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帮裴雪诗解围,也是因为秦时让不喜麻烦。
要是直接对谢家二公子说,裴雪诗只是他从外面顺手救回来的下等人,不,应该说是他妹妹秦若怜大发慈悲要救回来的下等人。
又要解释一连串。
毕竟谢家二公子这个人好奇心很重,喜欢刨根问底。
秦时让认为为裴雪诗解释那么多是浪费时间,且不值得的。
一个下等人而已。
他想。
带裴雪诗到姚府的诗会,当是多带一个下人去也不是不可以。
秦时让是京城里世家大族公子的典范,阶级观念在他这里是存在的,不容置喙的,只是他不会像其他人那样整天挂在嘴边罢了。
身为秦家大公子。
他学识要与他人同样优秀,或者是比他人更优秀,但其他方面又要与他人不同,塑造一个好形象?不像京城其他纨绔子弟那样。
这是秦老爷对他的要求,他也要严格遵守方可。
他们一问一答敲定后,实际上没什么身份的裴雪诗随他们踏上去往姚府参加诗会的路上,谢家二公子不拘小节,三人同乘一辆马车。
马车经过闹市,不急不缓地径直驶向一个方向。
裴雪诗坐在帘子旁。
她偶尔能通过被风吹起的帘子看到热闹的大街,那是跟在街上走看周围不一样,别有一番味道,有种游离于这个世界的错觉。
谢家二公子用扇子到裴雪诗跟前一晃:“裴表妹。”
裴雪诗立刻回过神,习惯先看坐在对面的秦时让,再看谢家二公子,回应他:“谢、谢表哥。”
谢家二公子莫名其妙被她逗笑了:“你怎么每次叫我谢表哥的时候都口吃,难道是开口叫我谢表哥,太过于为难裴表妹了?”
他笑起来露出洁白牙齿,不是矫揉造作的假笑。
裴雪诗也想笑。
还真被他说对了,主要是小说里写的古人的表哥表妹总会多层暧昧的朦胧之意,经常有通婚等等,导致她叫不太出口。
在现代,裴雪诗又没兄弟姐妹,表堂的都没有。
弄得她不太自在。
裴雪诗想是这么想,但她不会说出口。
又不是情商低下的人。
裴雪诗尽量学着古代人那样说话,“怎会呢,今天是我第一次见谢表哥,有点紧张罢了。”
谢家二公子挑眉。
他弯唇说:“有什么好紧张的,你当我是你秦表哥就行。”
秦时让不语。
裴雪诗:“……”
还是别了。
那样的话,她会真紧张,裴雪诗没再接着这个话题说下去。
谢家二公子的嘴可不能停。
他总能找到新的话题延续热闹气氛,不会让马车安静。
秦时让只在一旁听着。
至于裴雪诗……
她也很想跟秦时让那样在一旁听着,不是因为裴雪诗社恐。
相反。
她很喜欢热闹,也很喜欢和人聊天,多交朋友,交换想法。
但是她在这种情况下怕说多错多,怕暴露自己真实的身份,关键是谢新觉还很喜欢说完几句话后,求同似的问她的观点。
裴雪诗能怎么办?
接着他的话呗。
她呵呵笑着,偶尔附和一两句,表示自己在认真听。
谁知谢家二公子见裴雪诗喜欢听自己说京城世家大族公子千金的八卦事,越说越来劲,演变到后面,说的八卦也越来越劲爆。
裴雪诗终于感兴趣了。
太刺激了好不好。
古人真会玩啊,她恨不得眼前有瓜子,嗑瓜子听八卦。
秦时让兴趣不大。
但他似乎顾及姑娘家脸皮薄,不适合听那些事,用书卷轻轻敲一下矮案,唤了谢家二公子的字:“太白,莫要再说这些了。”
正等着听重要情节部分的裴雪诗差点喘不过气。
突然就没了。
太抓心挠肺了。
这跟看一部精彩的小说,不让她看结局有什么区别呢。
可裴雪诗无法提出抗议。
恰好马车到姚府大门前,秦时让和谢家二公子该下去赴诗会了。
姚府也是京城里有名望的世家大族,那排面可不是寻常人等能做到,一个小小的诗会都能办到如此的盛大,姚府门前客似云来。
下人快步过来招待他们。
裴雪诗不是没见过这种场面,不过以前都是在电视剧里看的,亲身经历自然有别的感受。
她算是刘姥姥进大观园。
秦家的府邸也有气势。
与姚府相比,相差不大,不同的是秦府在她入住时不曾举办过盛大的宴会与诗会等等,因此没给裴雪诗留下有关这方面的印象。
第7章 动心
裴雪诗跟在秦时让身后进去,努力不东张西望。
谢家二公子往前走了几步,问她是不是第一次参加诗会,裴雪诗如实承认了,就算她真是秦时让的表妹,没参加过诗会也不足为奇。
毕竟说是远房表妹。
能让人想到穷乡僻壤那种远房表妹,过来投靠强大的秦家。
秦时让很少说话。
他大多数是听他们说,也不表达自己的意思。
偏偏裴雪诗总是忍不住将注意力分到他身上,偷偷看他几眼。
有一次,他发现了。
却只当裴雪诗是想来参加诗会,又怀着下等人的不安,所以才会看知道她真实身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