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了糖水,稍后饮下一碗再小憩一会儿,我还给做了一双鞋子,试试合不合脚。”
若是早前唐荣必定欢喜,这不就是他梦想中的妻子吗,人美心善富有才情,对他更是事无巨细的妥帖照顾,眼下却有些索然无味。
进了屋喝了汤水更是觉得黏嗓子,又重新吃了茶水才好些,陶怡然拿着一个单子送到了他跟前,“荣郎,我闲来无事清点了嫁妆,发现好些物件儿我也用不上,若是白白放在库房倒是可惜了,那些都是父亲这些年来珍藏的好物件,你看看可有用得上的?”
虽被禁足但辛家送了东西来她是知道的,知晓眼下处境的她并没有坐以待毙,便拿了自己的嫁妆来讨唐荣的欢心。
且她自信只要她牢牢的抓住唐荣,再生下府中的嫡长孙,今日拿出去的这些物件儿迟早回到她的手里,还会回来的更多。
果然,看到单子上的那些个物件儿的名字唐荣的心情瞬间就好了不少,不过他维持着淡然的表情,道:“既是你的嫁妆自当妥善保管,哪有随意拿出来的道理,我乃男儿,焉能用妻子的嫁妆。”
“荣郎怎能这般想,你和夫妻一体,如何又要分你我,再有我娘家怕是往后还有事需得麻烦你,若是荣郎不收,便是心有芥蒂,想要与陶家划清界限。”
话语未落泪先流,她母亲说这些个招数不宜使用,却不知道这才是对付男子的绝佳利器。
此时的陶怡然还不知道唐荣是个什么都想要的人,即便是想要她的嫁妆也断然不会开口,若非必要,他甚至都不会沾手,却自有法子将这些物件儿替自己办事。
等陶怡然又说了几句软话后唐荣才拉住了她的手,“我知你一心向我,我说过,不管外界如何非议,我心不变,你无需担忧。”
陶怡然很是感动,“荣郎待妾情真,妾心感怀,当以..”
唐荣轻抚她的嘴唇,“我知。”
两人一番耳鬓厮磨,半晌后唐荣的目光才重新落在了那张单子上,像是刚看到一般,“有五彩琉璃盘?”
“有的,听说还是海外来的,置于光下流光溢彩。”
唐荣说想看看,陶怡然立刻就让刘姑姑去取来,唐荣把玩片刻说礼部尚书曹大人最爱琉璃,“若是能见到此等佳品必是欢喜。”
陶怡然很上道,当即就说要将此物送给曹大人,唐荣摇头,“我随意一说,如此好物当小心收藏,即便我送给曹大人,他也是不会要的。”
此刻的陶怡然智商在线,说可以用她的名义将五彩琉璃盘送给曹夫人,“就说是感谢曹大人对你的照拂,如何?”
唐荣又拉着她的手好一番甜言蜜语,陶怡然此举正合他意,原本还以为要费些功夫才能达成此目的,没想到这般容易。
一墙之隔,唐陌将三万多两的银子欣赏好几遍后便毫不犹豫将其交给了辛安,“你来保管,等我有需要的时候找你拿。“
“要是机会合适多置办一些产业,还得要钱生钱才行,咱们不能光等岳父接济。”
辛安没有推辞,他爹给的银子当然要她来管的嘛,“鉴于你很上道,我准备先给你百两,方便你出门请客。”
“百两啊?”
唐陌笑嘻嘻的拱手作揖,“算起来比我半年的月钱都还多,多谢辛大美人。”
“好说好说。”辛安玩笑,“好好表现,往后本大美人多多的赏你。”
两人又是一阵笑闹,直到躺下的时候还是笑着的,没办法,任谁忽然进账这么大一大笔,那也是要高兴的嘛。
今晚的王氏原本已经做好了要和唐纲干架的准备,吵架的话术都准备好了,结果唐纲一反常态开始夸赞起了唐陌,倒是让她一时间没法下嘴,躺下之前都怀疑唐纲是不是被气糊涂了?
次日一早,辛安带着要送到汪家的贺礼去寻了王氏,婆媳两人一道去给老太太请安,而后趁着天还凉快出了门。
汪家住地方相比侯府要偏些,府邸是个二进的宅子,能看出来刚翻新过,“就是简单漆了一下,添置了新的家具,多了些花草,让夫人和二少夫人见笑了。”
汪夫人身量比寻常女子都要高些,骨架也偏大,脸上有着常年操劳留下来的痕迹,说起家中这些事有些局促。
王氏道:“府邸周正,上下洒扫的干干净净,很是通透敞亮瞧着舒心,汪夫人持家有道。”
“这是桂花树吧?”
