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另嫁小叔,夫妻联手虐渣_冬月暖【完结】(220)

  “说她御夫有术,正得意呢。”

  “如此是该她得意。”

  辛安揉着脸,不好意思道:“我哪里是笑这个,是林姐姐说我胖了,我不好意思呢。”

  “哪里胖了,这模样唐二弟应该很稀罕才对啊。”

  林窈还捏了下她的脸,“瞧着肌肤水润光滑,吹弹可破,我若是唐二弟哪里还舍得出门去当差,恨不得将她系腰带上不可,走哪带到哪。”

  辛安又想起唐陌曾说过这样的话,笑的更欢快了。

  随同严文惠一道来的邱文鸳眼神暗了暗,“有什么好得意的,迟早都一样。”

  林窈侧首,“这是怎么了?”

  许是觉得自己的话不中听,邱文鸳看向辛安,“不是说你。”

  辛安略微一想就有了猜测,定然是那位韩家公子纳妾了,浅笑着摇头,“我瞧着邱姐姐心情不太好啊。”

  辛安的记忆里,韩家那位韩公子风度翩翩,颇有才华,就是有些管不住自己的裤腰带。

  邱文鸳的话也证实了这一点,两人成婚一年多,那位韩家公子就领回了两个妾室,最近又碰了邱文鸳身边的人。

  这事众人也只能听邱文鸳抱怨几句,别的也不好多说什么,尤其是夫妻之间,今儿人家要死要活,明儿人家又亲亲热热了,搞的劝说的人活像是个小丑。

  好在她自己也想听大家劝她,抱怨了两句也就过了,说大伙儿好久都没聚在一起,等空闲了一定要一块儿去看戏,也好松快松快。

  “那得要等过了年。”

  严文惠说年底就没有清净的时候,“感觉好像什么都没做,又感觉做了好多事,每日忙忙碌碌也没见忙出来什么名堂。”

  林窈点头附和,说最近天又冷还累。

  几人说着家长里短,林窈忽然问起魏家的事,“赵姐姐到现在也没出过门,魏业婉拒了大伙儿上门探望,竟是一点消息都没有。”

  严文惠看向辛安,“上魏家看诊的神医还是你引荐的,可知内情?”

  辛安摇了头,“神医的嘴很紧,什么也没问出来,前些日子送了些补药进去,只听说好些了,什么样也没见过。”

  “真是好奇怪的病症。”

  这里头有事,但人家不愿她们这些人参合进去,她们也没法子。

  正说着话就听有人在窃窃私语,说谨王什么的。

  林窈拉住了一个问才晓得,就在刚刚,谨王一家已经进城,赶在年前回来了。

  辛安心眼睛都亮了,做了那么久的准备,总算是将人给盼回来了,多不容易。

  “半个月前宫里的人就到了谨王府洒扫,搬过去好些物件儿,当时就想着要回来过年,没想到还真是。”

  “到时候咱们要不要递送个拜帖过去?”

  此话一出大伙儿都不说话,脸上还有些尴尬,谨王当初被发配出去那会儿平日里往来的都不见冒头,一个个退避三舍生怕被牵连,如今人家回来了,再往上凑着实尴尬。

  林窈扯出笑来,“回来了自然要送拜帖,但咱们都是做儿媳妇的,这种事得要家里做主。”

  几人顿时恍然,重展笑颜,尴尬也应该是当婆母的尴尬。

  辛安忍住笑意,就觉得挺有意思。

  等回府的时候就和王氏说起谨王已经回来的事,王氏道:“我们于谨王府并无什么往来,自然也谈不上落井下石,既然回来了差人送一份厚礼过去即可。”

  “只是那处桩子...”

  辛安道:“我问过林姐姐,说既是皇上的恩赏就断没有收回去的道理,若是我们主动归还倒是显的谨王小气。”

  王氏想了想便也没再说什么,此时平秋领着陶怡然进了门。

  多日未见陶怡然憔悴了不少,原本就害喜,又动了胎气,不好好养着还接了玉姨娘的孩子养在跟前,让她更显憔悴。

  见礼后缓缓坐在一旁,她是来求王氏重新寻找一位乳母,“那乳母看着健壮却喂不饱七斤,惹的七斤总是哭闹,儿媳想多请一人照顾,也周全些。”

  王氏并不满意她接了孩子去照料,“依我看你还是将那孩子送回去,让玉姨娘照看,眼看养好你自己的身子才要紧。”

  陶怡然其实早后悔了,觉得玉姨娘的孩子不仅吵闹还丑,尤其是她见到那孩子拉了一尿布,整个人都不太好,王氏一说她就借坡下驴,“是儿媳考虑不周到,原是想让玉姨娘多歇息,没想到儿媳的身子不争气。”

  “如此就让玉姨娘也养孩子,倒也不用麻烦再去请人。”

  辛安垂眸,心想着无欲无求的陶怡然算计起妾室也是半分不留手。

  对玉姨娘这样的妾室来说,姣好的身段是争宠的必要条件,一旦开始喂养孩子便意味着长时间不能争宠,且陶怡然明显是要将玉姨娘当成乳母,这是多怕自己生不出来一个儿子?

