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话说完后,见那男子怔怔地坐在对面的位子上一动不动。
石泰年笑了笑,随即转身退了出去。
等这位骠骑将军离开后,朱睿景却并未唤人进来。
他在心里反复琢磨着石泰年的话,越是琢磨便越心惊。
是啊,作为皇子,如果不争,便是死路一条。
看看梁王的下场就知道了,这么多年过去,他的兄弟都还没有放过他。
只有把一切牢牢地掌握在手上。
唯有如此,也必须如此!
他朱睿景不能被对方给的一点甜头迷惑住。
追着胡萝卜跑算怎么回事,一口吃到嘴里才是真。
晚上,二皇子朱睿景趁着夜色去了母后那儿。
昔日光彩照人的冯皇后,此时散着一头枯稿的长发,歪在几前数米粒儿。
她数了又忘,数字念得颠三倒四,见了他神色平淡,像是对着的一个陌生人。
朱睿景唤她母亲,她却置之不理。
他伸手拨乱了那些米粒,对方并不生气,最后干脆仰头倒在了榻上。
等他再探头去看,却见母后面朝着他,幽幽地道:“原来你一直在利用我,可你……你爱她,她也不会原谅你……哈哈哈哈哈……报应!报应!真是报应……”
冷宫里响起一阵疯颠怪异的笑声。
朱睿景仓惶地站起身,一直到他走远了,还能听到后头那些渗人的声晌。
可他手上的拳头却紧紧地握了起来。
母亲败了,
可他还没有。
人人都想做棋手,不想做他人手中的棋子。
他的那位父皇,一生都在布局,一生都在筹谋,却又有些天真地不愿放下所爱。
统共就两个儿子,朱宴清哪一点都比不上他,又有什么资格与他争?
第142章 世子爷遇袭
翌日,朱睿景忙完所有的事情后又来到了紫辰殿的门前。
当那位刘公公再次拒绝他进去探望自己的父皇时,朱睿景却是道:“本殿下批阅奏章时,有些难决之事想问一问父皇的意见,父皇可能言否?”
被年轻的皇子不错眼地盯着,刘公公的面色却并未有一丝儿异样,而是非常耐心地道:“不是老奴不让二殿下进去,实因皇上之前便有交待,二殿下有任何难决之事可找张首辅,一切还待皇上病体安好再说。”
朱睿景朝那扇半开的殿门望去,这次却并未再多言,而是笑了笑就离开了。
刘公公看着忍不住皱起眉头,待回到内殿后,遂对躺在榻上的人道:“二殿下似乎是发现了什么?不再硬往里头闯了,离开的时候脚步也显轻快。”
那人不甚在意地道:“现在才察觉,晚了!朕也只需要拖延几日而已,总有聪明人反应过来的。听你说那姓石的见过他?”
“是的,两人遣走随从密谈了一会,之后二殿下又去看了冯皇后。”刘公公如实回道。
他好半天没有听到回话,抬头就见皇上的眼睛已经阖上了,似是睡着。
“最近城中有无见到淳王的人?”这突然又说起话来,让刘公公都忍不住打了一个激灵。
他忙道:“让人盯着呢!并未见到异动。”
圣上却是从鼻子里哼了一声,再说话时便开始咳嗽,刘公公走过去帮他顺了好一会儿背才平复下来。
“皇上你别激动!您这身子……”刘公公欲言又止。
“是啊!他们都比朕年轻,比朕身体好。”顿了顿又加一句,“还比朕儿子多!朕得在走之前送走这些虎视眈眈的头狼。”这样一番话说完后,他喉咙里便发出一阵吭哧吭哧的声音。
刘公公赶忙把人扶起来一些,又听他道:“密信送出去几日了?”
”已经七日。”
“够了。”说完好似放心的阖上眼睛,之后都不见说话。
看着圣上似是一点儿也不担心的样子,刘公公却是忧心忡忡。
去南疆本也不一定非得萧世子,那守在北边的萧家父子也是可以的。
可圣上自知不久于人世后,却执意派他前往。
就是把自己作为一个靶子立在宫里,等着那些人动手呢!
只是他没想到身体会垮得那么快,索性抱病把二皇子推到人前。
故技重施,不过是拖延到萧世子打了胜仗回来而已。
几日之后,京城便有那位世子爷遇袭的消息传回来。
王氏听后腿都软了,勉强撑到了松鹤堂,又想着老夫人一把年纪了,还是不说了吧!
