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了整整一夜。
不知为何,突然自已就想通了。
既然学校没有开除她,她就还是个学生。
如今她已是高三,决定她命运的高考很快就会来到。
为了以后长远打算,她可不能沉溺于这件长期来看并不算大事中去。
她只要抓好机会、操作得当,她的人生一定还像之前她所规划的那般,一片坦途,前途一片光明。
暂时的挫折并不能代表什么。
没让任何人提醒,自已就想通了。
甚至在家这两日还每日帮她妈糊纸盒到深夜十二点。
将家里的外债尽快还清。
她可是知道,后面无论她如何计划,都离不开家里的金钱支持。
而她现在又没有独立挣钱能力。
这会儿曹学雅虽低头继续复习功课,在大脑中却不停的回想着上一世的陈倩。
从这次的这件事中可以看出这陈倩除了学习不行,其他情商包括抗打击能力、心性都是上佳。
上一世占用了她的名额上了大学。
后期混的风生水起,除了有学历加持外,她本身确实有很多值得称道的优点。
就是这打不死的小强精神,也不是一般18岁的女孩儿能看得开的。
而她能在短短时间内想通,更是付诸行动,将班里的同学都一一摆平。
就可见她内心深处的强大。
班级众人对曹学雅的归来只是有些疑惑,并没有人上前追问。
只是同桌关心的看了她几眼。
不多时,同桌将她不在的这几日,班级里特别是陈倩身上发生的事情简明扼要的通过小纸条传了过来。
曹学雅看完后倒是也不出所料,倒也不在意,把纸条揉吧揉吧扔到了垃圾桶里。
不受影响,继续复习。
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曹学雅努力学习各科知识,包括这次从省城带回来的各科复习资料。
她就像一块巨大的海绵,将所有她能够接触到的知识疯狂吸收。
而她与众人不同的是,但凡接触过的知识就像在脑海中生根发芽似的,再也不会忘记。
哪怕遇到相似或没见过的题型,她脑海中就能立即将之前遇到有些相似的拿出来一一对比。
略微思索就能将题目进行转换解决,学习速度可谓一日千里。
而她也已在本月的月考中没意外的成了年级第一。
而且与第二名有了十几分的差距。
更让冯青青惊喜的是她的空间。
自从上次冯青青将手镯放入用于交换升级后,接下来的时间,她又将另外两件物品陆续放入空间进行交换。
如此全部升级完成,目前空间的等级已是初级中的六级。
种植区域已达到了五亩。
更为重要的是灵乳年份已经升级到了到了七十年。
虽然刚开始得知,四件宝贝只增长到了七十年,心中不免有些失望。
但她还有很多时间,凡事也无法如你想象的一帆风顺。
七十年份的灵乳和之前相比,首先看起来浓郁了些。
口感倒没多大变化。
但就她每日给她爸服用后观察得来的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
第102章 拆迁
开辟出来的种植区域没有种植东西,看起来空空荡荡,有些可惜。
看来后期还得找个时间去省城买些中药种子。
她发现因空间灵气不足或等级不高的原因,前期种植的人参成熟时间都比较慢。
一时半会儿还没法使用。
这次她准备除了人参外,将种植些其他后期可能会用到的药材。
她对空间的安排及规划已有了初步计划。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曹学雅高三这年的春节。
往年老曹家都是一起过年。
这次除了她家三口外,再无其他人。
大年三十晚上,她看出她爸可能想到了之前的事情,情绪不高。
但不久就在她的插科打诨下很快就过去了。
吃了顿丰盛的年夜饭后,三口人坐在曹德明两口子的房间里。
准备开个家庭会议。
这是曹学雅要求的。
首先得统一思想,让她爸妈意识到这年不仅她要参加高考,他们家也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她过完年也已经19岁了。
