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例子,还是林南江上辈子讲给她听的呢。
柳素琴摸了摸林南江锻炼得紧实有力的小臂,提议道,“我这里有个想法,我二哥也是干这个的,反正都是要花钱请人干活,不如叫他过来打几个月短工,再多开一份工资请二哥帮忙盯着工地,怎么样?”
“那可太好了,二哥也是手艺人,有他盯着,咱们都不用担心工人干活偷工减料了,而且他对建材行情的了解也比咱们深,不容易被糊弄。”林南江越说越觉得媳妇的提议好,最后一拍大腿,“二哥要是愿意来,直接当工地的负责人,干活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只要管理好整个工地,就是帮上大忙了。”
柳素琴笑了笑,“那你直接跟他商量。”
但她觉得二哥应该更倾向于她的方案,直接来当工地主管什么的,二哥他多半会诚惶诚恐的拒绝,毕竟他至今连个包工头都没当过,更别说直接当管事的了。
林南江没看出她眼底的意味深长,热情洋溢的拿起手机给二舅哥打电话,果不其然被婉拒了,后面又打了几个电话劝说,柳二哥才答应过来给他们干几个月,按照柳素琴的方案,作为经验丰富的老泥瓦工,给他开一个月一千五的工资,另一份帮忙监工的兼职则是五百,加起来就是每月两千。
工地行情当然没这么高,有一门手艺在身的,比如说木工师傅、泥瓦工师傅等,日薪在三十左右,如果老板大方,月薪能凑个整给一千,没有技术只能打杂的统统称之为小工,月薪有个五六百都不算错,不过林南江告诉二舅哥,他是可以指点手下工人的老师傅,又是千里迢迢从老家赶来帮忙,给个一千五也是正常水平。
就这,柳二哥已经在电话那头笑得合不拢嘴了,“真的吗,加起来一个月能有两千?快赶上我半年的工钱了。”
依稀还能听到那头柳二嫂充满欢喜的声音,嘀咕着还清欠债什么的,林南江又客气寒暄了几句,才挂掉电话,转头跟柳素琴打趣道,“你看咱二哥这客气的,我倒是想给他再多开点工资,可他死活不答应啊。”
柳素琴心里也是这么想的,说起来他们兄妹几个,对生活最积极也最辛苦的就是二哥和二嫂了,实打实的用双手创造财富,却偏偏被其他兄弟姐妹弯道超车,她和柳平就不用说了,大哥大嫂在她的建议下搞养殖也弄得有声有色。
今年刚放暑假那会儿,趁着地里没什么活,大哥亲自送几个孩子来深市玩,趁机向他们报喜,说是有了去年的积累,今年扩大了些规模,目测一年的总收入能过万。
这还没算上种地的收成,他们今年地里收成也不错,柳大哥两口子坚持打理着打理着一大家子的田地,只在最忙的几天花钱请人帮工,除去这些开支,种地也能有两千多的收入,妥妥的万元户。
柳大哥说起这些进项的时候声音都在抖,做梦也没想到搞农副业这么赚钱,这才是尝试的第二年,等他们有了经验,稳定下来,岂不是轻轻松松年入两三万?那可比在大城市打工都更强。
柳素琴当然很为自家大哥开心,并再次承诺有需要帮忙只管开口,承包荒山水库她都能支援。
只不过有时候跟爸妈他们聊起老家的另一个哥,也免不了唏嘘,最能吃苦耐劳的二哥家反而要垫底了,这世道确实挺不公平的。
她还做不到达则兼济天下,但既然帮了大哥小弟,有机会自然也不会忘了自家二哥,尽到自己的本分就好,看林南江这一副非常想扶贫的架势,柳素琴反而安慰道,“这次二哥过来也是个机会,让他多看看多学学,有了点统筹管理的经验,回去后学着当个小包工头,或者收几个徒弟,收入也能好上不少。就算他什么都没学到,好歹一月两千的工资是实打实的,干上几个月回去,应该够把盖房的外债还清了。”
林南江点头,“说的也是,只要平了外债,二哥家日子彻底没了压力,往后日子也是红红火火的。”
柳素琴又笑了笑,“说起来,要不要再问问大哥二哥想不想来打几个月短工?他们虽然没有手艺在身,但也是很能吃苦卖力的,跟着我二哥学学砌墙,给开一千到一千五的待遇,也算是赚一波外快了。”
媳妇这么关心自己的兄弟,林南江心里十分受用,笑眯眯告诉她,“上次打电话说有事不能回去过年的时候,听老爷子提过一嘴,大哥二哥好像准备合伙买个拖拉机,等农闲的时候给人家拉拉货赚点外快,也是不缺生意的。”
