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那南边的林茜!一个女子,我堂堂大丈夫,如何屈居人下?她底下的兵没有血性,甘愿为女子所驱使,我却不能!”
手下又道:“将军,既然无法为人所用,为何不干脆自立?咱们也占着关东一带,将来连关中一带也要占领。打赢了这边的仗,还怕打不下林茜?那林茜虽说被人传是神勇,可那是她并没有碰上您跟李将军。
南国军是个什么情况?一群乌合之众!当初李将军跟您可是追着他们打的!林茜逼退了南国军并不算什么伟大的功绩。且皇上在京都时,当时手下的兵也是良莠不齐的。林茜此人,不过被人传得神乎些罢了,并不足为惧啊!”
手下另一个人又说道:“皇上如今人在北边,但李将军一事实在叫人寒心。有了他的例子在前,谁还肯为皇家卖命呢?如今的皇帝不过是傀儡,只怕大家宁愿去投奔林茜那个女子,也不会再忠于皇上了!且看看吧,为了皇上的江山流血流泪,咱们最后能得到什么呢?”
这话,若放在李将军在时,是没有人敢当面说这些的。
可现在李将军不在了,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王震一听,果然有理!
他本不是那种有野心的人,王震打仗犹如神助,力气大又能打,人很壮硕,站在那里就能稳定军心。
军队生活弱肉强食,士兵们自然而然会有强烈的慕强之心,且当兵的多了,殉道精神就旺盛。
王震给人一看便知,宁死不败、宁死不退,所以手底下的将士们都乐意跟从他。
但是说起带兵,他是不如李将军的,李将军在世时曾说过,王震带不了万人以上的兵。
意思就是说他能打仗,却不是将才。
李将军在时,手下或为自己利益,或为李将军着想,多少都曾劝过李将军拥兵自立。
但是李将军忠心,哪怕猜到自己的结局不会多么好看,却还是选择忠于赵国。
如今李将军身死,让众多谋士早有的猜测有了结论。
有时候江山的命运便是如此,朝代兴亡由一些关键的人物作为齿轮进行着运转。
李将军这一枚小小的齿轮,就承载着周辰礼的江山未来。
而王震在底下人的撺掇下,本来无意谋反的他,被人奉承了几句,也开始觊觎起了那皇位。
他书读得不多,却也知道前朝、前前朝、前前前朝的皇帝都不姓周。
既然人人都称王称帝,他也很有打仗的才能,天下配跟他单挑的人,拉出来不超过十个手指头!
既然如此,他凭什么不能称王称帝?!
于是在打仗的时候,王震还跟人合计,自己称王,拥兵一方,跟少主一起享有关中一带的地区。
他这做派,令三股大势力都蒙了。
毕竟关中军事要地,北边想要往南边攻打,那肯定是不会放过关中一带的。
南国当初打仗就往关中一带派了人,被李将军逼退了,最后因为南边的势力被林茜打跑,断了粮草,就只好灰溜溜逃跑。
因为赵国被南国仇恨值拉满,所以南国逃跑时被砍了几万人的军队。
南国一小国而已,那几万的青壮年劳动力够他们缓好几年的。
若是如今战乱停止,朝廷派军过去直接能打到他们灭国。
只是如今赵国境内各地混战多,□□白道的站出来,要比一比大小王,所以南国这才得以苟延残喘。
像是赵国这样的大国,光是靠一支军队攻打,那是肯定打不下来的。
毕竟皇帝可以北上,还可以西进,可以逃的地方多,只要还有兵,一年、两年都别想打下来。
可一年、两年赵国人也可以继续繁衍啊!原本不够征兵年纪的青少年就又有一波可以上战场了!
所以大国就打纵深,多条战线一起深入,直接打进内部,让皇家没有狡兔三窟的可能。
只有多战线一齐打入,方有可能将这一大国吞下。且不短时间内打进来,就会成为拖延战。
南国的资源绝对不够,所以当初是以战养战。
根本不将赵国百姓当人,吃不了肉就杀百姓吃,没钱养兵了就抢百姓的钱,跟土匪没有两样的。
法丨西丨斯在南国人面前都要叫一声大哥。
所以大家都猜不到王震居然会临阵倒戈,毕竟他直接称王,那可就是四面楚歌了啊!
