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俩说的是一回事吗?不过转念一想,她也算是林南江这种传统思想的既得利益者了,他满心满眼把满足媳妇孩子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总比只顾自己享受,有了点钱就跑出去花天酒地强得多吧。
这会儿也没有掰正他想法的意思了,柳素琴也顺着他的话开始转移话题,“是呀是呀,这次我们出国要好好跟朱莉他们学一学,争取以后独立带孩子出国旅游,这样次数多了,经验丰富,说不定还能带长辈们也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林南江顺着她的话畅想了会儿,腰杆都挺得笔直笔直的,“确实是,咱俩的爸妈怕是做梦也想不到能有出国的福气,有机会把他们都捎上,对了,还有全生一家子。”
柳素琴心想林全生果然是真爱啊,有啥好事都忘不了最好的兄弟。
都说仓廪实而知礼节,上辈子自家过得一般,林南江便专心经营自家的小日子,现在有能力了,他也想多孝顺父母,不经意提起出发前逗孩子说下次可以一大家子都去首都的安排,“如果明年暑假可以成行,能不能把我爸妈也捎上?他们向往首都天安门的心跟岳父岳母一样,我爸以前还说,他要是能亲眼瞻仰领导人的遗体,这辈子就没遗憾了。”
柳素琴爽快道,“这还要问么,爸妈乐意,那肯定是大家一起去呀,顺便接他们来这边住一阵子。”
“就知道我老婆最孝顺大方了。”林南江高兴的搂紧她肩膀,轻声絮叨,“说起出国,我过两个月要回一趟老家,跟四弟和二姐夫他们彻底落实客运线的事,可以顺便去县里把那什么护照给办了,媳妇你到时候一起回吗?”
“我就不回去了,你看着安排吧。”
因为聊得太晚,夫妻俩双双睡了个懒觉,快九点了,依然躺在床上不想动弹,百无聊赖的小芳芳都从床头爬到床尾,折腾了几个回合,也没能把爸妈折腾起床,直到电话铃声响起,小朋友才像是找到了新鲜玩具,扑到放电话机的床头柜前,拿起电话就开始熟练的打招呼,“喂,请问找谁?”
一下听出了电话那头的声音,她兴奋的开始寒暄,“全生叔叔上午好,吃了吗,你是不是想我了……哦,找爸爸妈妈呀,可是他们还在赖床……”
话还没说完,听筒冷不丁就被抢走了。
小芳芳是个不忘初心的好孩子,但凡跟爸爸妈妈出门旅游,一定有给亲近的长辈打电话分享快乐见闻的保留项目,接到电话的人也总是配合的听她小嘴叭叭,这会儿林全生却没给小朋友发挥的时间,直接说找爸爸妈妈,加上闺女都童言无忌的提到他跟媳妇还在赖床了,林南江真怕她不小心透露点更刺激的,这才抢过话筒,刚开了个头问怎么了,那边听到他声音的林全生就跟机关枪似的突突道,“南江,去,快去银行查查你们的账户,一早收到消息,说是拆迁补偿已经下来了,看看你们那收到钱了没,别忘了核对具体数目,万一缺斤短两的,得尽快找他们补回来……”
一听说打钱的好消息,林南江腾的一下穿鞋下地,站在电话机前扬声问,“真的吗,太好了,你这次收到多少,他们有没有按照合同上的数目打款?”
“我刚听到消息就先来通知你了,怕等下晚了你跟弟妹又带孩子出门玩,就不方便联系了。”林全生兴奋道,“跟你打完电话,我也要去银行查看了。”
“好,我现在也去最近的银行,你待会有了结果,别忘了给我们回个电话。”
两人声音一个比一个洪亮,柳素琴不用靠近,已经把对话听得明明白白,所以他俩一结束通话,她便提议道,“咱俩分头行动吧,你先去银行,我待会洗漱完,去楼下买了早饭回来等你。”
林南江匆匆拿了两件衣服去浴室换,还不忘叮嘱娘俩买了早餐趁热吃,不用特意等他回来开动。
柳素琴愉快接受了他的建议。
他们今天不急着起床,除了犯懒,也是吃腻了楼下的自助早餐,准备试试旁边弄堂里的一家面馆,上次不小心经过那边,发现不起眼的小门脸里面居然挤挤挨挨,还有不少穿着考究的中老年时刻,看着就像精致讲究的本地人。
其实站在外面闻着那源源不断的香味,就知道这家面馆味道差不了,林南江这个不见外的便直接凑进去打听,被坐在靠外的一位爷叔安利了店里的招牌黄鱼面,夫妻俩当下决定今早就去打卡这家的黄鱼面了。
