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召唤玩家,从县令到女皇_蓁吉祥【完结】(24)

  到了酒楼,刚说完预定的包厢,却见一个小二从眼前经过,手里端着一杯琉璃盏,里面装着玉液琼浆。

  看得陈安顿时一愣,以为是自己在做梦,于是掐了儿子陈平一下。

  “啊哟!爹!”

  听到儿子惊叫,陈安才发觉这并不是梦,整个人也稍稍放下了心来。

  只是心中不免疑惑,便朝身边的友人问道:“郑老兄,这、你们这兴和县这是怎么回事?怎么琉璃杯盏在这样场所就如此明目张胆拿出来?”

  旁边的郑学闻言,笑着说道:“不妨,这是我们兴和县的又一特产,内部有厂商会制作,这玩意儿县内不过一两银子就能买到。家里有些小资产的,买一套回去赏玩就是。”

  兴和县一向不如兴平县,这次难得能有个在老朋友面前吹嘘自己老家的机会,郑学也是倍感有面儿。

  “厂商?这琉璃是可以制作出来的么?”陈安还以为琉璃是天然的石头,没想到竟然可以制作?

  “有了这项技术,何愁没有钱赚?”陈安感叹道,“不知道兴和县何处可以购买琉璃呢?老兄在县城里发达了,也不该忘了挈带兄弟啊。”

  郑学被奉承两句心情也好,拍着自己突出的肚皮笑着说道:“好说好说,今日咱们只先用餐,明儿我带你去跟琉璃厂里的管事沟通。这是好买卖的,县内并不禁止。”

  陈安跟郑学也有几年的交情了,知道郑学为人还算是靠谱的。因此得了郑学这句话后,便放心了七、八分。

  随后一行人上了楼,陈安却在四处张望着。

  郑学疑惑道:“陈兄在看什么?”

  陈安边进了包厢,边说道:“方才入城便注意到城内没有乞丐,不知道是什么缘故。有人同我说的,叫我们来兴和县的大酒楼内瞧瞧就知道了。”

  郑学听了,这才哈哈大笑起来。

  “原来是如此。”

  “兄台在这里自然是见不到那些乞丐、残疾的。若在大堂见到这些,走路不便的爬来爬去,双手残疾的走来走去,这酒楼要成个什么样子?他们那些能做活的,自然是在厨房后边儿做事。”

  “这也是那位县令大人交代的罢?”陈安问道。

  郑学点头:“县令大人吩咐的,凡是行商开店的,帮佣若请了五个以上的,必须另请一位残疾人做帮佣。断手的就在后厨用脚烧火,断脚的学习切菜或者帮着洗菜,聋哑、瞎子这些也算在内,连工资都限定了最低数量。这是强制要求的,每月还有人定期寻访,做不得假。”

  第22章

  “聋哑的且还好说,瞎子怎么做事?”陈安的儿子陈平忍不住在旁问道。

  郑学颇有几分自豪地笑道:“多有要的呢!县内开了一家洗脚城,说是专门给人按摩、洗脚的。那里多肯要聋哑人,瞎子也可以给人洗脚,工资比那些手脚残疾的还要多。”

  虽说给人洗脚按摩,如何都算是贱业了,可残疾人能糊口,贱不贱的,不卖身都已经是很好了。

  县令大人做好事,做到了让百姓有所依靠,郑学身为县内的商人,自然也跟着觉得光荣。

  “那些人家父母倒肯?”

  “县令大人清查过一番,打了几次拐。这些人哪里来的父母?多是被拐来挑断了手脚筋的,根本都已经找不到父母了。还有那些手脚都不齐全的,也有专门的收容所。

  请了人给他们煮饭吃喝,都靠着有人每月捐几文钱过活。虽不如咱们寻常人家,却好歹有口饭吃。大人说了,捐赠要走公开的路子,每月花了多少钱,收了多少钱都要写清楚公布出来。”

  “哟,这可真是青天老爷。”陈安说完,又觉着叫女人“老爷”不大妥当,随后又改道:“是百姓的父母官呢!”

  “想那桃花源中写得都不如县令大人做的。”连陈平也在旁忍不住赞叹,“她虽为一介女子,却实在叫我这个男子都赧颜。”

  郑学点点脑袋,颇满意父子俩的态度:“这只能说不愧是天子门生,进过宫的总跟咱们不一样。你们也半年没来这里了,兴和县许多事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且还有得看呢。今日好好用餐,明儿我再带老兄跟贤侄城里逛逛。不知道是不是耽误你们收木材呢?”

