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不怕我被人打坏了。”李豆放下鞭子,一边说道。
李嫂子拍了拍丈夫,让他赶紧去。
李娟早些因为回娘家,一家子人住在没多大地方的院子里,跟她嫂子有些嫌隙。
如今搬出来住,本来跟哥嫂变差的关系也有了修复,李家人知道事儿,不管自己内斗多厉害,对外时总还是团结的。
兄妹两个集合,一起朝着蔓蔓点心铺去了。
中途遇上了李娟租房对门的赵二,他正站在巷子里,手上拿着个图纸,跟衙门里的秦晴正在说着什么。
恰巧两波人碰见了,赵二就跟李娟打了招呼:“妹子去哪里?”
这会儿尚还不到饭点,否则他要再问一句“吃了没有?”。
结果兄妹两个走的匆忙,直接略过了他的话。
见状,赵二也知道了他们有事,否则不至于略过他去。他们平时邻里关系友好。
因常去点心铺子吃早点,见到大柱在他们后边儿跟着,赵二拉住了人,问道:“诶,怎么回事儿?他们匆匆忙忙的哪里去?”
大柱也急着回去,他还要去东家那里一趟。
被人拦住了,本要挣脱开,因看是赵二,方才把事情说了。
三、两句话,说的也不清楚。
说完,就挣脱赵二跑走了。
秦晴在旁边听着,只听到什么“殴打李氏的丈夫来了店里”,“抓了女儿要回去卖人”等话,也没办法坐视不理了。
本来她是买好了院子,想要找个人好好装修。
恰巧做木工的赵二脱离他叔叔要出来单做,接了秦晴的生意,二人正在商量着装修图纸,结果却恰巧遇上了这事儿。
“碰上该我管的了,我瞧瞧去,赵二你且先照着我说的去订材料吧。”
“晴姑娘,做桌椅这事儿着急么?不急的话我也去瞧瞧,那李娟大姐是住我家对门的,我也想去看看有什么帮得上忙的。”
“说急也不急,你要来,咱们一起去吧。”
“诶,耽误晴姑娘了。”
秦晴笑笑:“不碍事。”
这边,李氏跟她哥哥已经到了。
“你这天杀的!”进了大厅,见到王大,李娟那太阳穴突突直跳。
倒没有瞧见坐在一旁的刘办二人,她伸出手来握成拳头,就往王大身上招呼。
看那架势,像是要跟王大不死不休。
旁边的萧姿见状,拉着王巧巧到一旁去站着。
第76章
王巧巧还在哭, 见到她娘冲上去,心中有些害怕。
倒不是怕打坏了她爹,而是怕娘被她爹打。
早些时候她爹掐着她娘打的画面, 此时还在她脑海里回放。
王大是万万没想到李氏会冲上来揍自己的。一时没反应过来,脸上一下子叫人挠出好几道印子。
等到要反击的时候, 王大又被王汉、刘办二人给拦住了。
这会儿秦晴跟赵二都到了, 伙计大柱因没找着东家陆蔓蔓, 也跑了回来。
王汉这会儿已经在吼人了:“像什么样子!像什么样子!人家老板还要开门做生意!你们吵吵嚷嚷的在这里打起来, 叫人家怎么做生意!”
见到秦晴过来,二人跟秦晴打了声招呼。
按照等级来算,秦晴比他们的位置要高些。
因她能力足够强, 人家要算一个月的帐,她一日就能算出来(用计算机), 所以底下的人也都服气她。
秦晴过来后, 了解了情况方才知道。
原来王大跟徐寡妇婚后, 如今徐寡妇又有了身孕。
王大本来跟李氏就有两个女儿, 和离之后每月要给抚养费用不说, 还要养徐寡妇带来的便宜儿子, 心中多有不满。
如今徐寡妇怀孕, 王大心想着那肚中的必定是个儿子。
以后要生儿子了,他王大也算是有后了。必须得为儿子考虑才是。
那徐寡妇的拖油瓶到底是徐寡妇的儿子, 即便要赶他走,让他自己讨生活去, 也不该是徐氏怀孕的时候。
因此王大便跟家里人商量出了主意。
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便是早早将王巧巧先嫁出去,等王巧巧出了门,再把王莲莲说了人, 那就不用再给钱了!