酒店的自助早餐供应在九点之前,面馆的营业时间要更长一些,柳素琴和林南江这才能放心的赖床。
回忆起那次闻到的香味,柳素琴都有点坐不住了,等林南江匆匆洗漱完出门,她也穿戴整齐,直接带着闺女去了店里。
想也知道,打包的面条肯定比不过新鲜出炉来的口感,林南江那是没办法,她跟闺女有这条件,自然要体验最新鲜美味的。
她的决定非常正确,刚出锅的黄鱼面简直香掉眉毛,面汤熬成了浓稠的奶白色,一口下肚,浓郁的鱼鲜味像是爆炸般充斥整个口腔,看似清淡,实则霸道,让人一口一口停不下来。
当然用猪油煎到两面金黄的黄鱼柳也很香,尤其是厨师提前处理了鱼刺,小芳芳对此非常满意。
母女俩埋头喝汤,作为主食的面条反而无人在意。
因为柳素琴是个善变的女人,冲着黄鱼面而来,坐下后却又被葱油面吸引了,又点了份拌面加膳筒烧肉做浇头,浓油赤酱的浇头搭配葱油面,十分入味,吃腻了再喝几口鱼汤缓一缓,又可以继续干饭。
不知不觉,母女俩联手把拌面和鱼汤吃得干干净净。
小朋友最后是挺着小肚子离开面馆的,还不忘主动拎上给爸爸打包的面条,另一边牵着妈妈的手,不紧不慢回到酒店房间。
林南江没多久也回来了,在闺女的催促下,第一时间打开还热着的黄鱼面开始暴风吸入,柳素琴则双手捧着他特意找工作人员打印回来的明细,一眨不眨数着那串数字。
个、十、百、千、万、十万……五十万!
这张卡是她为了收拆迁款新办的,从来没使用过,所以里面只有最近这两笔到账,拆迁赔偿和近两个月的过渡安置费是一起下来的,数字参差不齐,精确到几毛几分钱,然而柳素琴看得却前所未有的舒适。
这可是五十好几万啊,谁会嫌它后面没有整整齐齐的零呢?
第127章 商量生意。
小发一笔, 夫妻俩都很兴奋,暂时没了出门玩耍的兴趣,便给闺女放了动画片让她打发时间, 两口子则凑到一起嘀嘀咕咕,尽情抒发暴富的喜悦。
看了一上午的电视, 中午在餐厅吃饭的时候, 小芳芳举手表示她看电视都看腻了, 申请下午出门逛街,柳素琴和林南江的情绪也平复了许多, 愉快接受了小家伙的申请,午休后陪她去了动物园看大熊猫。
这是他们第一次看大熊猫。
其实深市早在前两年就有了全国第一家野生动物园了,规模非常大,设施齐全,动物们还是放养式的, 加上园方资金充裕、人手充足,把这些动植物照顾得很不错,状态跟那些圈养在方寸之地的小动物们很不一样。
深市的小朋友除了游乐园和麦当劳, 第三爱去的地方就是这家野生动物园了。
小芳芳也不能免俗。
柳素琴和林南江工作再忙, 每隔几个月也总会抽空陪她去一次动物园, 小芳芳还给她最喜欢的几只动物取了名字,每次过去都要给她的朋友们带自己喜欢的水果。
是的, 现在大多数动物园都不禁止游客投喂,有些地方甚至鼓励游客在园区购买食物投喂动物, 好为自己创收, 官方带头,柳素琴也不想独独约束自家孩子,便只让她适可而止, 不要过量投喂,然后尽量准备像苹果香蕉蓝莓等基本所有动物都能吃的水果。
深市的野生动物很好,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没能引进国宝大熊猫。
这时候的大熊猫繁育艰难,数量有限,也就首都沪市这些大城市的动物园能得此殊荣,第一次参观大熊猫,大人小孩都很兴奋,还特意买了几个又红又脆的红富士苹果,让酒店后厨帮他们去核切块,准备带去动物园投喂大熊猫。
可惜沪市动物园的其他动物都能投喂,唯独大熊猫不让,园方还专门安排了工作人员守在场馆外,阻止游客不当行为的同时,也会给大家介绍大熊猫的详细信息,几岁了,叫什么名字,有没有配偶幼崽云云。
一家三口一边听着工作人员的介绍,一边各种找角度跟大熊猫合影,不知不觉间,自己就把这盒苹果给解决了。
天气炎热,衬得红富士大苹果更甜更脆了呢。
从动物园出来,一家人又去了码头,先在附近的江景餐厅解决晚饭,然后在天黑前登上游轮,沉浸式体验黄浦江的璀璨夜色。
夜深人静,一家三口才意犹未尽的回到酒店休息。
第二天则继续按计划去苏杭,柳素琴也没忘跑一趟小商品市场,看着那五颜六色、五花八门的饰品,母女俩顿时像掉进油缸的小老鼠,买了一堆乱七八糟但亮晶晶的小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