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钱菊香他们和柳二哥家名下的水田,都由柳大哥两口子种着,也不用出钱,他们每年按照收成给一定的粮食作为租用田地的费用,但也就柳二哥家原封不动收下这些粮食,钱菊香和柳老根一年回一次老家,满打满算待上小半个月,压根吃不了多少,剩余粮食最后又留给了老大家。
再有就是前些年用了新的水稻种子,最近又开始推行农药化肥,那收成一年比一年好,他跟媳妇辛苦一年,也能有个一两千的收入。
柳大哥两口子其实都挺满意这个收入的,在村里也是数得着的“大户人家”,他们并不想放下这些做惯了活计,跑来深市从头开始,就算有小妹和妹夫帮衬,他们又能在外面打几年工?
至少待在乡下干活,没有下岗失业的说法,只要手脚还在,六七十岁的老汉照样能种地养活自己。
所以想给儿子多攒点钱,夫妻俩也是想着发展点农副业,加上种地,一年能赚个三五千,他们也就心满意足了。
柳素琴对大哥大嫂坚守农村的决心有点意外,但不多,只好奇的问,“那你们想在老家做什么?”
“你大嫂娘家兄弟去年跟人合伙承包鱼塘,听说赚了些钱,想让我去把咱们村前头的鱼塘也承包了。”
柳素琴回忆了下他们村前面的鱼塘,无语的摇头,“那么个小鱼塘,承包了能干啥,养鱼养莲藕?可以是可以,但规模未免也太小了,打渔挖藕也不是轻松活儿,平日里还要小心照料着,提心吊胆一整年,最后刨除成本和人工,也就千儿八百的收入,太辛苦了,收入和付出明显不成正比呀。”
柳大哥叹了口气,“我也是这么跟你大嫂说的,前头这个鱼塘太小,承包了也没什么赚头,后面的水库倒是地方大,可是那样承包费和投入的成本也要翻好几倍,别说你大嫂不同意,我自己心里也没底,万一出个什么意外,这几年的收成都要打水漂。”
柳素琴一看自己把大哥打击的不轻,赶紧安慰道,“我突然想起来,单单承包鱼塘的收入不高,你们可以顺带的养养鸡鸭,鸡鸭能下蛋还能卖肉,把它们放养在鱼塘,粪便还可以充当鱼食呢,大哥你们先用这个小鱼塘练练手,过两年有经验了,就可以放心去承包水库……”
说到养鸡鸭,她又忍不住提议道,“你们不是还会养猪吗?我记得大嫂喂猪可以有一手了,她每次养的年猪都要比别人家的重一些,做这门生意也不错呀,不过你家的猪圈要扩大一下了,或者另找个地方,一两头猪还好,多养几只味道就太大了,放在家旁边有点影响生活。”
柳大哥眼睛一亮,“我怎么没想到这个?你大嫂以前养猪是为了年底吃肉,都是自己打猪草喂,这个长得慢,得从年头养到年尾,但如果养猪卖的话,最快半年就能出栏了,猪草跟饲料掺着喂,长得壮士,能多卖点钱。”
接下来进入餐厅,兄妹俩也在滔滔不绝讨论养殖业的前景,一顿饭吃完,柳大哥也基本决定要双管齐下,承包鱼塘养鸡养鸭和养猪同时进行,这样可以一边积累经验,一边观察那个更有赚头。
柳素琴双手双脚支持大哥决定,心里却琢磨着,他俩真把这两行都做起来,还比较什么?成年人当然是两个都要。
正好大哥负责鱼塘,大嫂负责养猪,夫妻俩觉得忙不过来,还可以请帮手嘛,乡下最不缺干活的人,要是知道在家门口就能找份工作,乡亲们不得挤破头来应聘呀。
不过前提是得让大哥大嫂先尝试,只有顺利赚到第一桶金,他们才有信心和动力继续干下去。不然就是她主动出资帮忙扩大规模,大哥大嫂也不会答应的。
柳素琴现在能做的也就是多鼓励大哥勇敢迈出这一步,她到底在农村生活的经验比不上大哥,提的那些建议他们只是一时想不到,论了解肯定是柳大哥更了解些。
所以她开了个头,后面就是柳大哥滔滔不绝了,要承包多少年鱼塘,先养多少头猪,他自己就说得头头是道。
不过柳素琴也还是尽可能的开动脑筋,吃完饭提议道,“待会我们去新华书店吧,看看有没有关于养殖方面的书……”
一听到买书,柳大哥就觉得头皮发麻,“算了,买了书我也看不懂,就别花这个冤枉钱了。”
“不用你花钱,我买。”柳素琴出乎意料的坚持,“要是真有这方面的书,你们不知道能少走多少弯路!实在看不下去,不是还有柳强吗,让他看完再教你们就是了。”
想到自己现在基本年年班级第一的儿子,柳大哥这才欣慰又自豪的点点头,“也对,他已经是个小伙子了,多看点书、多学点知识没坏处。”
林南江下午忙完回家,柳素琴也正带着大哥逛完新华书店回来,他一看到大舅哥拎着的袋子就忍不住打趣,“素琴,不会吧,你又带大哥去买辅导书了?难怪孩子们对你总是又爱又恨。”
不等柳素琴开口,柳大哥连忙帮妹子解释,又献宝似的展示了妹子给他买的几本工具书,林南江上前翻了两页,就好奇问,“大哥买这个什么,是准备搞养殖吗?”
