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九零留守妈妈想开了_清越流歌【完结】(75)

  记忆中林母虽然大面上不偏不倚,在孩子们心中也算慈祥的老人,但身为儿媳的她还是能看出来,老太太心底最疼爱在意的还是孙子们,尤其是孩子们的大堂哥,简直是老太太的命根子。

  不过在公公婆婆去世前,小叔子他媳妇才揣上小儿子,柳素琴生的老二一度是老太太最小的孙子,所以这样满心宠溺的眼神,儿子可能得到过,闺女芳芳却是从来没有过的。

  老太太对所有孙女一视同仁,有点关心,但不甚亲密。

  心里头百转千回,柳素琴面上却是一秒恢复自然,爽快的双手一伸就把孩子递出去了,语气中也多了几分亲昵,“这丫头能吃又能睡,给自己养出一身奶膘,压手得很,您抱一会儿就成,可别抱着一直累着自己。唉,也是我们回来的太晚,芳芳要是能看到爷爷奶奶,叔叔伯伯们在家怎样欢迎她,还不知道要高兴成什么样呢。”

  甭管林母如今的改变是因着什么,孩子奶奶总不会伤害亲孙女。

  上辈子她是新手妈妈,啥也不会,给芳芳接生、洗澡、换尿布全都是林母一手操持的,也没见她是个丫头片子就轻慢什么的。

  林母看到老三媳妇对自己满是信任的言行,心中的满意更甚,忙不迭抱过坐了一天车,脸上身上依然干干净净、甚至还散发着奶香的小孙女,嘴角简直要飞到天上去,“活泼点好,活泼的孩子长大了聪明有出息。”

  林大嫂也笑着跟柳素琴寒暄,问她一路累不累,饿不饿,厨房灶上还给他们温着饭菜,“只知道你们是今天的火车,不确定晚上回来,还是先在市里住一晚,反正也没什么事干,灶上便一直温着饭菜,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到家了。”

  花花轿子人抬人,柳素琴也亲近笑道,“外面哪有家里住得舒坦,刚好车站外面还有揽客的面包车,我们就抓紧回来了。”

  林母的目光始终黏在萌娃孙女脸上,却也没错过儿媳们的寒暄,此时出声赞同道,“当然还是家里好,你们的房间一直有打扫通风,前两天是大太阳,被褥也全部洗晒了一遍,保管睡得舒舒服服。”

  柳素琴一听被褥全都洗晒过,更安心了些,“麻烦妈和大嫂二嫂了。”

  婆媳几人聊起孩子和家常就有点刹不住车,不像林南江那边,看似人多,实则三两句就打完招呼了,林南江招呼兄弟们帮忙去车里搬行李,给司机结了账,然后一大群人呼啦啦去了林家堂屋。

  柳素琴和婆婆嫂子们则是一边寒暄,一边跟着大部队行动,直到进了屋,两个嫂子手脚麻利的去厨房端饭菜。

  在乡下,年关的伙食总是比其他时节要丰盛一些,毕竟辛苦忙碌一年,地里收成还算不错,大家也不想太委屈了自己。

  而林家一早知道林南江一家三口今天要回来的消息,准备也就更充分些,买了猪肉,炒了鸡蛋,反正数九寒天饭菜也放不坏,今天不回家,明天吃也不浪费。

  不过丰盛的也很有限,到底还没到过年,大鱼大肉是没有的,林家大嫂二嫂很快就把饭菜摆上桌,同时还有三幅碗筷。

  林母依然抱着孙女不撒手,一边站在饭桌前招呼着,“先别聊了,老三老三媳妇,还有全生,你们三个赶路累了一天,先上桌吃点热饭热菜,暖暖身子。”