北边朝廷不会承认他,西边关中少主的势力也要跟他杠着,更别说东南林茜了。
按照目前王震的优势,也就占着地理上易守难攻而已,这两年收成但凡差一些他都要惨败,毕竟后勤那可就断了。
北边朝廷的周辰礼也懵了,他打仗打仗,怎么敌人越打越多了?敌人多倒不怕,怕的是敌人居然是从自己手下出的!
如此一来,方才真心开始悔恨,当初为什么要杀了李将军!
周辰礼本来就年近四十,膝下没有亲生的儿子,别说儿子,连个姑娘也没有!真有皇位却无人继承,这简直是悲哀!
自己性无能的事实被摆在明面上,全国都知道了他没有生育能力,这本来已经很憋屈了。
如今又加上北上遭遇背叛,北边大臣不听自己指挥,人人都想要将他当做傀儡。
一时怒急攻心,竟然也大病了一场。
新京,永安长发上簪着的发簪子都少了许多,临去新建宫殿前,还找人要了一串佛珠子。
沈驸马见状,心中不由得想起了被一同带来,安置在外的王无缘来。
“殿下戴这串佛珠做什么?进了宫若叫皇上瞧见,倒惹是非。”
毕竟早些皇帝可是兴灭佛的,杀的和尚不计其数。
如今永安戴佛珠,岂不是要跟皇上对着干?
永安却说道:“你这消息不新鲜,如今又不同了。前儿皇上病了,太后还打算求神拜佛呢。底下百姓有谣传,说是赵国如今闹得如此便是佛祖降怒。灭佛灭到太岁头上了。皇上近日病着,时不时还想起念佛经来。我越虔诚,皇兄跟母后越是满意。快到年关了,今年的过年流程不似往年,皇家祭祀的祭坛都未建成。只能念念佛以慰藉了。”
说着,永安似是嘲讽一笑:“如今也兴起临时抱佛脚来了。说不得过段时间又要为佛祖献个金身,修建庙宇,又是一番劳民伤财。我那皇兄,渐渐地竟也糊涂了。”
可她又有什么办法呢?她一辈子想要实打实的权利,可到头终究也只能借皇家的势力。
“听说那南边儿的林茜起先是做县令的,如今一路打到前京都去了,真不知道她是怎么做到的。莫非真有什么神佛帮她不成?”
永安见有了林茜,心中的野心开始收不住。
她若是林茜,如何能没有称帝的心思?
只恨她自己不是林茜罢了。
第101章
穿戴好后, 永安又要出门。
最近皇帝病了,太后的身子也不大好。
皇后是做实事的,皇帝后宫佳丽不多, 多了也没用,所以皇帝也渐渐死了找美人的心, 后宫就没有多少勾心斗角。
毕竟皇帝不能生, 妃子们已经没什么可斗的。
皇后不大懂得讨太后的欢心, 平时太后就愿意见见永安。
沈沐泽虽是皇家驸马, 到底还是外男,不可随意入后宫,经常是永安长公主自己进宫的。
这边永安上了马车, 到了宫里换成步辇。
一路进了后宫,恰巧遇见进宫学习的其中一位小世子在玩个球。
那球滚落到永安这边儿, 永安便吩咐身边的人帮忙送回去。
几个世子都是备选的皇帝, 她就算跟人处不好关系, 也不能得罪了其中任何一个。
永安虽是长公主, 论血缘来说, 是这些人的姑母辈, 若是其中有人成了皇帝, 那她就是名正言顺的皇帝姑妈。
毕竟她的哥哥是当今皇帝,过继的孩子自然也要认她。
可说到底她同这几个孩子没什么太亲近的血缘关系了, 所以无法真的拿自己的辈分说事儿。
纵然孩子还小,就是继位也暂时没有多大的权利。
可与其让她去站队勾结那些乱七八糟的党派, 她还不如跟这些小孩儿,还有她嫂子、太后处好关系。
毕竟她那在位的哥哥若是死了的话,真正掌权的人中一定会有太后的人的。
她哥哥已然没有正经的后嗣,那可不得为他母亲跟妻子多做考虑么?
至于她这个妹妹, 已经是被周辰礼隔绝在权利角逐场外了。
明明她才是跟哥哥一样,是同样拥有皇家血脉的亲人,但她却比皇后跟太后两个外姓人要不得势得多。
正要吩咐人离开,年纪最大的成王世子已经到了眼前,一个七岁孩童,身着名贵衣裳,只是颜色却选得稳重,
见到永安,他还乖巧行礼叫人:“见过皇姑。”
永安朝他点点头。
世子见状,上前说道:“姑姑替贤儿捡球,侄儿不知该如何谢长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