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让她没有想到的是,成国公府的大公子也回来得这么快。
这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世子爷似乎自带气场,一进入松鹤堂,原本说说笑笑的婶娘们话都少了些,更不要提他底下的兄弟和小娘子们了。
许舒窈想到那日他让自己传话的事,便是脊背一寒。
上首的萧老夫人也察觉到了底下气氛的不对,似是着恼道:“你一来,他们一个个都成了锯嘴的葫芦。你说你平日都做了些什么?”
萧墨瞅瞅这一屋的人,有些无奈地挑眉,“祖母!您也看到的,我进来除对您问候了一声外,别的可是一句话都未说。”
他今日倒是没有穿劲装,而是一身玄青色的圆领袍子,两只脚闲闲的搁在身前,不像其余几位兄弟那般正襟危坐。
在冷厉与闲散间切换自如,若是这人在外面以这样一副状态出现,确实很迷惑人,许舒窈想。
经了萧老夫人与他的一番打趣,在座的众人倒不好沉默了。
王氏嗔长子:“可别把军中那一套带到府里来。”
又活跃气氛道:“方才三丫头不是准备了好些茱萸绛囊吗?快给你大哥哥一个!”
萧谨珊自是马上双手捧上一个递到这位世子爷手上,很凑巧的,他问了与萧谨文同样一句话,“你做的?”
萧家三姑娘脸一红,点点头,又摇摇头。
王氏与柳氏以为她让自己房中丫鬟帮了忙,都宽慰道:“不打紧,有这份心意就不错,气味还怪好闻的。”
萧墨也没有说什么,果真把这茱萸绛囊戴在了腰间。
经这一打岔,气氛倒是不像方才那般紧绷了。
接着萧谨珊又拿了个青色抹额递到老夫人的面前:“祖母!除了那茱萸绛囊,孙女儿还准备了这抹额,这可是孙女儿一针一线缝的,绝对没有让旁人动一下。孙女儿愿祖母长命百岁。”
萧老夫人拿了抹额细细的看,点头赞许,“三丫头有心了。”
继萧谨珊之后,柳清婉也让下人去搬自己的礼物。
一会儿,便有一座五扇的屏风摆在了众人的面前,上头的松鹤图绣得栩栩如生,松树挺拔、鹤姿飘逸。
这份礼物一出手,便是萧家三姑娘都垂了眼睛,她一个真孙女却被个表姑娘的礼物给比下去,实在是心里不是滋味。
除了萧墨,府内的几位公子都一脸惊叹的走过去看。
许舒窈有些沮丧,柳清婉的这份礼物无论从价值还是用心程度上都胜自己一筹,这样大的屏风,可不是一朝一夕能绣成的,少说也得三个月至半年之久。
人家这么早就开始准备礼物了,还说什么呢?
不过她再看看不远处的阿弟,原本落下去的心也蓦地提起一股劲儿。
当那些人赏完屏风回来,再把目光投到在座的最后一位小娘子身上时,便见这位许家表妹竟是拿了一双鞋出来,小娘子笑得温婉且真诚:“舒窈忝居于此,幸得府上老夫人照拂,才有了舒窈与阿弟的安稳度日。只是我姐弟俩身无长物,见那日老夫人您念及故人所制鞋子,才勉力给老夫人做了一双,就是不知是否合脚?”
萧老夫人接过许舒窈手中的这双青色缎面软底鞋,再看面前女孩儿盈盈的水目,竟是亲手拉了她到身前:“好孩子!你用心了!”
老人家手抚着鞋面,像是有些感慨。
接着她便让身旁的丫鬟把自己脚上的鞋子褪了下来,当着所有人的面换上了眼前这双。
甚至站起身走了两步,许是发现真的很合脚,又连说两声不错。
柳清婉垂下头,倒是萧谨珊好似不像方才那么难受了。
第29章 她成功了吗?
作为寄住在二房的表姑娘,许舒窈两年来极少在人前露面,萧老夫人对她的一切都知之甚少。
若不是之前帮长孙传话那件事留下点印象,她都几乎快记不清这丫头的样子了。
只印象中是个生得很标致的小娘子。
萧老夫人拍拍她的手:“鞋子很好!老婆子我也很喜欢。只是做针线到底伤眼,你往后还是要少做,别仗着自个儿年轻就不注意。“
许舒窈乖乖点头应是。
柳氏瞅瞅自己的侄女儿,见她低着头,心里有些遗憾。
同样是表姑娘,柳清婉也用了心,却没用在点子上。
五开的屏风固然华贵大气,但老太太这个年岁又什么没见过?
