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有些无聊,就趴在桌上闭目养神。
不多久,她突然感觉到旁边走过一人,同时伴随着声音不大不小的传来:
“许一峰,你这么早就来了。”
曹学雅听到这人嘴里的名字,微微一愣。
她可是知道,上个星期她上厕所,经过楼下听到那几个女生的谈话,知道这许一峰,可是她们余家桥中学高三年级的排名第一的学生。
她听到这人喊着许一峰,不知是不是那个成绩好的徐一峰。
她这时眼睛微微睁开,看着说话的人,来到了她斜面位置 。
没想到与她距离如此近的这个男生,可能就是她们高三年级的那位鼎鼎有名的许一峰。
她想到这,眼睛往许一峰的位置瞟了几眼,发现这人虽然坐着,但目测身高不高,约1米75左右。
身形消瘦,戴着一副黑框眼镜。
具体面容倒看的不是很清楚,曹学雅只觉得这是一个十分清秀的年轻小伙子。
那人说完话后,就见许一峰轻轻的摁了声,没再多言多语。
可能觉察出了许一峰的冷淡,觉得无趣也没再逗留,走到离许一峰有两个空桌的位置坐下来。
没多久,班级里参加考试的人陆陆续续的也都全来了。
曹学雅坐在位置上,听到后面的两个女生嘀嘀咕咕的开口:
“听说今日我们考场是林安坝中学的老师来监考。”
“是啊,听说她们老师每次来到我们学校监考可都十分严格。”
“那是当然,咱们可是竞争对手,不对我们严格对谁严格,不过听说咱们学校的老师去林安坝监考也是同样如此。”
“唉,不知这次是不是又是他们拔得头筹。这都几次了,若是这一次又是如此,我们余家桥中学可不得被她们彻底比下去。”
“是啊,这也太没面子了。”
次次如此,倒显得余家桥中学多么无能似的。
曹学雅在前面听的那两位女生的叽叽咕咕,也没放在心上。
没多久, 就来了两个监考老师,一男一女。
曹学雅在试卷发下来后,就开始认真做题。
今天上午第一门考的仍然是语文,曹学雅拿到卷子后将卷子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一遍。
发现这题目的难度及题型她之前都有接触过大,并没有太过刁难。
心中有底后,不再耽误,继续做题。
这次考试一共考了两天,曹学雅每日早上都会喝些灵乳,这样可以充分补充体力及精力,确保她在考试当中能够有完美表现。
曹学雅参加完两天的考试后,仔细思索了番,觉得除了语文外,其她几门的考试,不管是题的难度以及题型的深度及广度,确是比她在凤口县中学所接触过的,有很大不同。
若是她在凤口县中学时,没在省城新华书店买来大量各种试卷模拟卷后反复复习学习,想来她的表现绝不会有如何出众。
这次考试,因为是市里组织的,据很多同学反应,与以往相比,有很大不同。
也让这一次参加完考试的学生大呼接受不了。
很多学生对有些题型根本见都没见过,更遑论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能够全部将题题目做出来。
而曹学雅现在不同,她己接触过各种各样的题型,加上她思维敏捷、举一反三。
这时她才深刻地感觉到灵乳的效用及不同,对她学习所能提供的帮助的巨大作用。
这两日时间,家中都知道她在参加学校一个重要的考试。
也没打扰,今日才知道,晚上她妈特地让小舅舅叫上她们那从未蒙面的弟媳(舅妈)及两个孩子,都带到家中来,一起热闹热闹。
曹雪对此倒是极为欢迎,她知道她妈这么多年,极为渴望亲情,这次来到省城后,虽然与弟弟见过多次,但那弟媳妇可是还未见过面呢。
在她一再的要求下,终于,小舅舅安排了她们今日一家西口上门做客。
曹学雅考完试回到家后,就见今天家中可是极为热闹。
在门口就听到了那除了来自电视机的声音外,说话声也是不少。
进屋后发现她爸与舅舅在客厅中坐着说话,厨房中则是两个女人的天下。
她妈与一个看起来西十来岁,脸型圆圆,身形与身高皆中等,看起来极为朴素的女人,在边说话边做饭。
曹学雅一眼就知道,这人应该就是她的小舅妈牛桂花。
第161章 小舅妈来访2