  “这不相干,我吩咐手下先去做着就是了。一两日功夫,有什么耽误?只是要劳烦兄弟了。”陈安说着,要给郑学敬酒。

  郑学受用道:“说什么见外的话?”

  郑学是兴和县内的商人,也做些木材生意。

  不过他并不是什么大户,不过家里有些余资,跟着当地乡绅屁丨股后头糊口罢了。

  最近因县内有了琉璃生意,所以也从事些出口到其它县的买卖,倒是也赚些路费。

  渐渐的因为琉璃生意好,所以倒少做木材生意了。

  这次郑学回家也是打算进货的,要入冬了,准备来年春天再出去做生意。

  恰巧又碰上陈安父子过来,想着好歹旧交一场,有钱大家也一起赚,将来方可长久。

  况且兴和县的生意明着眼就能瞧见的,他何必藏着掖着,倒显得小气。

  这日酒阑,各自分别回到住处,闲话不表。

  且说到了第二日,陈安跟儿子一早起来就洗漱好,用过了早饭,就去了兴和县砍伐木头的地方瞧了瞧。

  打点好下手之后,父子二人又一同去了郑学府上。

  郑学家是一进小院,他是父母早亡,家里只有一个妻子一个儿子,另外一位老婆子伺候着的。

  最近听说买了屋后头一块地,准备将房子盖大些。

  他同妻子谁主屋,家中小少爷跟婆子睡在厢房。

  这会儿未到用午饭,郑学也一早起了。

  不做生意的时候他倒也顾家,在家陪着妻儿。

  她妻子本来在做些针黹,见到外男来了,打了声招呼,便将郑学怀里的儿子抱了过来,一路朝厢房去了。

  不多久,婆子过来上了茶,男人几个坐在厅前说话。

  聊不了几句,郑学就去跟妻子说了些话,大抵是说中午不回来用餐了。

  然后三人便出了门,先朝琉璃厂去了。

  琉璃厂内温度高,秋冬这天气还好,一人八小时工作制,有双休,来来往往都是运货的、内部还有烧货的。

  烧货的必须要求在当地有房产,一家子三代都是兴和县人,并且要签署保密协议,若是泄露玻璃烧制的方法,是要赔偿巨额罚款的。

  运送货物跟买办材料的人是没什么要求的,只要有力气男女都可来工作。

  这是县令大人定下的规矩,而且厂内规定,男女比例最低要有七比三,女性工作者招工不够的话,男性工作者也不会有更多的工作机会。

  本来要放到一比一的,只是女性来应聘的太少。

  虽说来工作的女性也基本都是些婆子,却也足够叫人惊讶了。

  内部烧制的地点是不许参观的,但是琉璃打包、装货、运输都是可以参观的。

  处理买卖交易的也有专门地点,郑学是轻车熟路的,带着陈家父子二人进了场,经过叫什么车间的地方,然后一路就到了办公场所。

  迎接他们的是一位样貌顶级的美男子,说是叫简秀,尚且没有字,未及冠的年纪,已经出来做生意了。

  陈安看看简秀,再看看自家已经二十五岁的儿子,顿时有种云泥之别的感觉。

  陈平不知道父亲心中在想什么,见父亲看自己,还对着父亲一通傻笑。

  陈安心中不爽,当着外人却没有发作。

  简秀先是着人拿了些样品给陈安他们看。

  “厂子才建起来没有多久,样品统共五样。琉璃杯、琉璃碗各是两种样式,若给外地人买卖,就是一两银子一个。要是定一千个以上,可以每个少五文钱。还有一个琉璃花瓶,这个错误率高,价格贵一些,要一两半若订购的多,每个可以少三文钱。”

  简秀说着,那边下属已经拿了样品进来。

  琉璃通透,款式精致,让人看了就欢喜。

  虽说简秀说的价钱,身为小木材商的陈安至多也就负担得起五十个,这是最低的拿货数量。

  可这种上好的琉璃杯盏,他趁着差价还在,卖出去少说也是几倍的利润!卖得好的也要十几倍、几十倍的利润!

  中途抛开破损的以及车马劳工费用,他也是纯赚!

  五十两买过来,卖出去就赚回来五百两!

  问题这样的买卖,还不必丧良心。

  不过陈安也没有直接冒险将所有的钱都压上。

  他的本业就是卖木材,而木材这种东西,人从生到死都需要。

  活着从建房起,死了到棺材里,人没法儿离开木头。

  不管乱世还是盛世,他卖木头赔本的概率不大高。

  正因着如此,陈安的性格就比较稳。

  抛开运送木材的钱以及这段时间在兴和县生活的费用,他掏空全部,留下些许生存费用,还能凑五十两。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无cp  基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