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辟珠记_饭卡【完结+番外】(110)

  现场鸦雀无声,几千人带着敬慕的神情望着这位远近知名的大德高僧,据说只要听他讲一次经,就能为自己增加一年功德福寿。

  昙林先念一段香赞,接着开始俗讲《目连救母》。俗讲就是佛经的通俗讲演,将佛学经义融入浅显的故事当中,纵然是一字不识的白丁也能听懂。目连救母出地狱是盂兰盆节的由来,可谓家喻户晓,昙林融入各种因果比喻,将故事讲得跌宕起伏,几千人听得专心致志。

  讲完这段节日固定的故事,他又一字一句讲了段《禅师度化修罗》。

  “很多很多年前,洛阳有一位叫做迦什叶的天竺高僧,佛法高深,心怀慈悲,修成金刚不坏之身。他听说有一名因中了痴毒坠入魔障的修罗,因恶念丛生不断杀生造孽,迦什叶决定去说服这个修罗,让他放下屠刀,回归正途。”

  这修罗心中充满了仇恨和执念,发誓要向天复仇,让人间陷于修罗场中。迦什叶先与他论佛讲经三日三夜,想用清净语言为修罗祛除心魔,可是修罗辩才无碍,聪明绝顶,根本不听高僧的劝解;迦什叶又施展神功,与修罗激战三日三夜,想以至高武力将其度化。可修罗天生凶猛好斗,骁勇善战,迦什叶竭尽所能也不能将其降服。

  最后,无计可施的迦什叶决定舍身成仁,以自身性命度化陷入魔障的修罗。他不再反抗,任修罗攻击伤害他,到了垂死阶段,迦什叶念诵《般若忏》经文,这是他修行佛法的成果,也是金刚不坏神功的来源。

  修罗百般嘲笑他,问他打算当仇人的老师吗?迦什叶说:只要你坚持诵经,总有一天能理解佛法,忏悔罪孽,将自己度化,由危害人间的修罗身修炼成护持佛法的护法神。如果你暂时不能理解我的苦心,那么就将《般若忏》传下去,你的后人可以得到善果。说完,迦什叶就原地坐化了。”

  台场上几千人全神贯注聆听,可昙林的故事讲到这里就断了,众人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宝珠忍不住对身边的韦训说:“我可从来没听过哪一种佛经里有这个故事。”

  韦训不动声色,道:“我也是第一回听说。”

  人群中有个人高声问:“后来呢?迦什叶怎么了?那个修罗又怎么了?”

  昙林徐徐道:“迦什叶圆寂之后,以慈悲心证道,尸身变成了即身佛,从此肉身不朽。至于那个修罗嘛……他的传人正在蟾光寺中,正于此处听我讲经。”

  故事讲到这里,一种复杂的奇异感受涌上众人心头,有些头皮发麻,说不清是感动还是畏惧。

  昙林年逾古稀精力衰微,支撑不住太久,说完这两个故事就结束了讲经的流程。

  俗讲结束,接下来是放焰口和河灯度孤。“焰口”是地狱中喷吐火焰的饿鬼,僧人诵经作法,用布施之物向这些饿鬼施食,便是放焰口。香客们为了超度亲人,争相恐后往盂兰盆中投放米粮、绢帛乃至铜钱,很快将上百个巨大陶盆装满了。

  河灯是为了悼念亲人、同时普度孤魂野鬼,本应放在江河湖海中任其漂流,在寺庙中举办,就从简置于放生池中。大蟾光寺的放生池称为“海”,水面比其他寺院更广大,香客们拿出准备好的纸扎莲花座,点燃蜡烛放置在座上,推入水中。

  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放生海中烛光点点,朦胧迷离,如梦似幻。据说幽魂在黑暗地狱下看不到光明,如能望见水面上的一盏灯光,就能自救超生,千载暗室,一灯即明。

  宝珠一早就向寺中僧人购置了一盏描金莲花灯,以淡墨在灯座内侧抄上母亲的闺名,从韦训手里接过火折点燃蜡烛,然后珍而重之地放入池中,闭目诵经为她祈福。

  放生海除了定期换水,日常没有活水出入,无风之夜,上百盏河灯漂在水面上几乎是静止的。然而漆黑的池底忽然泛出一串串气泡,平静的水面微起涟漪。

  “水底下好像有东西浮上来了!”

  “快看那是什么?!好像是……是剑山?毒蛇?还有拔舌鬼?”

  “我看见热釜煮人了!还有饿鬼吃人!”

  韦训见状,拍拍宝珠肩膀,她睁开眼睛从池边站起来,只见浩浩荡荡一幅《地狱变》图从幽深的水底浮上水面,颜色绚丽如锦,人物狰狞逼真。

  一名有见识的香客出声叫道:“是‘水画’!是那个天才画师吴观澄的绘画幻术!”

