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权力是女人最好的医美_大白牙牙牙【完结+番外】(298)

  “荀兄说的,是哪位圣人?”

  “自然是哪位圣人势大,就顺着哪位圣人。”

  别看大家伙乐意看到大燕吞并羌戎,但要真的让他们离开京师,前往羌州那等苦寒之地任职,简直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燕西的条件已经够荒凉简陋了吧,结果你猜羌州怎么着?

  比燕西还要荒凉,还要简陋!

  钦天监监正一点儿都不想被派去羌州看星星看月亮。

  于是在送走同窗好友后,钦天监监刻就把吉日算出来了。

  是他着相了。

  丁景焕丁尚书在朝堂上有一句话说得对,还能有什么吉日,比得上太后的千秋节更好呢。

  ……

  另一边,荀鹏在离开钦天监后,坐着马车直接去了一趟丁府,被下人一路迎进了丁景焕的书房。

  “荀主事。”丁景焕看到荀鹏,笑着放下毛笔,命人上茶。

  “不敢,不敢。”荀鹏的姿态格外谦卑,“丁大人,您吩咐的事情,下官都已经办妥了。”

  钦天监这个清闲衙门,需要用到的时候,也不失为一步好棋。

  ……

  其实说实话,在那些朝臣招架不住,决定把锅甩到钦天监监正身上时,这场争执的结果就已经注定了。

  因为连他们自己都抵挡不住太后的威势,难道还指望钦天监监正刚正不阿,一个人硬抗太后党吗?

  钦天监监正上折,表示最近的吉日,恰好就是太后的千秋节。如果想要换一个吉日,那就必须等到一个月后陛下的千秋节。

  霍翎看完奏折,不禁莞尔:“这钦天监监正还挺会算日子的。”

  丁景焕凑趣道:“您的生辰在六月,陛下的生辰在七月,这吉日确实好算。”

  霍翎将奏折递给一旁的礼部尚书李寒松:“就照着这个日子来安排吧。”

  李寒松恭声道:“圣人放心,一切都已经安排妥当了。”

  当朝堂还在为了献俘大典的时间争论不休时,远在千里之外的羌戎,那些小股作乱的残兵基本都被消灭了,反叛的部落也被悉数镇压。

  李宜春安排好王庭事务,命自己的大儿子留守王庭,而他则乘坐着自己的车架,带着提前准备好的寿礼,随大燕使节团一起前往京师。

  随行的还有卫慕族长。

  蜿蜒如蛇的车队里有两辆囚车,分别关押着野利族长和拓跋族长。

  还有一辆四面敞开、由四匹马驮着的车架,上面摆放着的正是那块要献给大燕圣人的天降石碑。

  车队的护卫,一半是李宜春自己的亲卫,一半则是从燕羽军抽调出来的精锐,还有一些是派来保护使节团的人马。

  千人的队伍浩浩荡荡,裹挟着羌戎的风霜与黄沙,前往这天下最繁华富丽之地。

  他们的脚程并不快,一直到千秋节前几日才抵达京郊外的驿站。

  皇宫的人已先一步在驿站候着了。

  崔弘益笑着上前给李宜春行礼:“奴才奉圣人之命,前来给羌戎王和卫慕族长送东西。”

  崔弘益送来的,不仅有各色精美器物和吃穿用品,还有一套照着李宜春身量,提前赶制出来的公爵礼服。

  李宜春看到这套礼服,算是彻底放心了:“仪式当天,要穿着这身衣服出席吗?”

  崔弘益道:“羌戎王献俘和递交称臣文书时,只需穿着您自己的礼服。等到仪式结束,出席宴会时,再换上这一身衣服。”

  李宜春微微颔首。

  他这些年一直在学习大燕的文化,所以很快就听出了崔弘益话中的意思。

  他需要以羌戎王的身份来递交文书。递交完文书后,他才是大燕的臣子。

  两套衣服,代表的是两种身份。

  ***

  李宜春和卫慕族长需要留在驿站,一直到仪式当天才进京。

  而使节团成员们,在回到驿站的那一刻,出使任务就算是圆满完成了。

  其它成员可以先行回府休息,几位正副使则跟着崔弘益一起回去面见圣人。

  霍翎和季衔山坐在御书房里,亲自接见几人。

  “你们做得很好。”霍翎摆手,示意几人免礼,“此次出使能如此圆满结束,你们当记大功。”

  宋叙余光扫了一眼季衔山,发现季衔山脸上虽挂着笑,眉间却流露出一抹与他年纪不相符的阴郁之色。

  霍翎除了问起出使的经过,还与几人聊了聊那块天降神碑的事情。

  “你们的奏折,我和皇帝都看过了,那块神碑的文字,到现在都没有人能够破解吗?”

