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这话时,林南江手里还推着闺女, 不紧不慢的走出小区大门,然后挑了一家老板和老板娘看起来颇为热情面善的烟酒店,熟门熟路的进去打招呼, “王哥, 嫂子, 我带家里人来打电话。”
叫王哥的老板天生一张笑眼,笑盈盈的站起来寒暄, “林老板,欢迎欢迎, 还没祝贺乔迁大喜。”
“客气了, 您才是大老板,我这就小本经营,混口饭吃罢了。”林南江说着, 连连摆手拒绝了王老板欲递过来的烟,“家里有小孩,我跟我兄弟都戒烟了。”
林南江和林全生现在确实不碰烟,不过出门在外要跟人打交道,兜里少不了备一两包烟,就像装修的时候要跟工人拉近关系、让他们更加尽心细致的干活,就少不了买烟买水时时犒劳。
还有今天搬家,搬家队的工人和帮着搬上搬下的朋友们,林南江也没小气,每人一包烟感谢,有邻居凑热闹过来打招呼,也给发两根意思意思。
他这几个月在烟酒店没少消费,所以王老板被拒绝了也不生气,笑呵呵收回手,“老弟不抽烟不喝酒,打着灯笼都难找喔,这是弟妹吧?真有福气。”
几个男人凑一起聊起来,老板娘也没见外,已经蹲下来逗了会儿芳芳,很是喜欢这个白皮肤大眼睛还穿着公主裙的漂亮孩子,完了还跟柳素琴打听婴儿推车在哪买的,“没想到现在还有这种车子,可真是轻省又方便啊,住楼房要搬上搬下也不受累,可惜我家孩子大了,最小的都在上初中,用不上啦,倒是可以说给刚结婚大外甥女,她应该快要孩子了。”
交流一番,也互相交换了姓名,老板娘英姐主动引着柳素琴去电话机前,“阿琴打哪里的电话,要我帮忙拨号吗?”
“刚搬完家,一整天忙着收拾待客,老家还不知道具体情况,就想着现在打电话知会一声。”柳素琴谢过英姐好意,先报了娘家的区号和号码。
“跨省长途电话,有点贵喔。”英姐一边熟练的拨通电话,一边善意提醒道。
她知道小夫妻能在这个小区买房,必不会差这几个钱,但她做生意讲究明码标价,也还是大大方方提前说了收费标准。
柳素琴听完果然很淡定,只是感慨了一句,“在城里过日子果然不容易,吃饭喝水打电话,样样都要比关外贵呢。”
但她也只是有感而发,并没太多怨气,都是早有准备的事,再说这才哪到哪。
感慨完,柳素琴面不改色的接过话筒,那边很快响起小卖部大娘熟悉的大嗓门,她也熟练打招呼寒暄完,正准备挂了电话等十分钟再拨过去,没想到对方直接让她别挂,“你爸妈就在我家门口乘凉打牌呢,等着啊,这就喊他们过来接电话。”
下一秒,柳素琴把大娘扯着嗓子喊她爸妈的声音听得真真切切,又过了几息,那头换成了更亲切熟悉的声音,“老三,终于忙完了哈?我说你们今天搬家,白天肯定忙得很,但那边这么多人呢,一天时间总能把东西收拾完,晚上应该有空给我们打电话,就拉着你爸来村口这边守着了,果然这不就等到了么。”
柳素琴心想可以但没必要,嘴角却不自觉的高高扬起,“是啊,还是你料事如神。”
“什么神不神的……”柳母满脸得意,还想再说两句,一向老实巴交,只知道埋头干活的柳父忍不住了,急急的凑过来询问,“细妹啊,跟我们说说你们搬家怎么样?城里的房子住得舒服吗?”
