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权力是女人最好的医美_大白牙牙牙【完结+番外】(124)

  “陛下就是为了它,才没用午膳?”

  “今儿没什么胃口。”

  霍翎道:“臣妾命御膳房的人重新做了些吃食。陛下没胃口也陪臣妾用一点吧,别让臣妾一个人动筷子。”

  景元帝笑了下,没有再拒绝:“好。”

  景元帝说自己没什么胃口,但当清爽开胃的面条入口后,他的食欲也随之回来了,用了大半碗才停下筷子。

  看霍翎还在慢慢吃着,他开口道:“别吃了,小心撑着。”

  两人在一起生活了两年,即使没有刻意观察过,景元帝也很了解霍翎的日常起居。她肯定是用过午膳才来御书房找他的。

  霍翎放下筷子,漱了漱口,才问景元帝:“户部的折子上说了什么,居然让陛下不高兴了?”

  景元帝将折子递给她:“你自己看看。”

  霍翎看多了账本,对账目十分敏感,大致扫了几眼,就知道景元帝在为什么事情不悦了。

  景元帝的怒火原本已消去大半,这会儿又瞧见这道折子,顿时又往上涌了。

  “朕早就知道马政里面的问题很多,但不查还好,一查起来,才发现里面的问题远远超出朕的预期。”

  “这些涉案的官员,官职大都不高,可这个伸一点手,拿个几千两,那个伸一点手,拿个几万两,马政也因此衰败废弛。”

  他这股怒意压制了许久,这会儿一发作,就发了好大一通火。

  看霍翎一直没有说话,景元帝压了压脾气,放缓自己的声音:“吓到你了?”

  霍翎摇头:“没有。陛下这气又不是冲我来的。”

  景元帝道:“那怎么不说话?”

  霍翎道:“认识陛下这么久,还是第一次看见陛下这么生气。”

  当初景元帝知道端王他们在燕西搞的小动作,知道端王找上她结盟,谈论她的日后时,都是一副面沉如水、不动声色的模样,叫人看不穿他心底的真实想法。

  如今这幕,在霍翎看来可是稀罕极了。

  景元帝这下气也不是笑也不是,用指骨敲了敲霍翎的额头以示惩戒:“原来是看朕笑话来了。”

  霍翎抓住他的手指,问:“陛下在气的,应该不只是这笔触目惊心的数额吧。”

  景元帝叹息一声:“不错。”

  霍翎将折子放回原位:“您已经在这里待了大半天了,我陪陛下去外面散散心吧。”

  两人这一逛,就逛到了御花园。

  八月的风已染上了一层凉意,霍翎正在欣赏一朵盛开的菊花,就听到一旁的景元帝突然开口:“马政一事,调查出来的结果触目惊心。”

  “军政一事呢?”

  “朝廷每年都拨钱去治理黄河水道,但每隔几年,就有一处地方遭了洪灾。”

  “朕知道黄河难治理,历朝历代都要在上面耗费无数人力财力,可朕又禁不住想,拨下去的钱,到底有多少是用在实处上。”

  霍翎的手依旧落在花枝上,没有打断景元帝的述说。

  景元帝也走了过来,看着她面前那株菊花。

  “朕刚登基那几年,意气风发,踌躇满志,也曾暗暗许下誓言,要打压勋贵世家,让寒门子弟也能轻松入仕;要百姓安居乐业,收复燕云十六州,开疆扩土。”

  “但光是收拾先帝留下的烂摊子,朕就花了十来年。”

  霍翎侧头去看景元帝,突然就明白了景元帝在气什么。

  国朝承平八十年之久,早已积弊重重。有很多问题,景元帝都看在眼里,却一直腾不出手去处理。

  当他好不容易收拾好先帝留下的烂摊子,将朝政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时,他却已不再年轻。

  “陛下已经做得足够好了。”

  霍翎出声劝慰:“您是被怒火蒙蔽了情绪,不要想折子上那触目惊心的数额了,您去想想别的。”

  景元帝也就是在霍翎面前,才能吐露一下心里话。

  但他也不是那种一味沉湎于情绪中的人,顺着霍翎的话问:“你和朕说说,朕要想些什么。”

  霍翎宽慰景元帝的话语,都是言之有物。

  她跟着看了那么多本折子,听了那么多次君臣间的谈话,对于此案的相关细节十分清楚。

  “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员都伏法了;尸位素餐的,都调离了;表现无功无过的,依旧留任。各地监牧区如今已是上下清明。”

