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九零留守妈妈想开了_清越流歌【完结】(66)

  于是林维真小朋友试吃新的美味,刚咂摸两下品尝出了些味道,开心的张大嘴巴等着爸爸把她小肚子喂饱饱,却迟迟等不到奶香十足的美味土豆泥,反而吃了一肚子的空气,终于忍不住扭头去看爸爸。

  然后就看到爸爸不投喂宝宝,反而自己埋头吃着切好的牛排,一口一个津津有味。

  小维真整个人都不好了。

  她眨眨眼睛,确定自己不是眼花,这才委屈的扁了扁小嘴巴,却没有掉金豆豆,而是自食其力的伸手拍坏爸爸,并发出“啊啊”的声音提醒他。

  林南江这才把餐叉换到左手,右手摸摸小脑袋温声安抚,“乖宝不急,爸爸吃完牛排就来陪你玩哈。”

  小维真:???

  分明是很平常的场景,柳素琴却不知为何看痴了,放下切到一半的牛排专心看了许久,才感叹道,“要是有相机就好了,能拍下芳芳的成长瞬间,也能帮我们保留美好的回忆。”

  柳素琴的语气有些飘忽,加上林南江这会儿注意力在小家伙身上,只注意到关键词,懵懵的抬头问,“啊,老婆你想买相机了?那估计要晚一点,李哥今天过来还说,给我们寻摸的房子有眉目了,争取下次放假领着你去看房,那买相机的计划只能往后排,毕竟这玩意儿是高科技,好一点的相机比车子还贵呢。”

  对柳素琴来说,不管名下有了多少套房,这个依然是她的心头宝,其他什么都可以往后排,一听有了好消息,立刻坐直了身子追问,“房子真的有眉目了吗?我还说李哥这次有点不给力啊,等了这么些天也没个音信的。”

  林南江点头,“他保证了,说就算这个周日赶不上,也不会让我们一直一直等下去,有信心在这个月搞定房源。我看他的样子不像吹牛,得准备好现金了,两套房加起来估摸着不会低于十万。”

  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林南江压力还是挺大的,感觉自己赚钱的速度永远赶不上媳妇花钱的速度。

  柳素琴信心十足的安慰道,“放心吧,家里不差钱,全生哥自己的工资加上个月的分红都有小三万了,你上个月店里加摆摊分红更是赚了五万多,之前买完房也还有两三万的存款,账上早就超过十万了,就是现在去看房过户也没问题。”

  林南江狠狠松了口气,“那就好。”

  李亮确实没吹牛,柳素琴开学后的第二个休息日,就被他领着去看房了。

  他之所以寻摸这么久,是为了百分百符合两位客户的要求,给他们找到了同一栋甚至同一层的两套房,虽然中间隔了几家,这个距离也超出了柳素琴的预计。

  她以为能在同一栋楼就很好了,实在不行,相邻或者隔壁也可以。

  李亮最后给他们找的,就是他家对面的一栋,大家依然算是邻居。

  磨刀不误砍柴工,李哥找到这样完美符合要求的房源,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跟房东讨价还价拉扯了几天,但依然在一周内达成了交易。

  只是柳素琴他们培训班的放假时间跟单位一样,都是每周日休息一天,等她中午或者下午下课了,人家单位也刚好下班了,要亲自去办理手续只能请假。

  可是学费那么贵,柳素琴最近学得还挺投入,就不是很想请假,便回去跟林南江两人商量了下,想着这次让李哥帮忙过户算了。

  大家合作这么久,互相也算知根知底,李亮又是聪明人,一顿饱还是顿顿饱他肯定分得清楚,柳素琴觉得问题不大,也只是托李哥经手过户而已,现场交接和支付尾款她还是亲自去的,可以跟房东约在九点以前,不耽误她拿钥匙付钱后赶回去上课。

  可以看出来,柳素琴已经从每一步都必须亲力亲为的萌新,进化成了连房管局都懒得跑的老油条,但林全生还是很期待人生中的第一本房产证,也可能是唯一一本,毕竟他没太大的志向,更没有老婆孩子要照顾,对于现在的生活不能再满意了,让他一辈子这么安稳过下去,他也乐意。

  听说了柳素琴的想法,林全生难得主动请缨,表示可以牺牲一个下午的休息时间,跟着李哥去房管局过户。

  好兄弟如此积极,林南江也说陪他一起,柳素琴直接拍板,“行,这次手续你俩自己去办,老公再把存折带上,跟卖家现场交付完,正好直接去过户。”