  林全生家就住在他们后排,也已经听见动静赶来了,表示家里同样备好了饭菜,要拉林全生回自己家吃。

  但老林家盛情难却,碗筷都摆上了,林全生打小在这边跟自家一样熟络,顺手就接过林大嫂盛过来的白米饭,自然而然坐在了林南江旁边。

  他父母见状也没有办法,索性留下来跟着大家一起听大城市的故事。

  老林家的餐桌不大,柳素琴他们三个坐着吃饭,难得享受了一把贵客待遇,还剩一条长木凳被林父林母占据了,其他人只能围站在四周,或者自己找个板凳椅子坐着听热闹。

  饶是如此,满屋子里的人也没谁中途离开的,反而有越来越热闹的趋势。

  等柳素琴吃完饭抬眼一瞧,差点吓一跳,不大的农家瓦房简直是人头攒动、满满当当,好家伙,大半个村子尤其是年轻人半夜不睡觉,全都跑过来凑热闹了。

  她突然想起一个成语——万人空巷。

  而被众星捧月的林南江和林全生,更是一个赛一个的红光满面,说话嗓门贼亮,堪比吃了假酒。

  不过柳素琴坐在旁边听了几耳朵,发现两人捧得再怎么飘飘然,指点江山、吹牛不打草稿,但关于自家赚钱的门路和收入等关键内/幕,他们愣是一个字都没有透露。

  有人直白的问到头上,林南江也总能游刃有余的岔开话题,看起来依旧踏实淳朴,实则打得一手好太极。

  柳素琴放心之余,便也决定不打扰他们难得的高光时刻。

  她吃饱喝足,继续坐着跟前来搭话的人寒暄了会儿,当作消食,之后便准备带着闺女去睡觉了。

  林母避开了她伸过来的手,自己抱着大胖孙女站起身,叮嘱了老大老二媳妇烧水洗碗,便亲自领着母女俩回房安顿。

  在林母的角度,老三家的还是个新媳妇,嫁进老林家快三年,给他们生了个白白嫩嫩、特别招人疼的小孙女,但只有刚结婚那会儿在家里住过,满打满算没超过一个月,这会儿又是两年未归,自己这个当婆婆的热情周到些也是情理之中,于是亲自陪着回房间收拾。

  老林家没有结婚就分家的规矩,或者说大部分村民都是家徒四壁,分家也没东西可分,当父母的任务就是给儿子讨个老婆,等儿子生了孙子,家里住不开,他们自己就会申请宅基地搬出去了。

  村里宅基地不花钱,有条件可以盖好点的房子,没条件随便堆个土房子也能住人,父母能帮衬的可以帮一些。

  一旦搬出去住,就相当于分家了。

  林南江上头两个哥哥结婚早,成家后还跟着林父林母住了好些年,才攒了点钱,前后脚盖了瓦房搬出去住。

  轮到林南江,他算是赶上了好时候,大哥二哥分家了,林父林母最多出出力给带孩子,不怎么需要掏钱补贴,三个姐姐先后嫁人,更是只有往家里拿彩礼的份,加上他自己在外面打工多年,还会定期给家里上交工资,林父林母手头一宽裕,索性提前给两个最小的把婚房备好,他们两口子也算是提前完成任务。

  当然林父林母给的“婚房”,真的就只是个睡觉的地方,一个五十平米的单间,厨房厕所浴室卧室什么的都在里面,外面看着红砖黑瓦还挺像模像样,里面完全就是土坯房,下雨天在家里还可能踩一脚泥的那种。

  即便是这样的房子,在村里头也算条件不错的,结婚那会儿,柳素琴娘家还给陪嫁了几床被子,打了几样家具,加上林家自己添置的桌椅床柜,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房子两年多没住人,但因为就在林父林母隔壁,林母经常帮他们开门通风透气,晒一晒被褥床单什么的,柳素琴此时踏进记忆中的“老房子”,竟然觉得它颇为干净亮堂,靠近床铺更是闻到满满的阳光味道,睡意瞬间涌了上来。

  但现在还不能睡,柳素琴让林母把孩子放床上就好,她则放下顺手拎过来的旅行包,从里面翻找小家伙的睡衣毛巾和尿不湿。

  林母知道她要给芳芳擦洗一番换上干净衣服再睡,也转身回去拿了暖水瓶和脸盆过来,亲自兑了温水给孙女擦身子、换上柔软的纯棉睡衣,再托着柔软的小身子放进晒得蓬松的床榻中。

  一套动作行云流水,小家伙全程呼呼大睡,小眉头都没皱一下。

  最后,林母还从怀中摸出个大红包塞到枕头底下,一下一下轻抚孙女乌黑的发顶,“我们芳芳过完年都两岁了,还是第一次见爷爷奶奶,以后可要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长大。”

  柳素琴心想好险,老人习惯算虚岁,落地就是一岁,幸好她闺女出生在年后,这要是年前出生,四舍五入就三岁了。

  她当然看出婆婆两辈子不同的态度,不过锦上添花、花团锦簇,总比毫无作为强,至少孩子奶奶此刻眼中的疼爱不是作假,她又何必耿耿于怀从前?

  所以林母如何关怀备至,柳素琴都全盘接纳,等着对方发泄完对孙女的疼爱,她也从包里拿出一个盒子,“妈,让您破费了,不过奶奶对孙女的心意,我们也不好推辞。这里也是我们当儿子儿媳的一点心意,您也不要客气才是。”

  林母看到金链子,眼睛一下就直了,嘴上客套两句便开心收下礼物。

  柳素琴钱都花了,也不介意过程更完美些,亲自给婆婆戴上金链子,笑道,“南江也给爸买了块手表,明天他亲自给戴上。”

  林母粗糙的手不断摩挲着金光闪闪的链子,用实际行动诠释什么叫爱不释手,嘴里却是下意识嗔道,“花这么多钱做什么?不当吃又不当喝的。以后可别这样破费了,孩子还小,应该多攒点钱才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代文 清越流歌 种田文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