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要好好学习,她要当一个有文化,又漂亮的军嫂。
想想过几天就要结婚了,姜灵还真有点激动。
因为激动,晚上还做了一个不可描述的梦。
二十八,把面发。
知青点的知青们一大早上起来也开始发面准备蒸馒头。
天气冷的确不好发,但是他们有炕,发面还是挺快的。
孙树才现在做饭上瘾,一大早就招呼着男知青在那儿和面揉面,还问姜灵要不要蒸馒头。
姜灵问,“你能给我和面揉面吗?”
她会蒸馒头,也会蒸各种花样儿,但是她不喜欢揉面和面。
孙树才还没回答,姜灵又道,“送你半斤白糖、”
“行。”孙树才一口答应下来,“不用白糖,咱们谁跟谁啊。”
姜灵头也不抬,“你跟我呗,给你半斤白糖,给我和面揉面,再给我弄点烙煎饼的面糊。”
这可是光明正大能囤货的好时候,到时候就说自己饭量大都吃了,谁也不知道啊。一点都不耽误她正月初六结婚。
孙树才没有不答应的,让她把面盆和面粉都拿过来。
正吃早饭的时候谢景临又呲着牙来了。
姜灵问,“小梨呢?怎么不见小梨?”
谢景临一僵,“咱俩搞对象找她干啥。快吃饭,吃完饭去张大娘家量尺寸。”
这是要做结婚用的衣服了,姜灵来了精神,“不急,我先吃了饭画个图。”
三两口的把饭吃了,又拿出本子和笔,在纸上画了一件后世结婚常穿的秀禾服夹袄。领口那儿缝上白色的兔毛就更好看了。
从屋里翻翻找找,找出三张白色的兔子皮,“一会儿拿上。”
谢景临虽然不懂设计,但也能看得出来这图画的好,“你这画的可真好看。能做出来吗?”
姜灵笑道,“能的,裁剪出来我跟张大娘一块做,下面就穿黑色裤子就行了,我有新的,没必要太讲究。”
这话谢景临不爱听了,“那不行,咱可就结这一次婚,怎么也得办的热热闹闹的,漂漂亮亮的。”
还有七天就要结婚了,谢景临只要一想到这个就激动的不行。
不激动不行啊,他可是光棍那么多年的人了,以前没媳妇儿抱也就算了,现在马上要娶媳妇了,浑身上下都洋溢着幸福的劲儿。
就今天早上还早起洗了一次裤子,丢人啊。
咳咳,不能多想,再多想估计得流鼻血了。
姜灵跟着谢景临去了张大妈家,将设计图给张大妈看了一眼,张大妈顿时瞪大眼睛,“你画的?”
姜灵下巴一抬,“是不是很好看?”
“好看。”
张大妈赞不绝口,但又皱眉,“可这么复杂的我剪不了啊。”
于是姜灵就开始撸袖子了,“我来。”
灵姐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
姜灵剪刀用的出神入化的,把做衣服一把好手的张大妈都吓了一跳,“你不是不会做衣服吗?”
这说的是姜灵棉衣棉裤的事儿了。
姜灵脸不红心不跳道,“我这不是想法子跟您套近乎吗。”
张大妈乐了,“近乎跟我没套着,跟你婆婆套上了。”
还别说,真是这样。
两人正忙活着,曹桂兰拉着一张脸过来了。
她也没避讳,直接跟老姐妹吐槽,“也不知道怎么想的,于会计家的一大早上我家里来了,说让我家去提亲。”
姜灵的剪刀一停,耳朵都支棱起来了。
有瓜。
第206章 谁是你最帅的儿子
见她连剪刀都停了,曹桂兰哭笑不得,“你这听闲话比做衣服都重要啊。”
姜灵脸不红心不跳道,“我这明明是提前关爱未来小叔子。”
曹桂兰乐不可支,之前还真没把姜灵往儿媳妇那方面想,也就没仔细琢磨这小姑娘。
现在真成了儿媳妇了,她就发现姜灵有趣儿的地方了。
就她儿子那个不会说话的东西,找这么个儿媳妇,还真的挺不错的,起码性格好,不然换个较真儿的能被谢石头话给噎死。
“行,那我就说说。”
曹桂兰想到于会计家就觉得一阵厌恶,“早上的时候于会计两口子就来家里了,先夸了夸老三,又说起了他家的于晓娟,那意思是两人都一起长大的,两家知根知底的,不如结个亲家。我就说了,老三还得上学,转年夏天就得考中专暂时不想考虑娶媳妇儿的事儿,而且年纪也小。你知道他们家说啥吗?”
见曹桂兰问她,姜灵眼睛都亮了,“说可以先定亲,等考上中专再结婚?”
曹桂兰脸上的表情一言难尽,“没错,就是这么说的。”
姜灵蹙眉,“可我记得没错的话,于晓娟今年也不大吧?”
在乡下结婚虽然早,但也不至于这么早吧?
她都觉得自己十八结婚还早呢,没想到还有更离谱的。
曹桂兰点头,“你真以为她小呢,跟你一般大了,就是生日小点儿,结婚都行了,但我都说了老三还得考中专了,他们还不罢休。最后见我生气了,于会计才说了实话,说于晓娟在家要死要活的,说嫁人就嫁谢景明,除了他谁都不嫁。还逼着于会计两口子早点把婚事定下来,生怕老三被其他人家给定下来了。你说怎么还有这样的人呐。”
听着曹桂兰说这话,姜灵不由犯嘀咕,于晓娟有问题是肯定的,不是穿越就是重生。但于晓娟为什么一定要嫁给谢景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