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孝子贤孙都跪下,我是你们太奶奶_乌英夏【完结+番外】(251)

  灯塔国网友:“华夏凭什么认为自己能成功,鹰眼技术未经国际验证,贸然发射可能引发灾难性连锁反应,华夏能承担得起吗?”

  俄联邦网友:“我们国家几十年前就试过太空清理,结果制造了更多垃圾,我不认为华夏人比我们聪明。”

  欧盟网友:“欧盟应该禁止华夏的清道夫靠近我们的太空轨道,谁知道它会不会误吞欧盟的导航系统?”

  泡菜国网友:“华夏的鹰眼二字是抄我们的古籍吧,难怪看起来那么熟悉。”

  樱花国网友:“华夏是不是想利用鹰眼渗透全球卫星系统……”

  不管国际上是什么声音。

  直播间内,华夏国内的主持人,一张国泰民安脸,不急不缓在播报进程。

  “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你们可能并不知道,在我们头顶的近太空轨道上,有着超过一个亿的太空垃圾,这些太空碎片,小到螺丝钉,大到废弃卫星,其速度相当于子弹的十倍,一旦发生碰撞,连锁反应将摧毁全球通信、导航、甚至气象卫星系统……”

  “而今天,我们华夏鹰眼一号将开启人类太空清洁的新纪元!”

  “……”

  控制室内,数百块屏幕闪烁着数据流,工程师们的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

  容遇站在主控台前,目光锁定大屏幕上的轨道图。

  “倒计时开始!”

  随着她话音落下,整个控制室,所有人起立。

  整齐划一的声音响起。

  “五!”

  “四!”

  “三!”

  “二!”

  “一!”

  “点火——!”

  容遇单手按下命令。

  巨大的轰鸣声中,火箭托举着鹰眼一号冲天而起,尾焰在夜空中划出璀璨的金色轨迹。

  BBC直播弹幕瞬间爆炸:

  “他们真的敢?”

  “华夏人连太空都要污染了吗?”

  “联合国太空安全委员会为什么不管一管……”

  国际网友基本上是嘲讽,斥责,愤怒。

  但容遇的视线只盯着数据屏。

  “一级分离成功。”

  “二级点火正常。”

  “鹰眼一号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七十二分钟后,鹰眼一号抵达预定轨道,展开它的利爪,是一组由纳米纤维编织的可伸缩捕获网。

  直播镜头对准了这一幕。

  只见,鹰眼精准逼近残骸,机械臂突然弹出,却不是粗暴抓取,而是喷射导电凝胶,瞬间包裹目标表面,激活脉冲磁场使其瞬间减速,完成“软着陆”式捕获。

  导电凝胶固化完成,电磁吸附开启。

  残骸被牢牢锁住,拖向大气层燃烧区。

  整个过程,快捷,迅速,丝毫不拖泥带水,像是人类的手臂那样的灵活。

  国内直播间炸开了锅。

  “天哪,看得我眼花缭乱,太高科技了,像是科幻片!”

  “鹰眼一号这波操作,直接给太空开深度清洁模式,就问还有谁?”

  “五千年前,我们仰望星空,五千年后,我们踏进天河,让星空更璀璨。”

  “鹰眼一号:听说有人质疑我?来,看看什么叫华夏的力量!”

  “祖国妈妈太强了,我读书少,只会说一句,牛皮!”

  “……”

  而BBC直播弹幕瞬间形势逆转。

  联合国某工程师:“我在ISSC干了二十多年的机械臂设计,鹰眼这个技术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华夏航天技术什么时候这么强了?”

  灯塔国某科学家:“我必须说一句,鹰眼的轨道预测算法,比我们至少先进一代,它甚至算出了地球磁场对微碎片的影响,而我们至今未能建模成功。”

  俄联邦某专家:“太可怕了,鹰眼一号居然能预测碎片垃圾的旋转轨迹进行准确抓捕,这至少需要万亿级的流体力学模拟空间,他们哪来的资金?”

  “……”

  原本国外只有少量民众在关注这件事,但各个国家的专家教授全都在网络上发表看法,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进入直播间,热度疯狂攀升。

  鹰眼一号,这四个字,在这天晚上,登陆了全球一百多个国家的新闻首页。

  主控室的人,几乎熬了一整夜。

  天刚微微亮的时候,容遇沙哑的声音响起:“鹰眼一号,首飞任务完成!”

