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放心, 我绝对不白吃你的,我就从你这换一点回去,也让我家里人尝尝!”
胖婶拿出诚意, 范永芳不好推辞, 去厨房里用油纸包了一袋给她。
反正都是乡里乡亲的, 这么小的事儿应该不会被人知道。
“对了,这事你可千万别往外传呢, 我担心太多人知道不好……”
范永芳心里多少还是存着心思,现在情况特殊,不是什么事儿都好干的, 要是被人发现, 他们全家可都要吃枪子了。
“哎哟, 你放心, 我这人虽然嘴快,但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心里明镜儿似的!”
再说也不是第一次干了。
胖婶爽快的答应, 兴高采烈的拿着黄油饼干回了家。
胖婶家的人吃了后,纷纷好奇这东西是哪儿来的, 谈话的功夫就把一包黄油饼干吃的精光。
“妈, 你要不再管他们再买点,这东西太好吃了, 比压缩饼干不知道强到哪去呢!”
胖婶儿媳撺掇着让她再去谢家弄来点,这么好吃的东西,她还想多尝几块呢。
“我也是这么想的,都是邻居, 我们也不乱说,想必谢家应该是能卖给我的。”
胖婶心里有了主意, 第二天就又去了谢家。
她没好意思直接开口管范永芳买黄油饼干,而是说起了自己一个当食品厂领导的亲戚。
“你说你家晏和这么大本事,只在家做代加工多委屈他一身才华呀,要是能去食品厂当个技术员,也算是个稳定的工作。”
范永芳一听这事儿就犯愁。
她当初也不是没想着让谢晏和去食品厂上班可奈何自己家没什么背景,找人也不方便。
“我知道你愁什么,正好我有个亲戚在食品厂当领导,还能说得上几句话,你要是有这个心思,不如我就去帮你问问他?”
胖婶猜到范永芳的忧虑之处,也不催她。
他们两家现在也算个干亲,谢家人都这么有本事,出人头地还不是早晚的事,她现在搭个桥,以后有她的好呢。
范永芳眼神一亮,没多犹豫就答应了,她知道不能白叫人帮忙,肯定得给人点好处。
“我知道你要这个,我多给你包了几包,你拿回家去吃。”
范永芳去厨房一趟拿来了好些饼干,她做事儿敞亮,不想欠人情。
“我们也不白拿,你们家晏和做的这东西这么好吃我们不给钱也不合适,这钱你就收着,咱俩有来有往的才行。”
没等范永芳回绝,胖婶把钱放下拿着饼干一溜烟的就跑了出去。
她平日里喜欢占人便宜,但和谢家已经不要票了,她哪好意思不给钱啊。
再说两家交集不少,她觉得谢家为人都不错。
胖婶回家给自己家里放了点黄油饼干,又提溜这几袋子去了那个当食品厂领导的亲戚家。
说出去的话可不能食言,她心里都记着呢。
胖婶家和家里亲戚的关系都还不错,那个当食品厂领导的跟她家也算是三代血亲,远不到哪里去。
拿去尝了之后,食品厂领导对黄油饼干赞不绝口,还没放下饼干就向胖婶打听来源。
胖婶跟他说了一些关于谢晏和的事儿。
“他头脑聪明,可还是个高中生呢,而且之前有给人当厨子的经验,现在又喜欢自己研究这些东西。”
胖婶毫不吝啬地在食品厂领导面前夸赞谢晏和,表示十分看好他。
“高中生厨子?那后来怎么不干了呢?”
高中生也算是个稀奇学历,读完书出来当厨子的确实少见。
“唉,这些事就不提了,我就问你觉得这饼干好不好吃?”
那些事说来话长,就不算什么好事,胖婶转头就换了个话题。
“当然好吃,我们食品厂承包了那么多食品的加工,其中很少有能和这个饼干一样美味的东西。”
领导对黄油饼干充满了好奇,想着要是能让自己的厂子里学会做饼干的技术,说不定效益会提高不少,还能赚点外汇呢。
考虑到厂子里正好缺少技术员,他立马摆让胖婶跟谢晏和沟通,让他来厂子里应聘。
“你说的可是真的?”
胖婶哪能想事情会谈的这么顺利,光送了几包饼干,谢晏和的工作就快有着落了。
“那是当然了,婶儿,我知道你擅长跟人交流,咱这亲戚也不说客套话,您就帮我跟他说说,要是他能来我们这上班也算是双赢了。”
胖婶回去就把好消息告诉了谢晏和。
“这档子好事儿要是成了,我们家可得好好谢谢你呢。”
范永芳喜出望外,没想到自家儿子还能有这样的机会。
他们当然得抓住,去厂子里干活总比当个体户好。
“哥,你可千万别犹豫,这种机会可不是常有的,你只要进了厂子,工资根本不用愁。”
谢梅生怕谢晏和有顾虑,开口劝了几句。
“确实是难得的机会,晏和,你就去吧。厂子里虽然不及在家里自在,但能将你的优势发挥出来。”
郝兰打心眼里替谢晏和高兴。
现在大环境是这样,如果不跟着集体干活遇到的困难不止一星半点,总会有各种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