相反许家丫头未往那高大上去靠,却是因为老夫人的一句话上了心,恰她做鞋的手艺还真拿得出手,两相叠加之下,刚好熨烫了老人家这颗心。
侄女儿如今都十六了,作为姑母,柳氏自是希望她好的。
兄长送女儿来这儿,不就是奔着成国公府的门楣来的吗?
柳氏原打算让柳清婉做儿媳妇的,可那会老夫人不同意,兄长又出了那样的纰漏,这事便罢了。
后来自己要带她出府交际,她又嫌这嫌那,硬生生把自己拖到现在。
前些日见她一心准备着老夫人的礼物,柳氏心里是抱了点希望的。
若是能得到婆母的青眼,肯指点一二,这亲事自然比自己仓促去说的要好上许多。
可惜……
柳氏觉得可惜,陈氏却像是第一次认识自己这位外甥女似的。
之前觉得小娘子们的礼物无非就是那些,她也没去注意丫鬟篮子里到底放了什么。
陈氏这些日是刻意冷着许舒窈的,之前霁云斋出的那事她后来左想右想都觉得不对劲。
外甥女既然提前就知晓了,大可以趁自己还未搜查把事按下。
可她却像什么也不知道似的任凭自己在老爷与继子面前出糗。
想着萧二老爷如今待在赵氏那儿几日不回正院,陈氏就一肚子的气。
陈氏刻意不理许舒窈,当然也包括侄儿上学的事。
可她倒好,不过几日而已,就已经想着来走老太太的门路了。
陈氏心里生气,眼睛瞅到女儿腰间戴的茱萸绛囊,方才气消了一些。
不过是小娘子们讨好长辈的小事,竟惹出这样一番暗流涌动。
不说陈氏与柳氏这对妯娌,就是在场的郎君们,哪个不是眼睛望着的呢?
萧谨文是一早就有注意许舒窈的,见她得了祖母的认可,心里也颇替她开心。
小娘子无依无靠,他是男子,大多数时候都是有心无力。
就说许舒衡不能去沈氏族学这事,都已经过去几日了,二房那边愣是没任何动静,也不知二伯父究竟是怎么想的。
萧谨文心里思量着要不要与父亲说说,或是求助于世子,毕竟这事与他也有点关系呢!
与四弟不同的是,萧谨荣则是暗恨这孤女的狡诈,不过是双鞋子,竟生生把柳家表妹这几个月的努力给比了下去。
除了两位弟弟,萧墨亦是全程注视着这一切,他看着许氏女的一番唱念作打,却是弯起唇角笑了笑。
小娘子们讨好长辈的办法五花八门,有些心思单纯,有些则带着目的。
他自不会讨嫌去祖母面前拆穿她,萧墨自认眼力不错,也看出老太太穿着那鞋没有半分的勉强。
竟真是合脚的!
这个发现让他有点小小的惊讶。
许舒窈从萧老夫人的面前退下来后,心里才暗自舒了一口气。
可她一抬头,却见到世子爷正看着她,许舒窈还未及细看,那人又把目光转开了。
她忍不住心里一突,总觉得被此人盯上没什么好事。
可她坐下之后又想了想,自己确实未做什么坏事,只是想讨好老夫人而已,又有什么错呢?
人生而为人,都想活得好些,这原就是没错的啊!
她熬了几宿做鞋子,做茱萸绛囊。
鞋子舒适合脚,绛囊应节又对身体有益,这都是好事儿。
旁人不明白老夫人为何这般感慨?
其实并不在她,也不在这双合脚的鞋子,而在于她的用心,让老人家想起了故人。
许舒窈没有再为此事纠结。
该做的事都已经做了,一切只能交给时间。
只是并未让许舒窈等待多久,许是这双鞋子留下的印象足够深刻,老夫人又问起她的年岁,她如实答了。
萧老夫人听到她还在孝期,沉吟片刻后道:“我记得你好像住在霁云斋,反正离我这儿也不远。这样,从明日起,每日上午便来松鹤堂呆一个时辰吧!”
这话一出口,在座的众人都震惊了。
许舒窈正要点头应好,就听老夫人又接着道:“三丫头与柳丫头也一道来。”
以往萧谨珊一旬才来一次松鹤堂,而许柳两位表姑娘,若不遇年节的话,平日里只怕连见到老夫人的资格都没有。
萧老夫人说完,也不管几位媳妇是何种表情,又径自说起些别的。
柳清婉知晓自己也在其中后却并不感到惊喜,她觉得老夫人不过是叫了许表妹后顺带着提起她与萧谨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