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嫁给病弱将军后[双重生]_宁占竹【完结】(38)

  当然,现在最好的情报来源, 就是这位杨公公。

  听闻这位杨公公虽然还算不上最有权势的大太监,但是却一直在御书房为皇帝点灯磨墨,说不定所知的事情,比大太监们更多几分。

  加之皇上这次还要派这位杨公公做监军,也总得先通个气才行。

  “杨公公从宫中来此,一路劳顿,喝杯茶再回宫吧。”杜毓文笑着说,杨文秀点了点头,“那咱家就谢过武成侯这杯茶了。”

  杨文秀听闻过武成侯府的名声,说是依山傍水风景秀美,今日来了,倒是说的也没错,只是府内的器物摆件少的很,虽说这样反而古朴大方,但是未免失之清寒,不够富丽,配不上武成侯的身份。

  书房之中两个人坐定了,茶具与茶都不是什么名品,但是味道也是不错,杨文秀眯起了眼睛打量着传闻中的这个人,他师父曾经教过他些相人之术,不过往往人年过了三十,相由心生开始方得见效,他也没怎么试验过。

  这个青年的模样倒是没有想象中那么锋利乖张,杜毓文甚至可以说有一副柔和安详的相貌,加之受了这些日子的波折磨难,身型显得单薄而削瘦,然而坐在那里时却是自然而然的肩背笔直,令杨文秀暗暗地心惊。

  “咱家虽然是随着武成侯做监军,但是对兵法军事一窍不通,陛下下旨让咱家跟武成侯去,主要是怕武成侯的病没人照应,”杨文秀喝了口茶,说道,“陛下对勉强武成侯带病出征的事,心里也很过不去。”

  “国家有难,食君之禄死君之事,下官哪有推脱的道理。”杜毓文不疾不徐地说,看来杨文秀是摆明了态度,不会在自己的画策上指手画脚,但是也不能让自己和什么旧部大倒苦水,心怀不轨。

  不过只要不是干涉他做事的,其他那些他也没什么所谓,如果那些隐秘的事情被散播出去了,胡人拿着这个做文章,吃亏的还是中原,

  他自己的事情,他还是能忍耐的

  更何况就算胡人大做文章,这些报应也报应不到皇帝头上,说不定他南渡长江偏安江南,下半辈子依旧是荣华富贵锦衣玉食,不论如何受苦的只有百姓而已。

  然而杜毓文这辈子,最蒙恩深重的就是百姓。

  不论是年幼时的相邻,还是征战时劳军帮忙的燕云人,想到那些人会替那个龙椅上的男人受过,是他光是想象一下就觉得恶心无比,无论如何也不想看到的。

  所以他这仗依旧会用心打,拼尽一切的去胜利。

  杨文秀在心里长长叹了口气,不得不说,武成侯可能是最难对付的那种人。

  看他这样子,最关心的莫过于自己和皇帝会对他做事干涉多少,摆明了最在意的还是这场仗能不能赢,能不能尽量赢得漂亮。

  他真的不恨么,不恨皇帝对他的折磨么?

  听说武成侯被折磨了的太狠,已是形同废人,他也验证了这一点,然而如今委派给他任务,他却只想着尽善尽美地做。

  这人恐怕真的是最难对付的那种,不能诱之以利,也不能挟之以死的纯臣。

  杨文秀知道这种人难以利用,他很多同僚最讨厌的就是这种人。

  然而他虽然嘴上这么说,也的确觉得遇上了这种人是个大麻烦。

  但是他的确在心底敬服他们。

  若是没有这种人,他们也不能在那里肆无忌惮的勾心斗角,渔利渔名,反过来还要踩一脚他们愚蠢不识时务,未免恩将仇报,不知道愚蠢的是谁。

  不过这也说明,只要自己不是什么大奸大恶之徒,武成侯也不会成为自己的敌人。

  “只是下官如今新婚,”杜毓文淡淡地说,“陛下可曾对公主有什么安排么?”

  杨文秀闻言心中一喜,“公主可愿随武成侯一起前往赴任么?”