  王氏懒得管春华院的事,让她自行做主。

  都没等陶怡然道谢听门房前来回禀,“夫人,族中的人到了。”

  门房说侯府的大门口来了唐家族中的五位公子和三位姑娘,另外有十几个随行伺候的人,都是由族中大老爷和大夫人领着来的,人已经下了马车。

  比预计的时间提早了十来日,王氏有些意外。

  她哪里晓得唐家族中的人渴望这一天已久,老侯爷还在世的时候族中的人就说要来京城帮衬着老侯爷,那个老侯爷担心皇帝会过河拆桥,正忙着避其锋芒急流勇退,担心唐家那些人来了后稳不住闹出事来,便一直没答应。

  到了唐纲这一代,他嫌弃族中没有出息的人,来了也是占他便宜便也没答应,这回老太太的消息一去那些人恨不得当晚就出发,生怕侯府的人又反悔。

  第313章 出息的族中儿郎

  “你们两个随我去迎接。”

  王氏整理了一下衣裳起了身,陶怡然和辛安也起身跟在了她身后。

  侯府大门口,唐家大老爷唐豫抬眼看着气派威严侯府大门,看着匾额上那几个烫金的大字,心潮澎湃。

  旁边站在他的妻子赵氏,身量并不算高,长颇有福气,肩宽厚背,笑起来很是喜庆和善,眼角几道褶子舒展,一看就是日子过的顺心没吃过苦的人。

  身后一众家中小辈也是忍不住打量,唐家在东南方向的蔚州,因着侯府的关系唐家也是当地的大族,富贵荣华自然不缺,世面也是见过的,但和京城的繁华比起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大哥大嫂来了?”

  几年前唐豫来过京城,见过王氏,算起来他比唐纲大了十来岁,模样自然也看着显老,王氏一眼认出了他,“收到你们的信我就掐算着日子,想着你们应该要到了,快快里面请。”

  门口不是说话的地方,简单寒暄两句一行人就进了门,陶怡然和辛安站在影壁后等着,人一进来就福礼问安,“见过大伯父。”

  一行人的目光都落在了两人身上,眼里带着惊艳之色,尤其是跟着来的三个姑娘,原本以为自己已经是很出色的人了,在两人跟前忽然就没了自信。

  王氏笑着介绍,“这是我两个儿媳妇,这是大儿媳妇,娘家姓陶;这是二儿媳妇,娘家姓辛。”

  唐豫点头说好,倒是不方便说什么,赵氏将两人一阵夸赞,互相见礼后王氏带着两个儿媳妇将一行人都领往春荣堂,去拜见老太太。

  “老太太可好?”

  赵氏自来熟,亲亲热热的走在王氏身旁,“得到老太太的信我们心中实在欢喜,路上也不敢耽搁,就想着能早一日来见见老太太。”

  “母亲一切都好,就是惦记着你们,昨日还在念叨,一会儿见了你们还不知道多欢喜。”

  赵氏捋着衣袖,又抚上发髻,“一路风尘仆仆,该梳洗一下再去给老太太请安,不会失礼吧?”

  她这么一说身后的几个小辈拉衣裳摸发髻,都有些慌张,王氏停下脚步,“老太太最是和善不过的人,知道你们来了定是迫不及待想要见你们,又如何会觉得失礼,只会心疼你们路上吃了苦。”

  “你们住的院子我早早的就让人收拾出来了,方才已经命人再去洒扫,用炭火驱一驱屋子里的寒气,再烧上些热水准备些清淡些的饭食,等见过老太太再过去刚刚好。”

  “弟妹你可真是周全。”

  赵氏一下子就喜欢上王氏了,若是王氏闭着眼说他们一点都不乱,很体面,她是一点都不能相信,说老太太会心疼他们,这感觉就又不一样了。

  他们这回来京城就是想来借势,别看嘴上说不敢耽搁,实际上是迫不及待,也做好了会被侯府小瞧的准备,眼下王氏这般热情的接待他们,什么驱寒烧水,让人听着就心里就觉得踏实。

  片刻后就到了春荣堂,王氏笑着进了门,“母亲,族中的人都到了,是大哥大嫂带着来的。”

  唐豫夫妻领着一众小辈给老太太行了大礼,老太太伸手虚扶,“快快免礼,一家子无需如此。”

  “多年没见,豫哥看着更睿智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