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择贤而传,以固社稷。
长公主皇甫夙,仁孝聪睿,岐嶷天成,久习政务,民望所归,足以承继大宝。
朕今俯顺天心,仰察舆情,特将皇帝之位,禅于长公主。
其即日登基,以承宗庙,以安黎元。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钦此。”
楚国如今已经混乱一团。
皇帝昨夜暴毙,薨前更是将皇位传给了长公主皇甫夙。
这皇帝怎么能由女子担任!
皇甫夙身着龙袍出现在大殿之上更是引起轩然大波。
可如今这宫中,早已经被皇甫夙掌控。
大殿外的护卫冲进来的时候。
皇甫夙居高临下的看着各位。
“诸位,如今这楚国,还有谁能担着君王之位?谁有能比我皇甫夙更有资格!”
早已归顺皇甫夙麾下的朝臣自是立即开口:“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甫夙冷眼看着跪了一地的大臣。
“如今兵临城下,朕已决定御驾亲征。”
朝臣们还没有适应她的身份,又被皇甫夙的话惊在原地。
“陛下,万万不可,如今晋国兵强马壮,陛下要保住龙体啊。”
“是啊陛下,如今我们应该尽快迁都,顾惜自身,保存实力,待我们重整旗鼓,再打回来!”
皇甫夙冷眼看着底下众人。
“迁都?哪还有城可以让我们迁都。”
皇甫夙身披战甲出现城门外,看着秦世安带着庞大的军队。
“秦金枝!敢不敢与我比一场!”
秦世安身下的流云已经蓄势待发。
哈气在寒冷的冬天变成浓浓的白雾。
秦世安只是勾起嘴角看着她。
皇甫夙手持长枪上前。
“若我赢了,城中百姓,你不可杀一人。”
云雀云锦将秦世安的关刀交给她。
“驾!”
流云腾空而起。
秦世安只一刀,皇甫夙的半只胳膊便已经震的发麻。
她的脸上却没有恐惧,
“当初秦子仪若是娶了我,你便是我的女儿,你我都有一样的野心,秦子仪不用死,我会把这天下最好的都给你,你我共谋天下岂不是美谈,只可惜,秦子仪错把鱼目当明珠,那我只好让他去死了。”
秦世安再一刀,皇甫夙的长枪被挑掉,人也跌落马下。
她眼中带着不甘,“秦金枝,同为女子之身,我得不到的,你也得不到。”
秦世安长刀划过,血溅在雪地上。
皇甫夙满眼怨恨的倒在地上,她死死的盯着秦世安。
“吾,乃楚国皇帝皇甫夙,对得起楚国列祖列宗,天下,都会知道我的名字!”
秦世安看着没了气息的皇甫夙。
“成王败寇。”
她身后的士兵立刻上前,“少主,可还是要斩首祭旗。”
秦世安看向城门,“作为君王至死不退,可得一全尸。”
楚国国都的大门被从里面打开。
楚国百姓跪在街道两边。
秦世安率军进城。
第488章 亡国奴
秦世安坐在楚国的皇宫之中。
空地上跪着的都是楚国的皇室。
后面是镇北军陆陆续续押送而来的楚国皇室。
阿蛮高亢的嗓音传遍楚国的街道。
镇北军进城,只杀楚国皇室,不伤百姓。
若是有人藏匿,满门抄斩。
秦金枝翘起腿,歪在椅子上。
一只手支着脸,一只手在把手上轻点。
这时,几个士兵拖着一个身华贵宫装的女子。
“少主,这应该是楚国的公主,我们一进去她便撞墙了,不过还有气。”
秦世安看向那额头还在淌血惨白的脸。
眼神带着淡漠。
忽然,那女子的眼皮动了动。
她皱着眉费力的睁开眼看到秦世安的脸。
她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开口道:“我皇甫黛不做亡国奴。”
士兵看到她咽了气上前探查了一番。
“少主,咽气了。”
秦世安挥挥手。
只见那士兵将手中剑中皇甫黛的心脏。
见毫无反应才将人扔到一旁的尸体堆上。
直到再没有士兵押送人过来。
忽然,一个皇室弟子向秦世安爬过来。
“我儿才刚刚满月,求你放过他!”
