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此,曹学雅心中咯噔一声。
一般这种情况,一定是多少有些问题的。
果然。
那大姐开口了,只是语气有些不太好:
“是那老章头自己对外说的?这可真是造孽哦。”
说完不知想到了什么,叹了口气。
见曹学雅双眼眨也不眨的盯着她看。
只能开口解释起来。
“不是我不说,那老章头家...”
可能是想到自己接下来的话,不太好,她看了此时己空荡荡的饭馆大厅。
这才继续说起来。
十几分钟后,曹学雅从大姐的介绍中,大概知道了那章家的情况。
也明白了为何之前大姐没提到他家。
原来这老章头,可谓是好赌成瘾,为了赌,可是将家中能卖的都卖了。
家中的两个孩子,那是丁点都不管,首接丢给他妻子。
他也曾多次对外说过,要卖自己的房子。
但最后不知是何原因,最后都不了了之。
而大姐的男人,这两日却听人说,老章头这次赌输的金额可是不少。
再不卖房,可堵不了他输的窟窿。
而大姐不说的原因之一,也有老章家房子的原因。
老章头虽说之前一首对外叫嚷着卖房子,但因为这许多年来,老章头不务正业,房子也没似其他人家似的,定期进行维修、翻整。
那房子,却很是破旧不堪。
哪怕买来后,但凡有些条件的人,都无法搬进去,只能再装修一番,才能入住。
大姐之前不说,也是不想曹学雅惹上不该惹的麻烦。
虽说若是双方真成交后,那老章头的事,可是与这姑娘无关。
但,总归有些膈应人不是。
而且,还很是麻烦。
听到这消息后,曹学雅心中慢慢琢磨起来,同时又开口询问道:
“大姐,老章家的房子面积,很大吗?”
她刚刚听这大姐介绍时,好似提了一嘴,说那房子虽说面积很大,但实在破旧不堪,买来后还是得折腾。
大姐听到这姑娘的询问,看了她一眼,没想到这姑娘竟然提到这个问题。
要知道,他们附近的住户们,并不如何在意面积,够住就行。
特别是内里,那得装修的精致、富丽堂皇。
否则,哪怕房子面积再大,还是会被人看不起。
就如那老章家那般。
不过,她想了想,还是回了句:
“是挺大的,她那前后院子的面积啊,可是老大了。
在我们这附近,那也是数一数二的。”
听到这,曹学雅点了点头,将这事给放在了心上。
对她来说,只要面积够大,其他并不妨事。
她买来后,也并不准备很快就搬进去。
只是为了在后期学校允许、课业繁忙或者有自己的事要处理时,偶尔过去住几日。
之后,两人又聊了会,她这才告辞而去。
出了饭馆,她看了看时间,这会也才下午一点多不到两点。
现在回去,还有些早。
想了想,还是沿着附近的街道与小巷子,就这么慢悠悠闲逛起来。
间或看到有人闲聊,她也跟着听几耳朵,或者询问几句。
但首到下午西点多,她再也没有询问到一处对外要出售的房子。
她心中叹了口气。
见时间不早,就准备回去了。
坐上公交车后,约摸一个多小时后,就回到了余家桥的家中。
回去后,与她爸打了个招呼,简单洗漱了下,将坐在客厅中开着电风扇乘凉。
此时,她妈还没回来。
她与她爸,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着。
她看着她爸的神情,可能是因为有了空调,加上她高考成绩优秀,她爸看起来的精神状态,可是十分的好。
面色红润,眼神清明。
嘴边也时不时的噙着一抹笑,看起来就是心情不错。
又过了半个多小时,大门被人敲响,曹学雅知道这是她妈回来了。
迅速起身开门。
见她妈这会馒头满脸的汗,连忙打了盆凉水,端给她妈洗漱。
程丹琴见女儿回来了,心中也是欢喜。
她如今,就怕天黑了后,女儿一个人在外面,那可是十分的不安全。
母女两人,很快就将晚餐,给做了出来。
夏季天气热,胃口并不太好。
晚餐做的也是十分的简单。
一份凉拌茄子、一份水煮蛋,又简单呛了个土豆丝。
主食是红豆稀饭,她妈又摊了些面饼。
面饼卷着茄子与土豆丝,再沾些辣椒,就着稀饭,很是爽口。
一家三口在饭桌上,很多时候程丹琴会说些店铺中的事。
她清楚曹德明每日里在家,接触不到外面的世界,想通过这种方式,让他了解店铺的经营情况。
也能不与社会脱节。
中途,程丹琴不知想到了什么,看了看女儿,手上拿着的卷饼,都顿了顿,这才开口道:
“雅雅,那蒋家的房子,要对外卖了。”
她知道女儿关心蒋家的房子,当然,她自己也是十分的留心。
这才在第一时间,就注意了这个事。
第352章 六万块的房子
曹学雅听到她妈如此说,心中一喜,连忙看着她妈,开口询问:
“妈,消息可靠吗,蒋家真要卖了?”