  虽然一夜未眠,但所有人精神亢奋,大声欢呼起来。

  崔霄摘下眼镜,揉了揉发红的眼眶,哑声道:“通知媒体,十分钟后发布会。”

  记者们早已架好长枪短炮,当一行人进来的时候,闪光灯如暴雨般闪烁,齐齐对准了坐在轮椅上的林让。

  所有一线记者都知道,这次的鹰眼一号项目,是出自于一个年轻人之手,连崔霄这位闪闪发光的总工程师,也只是辅助而已。

  记者争先恐后提问。

  “林教授,作为鹰眼项目的总设计师,您能谈谈这次成功的意义吗?”

  “林教授,请问您最早是因为什么契机开始研发鹰眼?”

  “林教授,您认为这次鹰眼一号成功发射,会给全球太空形势……”

  “鹰眼一号的成功,标志着华夏在太空治理领域实现了从追随者到引领者的跨越。”林让拿过话筒,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不过今天,你们采访的人不该是我,而是我的师妹,容遇,她才是鹰眼项目真正的总设计师。”

  这个项目立项之时,总设计师这一项,填的是两个名字,容遇在前,林让在后。

  前后并不是根据首字母排列,更不是随意誊写,其中代表的意义,在场没有人不懂。

  当看到容遇的脸,在场的记者全都愣住了。

  这么年轻的总设计师?

  二十岁有吗?

  当年崔总师,也是二十多岁,才开始担任总工程师这个身份的啊!

  记者还在发呆之时,直播间已经沸腾起来了。

  “等等!总设计师是女的?!还这么年轻?”

  “我的天,是容遇!难道你们不认识容遇吗!”

  “我以为容遇只是个平平无奇的学霸,没想到,她居然还是航天项目总负责人,刷新我的三观!”

  “她才十九岁啊,才上大一啊,她比我妹妹年纪还小啊,啊啊啊,她还是人吗!”

  “楼上的你错了,鹰眼项目从立项到发射,共历时十三个月,也就是说,人家容遇十八岁的时候,就成了总设计师……”

  “……”

  第342章 她的目光,在星辰银河,在最高的地方

  发布厅内,安静了好一会。

  容遇在所有人错愕的目光之下,坐在了总设计师位置上,林让坐在她左侧,崔霄坐在她右侧,还有许多核心工程师一字排开而坐。

  记者们很快恢复了职业状态。

  一位男记者率先开口发问:“容总师,作为鹰眼一号的总设计师之一,请问您主要负责哪一部分的工作,是协调全局吗?”

  容遇像是没听出言外之意,淡淡开口:“我负责鹰眼的核心算法,包括磁力捕获系统的动态平衡,以及离子束的精准控制……”

  她的声音不高,但每个字都清晰传进每个人耳朵里。

  另一名记者快速上前:“容总师和林教授一同担任总设计师,但林教授资历深,是众所周知的天才,请问,容总师的名字为何在林教授之前?”

  “资历,从来不是衡量能力的标准。”崔霄皱起了眉,拿过话筒回答,“林教授的专注于学术领域,容工更偏向于数理实践,这个项目,是由容工提出并立项,林教授全程进行理论支撑,并配合所有工程师实现细节……容工与林教授,是互补……航天事业,从来都不是一个两个人的英雄主义,而是每一个人的共同奋战!”

  一字一句,铿锵有力。

  第三个记者终于换了表情,认真道:“能不能请容总师解释一下,鹰眼捕获太空垃圾时的技术原理,国际上有专家质疑它的精准。”

  容遇一笑。

  这才是她想回答的问题。

  她转身,示意工作人员调出当时的轨道数据。

  “卫星垃圾的转速超出常理,表面覆盖氧化铝涂层,反射率极高。”她指向屏幕上的动态模型,“如果直接用常规离子束切割,会导致能量散射,甚至误伤其他轨道卫星。”

  记者们开始低头记录,眼神逐渐认真。

  “所以,我们设计了一个动态缓冲算法。”她的指尖在屏幕上划出一道弧线,“离子束不是硬碰硬,而是像水流一样,用凝胶先贴合垃圾表面,再逐步渗透……”

  “容总师,”角落里一名外籍记者率先发问,“鹰眼一号捕获废弃卫星时展现的黑技术,是否意味着华夏国已拥有太空武器化能力?”

  容遇挑眉:“就像问菜刀能不能杀人,技术本身无罪,关键看握在谁手里。”

  她看向在场每个人,“鹰眼的设计初衷,是解决威胁了全人类长达几十年的太空垃圾,至于其他可能性,我只能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华夏的航天器永远只会守护太空和平。”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豪门总裁 甜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