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呀。”李亮声音轻快的像是要飘起来,“我以前还想, 都买两套老房子了, 是时候努努力, 攒钱买个新的,也让媳妇孩子感受下住正经小区, 进出都有保安,还有那什么物业服务的感觉。但人家这次补偿方案里就有一套新房, 面积在一百平左右, 保安物业都是配套的,已经完美满足我的一切需求,那就没必要再折腾了呀, 与其把钱存银行,还是趁早看看有没有合适小铺面或者老房子吧。”
即将进入自己的专业领域,李亮提前喝了口白开水润润喉,才开始滔滔不绝,“我去年给自己和阿峰找房子的过程有多一波三折,你们是知道的,这件事让我发现,像这样建造格局合理、地理位置优越,生活设施各方面都很便利的老房子,已经不怎么在市场上流通了,以后想要满足宜居和出行等基本条件的住宅,只能考虑各大新开发的楼盘,价格要比老房子高出很多倍的,既然现在还有捡漏的机会,就不要错过了,毕竟投资小,性价比高,或租或卖都是很有优势的,要是运气好、又像这次一样拆迁,那就是一本万利了喔。”
李小青承认这番话很有煽动性,连她都开始动摇了,只是还有些纠结,“说不定再过一年半年的,大家的安置房就下来了,你们手里不留点钱应对装修吗?”
“房子具体什么时候下来还不知道,倒也不用早就开始考虑,再说我们每月都有工资奖金,可以一边等交房,一边慢慢攒钱。”说话的是阿敏,她声音一如既往的温和,对丈夫的支持态度却也一览无遗,“何况钱多有钱多的装法,钱少有钱少的装修,量力而行就好。”
李亮两口子的立场很坚定了,李小青下意识想问柳素琴他们的意思,但又想起全生哥透露的事情,她也是这次拆迁才知道,素琴姐他们这几年赚的钱全都拿去买房子和铺面了,现在两口子做生意的门面都是自己的、不用交房租也就算了,那些租客每月给他们交的房租都有一两千了。
李小青至今都不敢想象,素琴姐家里到底买了多少房子,花了多少钱,反正她跟她妈讨论过,都认为还是要把钱存银行更安心,毕竟她生的是儿子,以后上学读书、长大了工作买房娶媳妇,样样都要花钱。
现在问素琴姐他们的意思,估计也会得到跟亮哥两口子一样的答案,说不定还会更激进,那不是李小青想要的,她最终迟疑着开口,“全生哥,等钱到账,要不我们拿一半出来买房,剩下的攒着给乐乐以后读书用?十来万也能买个不错的老房子了。”
“乐乐还小,他上学的钱我可以慢慢赚,这次的拆迁本来就是意外之喜,都买了房子也不影响我们生活。”林全生已经打定主意,不过他跟林南江也不是白混的,表明态度后,立刻就换了副语气哄道,“要是怕买太多房子,打理起来麻烦,那就都买铺面,这样就不用我们自己费心装修了,只需要贴张告示等着租客上门联系。你要是愿意,以后都由你来收租,那些钱也都给你当零花钱,怎么样?”
是给儿子多攒老婆本,还是选择零花钱,李小青一时陷入了天人交战,旁边抱着孩子的李母生怕她钻了牛角尖,赶紧笑呵呵道,“小青,深市的房租高,商铺租金更贵,每个月少说也有几百块,比你以前在厂里的工资都高,这还犹豫什么呀?”
“对呀,你管着家用,跟直接给你的零花钱不一样,后者是完完全全属于你的,想怎么花怎么花,半点不用看别人脸色。”钱菊香,李亮母亲和张大妈她们纷纷开始附和,话里话外都强调李小青的好福气,遇上这么勤劳顾家还大方的好男人。
本来只是不想看到女儿和女婿产生分歧的李母,也越听越觉得有道理,买了商铺或者房子,同样也有闺女的一份,收到的租金还都给她当零花钱,相当于躺在家里赚钱,这分明是好事啊。
都是女人,花自己的钱跟花男人的钱有什么不同,她们最是清楚不过了,大妈们你一言我一语,成功让李小青抛开最后一点顾虑,高高兴兴加入林全生跟李亮的讨论,话题已经进行到要买几间铺面,去哪些地段捡漏了。
听着听着,钱菊香也忍不住捅了捅柳素琴,小声问,“你说你们一个个的,买完房子买铺子,这玩意就这么好吗,你弟是不是也该在这边买一套?”
柳素琴没想到还有这种好事,立刻举双手双脚支持,“买,早买早享受,他还在外面租房,自己有了房子,不就不用给房东打工了?”
