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就那么坐在床沿看着他,脑子里全是过往,她是如何欢喜的嫁到侯府,如何对唐荣视如己出,伺候公婆,料理这偌大的侯府,想的越久越觉得没意思,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缓缓起身,走之前又一次掀开了盖在唐纲心口上的被子......
第435章 得了张老将军的照拂
如今已是初夏夜里算不得凉,但唐纲本就病着,夜风这么一吹次日便病情加重,咳嗽的胸腔都在震动,还咳出了血丝,吓的他立刻去请了太医来看诊。
太医看诊的结果和府医差不多,就是劳累加上邪风入体,“侯爷好生歇着,发发汗,吃上两副药即可。”
本是三分病,愣是被唐纲演的像是要断气,见他还有力气呻吟王氏也不管,她病的时候唐纲只认为她娇气,只要是他需要,她即便是托着托病也要出门替他张罗。
何曾管她死活?
但轮到他病了便是一副所有人都应该围着他转的模样,真想让所有人来看看何为娇气。
辛安暂时掌家,府中大小事都逃不开她的眼睛,得知唐纲咳嗽的厉害还亲自去瞧了一眼,又叮嘱府医多开好药,“父亲也是身子虚,府中也不缺好药,该要多补补。”
府医的意思此刻的唐纲万不可补的太厉害,虚不受补身子会亏的很厉害。
辛安不再言语,但这话王氏很快就知道了,虚弱着让唐纲的几个妾室都到她跟前说话,“你们都是侯爷的妾室,侯爷可是你们的依仗,如今侯爷病着该要多体贴些。”
“我也病着,身子不中用,但侯爷不能因此受委屈,汤汤水水的滋补品也该给侯爷送些,整日清粥就苦药汤谁受得住?”
“都上心些。“
也不知道唐纲是不是不中用,几个姨娘在身旁伺候侯府都没能有庶子庶女出生,王氏看着这几副半死不活的颜色心头也窝火,“侯爷正当壮年,你们都上心一些,保不齐还能有个一儿半女,往后也是依靠。”
为了让唐纲心情好些,王氏很贴心的让平秋开库房挑了几匹颜色好的料子送给几位姨娘,还赏了她们一些滋补药材,效果也是很显著的,当日就有姨娘熬煮了能甜死人的甜汤喂到唐纲的嘴里。
唐纲喝了苦药,满嘴苦涩,竟觉得那甜汤很是不错,喝了半碗,让他本就受损的嗓子雪上加霜,喉咙整日都有痰响声。
有那些姨娘围着唐纲转悠,王氏放心歇息去了,得知还有姨娘准备奋力一搏准备弄些助兴的药回来给唐纲用,王氏只当做不知,也不管。
不是说她不好吗?
总不能白担了这名声。
三日的时间转瞬即逝,这三日辛安闭门不出,除了料理些府中琐事就是休息,再次出现在人前时她已经精神饱满,气色归来。
更重要的是这三日她得到几位管事的检举,也掌握了一些证据,只待她和王氏商议出个结果就能动手。
也是在这日,京城和辛安交好的人都收到了她从淮江带回来的礼,这就是告诉各家她已经休整妥当,邀请她赴宴的可以给她下帖子了。
“奶奶都不知道要怎么谢你,前些日子我是担惊受怕,一日也歇不好。”
“好在菩萨保佑,那孩子竟遇到了良善的辛家人。”
两日前张家就给辛安下了帖子,请辛安过府一叙,为此张家少夫人还亲自登门探望了辛安。
“好孩子,你告诉奶奶,该要如何谢你才好?”