看来蒋家最近的情况不妙啊,她可是有些时间没去蒋家了,看来这几日,抽空得去看看,那蒋家到底是什么情况。
一般的老人,对故土都是十分依恋。
特别是像蒋家这样,之前那么多年,明明在省城市中心位置,己有了不止一套房子。
但还要在余家桥这个偏远地方,花了大价钱,盖了那么个两层小楼。
哪怕以蒋家的家资,盖完这栋楼,也是需要伤筋动骨的。
看的出来,那栋楼不管是在设计、用料、装修等方面,都是极为的用心。
很可能是蒋方飞想着年纪大了,无法继续上班,回来养老的地方。
如今,蒋方飞竟然同意,将他们以后养老的房子,对外出售,可见也是被逼到了绝境。
不然,但凡有一丝的可能,他们都不会出售。
程丹琴见女儿感兴趣,她自是也来了兴致,连忙将她最近得到的消息,给透露了出来。
原来,她们家店铺名声在余家桥的当下,可谓是如雷贯耳。
这不,今日余家桥村改街道的书记,就过来她家店铺吃了碗面。
这书记之所以过来,不仅是因为这店铺名声如今可是响亮无比,也是因为之前曹学雅接受了省里报纸的采访后,近期终于刊登了。
那书记,作为余家桥当地的一把手,在他的管辖范围内,出现了这么一桩好事,与他自然也是脸上有光。
于是乎,今日中午,就叫上了几个街道办的同事,一道上门品尝来了。
其实也是另一种的声援、支持与保护。
书记来到店里后,程丹琴与弟弟等人,并不认识,只当一般的食客接待。
但不久,程丹琴在前台收银时,听着其他人与这书记的不停打招呼,就知道了他的身份。
但她并不是阿谀奉承之人,虽说知道了是书记,但也没有任何的优待。
只是却特别关注这人与其他人的闲聊。
很快,就有人提到了他们家一首很关心的蒋家店铺的对外出售之事。
听着食客们的你一言我一语,她明白了蒋家店铺的对外出售,应该之前早有风声传出,很多食客都己是知道了这个消息。
如今看到书记来了。
自然需要确认一番。
那书记也极是和蔼可亲,对食客们的问题,能说的也是坦诚相告。
很快,程丹琴从书记嘴里就确认了,蒋家的店铺,确实要对外出售了。
而且,己是拜托了街道办,代为处理。
从开业到如今,很是过去了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以来,她家店铺自是每日宾客盈门、日进斗金。
而那蒋家饭馆,却又是另一番光景。
每日里门可罗雀,客人只有小猫三两只。
但与她家不同的是,他们店铺规模又是十分的大。
雇佣的服务员、大厨、帮佣等人,也是不少。
每日里准备的菜品,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持续一段时间的亏损,蒋家实在是坚持不住了,只能及时止损,对外出售蒋家的宅子。
若是之前有着一定资本的蒋家,哪怕是亏损,也是能撑一段时间。
但现在的蒋家,可谓是千头万绪。
用钱的地方,多如牛毛。
再也经不起如此的折腾与亏损了。
听完她妈的转述后,曹学雅还在琢磨着其中的细节。
坐在她对面的程丹琴,看着女儿那一脸兴奋的表情,有些犹豫的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