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九零留守妈妈想开了_清越流歌【完结】(73)

  林南江拎了下最大号的蛇皮袋,以他现在的力气一手一个问题不大,但也免不了对这堆行李山有些头皮发麻。

  前段时间柳素琴逛街采购之余,夜里也会跟他聊聊大致买了些什么,给老人准备的金链子、名牌手表云云,林南江一边点头夸媳妇真是大方有孝心,一边又兴致勃勃的建议,可以给双方的兄弟姐妹、侄子侄女们买一些衣服鞋子玩具什么的,深市的衣服款式洋气、质量也好,作为礼物相当拿得出手。

  毕竟他们两年没回家,父母都是家里的兄弟们在照料,加上村里人都知道他们在深市买了房,混出了头,回家表现得不够大方,可是会被戳脊梁骨的。

  柳素琴表示他说的不错,她再去挑挑带回家的礼物,顺便也问过林全生的意见,帮他父母兄弟也准备了几件,最后结果就是这堆成山的行李。

  林南江万万没想到,提建议一时爽,搬行李火葬场,第一次感受到媳妇太爱自己的烦恼,早知道他就不瞎指挥,按照媳妇之前的意思,侄子侄女们一律给个大红包就行了,这样虽然花的钱差不多,但他们回程却能轻松一大截。

  柳素琴把他的悔不当初尽收眼底,还坏心眼的指着中间那个蛇皮袋笑眯眯,“老公,这里面都是给爸妈和孩子们买的衣服鞋子,全生哥弟弟们的新衣服也在里面,你们看满满一袋子,到时候当着父老乡亲的面打开分礼物,是不是倍有面子?”

  林南江:……

  柳素琴之所以那么轻易改变主意,转而采纳林南江的建议,当然不是他以为的那样,已经爱他爱到了没有理智。

  她这么选择的根本原因还是林南江说的更有道理,他们老家的人情往来,有时候不是简单的金钱可以衡量,给红包当然省事,但落在别人眼里,未免有“才发达一点,就开始用钱打发亲戚”的嫌疑,说好听点是少了些人情味,说难听点就是翻脸无情了,多传几道搞不好就成白眼狼了。

  但是同样的钱,换成给孩子们挑选的衣服鞋子,就成了他们当叔叔婶婶、姑姑姑父的在外面依然惦记家里的证据,孩子们穿着新衣服满村跑,村里人也都会知道他们用心又大方。

  不需要次次回老家都这样隆重的大包小包,不过头两年还是要把不忘本的态度摆出来,人设稳固了,以后就可以选择更轻松省事的方式了。

  再说东西多又怎样,反正也不用她扛,她明天的任务就是背着自己的包包,抱紧闺女不撒手。

  柳素琴表示轻轻松松。

  压力给到林南江,他开始疯狂转动脑子,“这么多行李,又不能骑自己的车去车站,坐公交什么的也不方便吧?”

  柳素琴表示认同,“这会儿虽然不是春运最拥挤的时间,但回老家的游客依然不算少,至少要提前一两个小时到火车站排队检票,最好六点多就出门,估计也没有那么早的公交车。”

  林南江进一步提议:“那我们叫辆出租车?”

  柳素琴没意见,倒是林全生冷不丁问道,“那么早,能打到出租车吗?”

  这确实是个问题,柳素琴差点忘了如今不是点几下手机就有司机在楼下等的好时候,想了想说,“报纸上好像有出租车公司的电话,要不等下去打电话定一辆?”

  林南江却笑道,“不用不用,我有开出租的老邓电话,直接跟他说就成。”

  柳素琴对这个老邓有些印象,“是那个也是我们赣省人,然后经常去店里吃炒粉的老邓?”

  “就是他,那天正好聊到回家过年,老邓说他刚把出租车买下来给自己打工,还欠了一屁股债,今年就不回去了,争取过年期间多拉点客,顺便留了电话,叫我有空也去照顾他生意。”

  估摸着老邓休息的时间,林南江出去打了电话,约好具体的出发时间,回小区时又跟门卫大爷唠了会儿嗑,顺便留下老邓的车牌号,嘱咐对方明早看到这辆车直接放行。

  于是第二天一早,柳素琴他们差不多收拾好,林全生也从阳台回来,“楼下停了辆出租车,应该是老邓的。”

  林南江立刻招呼道,“素琴,你先抱着孩子去车上等,我们搬完东西就下来。”

  柳素琴听劝的率先下楼,正好阻止正打算上楼帮忙搬东西的司机。

  “老邓大哥是吧?您就在这边稍等两分钟,南江他们马上下来,两个人一趟就能把行李搬完。”

  不同于柳素琴只是听林南江提过几回,对老邓本人并无太多印象,老邓对她这位不常出现在店里,但听说非常大方漂亮、对客人也热情耐心的老板娘却是印象深刻,当下爽朗笑道,“老板娘,好久不见,你先带着孩子坐前面,前面宽敞些,孩子也不容易晕车。”

