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燕雀安知_猫的碎玻璃【完结】(21)

  “怕娘娘发现了怪罪下来,咱们都得不了好。给公公看看,万一真是料子的问题,咱们也好早些寻补救的法子。”

  当红宠妃拿到的料子有异,若真怪罪下来,织染局吃不了兜着走。崔公公只好拿来细细看了。

  “这料子本身没问题,确实是存放不当之故。”崔公公沉吟片刻,安慰道:“不过并非姐姐们的过错,这是开春返潮时没及时晾晒,又用炭盆烘了,才成了这样。江才人是今年才进宫得了这匹布,怪不到姐姐们头上来。”

  想必是江才人刚进宫时,不见圣宠在身,底下那群人便以次充好,拿了没保养好的布料来。

  于是他又央求道:“改日我叫小太监送匹新的来,还要麻烦姐姐们帮忙替了这一匹。”

  流萤和疏雨自是满口答应,又叫来小丫鬟画屏,令她去送崔公公回去,正好捎那布料回来。

  这理由合情合理,拒绝便也不合适,崔公公只得由画屏陪着回去,又找出那浮光锦来,一来二去耽误了许多时间,也没能找到机会,叫人去给淑妃递信。

  里间,江书鸿也没掉链子。

  萧景明正欲叫人传膳,用过晚膳好办正事,江书鸿却犹犹豫豫道:

  “皇上,今日能不能不留嫔妾这里?”

  萧景明方才还带着笑意的眼神突然就变冷了:“你这是在赶朕走?”

  江书鸿却若无所知:“嫔妾巴不得皇上日日在这里呢,可是上次红花油那事,嫔妾实在心有余悸......”

  想起红花油那日的场景,萧景明的神色柔和了些,看来那次确实是吓到她了。

  “嫔妾想着,大约是我太得皇上喜欢,皇上总爱来锦绣居,才遭了人嫉妒,这样陷害于嫔妾。”

  “就你嘴贫,”萧景明不由笑道,“到这时也不忘逞一句朕喜欢你。”

  “皇上别不承认嘛,”江书鸿撇了撇嘴,而后又正色道,“嫔妾本想着,皇上爱宠幸谁就宠幸谁,哪有照顾旁人感受的道理?”

  正是这个理,萧景明心里也是如此想的。

  “可是那日去向太后请安,太后娘娘却也提点了嫔妾们,叫我们不可善妒专宠,要以子嗣社稷为重。”

  “嫔妾心想,太后娘娘说的总没错,大约是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的道理。”江书鸿认认真真地说:“因此皇上若真疼惜嫔妾,便别叫嫔妾太满出来罢。”

  萧景明心下有些复杂:既然是太后的意思,他当然是要听的,毕竟孝字为重;然而连宠幸哪个嫔妃都要人管着,却让他并不舒服。

  只听江书鸿还在念叨:“但皇上也别太忘了嫔妾,时不时还是来一下,否则太久不见皇上,嫔妾心里想得紧呢。”

  萧景明的心就软了下来:旁人对他有这样那样的约束,江书鸿却对那些并不关心,她虽知道要听太后的话,心里却盼望着自己来,难为她如此懂事了。

  摸了摸江书鸿的头,萧景明最终还是走出了锦绣居的门。

  昨日是十五,刚去过皇后宫里,萧景明今日不准备再去;荣妃处也是常去的,为雨露均沾,也要稍放一放;贤妃向来没趣,他不想见。

  淑妃的样子浮现在心头。刚刚江才人和那太监还说到淑妃近日很专注于衣裳的事,女为悦己者容,还不是为了给自己看的?

  自己却很久没去看过淑妃了。

  这个女子向来温柔小意,相处起来叫人舒服,虽不是盛宠,萧景明却也愿意和她呆着。

  便起驾去了长春宫。

  淑妃接到消息时也正奇怪,不知皇上因何而来,待听说是从江才人处过来,心中瞬间警铃大作。

  在宫门口迎接了皇上,他果然寒暄问道:“听闻爱妃近日常召织染局的人去,是想裁新衣服?”

  果然来者不善!淑妃忙回道:“是,臣妾的生辰快到了,便想挑挑新来的料子做身衣裳。”

  萧景明不禁疑惑:“新料子?那太监怎么说没有新料子?你不是得了匹软烟罗叫他帮忙看看吗?”

  淑妃心道不好,暗骂那崔掌案回了话也不和她通个气,只得强笑道:

  “正是呢,臣妾也是知道了没有新料子,才准备用那匹软烟罗。”

  萧景明却已经起了疑心,何况“因没有新料子而用软烟罗”,和“拿不准软烟罗的搭配叫太监来看”之间,还是有所出入。

  便状若不经意地问道:“是匹什么颜色的软烟罗?”