  众人一听,争相恐后地向池边推挤,观赏这震惊洛阳的绝技,因为拥挤,还有两个人掉进水中。不知吴观澄用了什么神妙技法,颜料浮在水面上却不散开,在河灯照耀下更显得阴森惨怖。

  通常《地狱变》图正中央是莲花座上的地藏菩萨,表现菩萨以佛法普度众生,拯救地狱中的恶鬼畜生,然而这幅水画《地狱变》的中央却留有一片空白。

  正当众人为这绝技震撼惊奇时,水下再次窜上一串串水泡,就在水画空白处,一段浮木般的物体浮上水面,充实了画卷的空白部分。

  那东西浮肿惨白,依稀有胳膊有腿,宝珠引颈而望,想在昏暗的河灯光中看清那到底是什么。伴随着那怪东西浮出水面,一股腥臭无比的恶气飘散而出,韦训啧了一声,立刻抓住她后领往后拖,然而已经来不及了。

  在场所有香客都看到了,一具泡得失去人型的巨大死尸仰面朝天漂在水面上,占据了整幅《地狱变》的中心,以一种匪夷所思的怪诞方式当众完成了这幅作品。

  浮尸现形之后,尖叫与恐慌如同涟漪般一波波荡漾开来,所有人都想远离那具可怕的东西,拼命从放生海旁边逃走,人群开始互相推挤践踏,惨叫声此起彼伏,《地狱变》的场景轰然从水面扩散到岸上,再扩散到整座蟾光寺中。

  如同人间炼狱。

  作者有话说:

  水画、喷画等幻术记载于《酉阳杂俎》,是类似魔术的表演

  寻橦(顶杆)、走索(走钢丝)、丸剑(抛接类)属于杂技,角抵则是相扑

  那时候的宗教仪式为了吸引更广泛的底层百姓,都会加上这些热闹的表演节目

  第105章

  身陷人群包围,一旦形成拥挤踩踏之势,再难逃脱。肉身虽然柔软,但以极大的压力叠在一起,就如同铁板互相碾压般让人窒息,假如不慎摔倒,立刻就会被旁人踩成肉泥。

  来不及商量对策,韦训伸左臂抄起宝珠,右手抓住杨行简的腰带,纵身拔地而起,留下的三个身位瞬间就被其他躯体填补上。

  他带着两人跳上走索伎人留在空中的长绳,先把杨行简放下了。老杨哪里有走索的本事,虽暂时逃脱了被人踩成肉酱的危险,却狼狈万状,四肢抱着细麻绳趴在半空,幞头都丢了,口中鬼哭狼嚎,却因为周围太吵听不清他喊什么。

  略一犹豫要怎么安置宝珠,她已经附耳过来大喊:“去高处!越高越好!”

  韦训受命,双手横抄将她抱在怀里,如履平地般在长绳上疾驰,飞一般奔向距离最近的浮屠。蜃楼步身法绝世无双,虽抱着一人,仍疾如闪电,宝珠只觉得劲风刮过耳畔,眼前景物飞掠,眼帘一闭一睁,他已经开始登塔。

  几个纵跳,一缕青烟般掠上五层宝塔顶端,韦训放下宝珠,问:“这里可够高了?”

  此处离地三十丈,脚踩摇摇欲坠的瓦片,宝珠连忙搂住宝塔尖顶,韦训等她站稳了,立刻要再翻身下去,被宝珠一把揪住袖子。

  “一个一个救来不及!等我看看场地。”

  站在浮屠顶端,整座蟾光寺全部映入眼帘,夜幕已经笼罩大地,幸好今日过节,四处都点起油灯,宝珠眼神极好,瞅见台场西南侧有个关闭的角门,虽有许多香客逗留在附近墙边,被人群挤压到快贴成壁画了,却不见有人开门。

  “那里!”宝珠伸手一指,不待解释,韦训已经如同她手中利箭离弦而出,从塔顶上飞扑下去。那角门日常不用,被一条铁链锁着,韦训伸手发力一拧,锁头应声而断,接着翻身猛踹,将锈蚀的门板踢开了。

  突然多出一条生路,挤在周围动弹不得的人立刻鱼贯而出,上百人顺利逃离,台场西南角的压力随之缓解。可昏暗嘈杂的环境下,其他地方的人仍然如断头苍蝇般找不到出路。

  韦训沿着墙头奔走,见有人将儿童扛在肩头,便伸手捞起,让他们骑在墙上。再试图将墙边的人拔出来,然而他们已经被层层叠叠的人体嵌压成整体,一用力就大声惨呼,胳膊欲断。

  如此拔葱一般生拽出几人,年老体弱或身材矮小的人已经有许多窒息昏死过去。虽然昏死,躯体却不倒,身旁的人见贴着自己的同类已经翻白眼吐沫子,更吓得丢了魂魄,放声哀嚎。

  韦训连续跑了一圈,才弄明白为什么区区一具浮尸会导致这样的惨剧。因为传统民俗,寺庙各道门的门槛均比成人膝盖高,平时不着急也要慢下来才能大步跨过,老人孩子还需要别人搀扶。

  放生海出现浮尸之后,距离近的人争相外逃,外缘的人虽不知道缘由,但见逃跑的人满脸害怕,恐慌情绪一波波传播开,惊恐万状的人群试图从进入台场的大门原路返回。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饭卡 古言 欢喜冤家  探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