只是待她转身时,却被自己的婆母唤住了,“既然来了就进来吧!”
王氏抬头朝老夫人望去,见她面色平静的坐在那儿,也不知是听说了还是没有听说。
王氏想拼命把眼中的泪意忍回去,就听自己的婆母道:“我们萧家几代都在沙场上征伐,意外时有发生,作为萧家的女人最该做的便是打理好内宅,不自乱阵脚。可别最后他们没事,我们先倒下了。”
老夫人说得铿锵有力,可眼底却已经隐有泪光。
刘嬷嬷是跟在她身边最久的老仆,这会心里忍不住一阵难受。
若论儿孙,有谁比世子爷更得老夫人的心呢?
可她此时却得忍着泪,劝儿媳打起精神来,自己心里头还不知咋样呢!
接着听她吩咐王氏身边的贴身丫鬟道:“这些日看着你们夫人用饭,一日三餐,必得每餐不落,知道不?”
见那丫鬟应下,老夫人又招长媳近身前悄声道:“眼下消息还不准确,我听说圣上病了有一阵了,许是两边配合放出来的假消息也不一定。”
萧老夫人给儿媳找理由,也给自己找理由。
她的孙儿,十二岁时就去过边关呢!
哪有那么容易出事?
萧老夫人一句话说得王氏愣愣的,眼里也慢慢聚起一些活气来,她呐呐道:“真的?”
就见婆母朝她挥手道:“去吧!”
只是等长媳出去后,老夫人却是默不作声地坐着,刘嬷嬷见她一动不动,心里担心,又不知说什么来安慰这个陪了大半辈子的主子。
到了她的年岁,已是心思洞明,看透世事,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普通的劝慰便显得苍白无力。
到最后,这个老嬷嬷想了想,只是拿了一件衣裳披在主子身上。
见她坐那么久,想着帮她按按肩背也好。
突然,身前的人却是抓住了她,那双手一片冰凉。
就这样主仆两人互相支撑着……
依旧是什么也未说,却像是无声胜有声。
宫外的二皇子府里,监理国事这段时日,朱睿景一般都歇在宫里,只今日却是破天荒地回了皇子府。
见迎他的人中,只有石秋月与冯侧妃,眉头便忍不住地皱了皱。
“沈侧妃呢?”
正妃石秋月道:“许是在自己院中,并不知道殿下回来了。
自那位沈侧妃的身份揭露后,许是因为不好意思,这些日都鲜少见到她的人影。
桐荫院里,沈静姝想着最近这一连串的消息。
先是身为禁军首领的萧墨出征南疆。
接着圣上忽然抱病不出,原本已经边缘化的朱睿景又被推至人前。
她眼看着府里的正妃娘娘鞭子耍得呼哧作响,大有扬眉吐气之意。
便是那位冯侧妃,也开始做起自家姑母出山重掌凤印的美梦。
眼下,竟是连神通广大的世子爷也中了箭,还到了生死不明的地步。
哪有这样的好事呢?
竟是所有的好事都找到了二皇子朱睿景的身上。
若是一件还好,全部出现就有些不真实了。
沈静姝想到成国公府的世子爷,虽然凉薄又不可一世,可她也不得不承认那人腹黑命硬着呢!
怎么可能这么容易出事?
她想着便听到桐荫院外的嘈杂声。
见坐了一会儿的沈侧妃伸头向外望,身边的丫鬟便道:”是二殿下回来了,侧妃要快些收拾收拾出去迎人么?“
沈静姝却是笑着摇摇头,“不急!先抬水沐浴。”
那丫鬟没说什么,应喏去了。
第143章 殿前对峙
那边朱睿景与皇子妃一道用过晚膳,此时正要去往里间。
“殿下请等一等!姝儿有话与殿下说!”
沈静姝今日好像特意打扮了下,她身上一袭银红色的软烟罗裙衫,头发像是刚洗过,还带着微微的湿意,发间簪一朵浅粉的绢花,看上去与往日有些不同。
往日的沈侧妃是清傲的,端着她京中才女的身份。
男子可能会被这样的女子吸引,相处起来却不一定愉快。
对朱睿景而言,他的一位正妃两位侧妃,代表着三方势力。
只是抛开这些,他反而更喜欢冯家的庶女表妹,对他温柔细致,伏低做小。
眼前的沈侧妃让他心思动了动,可抬头望见卧房里的石秋月,又念及她那位骠骑将军的父亲,却是转头对沈静姝道:“你这样成何体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