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让也转身上第二辆马车,他似乎没把裴雪诗再次假扮成丫鬟跟秦若怜去礼佛一事放心里。
马车径直出城。
坐在左边的裴雪诗应秦若怜要求,掀开帘子,给她看外面。
京城一如既往热闹。
但巷子角落里仍然蜷缩着不少连饭都吃不饱,还要经常挨打的下等人,秦若怜感叹一声可怜,想改日再多发放点食物。
秦若怜把自己的心里话说了出来,裴雪诗没吭声。
这样是治标不治本。
但是呢。
也聊胜于无。
秦若怜总比那些冷眼旁观,还欺辱下等人的人好得多。
裴雪诗发着呆。
秦若怜伸手到她面前晃,“雪诗,你昨晚没睡好?”
她既扮作下人,秦若怜总不能还裴姑娘裴姑娘地喊她,于是改口喊她叫雪诗,也更显亲昵。
裴雪诗回过神。
她没瞎说什么话,含糊地说了一句,“还好。”
*
寺庙在山中。
马车上不去,他们一到山脚下就要下马车了,徒步上去。
秦老爷秦夫人经由下人搀扶着上仿佛看不见尽头的石阶,秦时让还很年轻,不用人搀扶,没什么负担,踏过一道又一道台阶。
秦若怜想追上他。
“大哥,你等等我。”
她的包袱都在下人手里,身轻如燕,跑得不慢。
秦时让放慢速度等。
裴雪诗感受到有点吃力了,她拎着自己的包袱和秦若怜的包袱走路还可以接受,但要跟上跑得飞快的秦若怜就有些艰难了。
不过裴雪诗还是尽力而为,她咬着牙追了上去。
秦时让在等待秦若怜的期间,目光不知为何落到了裴雪诗憋红了的脸与青筋毕露的脖颈上。
她在秦府虽吃得很好,但以前太瘦,哪怕这段时间吃得好,也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胳膊还是十分细的,拎着大大小小的包袱。
秦时让微微拧眉。
他在京城生活了二十几年,见过不少下等人。
他们大多抬不起头,畏畏缩缩,他们本就低人一等,别人是这么认为的,他们自己也是这么认为,因此死气沉沉的,烂如泥。
裴雪诗却不是。
她好像不在意这个。
她没有身为下等人的觉悟,像是跟他们这些世家大族的人处于同等位置一样,眼里更是没有一丝一毫的身为下等人该有的卑微。
秦时让的思绪被秦若怜拉回来,她爬上来了,“大哥。”
秦若怜气喘吁吁的。
太累了。
抬头看上面,还有不少台阶,她都想找人抬自己上去了。
但不行。
秦夫人说过,礼佛讲究的是诚心,亲自爬上山门是最起码的诚心,若是连这个都做不到,谈何诚心礼佛,秦若怜只能妥协。
秦若怜朝爬山爬得满头大汗的裴雪诗招招手,“雪诗,你快来,我渴了,要喝水。”
水袋在裴雪诗身上。
裴雪诗闻言爬得更快,将水袋递给秦若怜,“小姐请喝。”
秦若怜是千金大小姐,自然不可能跟别人道谢的,接过水袋就叽里咕噜喝了几口,又问秦时让要不要喝,还有新的水袋。
裴雪诗将新的水袋拿出来,想要递给他,“公子……”
第11章 坠崖
秦时让不需要。
他天生体寒,没出什么汗,顺口道:“不用了,你喝吧。”
裴雪诗愣住。
她喉咙确实挺干的,“谢谢公子。”裴雪诗总算喘过气了。
一个时辰后,他们一行人终于上山,并且安顿下来了。
不知不觉,乌云盖天。
下雨了。
裴雪诗倚在窗前往外看。
她刚才就帮秦若怜收拾好包袱了,现在闲下来,而秦若怜要休息怕片刻,也没叫她去干别的。
裴雪诗看了一会儿雨景,结果趴在窗边睡着了。
她不是铁人。
她也会累,也会困。
等到吃饭的时候,裴雪诗才醒,她和丫鬟一起伺候秦若怜吃完饭,再去吃饭,寺庙里的饭菜清汤寡水的,不是很丰富。
但能填饱肚子。
裴雪诗吃了两碗饭。
她今天拎着那么多包袱爬上山,消耗的体力很多。
秦家来寺庙礼佛也没带多少人,秦时让只带了两个下人,秦若怜也只带了两个贴身丫鬟。
裴雪诗算是其中之一。
晚上秦若怜要梳妆。
她以前的贴身丫鬟就是负责替她梳妆这项工作的,裴雪诗没抢对方的工作,待在一边看。
秦若怜从包袱里拿出一样礼物和一封信给裴雪诗。
她让裴雪诗拿着这两样东西去找秦时让,这是秦若怜的同窗拜托她转交给秦时让的,昨晚回府忘记了,今天一早才想起。
然后秦若怜就把这两样东西塞包袱里,打算找机会转交。
不用猜信的内容是什么。
肯定是情书。
裴雪诗像接了个烫手芋头,却又推脱不得,“好。”
秦若怜又嘱咐裴雪诗,一定要亲手交给秦时让,她的同窗比较在意自己的贵女名声,不想太多人知道这件事,以防万一。
裴雪诗说记住了。
她拿着信和礼物往外走。
雨停了。
寺庙的花草还残存着水珠,裴雪诗的裙摆拂过枝叶,布料被水弄湿了,颜色变得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