他的话一出,不少人都哭着求她放过自己的孩子。
秦世安看着一片哀嚎的的声音,皱着眉头啧了一声。
“我想,这里没有人不知道我是谁吧?”
秦世安勾起嘴角,“我被你们楚国刺杀的次数可比在场的人命多,学学皇甫黛,有些骨气。”
楚国皇室怒吼道:“稚子何其无辜,你如此作为有为人到!会受到天罚的!万民也会为之唾弃!”
秦世安听到他的话笑出声,“无趣,百年皇族,也不过如此。”
她挥了挥手,身后士兵全部举起了刀。
哀嚎不断,楚国覆灭。
楚国皇宫被拆了大半重建。
镇北军原地休整。
捷报八百里加急送回京城。
晋帝跟皇后在大殿之上听到镇国公主大破楚国。
楚国统帅皇甫南风,楚国亡君皇甫夙皆死于镇国公主刀下。
帝后大悦,大赦天下。
御书房中,皇后看着那捷报上字。
眼泪不停地掉。
皇帝看着皇后的样子搂住她的肩膀。
“看看我们的金枝多厉害。”
皇后将那捷报抚平。
仿佛是要透过捷报看到秦世安在战场的样子。
皇后抬起头,“金枝,还会回来吗?”
洪公公将秦世安的话带到之时,皇后只觉天旋地转。
她连名字都舍弃了。
生死不见这四个字成了帝后心中的一根刺。
皇帝强忍着鼻子的酸意,“她会回来的,谁家的孙女能跟祖父祖母赌气一辈子,再说了,她不是还要主持科举嘛?她不回来,谁来主持。”
“陛下,长风道人递了帖子,想要求见陛下娘娘。”
洪公公的声音从外面传来。
帝后相视一眼,长风道人这两年在国子监授业,美名传播。
皇帝立刻开口道:“传。”
长风道人走进御书房向两人一拜。
“陛下,娘娘,科举将至,老夫的使命也已经完成,特来向陛下跟娘娘辞行。”
帝后一惊,“为何这样突然?”
长风道人笑着说道:“天下能为学子授业之人如过江之鲫,老夫不过是空长年岁担了些虚名,如今晋国在陛下跟娘娘的治理下,早已经不是那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王朝,老夫也该功成身退了。”
帝后再三挽留,也没有留下长风道人。
在长风道人请辞的当天,便再也找不到他的踪迹。
长风道人盘腿坐在石头身上,手中还捧着他十分宝贝的花卉。
悠哉悠哉的消失在羊肠小道之中。
捷报传遍整个晋国。
所有人都在歌颂着镇北军。
而镇北军少主秦世安的名字彻底传遍整个晋国。
崔莹在朝堂上听到捷报上秦金枝的名字差点殿前失仪。
她攻破了楚国,还找回了自己的名字。
原来她叫秦世安。
两年前,秦世安离京前那场东宫刺杀有很多不对劲的地方。
她暗中调查,猜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
在捷报进京的那日,她便加急信件送往楚国秦世安的手中。
崔莹现在不想管什么秘密。
她只害怕一件事。
秦世安不会再出现了。
若是不是公务缠身,她会亲自去找秦世安。
更何况,东宫的秘密,不止她一人猜到。
如今的京城,比秦世安离开时还要精彩。
太子太孙都死在了那场东宫刺杀之中。
太子之女安乐郡主惊吓过度,帝后赐了封地,去了岭南。
所幸太子血脉没有断绝,沈良媛诞下一子被封为皇太孙。
如今东宫的主人,便是太孙之母沈流萤。
但皇孙甚小,可其他的皇子全都羽翼丰满。
秦世安在京时,那些实力强横的皇子死伤大半。
帝后老矣,这晋国未来的主人便是众矢之的。
更何况,如今秦世安更是开疆扩土。
晋国,如今已非昔日可比。
不过有一样却是这些人的共识。
那就是秦世安在帝后心中的地位。
秦世安在京时所做之事,在离京后并没有得到反扑。
而是得到众多皇子大臣的极力支持。
哪怕是女子参加科举一事。
京中聪明人不少。
他们身为皇子。
但陛下对他们就究竟有多少感情他们心中清楚。
可对秦世安有多少感情,他们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