  “不知道公主能否受得了辛苦。”杨文秀说,静静地观察着杜毓文的脸色,他似乎找到了可以卖武成侯人情的地方了。

  听皇帝的话外之音,大概是表示公主独守空房算不得什么大的牺牲,而且听闻皇上下令把栖鸾阁收拾洒扫一番,大概是打算把公主迎回宫中的。

  但是他并未明说。

  他只是说公主是他的女儿,为了国家做多大的牺牲都是她应该的。

  那么随武成侯远赴西北,岂不是牺牲更大么。

  这两次杨文秀来武成侯府上最大的见闻就是这位公主和武成侯之间的感情甚笃,因此把公主扣在宫里以做人质的确行得通,但是反过来说,如果自己能蒙混过去,利用皇帝说话从来模凌两可高深莫测,叫武成侯带上公主一起去赴任。

  那绝对可以卖武成侯一个人情了。

  然后自己在皇帝面前信誓旦旦将功补过,把军中监视武成侯和查访文x通太子这些差事办好,皇帝知道武成侯的才华,自己被一时绕进去了也不是不可能的,大概也不会怀疑是自己放走了公主,这件事就可以这么瞒天过海的办成了。

  “军情如火,武成侯如今并无大碍的话,最好加紧动身。”杨文秀说,“陛下说公主贵为一国公主享万民供奉,又是他的血脉,如今国家有难,理当同担。”

  杜毓文明显读懂了他的暗示,收回了探寻的目光,垂下眼睛来看着浮沉的茶叶梗。

  “多谢公公。”他温声说。

  杜毓文送杨文秀出了府门,然后他转身快步走进了里屋,叫了李青一出来。

  “皇上下旨让我去西北赴任,殿下愿意同往么?”他轻声问道,目光落在窗外,外面的人应该不至于听清,听杨文秀的意思,宣公主入宫尚未下旨,在杨文秀复命和下旨之间,自己还有时间。

  “愿意。”李青一抬起了眼睛,点了点头。

  “那殿下快点收拾行李,不要声张。”他轻声说道,“若是陛下宣殿下入宫之前殿下就已经动身了,陛下也不好说什么了。”

  李青一闻言吓得抖了一下,好像有人分开她的顶阳骨,浇下一桶冰冷水一般。

  她不想入宫,不想再回到那见不得人的地方去。

  “本宫也没有什么行李。”她说。

  “那题红姑姑和拾翠姑姑呢?”杜毓文轻声问道。

  “叫题红留在府里管事,”李青一说道,“若是她一个人忙不周全,可以叫银朱帮衬着,拾翠跟着本宫好了。”

  “殿下安排的臣觉得很好。”杜毓文点了点头,“那臣去自己收拾了了。”

  杨文秀回宫复了命,天子事务繁多,明显并未想起宣公主入宫的事,不过也有可能是他知道自己女儿畏缩的性情,只觉得那么远的地方料她也不敢去,所以心下就慢了下来。

  杨文秀当然不会提醒他。

  “武成侯说军情如火,今晚便动身,奴婢这就回去收拾东西跟上了。”杨文秀说,他方才把武成侯如何看重军情与皇帝大说特说了一番,看来皇帝也是了解武成侯的为人,对此信了至少七八成,说连夜动身大概心里更有感触,就更宽慢了几分。

  “也好,”皇帝搁了笔,揉了揉额角,扶着额叹了口气,“你也动作快些,别让武成侯等着。”

  “奴婢明白。”杨文秀行了礼,退了出去。

  他行李早就收拾好了,当然不需要收拾什么行李的时间了,于是他上了车,径直往城外去了。

  而武成侯也的确准备好了,两个人见了面,点了点头,就动了身。

  车子动起来了,李青一的心里松了口气,方才她一直紧张的抓着衣袖,几乎将自己的手心划破,而这车子一动,她差点支撑不住,险些昏过去。

  “拾翠。”她低声说,“我们这是离开京城了么?”

  “是的,殿下。”拾翠的声音里也杂了几分掩饰不住的兴奋与激动,“我们离开京城了。”

  “太好了。”李青一从胸腔里长长地呼出来一口气,她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有过这种感觉,好像一直以来压在她头上的黑铁大山慢慢地隐去了身型。

  让她平生第一次感受到了天空与长风。

  她深深地呼吸着,听着车轮的声音,马蹄的声音,日头落了下去,但是他们还在官道上前行着。

  她还听到了别的车马的声音,这条道路繁华忙碌而充满生机。

  让她不由得想起杜毓文教她背过的长安道。

  此地无驻马,夜间犹走轮。

  所以路边草,少于衣上尘。

  “等到你长大了,就会在某个时候突然理解书上的话了。”

  李青一似乎有点懂了。

  她撩开了车帘,看着苍茫的夜色滚滚而来,庞大的黑压压的京城被落在身后,远山俯首来迎。

  外面似乎真的很好,她想,她应该去看看,还没有看过,的确不该妄言喜不喜欢,或者适不适合自己。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双重生  情有独钟  美强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