程丹琴特地端了两盘果盘来到房间。
三人边嗑瓜子边聊着天。
今天这事曹学雅已思索很久,这会儿也没有让她爸妈开口询问,自已率先发言:
“爸妈,过完年后,村里的拆迁就会有结果,你们可要做好心理准备。”
她对这事最担心的,就是要去省城生活,两人虽答应,但心里总有些恐惧。
毕竟曹学雅是从二十年后回来的,那时候外出生活已是司空见惯。
但现在是九十年代,父母这辈人,也在县城里生活了几十年,猛不丁去外地,还是大城市省城,总归是有些惶恐和不安的。
对这事两口子私底下也讨论过。
目前村里关于拆迁的各方面信息在发酵将近两个月后,最近终于正式发文通知。
年后2月下旬将开始正式挨家挨户办理拆迁的手续及确认相关事情。
目前拆迁分三种,一种是不要房子只要补偿款。
另一种是不要补偿款,只要房子。
最后则是两者中和。
他家选择的是第一种,只需要补偿款。
程丹琴与曹德明两口子在这么长时间的心理建设后,现在对去省城生活已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再加上拆迁赔偿款,这倒让两口子心里稳当许多。
此时听到女儿提起来,皆是默默点了点头,脸上也未有任何担忧及愁苦之色。
拆迁房子确认后就是关于她妈的工作。
程丹琴此时对她的工作倒没有上辈子曹学雅所了解到的那般用心。
现在程丹琴每日除上下班外还要照顾家中另外两人的生活起居。
生活重心已渐渐倾向家庭。
过完年后三月份迁居省城,只能无可奈何辞去工作。
要说不舍,也是有的,毕竟工作了很多年。
曾经也是生活和家庭的寄托。
但此一时彼一时。
加上,最近几月她调往了另一组上班,现在仅是一普通女工。
倒也能很好的接受。
两口子,对来年后的新生活既有期待、又有惶恐。
不知他们去省城的决定是对是错。
但女儿有想法,他们也愿意陪同闯荡。
这几个月以来,曹德明在曹学雅每日灵乳的滋补下身体状况好了很多。
定期去做康复,腿部也没有任何不良反应。
一家人闲聊到深夜这才散了。
过完年时间很快来到了二月下旬。
这日晚上,曹学雅与她妈回家后,听他爸曹德明转述,今日村里广播发出通知:明天下午一点,需每家每户至少一人前往村里签署相关拆迁文件。
程丹琴与曹学雅两人对视一眼,知道这是拆迁要正式开始了。
两人第二日早上分别请了假。
中午下午一点左右来到了村委办公室前的小广场上。
此时广场上来了许多人,可以说人山人海。
众人看到程丹琴与曹学雅母女俩过来,相熟的人热情的上前打招呼。
只是有些人到底眼红,心中发酸,说起话来就有些不中听,这不其中一个大娘就开口道:
“我说曹老二家的,你们家曹德明虽说双腿不便。
可惜了,年纪轻轻的就是个残疾。
但这次你们拆迁可是能得不少呢。”
说完那表情不知是羡慕,还是讥笑。
周围人听到她如此说,都下意识的远离了她几步。
眼神也有些异样的看着那说话之人。
母女俩听到这话自然不高兴,脸色也有不好看。
程丹琴也没惯着她,张口回怼:
“李大妈,我家的事就不劳您费心了。
我们家德明啊,现在好着呢。
有些人就算四肢健全那又怎么样,但好吃懒惰、惹是生非,我看还不如残疾了呢。
好歹能少惹些事,让父母多活几年。
或者不如生时就掐死,省的长大拖累父母,一大家子都跟着受罪。”
原来开口说话的李大妈家中有一个小儿子。
从小就极得李大妈的宠爱。
被娇惯的无法无天。
上学时打架斗殴,工作时更是吊儿郎当,惹是生非。
如今二十多岁整天招猫遛狗,不干正事儿。
时常给家中惹祸。
因这大妈的偏宠,每次出事后,只知道一味偏袒,造成家中其他兄弟姐妹多有抱怨。
更觉她偏心,家中因这可谓闹得鸡犬不宁。
听到如此说,李大妈知道在说她小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