  淑妃出了一身冷汗,只好硬着头皮赌一个:“是匹秋香色的。”

  她一向爱穿这种颜色,只盼那太监能想到这一层。

  萧景明面上毫无异样,笑着道:“是了,确实是秋香色的,朕一时竟没想起来。你既然喜欢,明日就叫严禄平拿些西域进贡的来,给你选选看。”

  淑妃大松一口气,仿若劫后余生。

  一晚上平安无事地度过,第二日萧景明起身去上早朝,淑妃忙唤了大宫女来,叫她去织染局递个口信,再问问那崔掌案为何不及时报过来情况。

  却不想大宫女被人拦在了宫门口。

  崔掌案也没能送出信出来,就被皇帝的人控制了。

  秋香色和天青色,萧景明还是分得清的。

  原以为是别的事,叫人去查了,才发现竟是在和宫外通消息。

  到了淑妃这个位置,已能光明正大传家人进宫,或写家书回去,只是这两个途径都有人在旁看着罢了。

  什么消息这么见不得人,要让织染局的太监暗中送出去?

  争过皇位的人,自然对此事敏锐,迅速叫人暗中控制了长春宫,又顺藤摸瓜去查,崔掌案自然也要受一回刑。

  最终竟查出了一桩谋逆大案。

  他在后宫的行踪,淑妃都时时留意着传向宫外;江南那边,高家也在笼络其他世家,手上握有兵权的方家不愿联姻,就在暗中给方家使绊子。

  连红花油那事,也查出是淑妃的手笔。

  只是萧景明一直没能想通,高家为何非要谋反?

  他的龙椅坐得还算稳当,这些年也励精图治,大晟被他治理得很好。高家在江南已是名门望族,淑妃身居四妃之位,又还年轻,后宫只有大皇子一个男丁,淑妃生下自己的孩子来,谋得储位也不是不可能。

  何必要谋反呢?

  虽未能得知原因,但诛了高家的九族,萧景明心里也算安稳。

  他一向觉得,这是他这个*皇帝明察秋毫,才能发现萌芽于摇篮之中,守下这祖宗传下来的江山。

  现在看来,却是江书鸿一步一步引导他发现的?

  他仍不死心地试探道:“淑妃也算恶有恶报,叫皇上发现了高家谋反,全族都没落得个好下场。”

  疏雨却语带崇拜道:“还不是娘娘您设了崔掌案的局,才叫皇上发现了不对劲?”

  萧景明只觉一阵头晕:自己这些年来一直宠着的“天真烂漫”的江氏,竟比谁的心思都深;而他自以为的英明神武,全是一个女人设计的结果!

  他的世界天旋地转,眼前的流萤和疏雨逐渐模糊,在二人的惊呼声中,直直向后倒了过去。

  ......

  江书鸿此时正在想萧应婳的事。

  她知道萧应婳的壮志,也知道她的无奈。萧应婳的天赋不仅在诗书经纶之上,骑射更是不逊同龄男子,加之对兵法深感兴趣,最适合她的地方就是疆场。

  萧景明也有意向叫她去边疆,不过不是去做将军的,是去做和亲公主。

  比起付出兵马粮草,冒着不一定能打赢的风险,只是派出一个公主,去那边安安稳稳当王后,便能保边疆安宁数十年。

  这是桩划算的买卖。

  只是江书鸿和萧应婳都很困惑,如果无论怎样都是要派她去的,派一个王后萧应婳去,为什么就比派一个将军萧应婳去要更好呢?

  若只是为那些兵马粮草的损耗,打服蛮夷所带来的收益与之相比,却是值得付出的。

  萧景明给萧应婳的答案是:“叫一介女眷上战场,我大晟是没男人了吗?”

  “在军中与将士同吃同住,行伍几年回来嫁人,懂规矩的世家,谁还愿意要你?”

  江书鸿不能苟同这个解释,她决定传萧应婳来问问,若她心意已决,她愿给她这个机会。

  只是还没唤严禄平去传萧应婳,他先自己进来禀报:

  “皇上,雍和宫传来消息,贵妃娘娘晕过去了。”

  江书鸿心头一紧,却听严禄平一脸喜色道:

  “奴才恭喜皇上,娘娘是有喜了!”

  第19章 将军

  ◎我觉得你比他做得更好◎

  江书鸿愣在原地,一时竟没能反应过来。

  她有喜了,但目前不在她肚子里,而在萧景明肚子里。

  既然有孕在身,即使触怒了皇上,仍在禁足之中,该有的赏赐和优待还是要有的。

  她就算不心疼萧景明,也得心疼自己的身子和孩子。

  “传旨,”她沉声对严禄平道,“贵妃虽禁足,龙裔却不可轻慢。赐血燕十斤、南海珍珠一斛,再拨四个懂药膳的嬷嬷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女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