  邱鸿振道:“回娘娘话,还没有。”

  霍翎道:“倒也稀奇。行了,你们一路舟车劳顿,先回去好好休整几日,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都等千秋节后再谈吧。”

  从始至终,除了偶尔附和霍翎几声外,季衔山都很沉默。

  祝青云是跟在霍翎身边伺候笔墨的女官,所以四人一起进宫,离开时只有靖国公、宋叙和邱鸿振三人。

  三人一起走到皇宫门口,靖国公看到了自家的马车,拱手道:“两位,那我就先行一步了。”

  邱鸿振也看到了他家的马车:“宋大人,需要我送你一程吗?”

  宋叙拱手:“我不劳烦邱大人了。”

  这些天里,宋叙和邱鸿振没有发生过任何争执,但两人原本还算相处融洽的关系,自天降神碑那一夜后,就变得格外生疏。

  听到宋叙拒绝,邱鸿振也不强求,笑着一撩衣袍,上了自家马车。

  宋叙回头,看了眼身后巍峨庞大的皇城,轻轻叹了口气。

  “哟,叹什么气呢,莫不是看到其他两位大人都有马车来接,独你没有,所以就在这儿自哀自怨?”

  熟悉的调侃声响起,丁景焕从马车里探出半张脸,笑着对宋叙一招手:“走,我在樊楼约定了一桌酒席,给你接风洗尘。”

  宋叙上了马车:“你今日不上衙吗?”

  丁景焕理直气壮:“我都是刑部尚书了,今日提前下衙不成吗?”

  宋叙再多的愁绪,都被这话逗得一笑。

  丁景焕说是要给宋叙接风洗尘,那确实不假,准备的菜肴和酒水味道都十分不错,多是各地商贾趁着千秋节运来京师贩卖的稀罕物。

  宋叙对美食没有太大的追求,不过丁景焕准备了,他也不扫兴。

  一直到两人吃饱喝足,丁景焕放下碗筷,宋叙才突然开口道:“那块石碑,是你的手笔吧。”

  丁景焕诧异:“什么石碑……哦,你说羌戎王带进京师要献给圣人的那块吗。你在瞎说什么,那块石碑是在羌阳河畔突然出现的,我这几个月可一直都待在京师没动弹过。靖国公的折子里不都说了,那块石碑是天人感应降下的吉兆吗?”

  宋叙静静听完丁景焕的话,才道:“天人感应这一套,你以前是最不屑相信的 。”

  丁景焕道:“那时年轻气盛,不知变通。”

  宋叙知道丁景焕是在暗讽他不知变通,他也不恼,只笑了一下:“景焕,你我自幼相识,你知道你每次跟我说谎时,话总是格外的多吗。”

  “有吗?”丁景焕耸耸肩,无所谓道,“我的话什么时候少过?”

  宋叙也不在意丁景焕有没有承认,他继续道:“我这些天,时常会想起老师致仕前跟我说过的那席话。

  “在娘娘和老师之间,我选择了支持娘娘。因为我和老师不同,我并不认为女子执政有什么问题,也不在意娘娘架空陛下。

  “可是景焕,到了今时今日,你要我如何自欺欺人地认为,娘娘要的,还仅仅只是架空陛下?”

  丁景焕沉默着转动面前的酒杯,良久,他唇边挂起一抹哂笑。

  “你今日刚回到京师,我原本不想跟你聊这些,但你非要聊的话,那我告诉你,你知道你做得最错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吗?

  “你做得最错的一件事情是,至尊之位上坐着的,是太后和皇帝,你却总是试图用普通人家的亲情去理解天家母子的关系,甚至还真的把陛下当成了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

  “太后是君,陛下也是君,而你只是一介外臣,你明白了吗!”

  宋叙抬起眼眸,看着坐在自己对面,与自己相知相识三十余载的至交好友。

  “你说的对也不对。我确实只是一个臣子,但陛下敬我为老师,我就不能不为他多考虑几分。

  “而且,正如你所说,陛下也是君,大义名分是在陛下身上的,太后能摄政掌权,也是因为她是陛下的生母。

  “母子之情走到今时今日这一步,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下去,陛下该如何自处?”

  丁景焕与宋叙对视:“你本就认可娘娘的才能,如今去羌戎走了一趟,应该更清楚娘娘的布局有多深远。陛下不如娘娘,能够带领大燕光复燕云十六州的人只有娘娘,莫要执迷不悟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yanqing/13_b/bjY4z.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大白牙牙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