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九零留守妈妈想开了_清越流歌【完结】(40)

  在这么艰难的时刻,两口子非但不去节省没必要的开支,还顶着经济压力把他的工资加到了两千。

  他们给的坚决,林全生拿着真是亏心。

  虽说那几个月他跟着忙前忙后,里里外外帮了不少,南江和素琴都是知恩图报的,完全可以缓过这阵子,等后面手头宽裕了再提这事的,他又不会因此有什么意见,本来他就是看两人目前压力大,才尽可能多做一些,能帮一点是一点。

  万万没想到他越是努力,占人家的便宜就越多。

  两口子总说他辛苦受累,林全生还真不觉得,再累有打螺丝钉累么?

  要知道他们以前在厂里,每逢旺季,平均每天要工作十二三个小时以上,工资最高的一个月也就六七百,南江两口子开的两千块,都够他不眠不休给他们卖命了。

  他也就是占了从小穿一条裤子长大的便宜,才能摊上这种好事。

  感情都是相互的,林全生如今为自己庆幸和替好兄弟高兴还来不及,才没工夫去眼红嫉妒他们肉眼可见的好日子。

  何况他也无需嫉妒,好兄弟吃肉,自己跟着喝汤,已经是曾经做梦都不敢想的好日子了。

  柳素琴刚把闺女安顿好,在外面折腾大半天,小家伙回到家里喝了奶、拉了屎尿,几乎是刚被放到沙发上,就闭上眼睛陷入梦乡了,操心的老母亲想了想,又把随身带的毛巾翻出来给她盖肚肚,才觉得舒坦了,转头过来问林全生,“你们去的哪家饭店?既然味道不错,搬家那天可以在他家定一桌招待大家,在小区附近也方便些。”

  林全生报了店名,还不忘提醒,“素琴,我听说这边的风俗是第一顿要在新屋开火的,把‘旺气’带进新家,往后日子才能红红火火,就连饭菜也很讲究,一定要有鸡和鱼,意味着年年有余。”

  林南江补充道,“还要蒸馒头煮汤圆,寓意蒸蒸日上、团团圆圆。”

  柳素琴心想这两人功课还真是充分,有些细节连她都不甚清楚,当下笑道,“那饭菜从饭店打包回来,我们自己装盘摆桌,再去超市买点冷冻的汤圆和馒头回家蒸煮,应该也算开火了?白天要忙的东西实在太多,上门做客的亲友也不老少,临时买菜做饭肯定来不及,还是等晚上就剩我们一家人,再好好做一桌家常菜庆祝吧。”

  林南江很是赞成,“这样也好,省得那天着急忙慌。”

  林全生也笑了起来,“你们这么安排,搬家可太轻松了。”

  林南江:“能省一点力气是一点。”

  外面日头大,不好带着孩子在烈日下赶路,几人也不急着打道回村。

  新家虽说家具齐全、拎包入住,看起来还是挺空旷的,新买的彩电也还没装天线,基本就是摆设,不过他们也不觉得无聊,这里摸摸那里瞧瞧,站在阳台吹着风发发呆,一看时间都下午四点了,于是简单收拾下,柳素琴抱着刚睡醒的闺女去卫生间上个厕所,又喂了奶,这才动身回去。

  三轮车拐进熟悉的街道时快六点了,张大妈正在院门口一边跟陈大爷两口子闲聊,一边等着他们,远远看到几个熟悉的身影便笑开了,“回来了啊,饭菜刚做好,出摊要用的配菜也切好了,先吃了饭再去摆摊,不着急。”

  林南江把车停在张大妈面前,很是惊喜的谢过张大妈,又跟房东两口子打了招呼,柳素琴也顺势抱着孩子下来,寒暄道,“张大妈家里都收拾好了吗,吃了没?还有陈大爷陈大妈,吃饭了吗?”

  张大妈已经迫不及待从她怀里把芳芳接过去逗弄了,随口应道,“都收拾好了,拎上包就能走,晚饭还没吃呢。”

  陈大爷陈大妈也说时间还早,晚点再吃。

  他们优哉游哉,林南江和林全生却要抓紧时间回家搬东西,虽说张大妈帮着处理了食材,可眼看着天快黑了,时间紧迫,还是早点回去吃饱喝足,然后开始晚上的搬砖吧。

  柳素琴也还不饿,只朝两人摆摆手,便留在院子门口唠嗑了,正好被被房东大爷拉着八卦,“小柳,你们房子买在哪,多少钱?”

