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权力是女人最好的医美_大白牙牙牙【完结+番外】(251)

  她终于能够放开了大展拳脚。

  但是,在她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她的父亲就这么出人意料地跳了出来,给她来了狠狠一记背刺。

  多可笑啊。

  第一个站出来挑衅她的人,居然不是那些被她打压的勋贵武将,也不是曾经的文党成员,而是她的亲生父亲。

  这让其他朝臣作何感想?

  霍泽语塞半天,突然灵光一闪:“阿姐,阿姐,你再给我一个机会好不好,我这就回家去劝父亲,我这就让父亲进宫给你负荆请罪。我们一家人好好坐在一起,将事情全部说开,将误会全部解开。”

  无论如何,他都不可能答应上这道折子。

  他是父亲唯一的儿子,父亲再怎么样都不会害他。

  反倒是阿姐……

  她已经记恨上父亲,也记恨上了他,她的许诺也许会兑现,也许不会。

  即使真的兑现了,他这个承恩公也没有任何体面,他的官职更是彻底走到头了。

  “看来你已经做出了你的选择。”霍翎不再看他,“来人——”

  一直候在外头的崔弘益立刻推门而入:“娘娘。”

  霍翎下令道:“寻一间宫殿,将国舅爷带下去好生安置。等什么时候国舅爷想清楚了,再将他重新带来见我。”

  霍泽一愣。

  阿姐的意思再明显不过,这是要将他扣在皇宫里。

  “阿姐,我一个外人,不适合长时间住在皇宫里,而且关氏和孩子还在等我回家……”

  事到如今,霍泽还想用温情去打动霍翎。

  霍翎却是笑了一声:“这有何妨,皇宫这么大,陛下又未大婚,多的是可以住人的地方。哀家也有一段时日没见过关氏和我那好侄儿了,你若是惦记他们,随时都可以跟内侍说一声,哀家派仪仗去接他们进宫小住一段时间。”

  霍泽所有的话语都卡在了嗓子眼,真怕自己再这么说下去,霍翎就要把他媳妇和儿子一起扣在手里。

  内侍一左一右将他架起,强行拖着他向外走去。

  悔意在霍泽心底不断滋生蔓延,早知今日……早知今日……

  走出正殿时,霍泽被高高的门槛绊了一下。他余光一扫,看到候在长廊上的季衔山,脸上流露出求助之意。

  只是不等他开口说些什么,崔弘益就命人加快动作,将他朝着远离季衔山的方向拖走。

  季衔山立在原地,静静看着这一幕。

  “陛下。”无墨走到季衔山身边,“你可以进去见娘娘了。”

  “母后。”季衔山给她倒了杯茶水,“你先喝口茶。”

  热意从茶杯一路蔓延着掌心,霍翎神情稍缓:“什么时候过来的。”

  “我也是刚到。”

  母子两都默契地没有提起霍泽。

  季衔山道:“我心中有一事不解,还请母后解惑。”

  霍翎问:“关于北伐?”

  “是。我观母后的态度,并不同意出兵大穆。”

  “你支持北伐?”霍翎抿了口茶水,突然有些明白承恩公的底气来源于何处。

  季衔山迟疑了下:“……我自然都听母后的。”

  “可我想先听听你的意见。”霍翎拉着季衔山坐下,“这段时间,承恩公给你上了不少课,应该也给你讲了不少大燕和大穆的情况,所以,你是怎么想的呢。”

  季衔山心中确实存着不少疑虑。

  在大朝会的时候,他就察觉到了霍翎和霍世鸣之间的诡异氛围。方才看到的那一幕,也进一步印证了他的想法。

  母后与霍家必然生了嫌隙。

  季衔山对此自然是有所好奇的,但这并非眼下最要紧的事情。季衔山分得清轻重缓急,在他看来,目前最要紧的还是关于承恩公在折子上提及的北伐一事。

  季衔山将自己对北伐的看法,一五一十说了出来。

  霍翎问:“这一番话,是你自己想到的,还是承恩公告诉你的。”

  季衔山回忆一番,认真道:“承恩公没有直接对我提出北伐一事——如果他直接提出来了,我一定会过来询问母后的意见。这些都是我根据承恩公的教导,还有暗卫探听到的情报,得出来的结论。”

  一叶障目之时,很多事情都看不明白。

  但如今再回过头去看,就会发现很多事情都有迹可循。

  “过年那几天,承恩公时常在我面前提起燕云十六州,还问我是否愿意增设一门课程,多了解羌戎和大穆的情报。”

  霍翎眉梢微挑:“这件事情,是承恩公起的头,而非你临时起意?”