这话真是说到钱菊香心坎上了。
她确实很羡慕他们的拆迁,不说闺女家了,林全生家一次能拿到现金也有二三十万,这笔钱对他们可能也就几年的收入,对她和老头子那可真是一辈子都赚不到的天文数字,就是柳平这个村里人人都夸的能干小伙儿,靠打工也要奋斗大半辈子才行。
太过遥远的东西,她在心里羡慕羡慕也就是了,并不敢抱有太大的期待,但是省房租却是实打实的。
钱菊香以前让小儿子去城中村租房,结果这小子赚得多了,人也飘了,跑去跟人合租有冰箱洗衣机的精装房,房租平摊下来每月也要两三百,说是他收入的零头,住得好休息好,才有精力好好工作赚钱。
柳平语气轻飘飘的,但钱菊香总是忍不住盘算,这小子的房租水电加起来绝对要三百了,一年就是三千六,十年就是三万六,租个十几二十年,都够在老家盖一套楼房了,这不是妥妥的给房东打工吗?
当然了,在柳素琴的影响下,钱菊香基本已经打消了让柳平回老家盖房的打算,他有一门吃饭的手艺,最好的出路就是在县里买房,以后在县里找工作或者自己开店都行。
但眼看着闺女一家在深市越混越好,闺女自己的生意搞得比女婿还大,钱菊香又改变主意了,为什么一定要让老四回老家呢?他在亲姐手底下做事,工资高,自己也不用担心被欺负,一辈子给姐姐打工有什么不好的?
钱菊香以前没敢想让小儿子在深市定居的可能性,主要就是柳素琴的收入跟林南江相差太大了,虽然关系亲近的人都知道她才是当家做主的那个,但大部分人包括钱菊香自己,依然觉得林南江是真正的顶梁柱,柳平这个小舅子想在深市站稳脚跟,少不得需要姐姐和姐夫的帮扶,最后真正出钱出力的,还得是身为姐夫的林南江,而世人也只会觉得他们都是靠着女婿的吸血虫。
夫妻感情再好,也抵不过外面这些恶意揣度,钱菊香就不想给他们添麻烦。
反正小儿子学了手艺,回老家县里照样过得比很多人好,吃相没必要太难看了。
但柳素琴自己的事业搞得风生水起,一下成了老家十里八村都知道的女老板,大家都知道她赚的不比男人少,帮衬娘家兄弟那就是天经地义,比如林南江最近要斥巨资拉着兄弟和姐夫一起搞客运,他们知道以后,不仅没说什么,就连心里也完全没有不平衡的感觉,人家自己赚的钱,想跟谁合伙都是他的自由。
同样的道理,她闺女自己的生意,找谁当员工也是她的自由,别人说不着。
那就让老四一直给他姐打工好了,也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毕竟就连柳香香这个堂妹,都在她的帮助和规划下,未来已经清晰可见了。
柳香香年初是跟柳平和林全生一起返城的,她年前拿到培训班的结业证书,马不停蹄进入陈家明的公司,实习了大半个月,过完年回来后也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于是实习两个月便提前转正了,陈家明把她安排给手底下一个女组长。
这位组长也是陈家明比较重视下属,对柳香香颇为关照,工作氛围好,收入也不差,又是梦寐以求的白领工作,小姑娘干得可起劲了,转正工资发下来,还找柳素琴陪她逛街挑选工作穿搭,请教适合上班的妆容。
随着工作的稳定,陈大爷承诺的相亲对象也在赶来的路上,上回陈家明婚礼,柳香香也去参加了,只是柳素琴没去祠堂之前,她为何合群都跟同事们坐在一起,后来看到她也入座了,才找机会溜过来跟堂姐坐一起。
陈大爷来招呼宾客的时候,正好看到姐妹两个,简单提了一嘴介绍对象,可惜他给了三个选项,偏偏柳素琴和柳香香都看好的那一个当天有事没来婚礼现场,陈大爷遗憾的表示下次让小伙子去城里找她玩。
第121章 不为所动的柳平。……
第一百二十一章
柳素琴和柳香香都看好的小伙子叫陈家新, 他的爷爷跟陈大爷父亲堂兄弟,四舍五入一下,小伙子跟陈家明也是堂兄弟。
跟陈大爷一样, 陈家新家里同样也是村里少有人口简单的人家,上面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俱已成家, 他是小儿子, 因为还没结婚, 家里目前没有分家的打算,但他父母已经放话, 等他们老了,家里的两栋楼是要给兄弟俩平分的。
当然这样的条件,在陈大爷他们村属于是一抓一大把,但柳素琴他们在村里住过小两年,跟陈家新父母接触不多, 也知道这家风评还可以,发家致富后踏踏实实收租过日子,不搞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