  “我听文尚书说,在吏部的审查里,有几个官员的表现很突出,是可用之才。如今上面的位置空了出来,这些能用的人都可以着手进行提拔。”

  “那几个监牧使的血还没干透呢,有他们的前车之鉴在,想必短时间内,也没人敢在马政一事上动什么歪心思。”

  “有这样好的官场环境,有这些得力的官吏,假以时日,各地监牧区都会传来好消息,养出来的马匹数量也会变得十分可观。”

  “这还只是马政方面的好处。”

  “陛下不是从吏部、刑部、都察院调派了一大批年轻官员到地方查案吗,其中也有几个表现不俗的,正好趁着这会儿朝中空出了不少好位置,把他们都安排上。”

  这件事情,景元帝确实跟霍翎提过一次,但没想到她还记得。

  景元帝问:“你觉得哪几个人表现不俗?”

  霍翎思索片刻,道出五个名字:“这几人都是文尚书提到过比较多次的。”

  景元帝想到了吏部前两天呈上来的叙功名单。如果他没记错的话,这五人的名字都在前列。

  而排在叙功首位的,是都察院一个名叫丁景焕的年轻御史。

  就在这时,霍翎也道:“五人中,臣妾印象最深刻的,是丁景焕。”

  丁景焕身为都察院的人,不像吏部和刑部的人明察,他用的是暗访。

  他奉命前往安平府后,就伪装成了一个买马的商贩,靠着这个身份,从买卖马匹的交易市场开始查起,顺藤摸瓜,将安平府监牧区所有涉事人员一网打尽。

  听说朝廷派去的钦差抵达安平府,带着禁卫军破门而入时,丁景焕正坐在贵宾席位上,与那位监牧使称兄道弟,言笑晏晏。

  长袖善舞,有勇有谋,霍翎只听文盛安提到过一次,就将这人记下了。

  景元帝认同道:“丁景焕确实出色,他也是朕很看好的人。”

  霍翎心念一动,突然道:“如果陛下什么时候打算接见这些人,可以让臣妾也一起去见识见识吗?”

  这段时间以来,像文盛安、崔明这样的高官,都习惯了她在御书房里听政。

  他们不会忤逆陛下的心意,也不会出手掣肘她,却也不会站队到她身后,为她摇旗助威。

  一个比一个滑不溜手。

  只有一些中低层官员,通过邱鸿振、无锋和郑新觉那边来向她示好。

  那些主动投靠的中低层官员良莠不一,她人在宫中,不好一一辨明,只能让邱鸿振他们看着办。

  但现在她提到的五人,尤其是这个丁景焕,才能已经得到了各方认可。

  而且他们的年纪都在二三十之间,出身也不算高,没什么勋贵世家的背景,值得进行拉拢。

  景元帝也没太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见她感兴趣,就答应了下来。

  霍翎说完这五人,又继续道:“除了臣妾先前所说的种种,此案最大的收获,就是那笔银两。”

  要知道,大燕每年国库的收入,也就是一千万两左右。

  这一千万两看着多,分到各个衙门、各个地方,就显得杯水车薪了。

  如今抄家所得的田产商铺,处理起来要花些时间,但那两百五十万两现银,已经足够他们做很多事情了。

  景元帝的心情已经恢复如初,听她说起银两的事情,平静道:“户部尚书今早过来,问朕打算将这笔银两花在哪里。”

  霍翎也很好奇:“陛下可有想法了?”

  景元帝脸上露出一点笑:“这么一大笔银两,朕可得慢慢想,好好想。”

  见他笑了,霍翎也笑道:“陛下怕是不能慢慢想,好好想了。”

  景元帝眉梢微挑。

  霍翎道:“这笔银两,各衙门估计都盯着呢。”

  国库不富裕,各衙门也不宽裕,有时突然想要做些什么,陛下那边也已经点头了,结果去户部一问,户部根本挪不出多余的银子。

  如今听说国库突然多了两百五十万两现银,各衙门哪里坐得住?

  霍翎正想着呢,就见李满匆匆走了过来,小声道:“陛下,工部尚书求见。”

  霍翎别开脸笑出声来:“我原以为要明天才有人进宫向陛下哭穷,没想到这会儿就有人过来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大白牙牙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