一份纺织厂的工作。
按说,在这样的条件下,原主即便不能大富大贵,日子也应该比大部分人要好过才是。
可坏就坏在她娇蛮又霸道。
在得知这工作十拿九稳是自己的了之后,她便不停的在自家几个嫂子面前作妖,二嫂徐招娣因为没给老楚家生下个儿子,所以对上她并没有底气。
而三嫂田小兰是刚进门的知青,整个就一弱不禁风,对她的挑衅更是没放在心上。
整个家里,要说谁对原主不满,数所谓的大嫂白桂花为最。
前不久,在一次斗嘴中,原主十分利索的把对方头开了瓢。
原主大哥楚光宗这次终于不再当隐形人,借着这件事狠狠拿捏住了她,迫使家里两位老人把工作让出来,当作补偿让给了自家媳妇儿。
虽说另外两房没占到这个吃商品粮的机会,可耐不住大房是个会做人的。
最终,根据协商,大房每月到手的工资必须一分不少的上交到公中。
这条件--乍一听,确实是有些不厚道,可奈不住买工作的钱是老太太的私房,并没有动用公中的,你要说老太太的私房其实就是公中的钱,毕竟---家里是两位老人当家作主,谁知道他们会不会动点歪脑筋?
可这些话,几个儿媳妇也只敢在心里想想,谁敢往外蹦?又不是缺心眼。
老太太只说工资全部上交,又没说其他额外收入,这年头,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到时候跟厂里人混熟了,还缺额外的活计?光是糊纸盒这样的都是人人争抢的香饽饽。更何况,工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具体数额---到时候还不是自己说了算,老太太难不成有千里眼不成?
能够吃上商品粮简直就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只有祖坟冒青烟才会轮到自己头上。
有这种好事放在面前,谁还会去计较那些细枝末节呢!扒拉到自己手里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这样的决定,几房人确实没什么意见和看法:大房想得比较远,嘴上说着吃亏是福这样似是而非的话,二房三房则是自认为占到了便宜,可即便这样,也架不住原主掐尖要强的性子。
第434章 70年代极品小姑子2
在得知一切已成定局后,原主那颗躁动不安的心变得愈发疯狂起来。由于楚家老两口的纵容,因此--原主并不需要干农活,这就导致了她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时常毫无征兆地出现在纺织厂里,对白桂花百般刁难、恶语相向。
到了最后,更是堂而皇之地住进了白桂花分配到的宿舍里,她就跟大爷似的每天等着对方下班伺候自己。
这一切,原主并未觉得有多过分,毕竟----这份工作本来就是她的,若不是着了对方的道,自己怎么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便宜了别人?!
就在她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般砸在了她的头上——高考要恢复了!
虽然原主的学习成绩一直都不怎么样,但楚家老两口对这个小女儿疼爱有加,因此---原主是楚家唯一的一个初中生,这也是为什么当初楚老太能弄到纺织厂名额的原因之一。
于是,原主瞬间忘记了自己之前对白桂花的种种恶行,也顾不上继续找大嫂的麻烦了。
此刻的她---心中只剩一个念头:跟知青们一起复习,全力以赴备战高考!哪怕最终成不了,也得把那个‘好苗子’(王延仁)紧紧抓在自己手中,让其成为自己的丈夫。
她不知道的是:此时的自己也落到了对方的算计中,王延仁正愁学费没有着落,这不正是天上掉馅饼?!
为了能够心安理得地享受这份好处,王延仁在半推半就下娶了原主,而他最终也如愿以偿地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大学。
后面的故事,自然就是那种十分老套的桥段了——抛弃糟糠之妻。
原主三嫂在得知高考的消息后,全然不顾旁人的阻拦与劝告,一意孤行的参加了考试,后来的后来,楚爱党也就顺理成章地遭到了对方的厌弃,原因无他,只因两人之间缺乏共同语言,于是这段婚姻便以离婚收场。
更令人咋舌的是,田小兰最终居然与王延仁走到了一起。
原主自从被抛弃之后,两位老人心疼她,毫不犹豫地选择继续给予她源源不断的经济支持。
然而,他们未曾料到的是,这些举动竟然引起了两个儿媳妇的强烈不满。
当他们能靠自己赚工分时,自然不会把俩个儿媳放在心上,可随着另一半的去世,年纪越来越大,李婆子也就越来越力不从心,甚至在生命垂危、即将闭上双眼的那一刻,她仍然忧心忡忡、无法安心离去。
而失去了老人补贴后的原主,由于难以维持生计,最终不得不‘忍辱负重’,嫁给了一个已经丧妻的男人。
起初,她还算谦逊恭顺,低眉顺眼地度过了一段日子。可随着怀有身孕,有了依仗后,她就又开始变得作天作地起来,整日里胡搅蛮缠、无事生非,把夫家搅得鸡犬不宁、乌烟瘴气。
最终,不仅腹中胎儿未能保住,她也以离婚草草收场。
至此,楚玉完全接收并消化了这段记忆,她只觉得自己脑袋嗡嗡作响,仿佛要炸裂一般,头晕目眩得厉害。
“空空?任务是什么?还有,你的这个剧情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尽管原主的言行举止让人有些一言难尽,但追根溯源,其原生家庭无疑需要承担很大一部分的责任。
而空空传输来的剧情---给人的感觉完全就是---原主纯粹是咎由自取。不管是她的蠢还是她的坏,都把自己以及那些疼爱她的人一同推向了无底深渊。
久久得不到回应的楚玉,有些按捺不住再次开口,“按说,这个年代,像她这种情况的人很多才对,你为何......”
就在这时,脑海中忽然传来一阵叹息,“她自愿放弃来世,并献出自身全部的灵魂之力,只求换一种活法。如果可以的话,你还需稍稍照顾一下她的双亲。你放心,除此以外,她也没有其他要求,消散之际仅留了一句:冤冤相报何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