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妯娌,可不就只有她没有儿媳帮衬吗?
柳清婉失踪后,国公府已经对外发丧,柳父知道情况后也并未表示任何异议,毕竟府里还住着一位柳家人,发生过的事做不得假。
也不知那继子接下来挑续弦还让不让她插手,陈氏现在也看开了,不要她管更好,没得惹一身臊。
众人来之前都在自个院里用过早膳,这会聚在一块聊着天,不觉时间就到了巳时末,大家又才起身告辞。
沈舒窈出来后就看到周书荷站在廊下,她穿一身淡紫色的褙子,下配茶色马面裙,头上梳的桃心髻。
她还未与周书荷打过交道,只隐约记得当日田庄里那些明快殷勤的声音,猜测对方应该是个好强的人。
沈舒窈笑着唤了声四弟妹。
周书荷也笑着道长嫂,两人一同从松鹤堂离开,路上说了些客套话,临到分开的时候,又听她道:“书荷虽比嫂嫂先嫁进来,可对府里的情况了解却不见得比嫂嫂多,往后还请多关照些!”
沈舒窈望着对方那张略显紧绷的脸,说出的话却很谦逊:“我那会是客居,算得上是府里的边缘人,你倒不用这么抬举我的。”
周书荷细细揣摩对方的说词,愈发以为这位大嫂不简单。
言辞谦逊,洞悉人心。
是女人都会有嫉妒心,她也有,特别是想到这样一个花容月貌的女子在府中待了几年,就莫名存了一份攀比之心。
可是,她方才看着老夫人与国公夫人的样子,已经死了这条心了。
有的人生来就得生活的眷顾,即便是同样讨好长辈的事,自己需要卯足了劲,对方则做得毫不费力。
别人都说她很能干,可周书荷却发现沈舒窈更厉害。
这位长嫂的状态很松弛,不像是演的,这就更为难得了。
周书荷面容一愕,却是很认真地道:“我是真希望大嫂教我的。”
沈舒窈有些疑惑地道:“四弟妹可是遇到了什么事?”
周书荷自然是不敢说自己怀疑萧谨文的,忙道:“倒是没事,只是羡慕大嫂有这样一份驾轻就熟的状态,不像我,需要很努力才能把事情做好。”
周书荷身为翰林院学士之女,其兄又是榜眼,她本人却并不早慧,且在闺中就对那些琴棋书画不感兴趣。
便是这桩婚事,还是府里的祖母看她日日跟前跟后伺候的份上得来的。
她之前极少参加京中宴会,也不知成国公府的四公子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原以为洗手做羹汤,扮个贤妻良母已然足够。
可当她在亲事定下后,第一次看到萧谨文时,却觉得自己是被老天眷顾了。
他与周书荷曾经所见到的那些贵族公子全然不同,这位未来的夫君不仅生得俊雅非凡,且教养极好,除了待人处事彬彬有礼外,他身上还有一种难得的书卷气。
周书荷本人不擅念书,却喜欢读书人的那种雅致。
所以萧谨文几乎是她心中的完美夫君了。
何况嫁过来后,对方亦是脾性温和,与原先的想象几乎没有偏差。
周书荷想着这些,心中是既欣慰又难过。
对面的沈舒窈听着她莫名其妙的夸赞,一时感觉怪异。
哪有什么驾轻就熟呢?
不过都是暗自努力罢。
想到自己初来国公府那会的小心谨慎,她不免认真地想了想。
周书荷有家族,是萧谨文明媒正娶的正妻。
即便嫁来了国公府,也是个不错的人家,就是柳氏,亦不会刻意为难儿媳妇。
她找自己,难道是……因为萧谨文?
沈舒窈一时有些头疼,但却没有义务去向谁解释,她想了想,转而道:“没有人生而对所有事都驾轻就熟的,也许你看到的只是表面罢了。”
第176章 没有回来
丫鬟见她望着那位世子夫人的背影若有所思,有些好奇地问:”主子!您怎么了?”
周书荷朝丫鬟笑了笑,“也许她说得是对的。”
接着又转头对身边的另一个丫鬟发问:“你在府中多年,之前的世子夫人是怎样的?”
那丫鬟是柳氏身边的人,成婚后拨到了周书荷身旁伺候。
她想了想,便答道:“世子夫人在府里住的那会,与我们三房的人并不亲近。奴婢只晓得她极得老夫人的喜爱。”
听完她的话后,周书荷到底是不再问了,小丫鬟这时也松了一口气。
如今人家可是世子夫人,又怎好胡乱攀扯,不想活了?