  大穆一直都是大燕的心腹大患,尤其是从去年年底起,大穆夺嫡之争愈演愈烈,所以当宋叙找到她,说季衔山打算增设这么一门课程时,霍翎也没多想。

  她不可能事事都抓在手里,随着季衔山渐渐长大,她对他的管教,就变成了抓大放小。

  季衔山颔首:“承恩公的提议很符合我的心意,我便也顺势应承下来。”

  霍翎将霍世鸣写的那道请战折子塞进季衔山手里:“你也来看看,看完以后再重新回答我,这一场仗应该打吗?”

  方才在大朝会上,季衔山只用余光瞥了瞥折子,根本看不清上面的具体内容。

  这会儿细细翻阅下来,他才发现,与承恩公一道联名上折的人,居然比他想象的还要多些。

  而且,安鸿羽安老将军的名字也赫然列在上面。

  要说这朝堂里,谁和大穆打过的交道最多,那一定是安鸿羽。

  换做其他任何时候,季衔山一定会认真考虑安鸿羽的提议。因为比起他这个纯粹的外行,安鸿羽的判断自然是更值得信任与参考的。

  但眼下这种情况……

  季衔山抬头看向霍翎:“我知道,母后一直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收服燕云。您当初取年号为天狩,就是存着北狩大穆的心思。您并不畏惧与大穆开战,但您并不认同承恩公的看法。您认为眼下并非与大穆开战的最好时机。”

  霍翎笑了笑,脸上浮现出欣慰之色:“我担心

  这是大穆的阴谋。”

  季衔山一怔:“大穆的阴谋?”

  他立刻有所联想:“永庆帝是在装病?”

  霍翎道:“不能排除这种可能。”

  季衔山心中微动。

  他们所认为的大燕的优势,有不少都是建立在大穆永庆帝中风晕厥的基础上。

  如果永庆帝是在装病,那大燕的所谓优势,就只是敌人让他们以为的优势。

  实际上这一切都在敌人的算计之中。

  霍翎将事情说得如此清楚,季衔山一边下意识信任着霍翎的判断,一边又舍不得这样千载难逢的时机:“如若这并非大穆的阴谋呢?”

  霍翎问:“安儿,大燕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难不难?”

  “难。”

  这是大燕几代人都没能完成的事情,所以它才会被所有人认为是不世之功。

  “这样一个历经几代人都没能完成的伟业,你为什么会认为它能在这个时候就完成呢。这些年里,大燕的国力确实是在不断增长的。但大燕的国力,已经强大到能够直接和大穆拉开差距了吗?”

  季衔山带着这个问题,又重新看了一遍奏折。

  奏折上所罗列的条件,确实都是大燕的优势所在。

  但是这样的优势,真的足够拉开两国间的差距了吗?

  “北伐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收复燕云。不能收复燕云,北伐就是在空耗国力。”

  霍翎的声音再次将季衔山的思绪拉了回来。

  她看着季衔山,语气一如既往地温和,话中含义却令季衔山心头大震。

  “与承恩公一起联名上折的朝臣,未必想得那么深远。他们的过错可以放在后面再追究。但你觉得,第一个提出北伐、写出如此详尽殷实的奏折的承恩公,有没有意识到仓促北伐的问题?

  “如果他意识到了,却依旧一意孤行,将数十万将士的性命视作朝堂博弈的筹码,还妄图联合朝臣,绑架君意,又该当何罪?”

  第144章 求见。

  季衔山从霍翎的话语里感受到了一种坚决。一种绝不会轻飘飘揭过此事的坚决。

  承恩公敢算计母后,就要做好承担母后怒火的心理准备。

  甚至于,在承恩公给他讲述霍家的百年历史,讲解大燕与大穆的恩怨纠葛,介绍大穆的夺嫡之争时……是不是也存着几分对他的算计?

  “我都听母后的。”

  季衔山再一次表明态度。

  母子两就北伐一事达成共识后,霍翎命人去传召陆杭。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yanqing/13_b/bjY4z.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大白牙牙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