  柳素琴心想她闺女从小坐惯了大车小车婴儿车,一上车只会咧着小嘴傻乐,晕车的概率不大。

  不过副驾驶视野好,想来也很符合小家伙的心意,她也就谢过老邓的好意,率先钻入副驾驶坐好。

  老邓帮娘俩关了车门,又忙着去开后备箱,然后帮林南江两人把安置行李。

  在他熟练的动作下,两个蛇皮袋和旅行包成功被塞进后备箱,还剩一个蛇皮袋只能放后座,加上林南江和林全生这俩人高马大的,整个出租车瞬间拥挤不堪。

  两人没想到第一次坐出租会是这幅场景,又拥挤又局促,一时间缩手缩脚的。

  老邓对这个场面见怪不怪,一边发动车子,一边爽朗的安抚后座两人,“害,谁回家过年不是大包小包?你们这还算好的,至少包裹干干净净,不像有些人,左手一只鸡,右手一袋鱼虾,我都不敢让他们放后备箱。”

  林南江和林全生这才自在很多,林南江笑道,“要不是认识老邓大哥,我们还不知道要怎么搬着这些行李去车站呢。”

  “林老板这么有钱,叫辆车还不是招招手的事,该我感谢你们照顾生意才是。”

  大人正在商业互吹,小芳芳早已兴奋起来,看着玻璃窗外不断倒退变换的风景,她不仅伸长了脖子,还知道站在妈妈腿上能看得更高更远。

  这么机灵活泼的样子,让老邓大哥这个糙汉稀罕不已,时不时就要扭头看过来,“老板娘,你们家孩子养得好啊,瞧瞧这小鼻子小嘴巴和机灵的大眼睛,长得真是客气……”

  柳素琴真担心司机大哥沉迷看娃,连方向盘都不顾了,赶紧出声打岔,“大哥家里孩子几岁了?”

  “两个臭小子明年就中考了,也不知道能不能考个好点的高中。”老邓果然被转移了注意力,目视前方专心开车,嘴里也在滔滔不绝,“说起这个我都想不通,以前在老家,我还说他俩但凡能考上中专,得回去摆三天流水席庆祝,没想到来了深市,那些成绩好的学生都去考高中上大学了,老师也鼓励大家报考重点高中……”

  话题一聊到孩子,后面的林南江就坐不住了,整个人扒在副驾驶靠背上,物理意义上的加入话题,“我老婆也说念大学比中专好,还说学无止境,孩子要是愿意,读完大学考研究生,博士什么的……”

  “还是你有福气喔,老婆这么漂亮还有远见,早早就给孩子规划好了。我们家是上初中才转来深市,俩孩子刚开始跟不上,听人介绍说大学里有大学生周末兼职,给孩子辅导功课很不错,我也去找了一个,给他们补习那什么洋文,按小时收费,死鬼死鬼的,还好成绩提高了不少。”

  林全生虽然没孩子,但渐渐的也把头凑了过来,惊呼,“还在上大学就赚钱了呀?”

  “可不嘛。那些出来当家教的大学生,只要周末放假多排几节课,一个月能赚三五百,已经比打工的强了。”

  聊起大学生的就业前景,三个男人简直是唾沫横飞、挥斥方遒,发起这个话题的柳素琴愣是找不到插嘴的地方,眼看着快到火车站了,才抓紧时间问了一嘴考驾照的事。

  老邓一边帮他们从后备箱搬行李,一边告诉柳素琴,他有个熟人兼老乡就在一家驾校教车,有需要他可以帮忙牵个线,“你们不了解这行,可能不知道,这里面水很深的,各方面费用也乱得很,有个认识的教练,至少你们以后练车摸车方便些。”

  柳素琴也听说了早年很多考驾照被教练吃拿卡要的例子,就像老邓说的,实地练车都要看教练的心情,有些地方学员不塞钱,甚至连方向盘都摸不到。

  老邓能介绍熟人教练,她自然欢喜,连连道谢。

  老邓不在意的摆手,“小事而已,什么时候需要就说一声,先去准备过站吧。”

  林南江赶紧掏钱包结账,又跟老邓友好道别,回头正想问媳妇,好端端的考这劳什子驾照做什么,没想到抬眼先看到人山人海的站前广场,瞬间两眼一抹黑,什么都想不起来了。

  最后还是柳素琴一拖三,有条不紊的领着他们去排队检票、进站候车,直至顺利登上车,找到属于他们的车厢床位。

  拥挤嘈杂主要在硬座那边,卧铺虽然也基本满员,但一节车厢就几十个床位,检票也更严格,少有逃票上车的,因此几人一踏进硬卧车厢,周围便显得安静很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代文 清越流歌 种田文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