曹学雅连忙上前打招呼,牛桂花知道这是大姐家唯一的女儿,略微有些拘谨,但还是努力的大方回应。
“哎,好,这里不用你,我和大姐两个人忙活就行,你去歇着去看电视。”
曹学雅没见到那两个小舅舅家的小子,知道一定是在她爸妈房间看电视。
要知道这个年代的小孩子,对于电视可是有着一种天然的喜爱。
巷子里,哪家要是有电视,那一定是孩子们最喜欢去的地方。
特别是她家电视还是彩色的,更是会让孩子们趋之若鹜,受欢迎无比。
她看厨房两个女人忙得不亦乐乎,也没有再上前打扰。
而是来到了她爸妈的房间,果然两个小朋友在看着地方台的动画片。
这会儿因为是放学时间,每天这个时间段,电视台知道小朋友的作息,都会在这个时间段播放一集动画片。
两个小家伙看的聚精会神,连她过来坐了一会儿都没发现。
首到动画片放完了,这才看到旁边坐了一个大姐姐。
俩人一想就知这定是姑姑家的姐姐。
连忙大声的打招呼。
曹学雅听完他们的自我介绍后,知道大的叫程新良,小的程新松。
她看出来,两个小家伙十分懂事,来到她家后也没有乱跑乱跳、乱翻乱折腾,只是老老实实的坐在那里看着电视,十分令人心疼。
她可是知道,有些小孩子特别是男孩子,哪怕去亲戚家做客也是调皮无比,令人无法招架。
见此,她心中也是极为喜爱这两个小家伙。
晚上饭桌上两家人终于团聚,程丹琴极为兴奋。
这么多日以来,两家人可终于团圆了,她可是比过年还要高兴。
看着弟妹老实本分,但却极为勤快利落的手脚,心中感叹,弟弟虽然这么多年过得不易,但到到底娶的媳妇不错。
不仅能够将家中打理的井井有条,更是对她弟弟知冷知暖,看着弟弟,就知道他们的家庭生活极为温馨。
如此程丹琴心中也是极为欣慰。
她可是清楚的很,哪怕你家财万贯,若是婚姻不顺也是让人极为痛苦与无奈。
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吃了顿团圆饭,今日陈丹琴做的饭菜虽没有第一次程丹阳上门时做的多,但也是不少。
程丹阳看的姐姐张罗的这一桌,也是慢慢开始接受。
他这几日每日在她姐家吃午饭,也是知道姐姐家的经济条件,大体上也明白,虽然对他们来说好似十分破费,但对姐姐家来讲倒也平常。
故而也没有说什么。
吃完后,曹学雅没立刻回屋,坐着听几位大人闲聊。
同时心中琢磨着,这面馆开起来后,仅凭她舅舅和她妈两人,到时一定会非常忙碌。
她略微沉吟一番,这才开口道:
“舅舅,你有没有想过,搬到余家桥来住?”
她自从知道舅舅家并没有在省城买房,而是在离她们不是很远的地方,租了两间房子。
之后她就动了心思。
毕竟是租房,住哪里不是住呢。
而且若是面馆正式营业,每日里经营到很晚,而舅舅却要每日早出晚归的,实在是既不方便又不安全。
既然是租的房子,那就完全没有必要。
当然租房,这中间可能会涉及到两个表弟的上学问题,这个倒也是不难。
程丹阳与牛桂华夫妻两个听到这,微微一愣,他们目前倒没有考虑到这问题。
毕竟面馆还没开,此时听到外甥女如此询问,两人倒是思索起来。
确实, 若是面馆运营起来后,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若是长此以往,确实不如将房子搬至余家桥这里。
就在两人低头思索时,曹学雅又问了句:
“两表弟是在哪个学校上学?离这远吗?”
程丹阳夫妻俩还在思索着曹学雅刚刚的问题,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倒是坐在旁边一首闷不出声的兄弟俩的老大程新良,张口沉稳的开口:
“表姐,我们在上元小学,离这不是很远。”
他毕竟己经12岁,是个小小少年,知道家中的情况。
看到表姐询问,父母没反应过来,还在愣愣的,他连忙开口回应。
曹学雅听完后,点了点头,对着她妈道:
“妈,我看面馆开业后,让小舅妈也过来帮忙吧,不然到时你与舅舅两人,一定是忙不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