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丞相冷着脸说道:“郡主,假币一事是我等失察,但绝不是要污蔑王爷,王爷乃我晋国功臣,若不是被人蒙骗我等绝不会行此事!”
杜仲也连忙说道:“崔丞相所言极是,郡主快将剑放下。”
“郡主三思!”
今日这金枝若是死在大殿之上,他们这些人可都有责任!
秦金枝一直在分解蚕食着京中世家。
同样,这京中得聪明人也有此想法。
镇北军的可怕,便是认主又团结一心。
战场上过命的交情使得镇北军铁板一块。
若是现在军心四散,他们倒是没有后顾之忧,可如今镇北军还只秦业一人!
秦金枝一死,若是秦业起了反心,军权可再也收不回来了。
秦金枝冷漠得看着众人,
“我祖父为晋国打了一辈子仗,如今花甲之年却被人肆意羞辱污蔑!
我身为秦家人,虽不能跟随祖父上战场,却也有根捍卫家人的傲骨。
崔丞相杜尚书率领百官攻击我那垂垂老矣的祖父之时,可想过若是天下人若是信了你们的鬼话,我祖父余生都会被人戳脊梁骨!
而今,我以死明志,证我祖父清白,百姓心中自有决断!”
崔丞相连忙说道:“本相愿向镇北王认错!”
杜仲深吸一口气,“本官也愿向镇北王认错。”
“王爷恕罪,臣等失察,还请王爷宽恕。”
秦金枝冷哼一声,“诸位大人好生厉害,红口白牙便能致人于死地,如此罪名倒是轻飘飘一句认错便就此揭过,秦金枝今日开眼了!”
崔丞相深呼一口气,“郡主以为应当如何?”
杜仲也开口道:“请郡主明示。”
秦金枝脸色一收,刚才慷慨激昂的表情又变成的了吊儿郎当的模样。
她挑挑眉将剑放下。
众人都松了一口气。
只听见秦金枝开口道:“既然各位大人诚心诚意的发问了,那本郡主也不好拂了各位大人的好意,污蔑异姓王这么大的罪名,各位觉得赔一些镇北王府的名誉损失费如何?”
杜仲猛翻白眼,这小王八羔子弄了半天是想讹钱。
崔丞相也默默咬紧牙关。
“就按郡主说的办。”
一些银钱而已,今日之事只要揭过,也不算损失。
秦金枝点点头十分满意的说道:“崔丞相大气,既然如此,三品以上官员赔我镇北王府十万两白银,三品以下赔付我镇北王府五万两白银,今日之事,就算揭过,如何?”
杜仲指着秦金枝刚要开口呵斥,就见秦金枝慢悠悠的将剑搭在肩头!
明明知道这王八羔子就是在坑他们的钱。
可他们不敢赌!
这秦金枝是个疯子,做出什么事都不奇怪!
秦金枝微微一笑,“杜尚书想说点什么?”
杜仲只觉得心脏气的要跳出来了。
“就依郡主!”
秦金枝点点头,“各位大人意下如何?”
“依郡主!”
秦金枝微微一笑,“既如此,祖父你就原谅各位大人吧,虽然他们不分青红皂白的污蔑了咱家,但也是受人蒙骗,你看,各位大人多么有诚意! ”
第214章 分权
崔丞相跟杜尚书咬碎了牙往肚子里吞。
这谏议的大臣都是他们的部下。
平白无故损失大量钱财,秦金枝说的受人诓骗,但凡心胸狭隘一些的都会记恨上他们!
秦业跟皇帝对视一眼,不知道啊,他们就忽然想送钱。
皇帝这时开口道:“虽然误会已经解除,但是该查还是要查的,毕竟崔丞相跟杜尚书也是忧国忧民。”
秦金枝看了一眼魏察,老头上前一步。
“陛下,今日之事,臣有异议。”
崔丞相跟杜尚书眼皮一抽。
这老小子又要做什么!
只见魏察面色严肃的说道:
“今日之事,皆由丞相与尚书专权所致。
崔丞相跟杜尚书日理万机,过手之政事数不胜数。
今日幸亏郡主可以证明王爷的清白,若是证明不了清白,冤枉忠臣,岂不是寒了所有为社稷做出贡献之人!
政事繁多,非一人之力可为。
丞相尚书权力集中并不利于晋国发展。
故,臣提议,提拔能臣,分权制之,这样我大晋才能蓬勃发展,才不会再次出现此等冤案!”
