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英笑了,当天下午就拿了书本过来了,一起学习。
俩小的还得上学,待了会儿就走人了。
姜灵趁着空闲的时候就跟黄英打八段锦活动筋骨,也不错了。
晚上谢景临回来的时候姜灵还跟谢景临说,“等明天还得跟妈说一声怀孕的事儿,她一直惦记呢。”
“行,你去发就行。”谢景临很想干点那啥事儿,但知道媳妇儿怀孕才一个多月,所以也就老老实实的了。
姜灵完全不知道他的想法,还在想她的割草小分队的小姑娘们,“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样了。”
谢景临没想到怀了孕姜灵竟然多愁善感起来,“她们有自己的人生,我们是帮不了他们的。不过我可以跟大队长说说重视教育的事儿。”
姜灵心思一动,“你说,如果我说资助她们读书,她们的父母会答应让她们上学吗?”
谢景临问她,“她们一旦去上学,家里就少了一个能干活的,你觉得她们的父母能答应吗?恐怕会拿了钱转头给儿子上学去了。就算你在村里有威信,我在村里也能说得上话,但说到底都是人家家里的事儿,咱们离着远,也不常回去。威慑力也就不大了。”
这话说的姜灵心里一阵难受。
她的割草小分队的小伙伴们,大的都十一二岁了,最小的槐花也九岁了。在乡下九岁十岁的孩子即便不下地干活,也得在家里干家务洗衣服做饭。女孩子读书,在他们看来那就是浪费钱。
想到这儿姜灵心里就一阵心塞。
真的好难啊。
第365章 安楠的打算
义务教育也是到了八六年才开始实行,在此之前大批的孩子没有学上。
就是实行义务教育了,各地区开展的情况也各不相同,很多女孩子依然得不到学上。不交钱了为啥还不让上?
为了让女孩子在家干活,增加一个劳动力。
即便小一点儿没法下地,那也能在家带弟弟妹妹?
而在八十年代全国普遍开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多一个人头多分一点土地。到了自家干自家的时候,九岁十岁的孩子也是劳动力,重力气的干不了,轻省的却能行。
姜灵沉默了,谢景临摸着她的脊背安慰,“你为她们做的已经够多的,她们肯定也会自己努力争取更好的生活的。”
姜灵点头,也只能这么安慰自己,“没错,她们肯定都会努力生活的。”
这样的话题过于沉重,姜灵不想说了,谢景临也不提了。
或许等哪天她真的有本事了,才有能力拉她们一把,哪怕只是走出那片村子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不是也比一辈子呆在村里要强?
夜里姜灵做了一个梦,梦见她的割草小分队朋友们被逼着嫁人了,一个个看上去稚嫩的小脸,却要过早的挑起生活的重担。
梦醒了,外头天还黑着,姜灵舒了口气,窝进谢景临怀里又睡了过去。
隔天姜灵去给曹桂兰发电报,这时候的电报可都是按照字数来收费的,挺贵的,姜灵难得做了一回勤俭节约好儿媳,电报上就三个字:怀孕了。
发完电报回家,黄英已经在门口等着了。
开门进屋上炕,两人开始学习。
黄英毕竟上班好几年了,幸亏能考上中专的脑子都不错,一开始看着题目有点陌生,慢慢的看看课本啥的也就捡起来了。
姜灵虽然学的也不错,但时间紧急,她也不可能拿出太多时间给她讲题,偶尔可以,多了那也不行。
所以学习这事儿还是靠个人。
两人认认真真学习的时候,大院里的一些参加高考的学生也在努力学习了。
傍晚的时候谢景临回来说,“部队为了支持大家高考,特意将以前的那个图书馆收拾出来了,里头有桌子啥的,也有少量的资料书,想去的可以过去。”
又顿了一下说,“那边有人给烧热水,大炕也给烧起来了,还不错。”
可惜他说完就见姜灵撇嘴了,“条件再好有咱家这条件好吗?”
自家炕上宽敞又暖和,这柴一天都不待停的。而且姜灵囤了不少的吃的喝的,干果不少,还有不少的苹果之类的水果,都在地窖里藏着,也不知道她往哪儿买的。
谢景临点头,“那资料%”
姜灵打开旁边的柜子,谢景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里头全是有用的资料书。
他以前就知道姜灵会学习,但没想到早早的就准备了那么多的资料书。
外头的人找资料书都找疯了,有人跑废品站找,有人跑书店找,还有人打电话找首都那边的亲戚朋友帮忙。
反正到了这时候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多大能耐的都使出来了。
但估计都没姜灵齐全。
姜灵也想过跟人分享这事儿。
但大院里人太多了,给这个不给那个也不好,都给了她还看个屁,想看的时候不在手头上,再要万一人家没看完呢。
反正就挺麻烦的。
索性她也不考虑这么多了,安安稳稳的学自己的吧。
她这个师父不去,黄英也不去,两人一起学习倒是不错。
中午的时候黄英回家吃饭,谢景临就说,“你眼瞧着就要考试,再开学,咱俩在一起的时间都少了,她天天在这学习也不是事儿啊。”
姜灵算是明白了,顿时无语,“人家黄英也没碍着你啥啊,你早上走了人家才来,你回来人家立马就走,你还想咋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