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自家亲戚,加上柳大哥隐隐约约听说这生意背后还有他妹子妹夫的一份,心想放着现成的卧铺大巴不坐,非跑去挤火车,那才叫舍近求远呢,就带着二叔二婶跑去投奔林南河两人。
郎舅俩也热情接待了几人。
进入春运,他们每趟都能从深市拉到满满一车的乘客,大多是直接到他们县里的,也有小部分在市里下车,市里的票价就比到他们县便宜十来块,差距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了,反正来回倒腾一趟,就能净赚五位数,两人做梦也没想过钱真的如此好赚,正沉浸在突然暴富的兴奋中。
人逢喜事精神爽,面对来投奔的外八路亲戚,两人也热情体贴,帮着安顿行李,安排最好的铺位,一路上休息吃饭都带着几人一起,林南河还在发车前,特意去车站工作人员的办公室借电话通知了柳素琴。
春运期间,同行们都在争分夺秒的拉客,他跟姐夫也毫不犹豫加入抢客大军,本来说好轮流排班的,现在也不休息了,两人一起出动,一个人开车,另一个人就在过道中间打地铺补觉,休息好再来换班。
这么做就是为了保证乘客坐满就立刻发车,节约时间,争取春运期间多跑几趟。
所以他们顶多帮三嫂把娘家亲戚捎到深市,却没时间直接把人送到三哥三嫂家门口,三嫂把她娘家亲戚送到家了,得提前通知一下,让三哥三嫂安排个人来关外的站点接人。
柳素琴正好有时间,义不容辞接下这个任务,开车去关外的路上,顺带还拉了一后备箱的年礼。
自家有大巴车真是要多方便有多方便,刚好他们今年说好不回去过年,给老家准备的礼物要多丰厚有多丰厚,成箱的水果,用冰块冷冻打包的海鲜,给老人孩子准备的补品、衣服和玩具,才下车打了个招呼,就被她拉着去后备箱搬东西的何胜利和林南河都被这阵仗惊呆了。
柳大哥一看也赶紧挽着袖子过来帮忙。
有三个大男人负责往大巴车底行李舱搬东西,柳素琴就没动手,只是在旁边叮嘱,“水果海鲜容易压坏,放车上就好,对了南河,我前几天逛街看到一件大衣,应该很适合你媳妇,你带回去别忘了让她试试,不合身的话趁着还没过年,还能捎过来换。”
其实是因为其他几家孩子都有玩具和衣服鞋子,就他俩去年才结婚,还没传出喜讯,以免新妯娌觉得失落或者吃亏,柳素琴便补偿在林南河媳妇身上。
林南河忍不住摇头,“三嫂,你们这也太破费了,有有钱也不是这个花法啊……”
说着就提到了他们给林父林母买的大彩电,“这装上半个月了,几乎从早到晚都有人蹲守在咱家,等着爸妈想起来开电视机,到了晚上看连续剧的时候,更是大半个村子都来了……”
柳素琴挑眉,“这也不是咱村的第一台电视机,有这么夸张吗?”
何胜利也打趣道,“老四还真没夸张,你们寄回去的预算太充足了,他们挑了台最贵、尺寸最大的彩色电视机,这玩意儿就是街上也没几家能比的,在村里可不就成头一份了。”
“电视就是要大屏幕才看得更清晰。”柳素琴笑道,“多来点人去家里一起看电视也好,有人陪着爸妈说说话。”
林南河跟何胜利对视一眼,没说刚买电视机那会儿,两老“嫌”这大家伙太耗电,压根舍不得用呢。还是他们费劲扒拉解释了一通,又主动承包了家里的电费,才让他们放心的开始看电视。
但也只是晚饭后看看新闻联播和连续剧,其他时间坚决不开,孙子孙女们撒娇打滚也没用。
毕竟儿子女婿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他们节省着呢。
柳素琴不知道中间还有这个小插曲,也没把郎舅俩的眉眼官司放心上,看他们搬的差不多,就问起自家大哥和二叔二婶的车票是多少,准备掏包把车票钱付了。
在她想来,以小叔子和二姐夫的为人处世,哪一个也不会收她娘家人的车票钱,但她觉得越是合伙做生意,越是需要公私分明,委实没必要占这种小便宜,就打算自己把钱掏了。
但她这次真是想岔了,两人闻言都是一脸的无奈,林南河还尴尬的挠了挠头,“三嫂,你跟咱大哥真不愧是亲兄妹,说话语气一模一样的,柳大哥之前还说不收他钱就不上我们车呢。”
自家亲戚来坐车还要收钱,他们还不好意思呢。
柳大哥则一脸憨笑对小妹说,“给我们三个算的是原价,还是占便宜了。”
娘家人没坐霸王车就好,其他都是小事,柳素琴一笑而过,“那就好,不耽误你们的正事了,二叔二婶,大哥,我们先回去吧,妈一大早去菜市场买了好多新鲜的菜,香香和柳平待会一下班也会过去……”
自己爸妈要来,柳香香是打算请假接待的,也准备好给他们在外面定酒店住。
但她公司年底也忙,单子多到处理不过来,柳素琴想着反正她也要去接自己大哥,一事不烦二主,就没必要再多一个人请假了,堂妹准备亲自安排父母去住酒店她其实挺赞成的,可惜钱菊香和柳老根又不同意了。
亲弟和弟媳好不容易过来一趟,闺女家里没地方接待夫妻俩,这不是还有小儿子吗?