  她说了小区名,见陈大爷一脸茫然,又报了所在街道和附近的地标建筑,陈大爷这才恍然大悟,脸上还带着一丝骄傲,“我知道那里,跟我儿子家只隔了一条街。”

  柳素琴很上道的问陈大爷儿子家在哪,然后配合地面露吃惊和羡慕,“这可是市中心有名的高档小区,不仅贵,而且有钱都不好买,还是您儿子有本事啊。”

  陈大爷嘴角都要咧到耳后根了,嘴里还在谦虚,“哪里哪里,他几年前买的,没这么贵,还找我借了一大笔,不像你跟小林两个,年纪轻轻就靠自己在深市买车买房,这才是真本事呢。”

  两人商业互吹之际,本来低头逗弄小孩子的陈大妈也不知不觉凑了过来,好奇的问自家老头子,“阿明家跟小柳他们离得近吗?”

  陈大爷肯定的点头,“很近,大概就是我们村东头到西头的距离。”

  “这么近?”

  柳素琴也笑了,“是呀,咱们两家也是有缘,大爷大妈你们那天有空吗,要不要一起去我们新家坐坐?顺便还能去家明哥那瞧瞧呢。”

  陈大妈乍一听十分犹豫,见张大妈帮着敲边鼓,说他们现在认认门,以后再去城里儿子家小住,也多了个地方串门子云云,房东大妈这才颇为心动,不好意思的问柳素琴,“那会不会给你们添麻烦?听说你们还喊了很多年轻人一起去城里,已经很热闹了,再带上我们两个,这不是添乱吗。”

  “一点不麻烦,我们找了搬家公司,定了辆货车,其实就家里这点行李,有个面包车就能全部拉走了,主要是考虑到朋友们也跟我们一起,定个大点的货车,大家伙也能一起坐车过去,加上你们二老,位置也还宽敞呢。”柳素琴热情道,“再说了,搬家就是要热热闹闹才好喔,我们在这边人生地不熟,多亏了大家平日里帮衬,你们要是不嫌弃,赶明儿一起去吧。”

  陈大妈赶紧摇头,“这是喜事啊,我们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嫌弃呢。”

  在屋里进进出出搬家伙什的林南江,其实留了一只耳朵听他们的对话,此时也探出头来,“那就一起去啊,陈大爷,阿明有没有空,到时候也喊上他?还要感谢你们家阿明喔,给介绍了很靠谱的中介,我们才能这么顺利的买上房子。”

  陈大爷没有老伴那样细腻的心思,一看小两口盛情难却,当下爽快的点头了,“好啊,那我们也去凑个热闹,阿明工作再忙,出来吃顿中饭的功夫还是有的。”

  房东家这栋宽敞漂亮的房子是近几年才盖起来的,不过特区腾飞之初,他们这边就越来越热闹了,陈大爷是村子里最早一批把家里空房间租给外地人的。

  从老旧简陋的祖屋,到如今体面洋气的高大楼房,陈大爷从事包租公这行已经超过十年,见过形形色色的租客,有那种运气好到随手买张彩票就能中大奖的,随便做点什么都比别人顺,也有特别会来事、能把人说得想把存着密码告诉他的,当然也不缺那种真正有本事有能力,自己当上大老板的。

  在这些极具个人色彩的租客面前,小林两口子称得上一句平平无奇。

  可陈大爷却独独从一开始就对他俩青眼有加,给了他身为房东力所能及的关照和优待。

  陈大爷会这么做,不仅是因为柳素琴当时大着肚子不容易,自家能帮一把是一把,也因为他看出来小夫妻俩眼神清正、不卑不亢,是那种主意正、愿意踏踏实实过日子的好孩子。

  在特区这个发展日新月异的城市,从来不缺一夜暴富的幸运儿,对很多人来说,赚钱并不算难事,难的是守住财,反正像他俩这样踏踏实实赚钱买房,短短一年时间就从乡下狭小的出租屋里,搬到城里属于自己的宽敞楼房中,绝对称得上头一份。

  房东大爷不知道柳素琴和林南江私下还买了一栋带店面的两层小楼,已经很为自己眼光独到、从没看走眼这事沾沾自喜了。

  说到底,小林出身是普通了些,却胜在两口子都是聪明又上进的,劲往一处使,日子只会越来越红火。而自家三代也是地里刨食的,祖宗显灵,才让他们赶上特区发展和拆迁这种好事,也没有谁比谁高贵的。

  倒是小林已经要带着媳妇孩子去城里生活了,他跟老婆子估计要老死乡下了。

  反正儿子也是一个人在城里打拼,两家住的又近,小林小柳也丝毫没有因为要搬走就对前房东变了态度,还是这样热情好客,陈大爷也很乐意以后多多走动。

  这样他们家阿明多了个踏实可靠的朋友,以后他结了婚有了孩子,自己和老婆子偶尔去城里帮忙带带孙子,也多了串门聊天的去处,何乐而不为?

  柳素琴就这么和房东一家约好了,林南江那边也搬完东西,吃完饭就可以去搬砖了,她便也叫上张大妈回去,吃饭还是要热热闹闹才比较香。

  生活有了盼头,时间也像是开了加速器,一眨眼就到了搬家的日子。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代文 清越流歌 种田文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