虽然柳素琴提起这两位大伯子是出于投桃报李的心里,不过听说他们也支棱起来准备搞副业,还是欣慰居多的,“那太好了,拖拉机不仅能帮人运货、拉客,还是种地的好帮手,大哥二哥本来就能干,有了拖拉机,估计还能再种几亩地。”
第143章 生日会。
大致商量好明年的安排, 一家三口便安心过节了。
当然了,林南江和柳素琴就算不想休假也没办法,想开工都没人配合, 别说建材市场不开门,这会儿连个装修队都拉不起来。
天大地大, 过年最大, 再好的计划也要等过完年才开始准备。
夫妻俩心态很好的在家准备过年。
这无疑是他们有史以来最“冷清”的一个新年, 没有亲朋好友和父母阿姨,连说好的寒假出游也因为接连而来的事件而彻底取消。
只一家三口待在偌大的屋子, 和外面万人空巷的街道仿佛形成呼应。
但他们都对此接受良好,甚至很有些乐在其中。
柳素琴都没想到会是这个情形。
她和林南江为了工作和生活,平日里总是在跟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尽管在社交这块磨练得炉火纯青,可在这样的环境里待久了, 偶尔的平静反而是他们求之不得的,没有那些喧嚣,可以放心的做自己, 享受自己和家人的独处时光。
但小孩子不一样, 他们应该还是喜欢热闹的, 尤其是上了一个学期的学,好不容易放假, 怎么会愿意什么都不做,就跟爸爸妈妈宅在家里呢?
柳素琴这么想着, 便找芳芳聊了一次, 问小家伙是愿意就在家里过年,还是希望他们履行每年寒暑假带她出游的承诺?她头三个月或许需要留在家里休养,但生活还是能够自立的, 父女俩完全可以单独出游。
“我们芳芳现在是大孩子了,可以自己洗澡洗头,在外面也可以单独去上厕所,所以跟爸爸出去几天也没什么的。”柳素琴怕小姑娘只为他们考虑而委屈自己,便积极鼓励道,“或者你想不想去港城玩两天?朱莉姨姨的房子最近空着没租出去,这次是第一次在自己的房子里过年,她还打电话邀请我们去港城呢,说布置了儿童房,小床上摆了可爱的公仔,芳芳过去的话,正好可以住在姨姨家。”
提到港城的房子,林南江就忍不住笑,“对啊,朱莉姨姨那可是百尺豪宅,芳芳可以去体验一下嘛。”
柳素琴瞪了他一眼,“笑什么,房子又不是只看面积,朱莉那套房的价值,都够买个首都的四合院了。”
林南江立刻举手投降,“我没有嘲笑的意思,朱莉当然很厉害,除了我老婆,她绝对是我们同龄人中最厉害的。”
说着又不着痕迹给老婆吹起了彩虹屁,“难怪他们说优秀人的都是跟优秀的人一起玩。”
小芳芳看着爸爸妈妈没说两句正事,又开始当着她的面打情骂俏了。
尤其是他爸爸,平时看着高大帅气,幼儿园的小伙伴们只要聊起爸爸妈妈总要点她的名,女孩们喜欢讨论妈妈穿的小裙子,小男孩则特别崇拜她爸爸,好像是有次撞见他穿着西装戴着墨镜开车来接她放学,那架势把一群小男孩迷得不要不要的,她不止一次听到他们讨论她爸的身份,有说他是当大老板的,有说他是手底下管着几百号小弟的大哥大,她这个亲闺女辟谣了八百遍都挡不住他们的脑洞。
她现在是真的很想让幼儿园那群小男孩来看看她爸,还崇拜吗?
用妈妈的话,她爸现在心理年龄不超过五岁!
看着没个正形的老爸,小芳芳颇为哀愁的叹了口气。
小小的动作,成功把妈妈的注意力拉回自己身上,小家伙不动声色挺直了腰杆,认真回答,“妈妈,我哪里也不想去,就想在家陪爸爸妈妈,而且这是我们第一次单独在自己家里过年,也很有意义的呀。”
柳素琴本来还想再劝,听到最后一句彻底打消念头,原来孩子跟他们一样,也很珍惜享受此刻的独处时光,她朝闺女招招手,“好,那就我们一家三口。”
小朋友哒哒哒跑过来,熟练的蹬掉拖鞋窝进妈妈怀里,期间有特别注意不压到妈妈的肚子,而是伸出小手摸摸可能还没有黄豆大小的弟弟,认真纠正道,“不是哦,是一家四口。”
母女俩又在贴贴,林南江也不甘寂寞的凑过来,环住媳妇的肩膀,又摸摸闺女的小脑袋,“我们芳芳真聪明,数学好棒,确实是一家四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