  把存折和证件什么的一股脑儿交给林南江,柳素琴可就轻松了,开开心心继续上课。只不过等到他俩去过户的这天,她下课回到家,又亲手做了顿大餐给他们庆祝。

  林南江和林全生也是趁打烊休息的空挡去跑手续,拿到新鲜出炉的房产证,还没美上两分钟,又马不停蹄去开店营业,之后是风雨无阻的城中村夜宵摊,庆祝什么的,还要等他们忙到深夜回来再说。

  柳素琴心情好,也没什么困意,便一直在客厅等着他们,只是她没想到张大妈也跟着凑热闹。

  “您年纪大了,能不熬夜就别熬夜了,早点回去休息吧。”柳素琴这么劝着,一向她说什么是什么的张大妈这次却坚定的摇头,“今天是你们几个的好日子,我看了心里高兴,也想跟着一起乐呵乐呵。”

  柳素琴总不能不让张大妈跟他们一起快乐,闻言真心实意的感谢道,“我们能有今天,还要多亏了张大妈的付出,若非你这么用心的洗衣做饭、照顾芳芳,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我们也不可能一门心思扑在生意上。”

  “别这么说,我只是做了分内的工作,还是你们自己争气。”张大妈感慨道,“素琴你们两口子这么聪明又能吃苦,赚多少钱、买再多房子,我其实都不奇怪,只是没想到全生也被你们硬生生给拉扯起来了。看到全生,我总是会想到我们家阿东,虽然阿东比全生还大两岁,但他也是一个人背井离乡打拼多年,我做梦都希望他身边也能有你们这样的好朋友,不说拉扯他发财,平日里能关照他、真心实意对他好,我都心满意足了。 ”

  柳素琴一直知道张大妈跟林全生感情好,但她只以为是在关外租房那几个月,厨房设在林全生屋子里,张大妈平日里洗衣做饭,林全生只要在家都会搭把手,一来二去的,感情自然就好了。

  不过现在看来,张大妈对全生哥还有一点移情作用。

  她真是想多了,全生哥的处境哪里比得上她儿子阿东,虽然有个不做人的老登和跟给他戴绿帽的前妻,可阿东在深市有一栋楼啊,还有个软弱没主见、却全心全意为他打算的老母亲!

  他们这些人奋斗一辈子的终点,说不定也只是人家阿东的起点罢了,张大妈的亲妈滤镜还真是大到离谱。

  不过就跟张大妈看到他们日子越过越红火,只会高兴欣慰一样,柳素琴倒也不羡慕嫉妒他们母子的包租婆日常,看张大妈眼中闪过的一丝落寞,她自然的关心道,“这么说起来,阿东哥跟陈大爷家的阿明哥差不多年纪?确实也该考虑一下稳定了,他打算一直在外地工作吗?”

  柳素琴之前就挺奇怪的,张大妈的儿子是独子,家里几栋楼出租,村里跟他差不多大的年轻人都在家附近混日子,陈大爷儿子陈家明这样跑来关内找工作跑业务,一路从小员工做到公司拿分红管理层的,在村里算比较有出息的了,怎么张大妈儿子偏偏舍近求远?

  关键是他要打拼,可以去京城沪市甚至港城等大城市啊,怎么偏偏跑去东北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市?

  不过考虑到张大妈家那摊子事,柳素琴忍着好奇没去打听,这次也是张大妈先提起来,她才试着问一句。

  张大妈果然不介意,还很骄傲的告诉她,她儿子阿东早年跟村里几个小伙子一起去参军,其他人先后退伍回老家种地了,只有他运气好也能吃苦,备受老领导的青睐,领导转业回老家的时候,顺手把即将退伍的阿东也拎走。

  他一开始被安置在街道派出所,但可能是天生适合干这一行,阿东胆大心细,立过几次功,加上老领导也一路高升进了市局,阿东也跟着升职加薪,已经是他们那边最年轻的刑警队长了,用村里人的话说,她家阿东也算是混出头了。

  柳素琴恍然大悟,当初听说村委会那样尽心尽力帮衬张大妈母子,帮他们保住财产利益,她真的以为是村子里团结护短,不想让家里后辈吃大亏,原来也有张大妈儿子有出息的因素啊。

  虽然是阿东远在八竿子打不着的东北某小城市,可人家大小也是个官,肯定比村里那个自私自利的老登更得人心。

  果然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善意。

  柳素琴心里感慨着,嘴上也没忘恭维张大妈儿子有出息,当然她也确实打从心里佩服对方。

  张大妈面上与有荣焉,却也忍不住惆怅道,“上次打电话听阿东说,老领导好像又要高升了,去省厅还是哪里,反正不会一直在他们市待着,也不可能把阿东一起带走,以后就靠他一个人了,我也没本事帮他做什么……”

  柳素琴安慰道,“阿东哥这么年轻有为,前途无量,靠自己也能闯出一片天,你就等着享福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代文 清越流歌 种田文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