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女子什么都不是的时候就已经被那位世子爷另眼相看,要是她沈氏嫡女的身份落实,那她与萧墨……岂不是佳偶天成?
可沈静姝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发生,而无法阻止。
“是的,是的,就是陶陶!”沈熹年方才从旁见证了兄妹俩的这场相认,只他到底是位威严的父亲,好歹还端得住。
可这会面对阮氏的问题,却忍不住激动得连说了两个是的。
阮氏没有想到,当日国公府的那位小娘子竟是她的女儿。
她那会是多么的有眼无珠,把亲生女儿挑剔地从头望到脚,却愣是没有发觉。
“玉佩呢?给我看看!”她朝屋中的长子伸出手来。
沈少禹把玉佩递给母亲。
只是抬头望见站在屋外的沈静姝,却是冷笑两声道:“你也看到了?很好!倒省得我们通知你。我沈少禹从来都只有一个妹妹,以前在心中,如今在眼前。收起你那些阴毒之心,你要是敢动她,别怪我在上京所有人的面前揭示你这位沈氏才女的身份与嘴脸。”
沈静姝嘴巴张了张,还想说几句,便见二叔沈熹年朝她望了过来。
他虽然什么也没说,但沈静姝愣是在这位正四品文官的眼中看到了刺骨的寒意。
他知道那日寺院里发生的事?却隐而不发。
走到如今,沈家二房明显成了她手上的一颗废子,这是沈静姝没有想到的。
或许,那个她时刻想离开的二皇子府,才是眼下最安全的地方。
不是还有祖父与三房四房的人?
就算她不是沈家二房的嫡长女,也还是姓沈,这是抵赖不了的事实。
只要二皇子能得到那个位子,又何愁这些人不支持她呢?
想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她反倒是镇定了下来。
阮氏手里拿着那枚羊型的玉佩摩挲,这玉佩还是她当初着人打的,儿子女儿一人一个。
她又朝面前婷婷玉女的小娘子望去,一时忍不住拿袖子拭起了泪,低道:“孩子!你受苦了!”
许舒窈任她牵着,感觉有些茫然,也有些新鲜。
这个女人是她的母亲,可她们对于彼此却很陌生。
许舒窈第一次见到阮氏,是在老夫人的松鹤堂里,她当时因为萧墨的一句话成了众矢之的。
那会的阮夫人看上去端庄而娴雅,只是落到她身上的目光却充满着挑剔与不善。
她们本是陌生人,许舒窈并不怪她。
那日在廊下相送的时候,看到阮氏低眉顺目地为沈静姝讨好国公夫人的场景,却让她想起了湖州的小陈氏。
见她不说话,阮氏又道:“你叫窈窈吧!与母亲讲讲你是怎么到湖州的?你失踪后,我们找了你好久,最后的线索是那人贩子往北走了,可沈府的一路向北搜寻,却愣是没有下落,后来线索就这样断了。”
许舒窈便把许爹的话叙述了一遍。
又谈及自己隐约记得自己叫陶陶,梦中一直出现那个花灯节的场景。
沈熹年与沈少禹全程在旁边听着,面上是一脸的感慨。
后来外面有人来唤,沈少禹便让母亲先去待客,自己在这陪陶陶就好。
大约是与沈少禹早就认识,许舒窈在他面前倒是放松许多。
只是从沈家大公子到兄长,这跨度有点儿大。
沈熹年走后,许舒窈有些不好意思地问:“你那日在清宁寺里醒来后念叨的妹妹是我吧?”
她现在也算明白了,眼前的兄长与沈静姝势同水火,想到她时是决计不可能有那样的语气和表情的。
沈少禹于是又与她说起自己长久以来的愧疚,“不是你又是谁?我沈少禹这辈子就只有你一位妹妹。如今看到你好好的,我整颗心都放下来了。”
说完又望着她道:“我待会就让母亲帮你收拾院子,从今日起这里便是你的家了。”
许舒窈一时有些懵,就这样不回国公府了?
她急道:“可我还未向萧老夫人与姨母辞行呢!”许舒窈在成国公府待了那么久,与老夫人的感情最为深厚。
对于姨母陈氏,她当初出于自己的私心,并未向其坦白自己非小陈氏亲闺女的事实。
也不知她知道后会怎么想。
见妹妹拧起眉头,沈少禹便道:“别担心!两家离得近,往后见面的机会多着呢!你是与国公夫人一块来的吧?她知道了应该会把消息传回去的。”
阮氏突然被叫走,宴厅里的太太们也在暗自琢磨着。
至于小娘子们那边,除了陆玄龄与萧谨彤之外,倒是全不知情。
第134章 母女相处
倒是萧谨珊,与那位沈云初说完话后,见回来的只有两人,便问了一嘴:“怎么只有你们?许表姐呢?”