柳大哥有点期待又有点忐忑的问,“你觉得这个靠谱吗?”
林南江跟柳素琴反应差不多,不遗余力的支持鼓励,说不了两句还想掏钱帮忙,被柳大哥好说歹说拦住了,他连亲妹子的支援都没要,想着先从小规模做起,累积经验,等需要扩大产业的时候,自己肯定也把本钱赚到了,否则那几年不是白干了?
没机会出钱,林南江脸色还有点失望,于是也开动脑筋出主意,“要是遇到问题,书上的法子把握不住,就直接去找县里或镇上的畜牧站,他们就是管这个的,只管放心大胆的求助。”
第132章 开始度假。
柳大哥觉得小妹和妹夫的建议都很好, 给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唯一可惜的是他俩都是大忙人,才聊了半小时, 柳香香就带着父母和对象过来找柳素琴了,他们先在这边碰头, 然后柳素琴开车去陈家商量婚事。
柳素琴他们一出门, 打着抽空回来招待大舅哥旗号的林南江, 也立刻歉意的表示他得回快餐店看看晚上的备餐情况了。
柳大哥:……
他对妹夫的忙碌程度毫不怀疑,中午那会儿经过快餐店, 已经在外面见证过他们午市的火爆程度,说是人仰马翻也不为过,守着这么大的生意,还能抽时间回来一趟,已经很给面子的。
理解归理解, 可两口子这数年如一日,甚至还越演越烈的腻歪劲,也实在无语到他了, 柳大哥无力的挥手打发林南江回去忙正事, 同时也拒绝了喊他一起去店里转转的邀请, “细妹上午已经带我去看过,就不给你添麻烦了, 何况你们刚刚说的事情也很重要,我想再跟爸妈合计合计。”
别的事情父母可能帮不上忙, 但是要在家养鸡鸭鹅猪, 他们半辈子农活的经验,肯定能给出有用的建议。
柳素琴开车出关时还没到四点,天色尚早, 她熟门熟路的把车拐进村口一处院子,停车熄火,开门下车,然后跟陈大爷陈大妈熟练的寒暄叙旧。
虽然今天的目的地是陈家新家,但他家在村子靠里的位置,既没有陈大爷家的院子这么方便停车,柳素琴跟他父母也不太熟,她当然是选择停在陈大爷这里了。
正好陈大爷也要和他们一起的。
柳素琴熟稔跟陈大爷两口子叙旧的时候,柳香香和陈家新忙着把后备箱的东西拎出来,他们上午陪柳二叔柳二婶四处逛逛,也没忘准备拜访的礼品,连陈大爷家都考虑到了。
陈大妈是想拒绝的,可惜拗不过热情的年轻人,一顿拉扯之后,她手里拎着水果和牛奶,站在院子门口目送一行人有说有笑的往村里走。
陈家新父母很热情,招待他们的客厅打扫得一尘不染,茶几上堆满了水果零食,陈家新的大嫂和姐姐还在旁边厨房热火朝天的准备晚饭,不时飘过一阵诱人的香味,都证明了这家人的重视程度。
可惜这样和谐热闹的气氛,在柳二婶提出要两万八的彩礼时凝固了。
柳二婶说话很好听,不停强调柳香香是他们的第一个孩子,还是唯一的闺女,他们两口子对这个长女多么疼爱,不舍得让她背井离乡的打工,所以才四处托人找关系、在县里给她找了份体面又稳定的工作。
可惜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他们以前没拦住她来深市打拼,现在也阻止不了她远嫁。
即便这样,他们也不得不为她多打算几分,众所周知,女孩子远嫁,总是要多受些委屈的,娘家帮不上忙,被欺负了也没法替她出头,所以才要在婚前多争取一些保障,只有彩礼足够丰厚,她嫁过来才能挺直腰杆。
但再好听的理由,也掩盖不了她狮子大开口的事实。
陈家新父母都惊呆了。
两万八,怎么敢的啊?说难听的,他们就是找本地姑娘,也花不了这么多钱啊。
但因为陈家新之前暗示过,未来岳父岳母不管要了多少彩礼,最后都会用在他们的小家庭身上,跟柳二婶前面那番话也算呼应了,再加上给陈大爷和柳素琴的面子,陈父陈母倒也没立刻就掀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