只要女儿出了门,自然就不必再抚养下去。
可那两个女儿,毕竟吃穿在王家多年。
王大一家还想着捞回些本钱。
恰巧最近县内组织保镖去保护商队,县里说了,一趟赚五两银子,若人回不来,县里出五十两银子的安葬、抚慰费。
许多穷苦的人家,就瞅着那一笔婚聘钱,纷纷将女儿送上。
不过他们是这样的谋算,男方若活着回来,只需给女方一两银子打点做聘礼,女方依旧将女儿嫁过去。
若男方没活着回来,男方那头给女方一半的安葬费用,女方为男方守节三年,三年后依旧自由婚配。
这已经成了最近县内的一大流行。虽然女方家这样做不大厚道,经常被说是吃死人饭,却也依旧有许多人家这么做。
毕竟那些穷苦人家才去做送命的买卖,男方都是家里困苦才出去护送商人的,能有个女人愿意嫁过来都很不错了。
像是给王巧巧定的人家,就十分的困难。这还是秦晴使劲撬了王大的嘴,王大才肯说的。
给王巧巧定下的人家,听说是父亲重病,哥哥瘫痪在家,母亲有些顽疾,只能在家做些轻便活计,嫂子照顾一家子人起居。
只有一个年轻劳动力,没有活路,才接了县里没什么人愿意做的活。
最主要是那家人没有地,就是对方活着回来,靠着五两、十两的银子,除却家庭开支外,也没法儿买一块地。
这样的人家,一听嫁过去必定没有好日子过。
嫁过去做儿媳的,说不定要给瘫痪的公爹把屎把尿。一家子困难,若将来还要生孩子,又该如何养得活?
这事儿本来可以同李娟商量,毕竟孩子是两个人的。
虽然林县令早先在堂前已经定下了,孩子婚配不归王大管,但这是法理,人与人之间还讲究情理的。
情理便是,王大是王巧巧跟王莲莲的爹,虽然对孩子不好,偶尔也有打骂,但在古代终究讲究个血浓于水。
要是说不想承担孩子的抚养费了,想要早些将孩子嫁出去,找个穷些的人家说一门亲事,只要对方人品不差,其实李娟也不会这么排斥。
主要是王大一句话也不说,就打算将女儿嫁去一看就知道困难的人家,这叫李娟不能接受。
就这样,讲明了事情原委之后,李娟又指着王大跟王老汉的鼻子骂了一刻钟,骂得口干舌燥的,杨妈给她上了一盏茶后方停。
秦晴等人骂够了,才张口道:“要我说,这还是王家的不是。当初县令大人已经明确让你们签字画押了,那证据还在那里,你们怎么也不该再插手王巧巧的婚事。”
王大跟王老汉当着秦晴的面儿,不敢反驳一句。
“这样,王大一会儿就跟李大姐一起去把钱给退了,把婚事也退了。这会儿商队还在外头走,不占人家的便宜。若人回来了,或是回不来了,这样没有父母之命的婚事也太坑人了些,这是万万不能算数的!”
李娟听了,方才哭了出来。
刚才她骂的太认真,心里的委屈都来不及发泄,这会儿才想起来哭。
王大听了这话,张了张嘴,本想反驳一句。
到底这是他的亲生女儿,他如何管不得王巧巧的婚事?
结果秦晴一个眼刀飞过来,他愣是一句话也不敢说了。
秦晴又说道:“这事儿我全权管了,一会儿王巧巧就跟我去妇女协会那儿一趟,跟她们也把事情说一遍。后续妇女协会的人跟我都会继续过问。若要我知道你们依旧强行将女儿、孙女嫁与他人,没有征得王巧巧的同意,你们只去同县令大人说去!”
王大一听说“县令大人”四个字,只觉得嘴巴火辣,屁股生疼。
毕竟早些被县令大人下令掌过嘴,又差点让人架在凳子上打死。
林县令是个好县令,这却只对听话不闹事的百姓是这样的。
如若遇上一个叛逆不服管教的,那保管十八般酷刑等着他!
事情到这里,也算有了个圆满结尾。
之后王大跟王老汉由王汉、刘办盯着离开蔓蔓点心铺,李娟要带着女儿给秦晴下跪,秦晴用了好大的劲儿才拦住,又嘱咐了几句方才离开。
群众见没什么热闹可看了,也都渐渐散了去。
陆蔓蔓是刚买了房子,最近在现实生活中要管装修的事情,一天到晚也没做什么,却就是累得要死,所以直播的时间大大缩短了。
今天店里发生在她店里的事儿,还是被人提醒了才知道的。
忙完装修的事儿,傍晚回到家陆蔓蔓就匆忙上线了。
到了店里,找来王巧巧问明了情况。
然后等到下班的时候,又将店内的员工多留了一刻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