萧谨彤按着路上陆玄龄与她说的话回道:“表姐去了净房,便让我们先回了。”
萧谨珊听过便罢。
太太们的宴厅里,阮氏与沈侧妃母女匆匆离去。
后来,回来的只有阮氏一人。
太太们虽然心中暗自吃惊,可也不好刨问人家的私事。
是以,待这位寿星回来后,依然与其说笑如常。
王氏与阮氏认识得早,见她一副又像是喜,又像是忧的表情,心里忍不住好奇起来。
她没有问,只是到了离开的时候,却不见许舒窈,才想到这事或许与她们这一行人有关。
阮氏有些扭捏地把她拉到一旁,说了今日发生在沈府的事,又道:“这三年多谢你们费心照顾陶陶,今日就让她先在这边住下,反正两府离得近,以后还多的是机会走动。”
王氏真的被震惊到了。
许舒窈竟是沈府走丢的孩子!
“那之前的沈静姝呢?我记得你统共就怀过两胎。”她忍不住问道。
阮氏神色复杂,到了此时也不得不向其坦白:“静姝原是大房的,陶陶丢了后,就……”
她没有把话说下去,王氏却已经明白了。
就让她取代了亲生女儿的位置呗!
只是,眼下再说这些已经晚了。
反正沈萧两家的亲事没成。
她又想到自己的长子,一时为他的慧眼识珠感到不可思议。
竟然能够在不知两人真实身份的情况下选择了那个对的人。
虽然两家当初退了婚,可阮氏现在当着她的面承认沈静姝并非自己的亲生女儿,那这件事情就好办了呀!
阮氏见对方从原先的激动到慢慢地露出几分笑来,一时有些不明所以。
沈少禹已经明确地与她说过,让她务必抚慰好国公夫人。
阮氏与王氏正说着话,就见许舒窈带着两个丫鬟出来了。
“大伯母!”小娘子依旧穿着出府时的那身衣裙,面上带着几许歉然。
王氏笑着安抚她:“这是好事,既然你留在沈府,大伯母回去便帮你把今儿的事转告给老夫人与你的姨母。”
许舒窈听着这些话,却是眼眶瞬间湿润了。
进京三年有余,在成国公府,她遇到过刻意的刁难、轻视与算计,但更多的却是温暖,是对她这位寄人篱下的孤女的尊重与扶持。
如老夫人、如王氏,甚至是萧二老爷,以及那些表哥们……
许舒窈的心里一时涌起太多的感激之情,看着王氏与国公府的几位姐妹向她挥手。
她拭了把泪,才道:“我过几日去看你们。”
王氏点点头,又指指她身后的两名丫鬟,“明日送你的嬷嬷过来时,我会让她带上这两个丫鬟的身契。”
许舒窈忙感激地向她道谢。
巧薇与惠香却已经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了。
她们原先觉得国公府是好人家,但跟了许舒窈之后,又觉得只要主子是她,在哪儿做丫鬟都好。
阮氏站在几人的身后,见许舒窈终于转过头,才笑道:“走吧!带你去住的院子。”
母女两人相携而行,许舒窈也笑了笑,任她挽着自己。
她知道,这是新的身份,新的环境。
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平白无故的善意。
她与阮氏,并未得到一个好的开始。
阮氏见她如此,心里一时放松了很多。
过去,她把太多的时间放在沈静姝的身上,几乎忘了自己还有个十月怀胎生下的女儿。
她没有第一眼认出她,甚至还因为静姝对自己的亲生女儿投去刻薄挑剔的目光。
这孩子是那么的聪明,当日定是感受到了。
她生怕眼前的陶陶会怪她,会怨她,会因此对她含有敌意。
可是她并没有。
这会,她任自己牵着,温柔而乖巧,阮氏的心里忍不住泛起一阵酸楚。
她一边走一边与身旁的女孩儿介绍着府里的情况。
“给你安排在明秀院,你父亲觉得这名儿不错。”
说完她有些小心地道:“除此之外,还有静姝原先的院子也不错,可能比明秀院稍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