小孙孙平安归来,张老夫人不顾年迈在菩萨跟前跪了整整一个时辰,她本就对辛安的印象不错,如今已将她当成了自家恩人看待。
辛安道:“张奶奶客气了,不过是举手之劳。”
“我弟弟捡到小公子并不知他的身份,只是觉得孩子不大一个人在外可怜,家里也不缺那几口饭菜,并未想过好处。”
“至于我带他到京城最开始也不过是觉得孩子长的好,可爱,原本是想让我身边的翠屏姑姑收养下来,得知他是张家三爷和公主的孩子自是意外,但想的也不过是做了一件好事,当积了福报,张奶奶莫要太往心里去。”
“皇上给了我娘家赏赐,已是格外厚重。”
她并不准备从张家这里拿再拿好处,凡事都要讲究一个见好就收,有些东西还是细水长流的好。
张老夫人知道她说的不是假话,拉着她的手好一阵感慨,又道:“你虽不要,但奶奶却要给你,你可不能拒绝,要不然奶奶心里不安。”
她给辛安的是一块挂腰间的玉佩,“这是当年先皇赏给太后的,太后又赏赐给了我,如今我将这玉佩赠与你,你也别收着,戴上。”
这是想给辛安抬一抬身价,辛安要推辞,毕竟东西太贵重,她戴上也太招摇,张老夫人却道:“听奶奶的话,你戴着很合适。”
“你是你祖父亲自定下的孙媳妇,你张爷爷和你祖父那是过命的交情,若是照着以前,你都能算我的儿媳妇,收着吧。”
话到此处辛安也不好再拒绝,只能厚颜收下,好在今日她过府带来不少礼物,要不然还真是不好意思。
张老将军见到她的时候见她腰上已经悬上了玉佩,满意点头,“多谢你了。”
“张爷爷莫要再说多谢的话,我是真的有些不好意思了。”
辛安送上了她带来的茶叶,又说她会有一批酒到京城,“等到的时候我给张爷爷送些来。”
“嗯。”
张老将军乐呵呵的笑道:“有善心还有运道,辛家是好样的,我已经命下面的人去寻你爹,和你爹谈上几笔买卖,不嫌弃老头子占你家便宜吧?”
张老将军四个儿子都在军中,且都掌着兵马,要不然皇上也不会将公主下嫁给张家三郎,如今张老将军发了话,往后军中的采买只要辛家有的,就找辛家买。
尤其是盐和糖。
“多谢张爷爷。”
辛安一脸欢喜,“我爹知道了只怕要高兴的昏过去,一定会觉得我很有出息。”
张老将军也笑了起来,出府后还好一阵感慨,都是武将,都有战功,张家如今依旧显赫,侯府那是每况愈下,当年老侯爷急流勇退,退的也太早了。
回府后翠屏姑姑拿着帖子上前,说礼物送出去就收到了帖子,不是邀请她过府叙旧就是说要来拜访她,要知道捡到公主的儿子,此事听起来就很稀奇,都想知道一个人的运气怎么会这么好。
第436章 唐纲:老二不如老大贴心
辛家的事已经在京中各家传开,即便有些人家酸的厉害,也要因为辛家身份变化对辛安多那么两分客气。
有钱财还有皇上青睐的辛家,即便是侯府也必须调整两家相处的模式。
“二皇子府可有帖子来?”
二皇子妃生产,辛安回来后便命人单独送了一份贺礼过去。
“尚未。”
翠屏道:“徐夫人收到了二少夫人送的礼,说明日上午会携徐少夫人前来探望夫人。”
徐家出面比二皇子府出面更好,辛安也更愿意和徐夫人说话,“既如此明日上午就不安排别的事。”
用了午饭正在小憩,宫里来了人,皇后身边的姑姑亲自来请辛安进宫,辛安前脚走后脚唐纲就得了消息,“皇后怎么会单独请老二媳妇进宫?”
已经精神大好的王氏好心为他做了解答,“侯爷还不知道,老二媳妇从淮江带回来的小娃娃居然是永安公主的走失的儿子,老二亲自带着老二媳妇和那孩子进的宫,皇上亲自看过,确认了身份。”
刚好些的唐纲只觉得心头一震,果然,那孩子果真不是凡人!
“老二媳妇是何时得知,为何没有先和我说?”
是他失策了,他早对那孩子有了怀疑,若是寻常孩子老二媳妇怎会亲自照料,允他同车而回。
难不成辛家早就知道?
脑子里瞬间有无数种怀疑,但每一种都让他无比的后悔,那是多大的功劳?
给了辛家就是白费!
“从淮江回来那日被老二看出来的,当时本想来和侯爷说一说,可惜侯爷昏睡不醒。”
王氏维护辛安,便将事扣到了唐陌头上,夫妻二人有一个被这个当爹的恨就够了。
“谁知道亲家运气会那么好,随便在路上捡个孩子就是公主的儿子。”
见唐纲面色铁青她心情就极好,继续刺激唐纲,“皇上当场就赏赐了亲家公,亲家公现在也是五品的员外郎了,亲家母也有了安人的诰命,如此辛家也是有了身份的人家,不再是商户。”
“等侯爷身子好些还要想想往后如何的和辛家相处,以往的章程怕是不合适了。”
有句话是怎么说的?
自己的失败固然可怕,但同伴的成功更令人揪心。
这是唐纲此刻的心里写照。
曾经有一个立功的机会摆在他的眼前他没有细心察觉,等得知自己失去了什么才后悔莫及,这样天大的功劳就在自己病中昏迷时溜走,心中的难受憋屈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