柳素琴是父母唯一养大的女儿,在小弟出生前,她一直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所以大家都称呼她细妹,哪怕后来有了更小的弟弟,也没完全摆脱“细妹”这个小名。
她爸急得都开始抢话了,可见有多么好奇,柳素琴也没卖关子,简单介绍了下新房的情况,年限有些长的二手房,在三楼,好在花力气重新收拾一番,刷了白墙铺了地板,又简单添置了几样家具,看起来也不那么破旧了,住着还算舒服,房间数量刚刚好,不过肯定没有老家的房子宽敞明亮。
柳素琴也不是非要对亲爹妈藏着掖着,可她听到电话那头十分嘈杂,除了她父母哥嫂,还有许多耳熟但一时叫不出名字的声音,心想小卖铺怕不是围了一二十个吃瓜群众。
不用等到明天,这通电话的内容就能传得满村皆知。
那她肯定不能实话实话,尽可能讲一些房子的缺点。
等实在没缺点可以说了,便果断转移话题,说起大城市生活压力大,不仅吃喝拉撒处处花钱,就连想洗个澡,水和火也都是花钱买的,然后又关心父母最近农忙,身体还吃得消吗,地里收成如何。
在柳素琴掌握话题节奏时,林南江也及时送来助攻,把闺女从推车里抱出来,父女俩凑到电话机,“芳芳来,我们跟对面的外公外婆打声招呼,外公外婆好久不见呀。”
林维真小朋友不是第一次见妈妈对这个奇怪的东西“自言自语”,但她依然保持着充分的好奇心,一边配合爸爸咿咿呀呀,一边伸手想去勾电话线。
可惜小胖手有点短,没勾着电话线,就连小家伙自己也被转移了注意力,因为听到电话那头传来柳母浮夸的声音,“唉哟外婆的乖孙孙,这软软糯糯的小嗓子,把外婆的心都叫软了。”
柳素琴:……
小家伙倒是对这个声音很新奇,挥舞着小拳头“啊啊啊”回应着,对面则是心肝肉的叫唤。
就这么鸡同鸭讲的聊了好一会儿,柳母才依依不舍的对柳素琴说,“行了,知道你们在新家一切都好,我们也就安心了,你在家城里好好照顾孩子,南江的身体也别忽略了,赚钱要紧,可别累坏了身子。先这样,挂了哈。”
跟爹妈结束通话,柳素琴紧接着拨通婆家村里的电话,差不多的话又说了一遍,不过时间缩短了一半,然后把话筒让给林全生,让他也跟家里说两句。
最后一通电话是张大妈村里,柳素琴先跟金大妈说了正事,就把话筒让给张大妈,让她亲自跟以前的老姐妹报个平安,顺便交代以后遇到急事可以直接打这个电话,请老板通知XX栋XX楼层的住户来接电话。
几轮电话打下来,时间依然尚早,城市的夜晚车水马龙,一排排整齐的路灯,把街道照得亮如白昼,却是和白天截然不同的风景。
除了柳素琴已经稀松平常,其他人包括张大妈这个本地人,都觉得特区的夜景与众不同,跟关外拥挤混乱的夜市很不一样,宽敞干净的街道和如水般的行人车辆,交织成一副繁华都市景象,让乡下人第一次进城的林南江几人觉得特别的高大上,想多看看这么高级的夜景。
所以一行人继续漫步在繁华的街道,看似漫无目的,却不知不觉就走到了他们的店门口。
来都来了,那肯定要进去看看,正好林南江随时带着店里的钥匙。
由于林南江这一晚上牢牢握着婴儿车把手,好像稍微一松手就有人把他的宝贝抢走似的,林全生便主动接过钥匙去开门,又熟练的开了灯,装修简单却不失干净明亮的粉面铺子展现在眼前,他像模像样的推开玻璃门鞠躬,“欢迎老板娘莅临检查。”
林南江也起哄,“老板娘,进去检查检查,给我们提提意见?”
柳素琴在铺子里转了一圈,还真的提出了几点意见,“其它地方都很不错,设施准备的很齐全,不过对面这片墙空着也是空着,不如印刷一张大型菜单贴墙上?也不用太复杂,就把我们经营的品种和价格写上,字体可以大一点,让进店的人一眼就能看到。”
林南江若有所思的点头,“墙上贴菜单,确实会方便很多,不过一整面墙呢,会不会显得我们家的品种太少了?”
他说着说着,就开始掰手指头数,“开了店,炒粉的口味可以多一点,素炒粉,或者加蛋加肉加火腿肠,全加或加任意两样,也才六七样而已,然后馄饨就一个口味,倒是能再添一个炒饭……”
柳素琴想了想,“炒粉炒饭都有了,再加一个炒面吧,还有拌面拌粉。不过这个面条应该有点讲究,选那种软硬适中的,做炒面才能香滑又不失嚼劲。”
林南江心想媳妇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在家生孩子带孩子,都半年多没操心过生意了,不过只是散着步来来打到自家即将开业的粉面馆,心血来/潮进来瞧了两眼,看看这侃侃而谈的气势,哪有半点她自己说的一孕傻三年啊。
听着媳妇一条条细致周全的安排,林南江打从心底佩服她的聪慧机敏,同时久违的踏实感也涌上心头,这就是被媳妇支配的幸福啊!
他感慨着,也认真记下媳妇每一句话,给出积极的反馈,“好,那我明天一早去就附近的大菜市场多转转,寻摸寻摸,尽量买齐材料回家多练几天。”
林全生打心底愿意跟着好哥们混,图的就是啥也不用操心,凡事都有他们两口子安排得明明白白,自己埋头干活也能拿高工资的省心,所以柳素琴和林南江开动脑筋完善开业前的准备时,他只是没心没肺逗着大侄女,仿佛这边的热闹与他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