崔丞相跟杜仲脸色一变。
没想到魏察竟然会在这个关口分权!
军权没有夺下,反而是自己手中的权力要被分出去。
杜仲当即说道:“陛下,万万不可,今日之事虽是臣等失察,但臣为官多年,兢兢业业从不会假手于人,晋国官职形成已久,若是随意改变,恐怕朝中会大乱!”
魏察斜眼一看,“你怕分权就说怕分权,还晋国大乱,你怎么那么把自己当回事?要不你现在就死,老夫倒要看看这晋国会不会乱!”
杜仲高声喝道:“魏察,老夫平日里不与你一般见识,但此事事关重大,不可儿戏!”
魏察不理杜仲,
“陛下,一个国家要想成长,便不能墨守成规,应施以百家之所长。
崔丞相跟杜尚书这么多年功绩自是不必多说,只是如今战事刚停,正是晋国大力发展之时。
我晋国若是想成为不可撼动之强国,自当需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况且我晋国人才济济,崔丞相跟杜尚书莫要为了一己之私置社稷于不顾!”
崔丞相看向魏察,“魏大人为社稷之心有目共睹,我等自然希望晋国昌盛,只是此事事关重大,还需从长计议。”
魏察当即说道:“今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今日就能解决之事为何偏要拖到明日,崔丞相也跟贪慕虚荣之人一样,舍不得手中权力?”
杜仲脸色一黑!
崔丞相脸色也不太好看。
谁都清楚二人不可能轻易放权。
只是这魏察无所顾忌,跟疯子一样。
连陛下都敢顶撞更何况他们!
两方僵持,这时皇帝开口道:“魏卿所言不无道理,崔丞相跟杜尚书为社稷所作贡献你朕都看在眼里,但天下万事只靠你们二人,这累垮了身子朕心痛难忍,魏卿你既然提议此事,不知有什么解决办法?”
魏察开口道:
“翰林院中各位学士是我晋国科举中才学最顶尖之人才可以入职。
本就是为天子解忧之位,却因权力集中成为闲职,本应一展雄图的各位翘楚,如今却只能著经释文,抄书著学。
臣提议,放权翰林院,由翰林院各个学士分管一部分政事。
同时设立右相,在功绩突出的翰林学士之中选拔。”
一时间,殿中人都诡异的安静下来。
魏察这是想要分掉崔丞相的权,并且还设立新的职位制衡他。
而杜尚书职位虽然在丞相之下,可如今位同右相。
魏察这一提议直接将他的丞相梦给打碎了。
而崔丞相在魏察说完之后,却将目光落在了秦金枝的脸上。
而秦金枝就像是在等着他的目光一样、
她嘴角勾起,脸上是明目张胆的挑衅。
还是真是她!
此子心机深沉至此,他们所做的每一步,都在为她做嫁衣。
此子决不能留!
他早该想到,魏察重入官场后所行所做之事,皆利于秦金枝。
魏察是秦金枝的人?还是,这不过是陛下默许他们做的一场戏。
龙椅上的那张笑脸深不可测。
这么多年他从不敢忘这位的称帝之路。
如今更是迷雾重重。
这是皇帝开口道:“魏卿所提十分有道理,不过崔丞相与杜尚书所言也是关心朝政,容朕回去细细考量。”
崔丞相眼光垂到地面上,“陛下圣明。”
世家跟皇权对立,分庭抗礼。
此事是将世家手中权力分出去的最好时机。
陛下不会不同意,如此说,不过是给他这个丞相和杜仲这个尚书的脸面。
偏偏是在这个时候,他甚至不能过于阻拦。
翰林院?
秦金枝的手已经伸到那了吗?
只可惜,他门生遍野,翰林院他的部下可不少!
朝中之人此时却心怀算计。
朝中为官,没有人甘居人后。
朝中实力错杂,人脉也都极广。
若是陛下真的采纳了魏察的提议,那他们的族人,是不也有可能站到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
若是如此那他们的家族是不是也能出现如此盛况?
今日因崔丞相与杜仲牵头之事已经牵连了多位官员,魏察所说之事牵涉甚大,朝中官员应该不少人都动了心思,若是他再横加阻拦,必会激起怨恨。
秦金枝这一步棋,走的倒是妙。
下朝之后,杜仲甩袖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