柳平买的那房子已经收拾差不多,他也在月初退了合租的房子,搬进自己的房子里,钱菊香和柳老根虽然依旧在柳素琴这边住着,但隔三差五也去儿子家那边转转,帮忙添置点日用品、督促老四收拾卫生,花大价钱买的房子,可不能再让他给糟蹋了。
柳平也有心,一搬进主卧,就把离主卫最近的次卧留给父母,说是他以后结婚有了孩子,这间房也是给老爸老妈住的。
这房子的大头靠着柳素琴没错,不过钱菊香和柳老根也是出了力,去年柳二哥盖房子他们借了一大笔,这次柳平买房,他们也出了大几千,彻底掏空了家底。
柳二哥成家立业多年,默认分了家,他借的钱要还,只不过做父母的,肯定不会去追亲儿子的债,老二要是良心过意得去,拖个十年二十年还钱他们也不会说什么,更不会算利息,总之全凭良心。但柳平才成年没两年,在父母甚至身边很多人眼里,都还像个没长大的孩子,何况在钱菊香和老伴的观念里,给成年儿子准备房子和彩礼本来就是他们的责任和义务,所以小儿子买房这样的大事,哪怕有闺女托底,老两口也没含糊,掏出目前的全部积蓄。
两老也没藏着掖着,当着姐弟俩的面掏钱,也把话交代清楚了,这钱就不要老四还了,他在大城市生活压力也大,当父母的能帮就帮一把,但他也是赶上好时候了,得到资源的比哥哥姐姐们加起来都要多,他们不能太偏颇,就帮这一次,搞定了房子,那老四以后结婚生娃就靠他自己了,父母顶多出出力,想要钱那就要按照兄弟们的规矩,有借有还才行。
柳平当时爽快收下了父母的棺材本,对他们的宣言也没太大反应,老两口心里还有点惴惴呢,心想老四是不是嫌他们把话说在前面,或者干脆就是不满意他们说以后都不在金钱支援他的决定?唉,儿女都是债,怎么算都算不清,更没办法摊开来说,一旦说开,那肯定是谁都不满意,谁都有委屈的。
钱菊香和柳老根那阵子面上为小儿子高兴,心里委实纠结低落,没想到这小子还学会欲扬先抑了,收了他们的钱,也明明白白告诉他们所有人,这房子也有他俩的一份子。
两老嘴上不说,心里可骄傲可有成就感了,纵使现在用不上,也好好布置了留给他们的次卧,铺上床单被褥,时不时过去擦擦门窗拖拖地,把房间打理得干干净净。
这份准备果然没有白费,现成的房子,正好可以招待老大和孩子们的二叔二婶。
富贵不还乡,如同锦衣夜行,钱菊香从来不是这样低调的人,闺女女婿他们的生意不能往外说,小儿子买房有什么好藏着掖着的,难道还怕有人把房子占为己有吗?
她都想好回去后要怎么低调不刻意的让全村人知道这个好消息了,还跟老头子嘀咕今年时间过得慢,怎么还不过年呢,这时候柳二叔柳二婶的到来,完全是正中下怀。
做了半辈子妯娌,钱菊香对弟媳的大嘴巴非常有信心,只要带她去老四家住几天,等他们回了老家,保管村里人人都能把老四的门牌号都给背出来。
多好的机会啊,钱菊香就等着这一天呢,哪里能让柳香香这个什么也不知道的小姑娘给破坏了,当时就一脸义正言辞的让她别管了,他们当大哥大嫂的会安排好几人的吃住。
柳老根之前拗不过老伴和闺女,不得不帮胳膊肘往外拐的侄女打配合,也立刻抱着补偿心理开口支援,甚至在钱菊香前头提到柳平的新房还有空房间,住他那里再合适不过。
柳平也给面子的表示会热烈欢迎,柳素琴看他们安排得挺好,也没意见。
其实她转念一想就知道,父母这么安排更好,这几年,他们两家的亲戚来深市,包括小辈们来过暑假,都是尽量安顿在他们或者林全生家,再不差钱也没让人出去住酒店过,就是因为这么做容易失了人情味,真让二叔二婶两位长辈去住酒店,即便这是他们亲闺女安排的,但事情传出去,她跟林南江也少不得背上有钱就不认穷亲戚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