沈舒窈与周书荷分开便回了燕誉堂用午膳,待中午小憩片刻后又去了婆母的春晖堂帮忙,一直忙到未时末才离开,这期间萧墨也都没有回来。
她想到昨儿求人办的事,还特意让厨房多烧了两个菜,只是一直等到华灯初上,都没有见到那个人的身影。
燕誉堂里主仆几个面面相觑,郑嬷嬷从旁道:“要不使个人去明哲堂问问,看世子爷回来没有?”
沈舒窈拧着眉头,看着屋内渐渐地暗了下去,丫鬟们捧来灯烛点上,她忽然想到昨儿那侍卫的话……
春风楼!
沈舒窈的眉心忍不住跳了跳,再迎向郑嬷嬷的目光,却是道了声不必。
嬷嬷还欲说点什么,就听自家主子吩咐道:“摆饭吧!”
郑嬷嬷心里担心,也到底晓得沈舒窈的脾气,只得默默地去照办了。
而另一边的萧墨,其实今日一早便出了宫,路上却是被人拦住了去路。
来人是春风楼的一个小厮,之前也是拿了令仪夫人的信找他,差点被迎面而来的马儿撞翻在地,还好这位世子爷勒马及时才捡回一条命。
今日竟然还有这样的胆量。
“让开!”坐在马上的人神色冰冷地道。
那小厮却是一脸不惧,“令仪夫人说她那儿有世子爷一件重要的东西。”
萧墨目光冰冷地看向他,良久,朝身旁的无影使了个眼色,无影走过去,那小厮凑在他耳旁低声说了什么,接着就见这侍卫的面色也瞬时变得古怪起来。
春风楼不是寻常的销金窟,也不是京城那些开在路边的买春之地。
这里处于城中一个并不起眼的地带,可当你走进去后,才意识到它与想象中大不相同。
进门的路在脚下分出许多条,它们连接着一座座二层的木楼。
若不是那些隐约从楼里传出的唱曲声,你大约只以为这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宅院。
无影看着前头那名带路的人,于夜晚的光影里暗窥了一眼主子的神色。
自听到那所谓的令仪夫人让人带过来的消息后,主子的眉头就没有松开过。
连日来,这位令仪夫人便一直让人带消息要见主子,主子也都置之不理。
他们都知道背后那装神弄鬼的人是谁,却也只当不认识,可无奈人家要缠上来。
那么目的是什么呢?
不一会儿,萧墨便上了庭院正中的一座木楼。
屋里高烛耀眼,可这令仪夫人却依旧罩着一层面纱。
她先是仪态端方的坐着,直到听到那越来越近的脚步声,才透过面纱望了过去。
“将军到底是来了,我还以为再没有什么能吸引到将军呢?”蒙面女子轻笑一声,朝来人道,只是她的声音明显有些夹着,似乎是为了掩藏什么。
“人呢?”萧墨并未入内,而是站在门口问。
“喏!”女子红唇轻启,又伸手懒洋洋地往帐后一指,端的是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只她本人却透过面纱一眼不错地看向对面的男人。
无影见主子朝自己示意,心里拔凉拔凉的,可他又哪里能说出拒绝的话?
侍卫很快从里面走了出来。
“是不是?”
“是倒是的,”他说完又小心地看了萧墨一眼,可这位世子爷却是神色淡淡地吩咐道:“带了人走。”
待他们这群人出去后,蒙面女子便有些诡异地笑道:“这次你会如何抉择呢?大表哥……”
燕誉堂里,沈舒窈终于在嬷嬷满脸忧心的目光中用完了晚膳。
她吃菜喝汤,面上没有一丝儿的波澜,只是这顿饭的时间拖得也足够久。
巧薇几个丫鬟暗中注意着外面的动静,可直到主子搁了碗箸,饭菜都撤下去后,那位世子爷也还未回来。
沈舒窈倒不像是生气的样子,她吃完饭依旧去院子里赏牡丹。
虽然是夜了,那些牡丹在风灯的照耀下却是别有一番清幽的意味。
沈舒窈走了几个来回,直到肚子里的吃食都快消化得差不多的时候才进屋洗漱,待上了床,到底还是吩咐了一句:“你们使个人去明哲堂看看,别是出了什么事?”
巧薇心中一喜,已经有一人自告奋勇地离开了。
冬青到明哲堂的时候,刚好见到大丫鬟知春,她看到后,忙向对方问起世子爷的去向。
知春银盘脸,大眼水目,这会站在廊下的灯影里更是平添了一份楚楚的味道,她朝冬青摇摇头,“我这一日都未见到世子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