眼前的树海碗那么粗壮,枝干挺直枝头茂密,即便是阳光轻易也不能穿透,“长的可真好。”
第127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
“这桂花树还是我嫁进来那一年种下的,每年九月花开,府中处处都是桂花香,也算我们府中难得的雅事。”
汪夫人应该是十分喜欢眼前这棵树,笑起来整个人都柔和了许多,王氏侧首,“可是汪郎将亲手所植?”
“是。”
汪夫人眼中溢满了欢喜之色,许是想到了当年。
王氏有些羡慕,“这树枝繁叶茂瞧着就长的好,如同汪府儿郎个个出色。”
人家汪家虽不那么富贵,但上面两位老人都和善,下面三子两女也都出息,一家子和睦,王氏又如何不羡慕?
“听闻汪郎将脾气好又顾家,汪夫人有福气。”
汪夫人被说的有些不好意思,“也就是夫人抬举。”
“夫人,少夫人,快正堂喝茶。”
汪夫人将人请到了正堂喝茶,喝的茶还是辛安的淮江银花茶,是汪家那四间铺面过到辛安头上后,唐陌送过来的。
汪夫人又是一阵自谦,辛安笑道:“汪伯母不必如此客气,我家夫君和汪郎将相熟多年,一点茶叶实在不值得说道。”
“倒是我家夫君时常感慨怀远郎将忠义,汪家人也是有情有义,只恨自己能力不够,帮不上太多的忙。”
汪夫人笑着摆手,“哪有二公子说的那么好,不过是接济了那么几个人,这也要感谢二公子,若不是他时常送些银钱,就光靠我们也是不行的。”
互相好一阵客套,王氏笑着说道了正事,“今日过府,一是恭贺令郎大喜;二是想有件事想要和汪夫人说一说。”
一听是正事汪夫人就坐直了身子,“王夫人请讲。”
王氏道:“侯府的情况想来您是知道一些的,老爷子走之前放心不下的就是那些老部下,可老部下实在太多,即便侯府有心去完成老爷子的愿望,也总有无能为力的时候。”
这一点汪夫人自是清楚,以己度人,就是他们汪家很多时候也很吃力,可汪家接济的那些老兵和侯府要管的人比起来,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
王氏继续道:“幸好汪郎将这些年默默地接济了一部分的人,侯府这才没到捉襟见肘的时候,老太太也一直将此事放在心里,这不,侯府两位儿郎刚成家不久,老太太便再次提及了此事。”
王氏想要将唐陌推到台前,扯的是老太太的大旗,要知道在这件事上老太太比唐陌可有威信的多,“老太太的意思,侯爷负责一部分,剩下就交给我那二儿子来。”
汪夫人很是高兴,他们和唐陌往来了两三年,都已经习惯了,也觉得唐陌此人没什么架子,也好说话,虽然手里头不算宽裕,但人品是信得过的,若是换个人,比如侯府那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子,反倒让他们局促。
“二公子正直良善,为人也豪爽,这两年多亏了他......”
汪夫人将唐陌好一番夸赞,每一句都都夸到了王氏的心口上,对汪夫人好感大增,说话也更加亲热,“我家老太太您知道吧,娘家虽无人入朝,但那也是耕读传家的大户,每年都要给老太太送几千斤的粮食来,让老太太能尝到家乡的味道。”
“老太太决定,将这些粮食分一半出来,用以接济那些老兵,已经交到了我这儿媳妇的手中,等令郎成婚后就能送来。”
“往后汪郎将和汪夫人有任何这方面的事都可以直接找我这二儿子和二媳妇。”
汪夫人笑着点头,笑问,“这就算是过了明路?”
汪家也知道早前唐陌是偷摸接济的他们。
“过了明路。”
王氏态度恳切,“就是我那二小子年轻,很多事还不周全,往后还要请汪郎将和汪夫人多多照拂提点。”
“夫人客气了。”
汪夫人道:“二公子和二少夫人都是极为出色,若说福气,夫人您才是有大福气的人。”
两人又是一番商业吹捧,很快汪夫人就将人请了她的两位姑娘过来见礼,又对王氏道:“武将家的姑娘都野了些,夫人莫要笑话。”
“我就喜欢那精神头好的,太规矩刻板的,我还不喜欢。”
两人此刻亲亲热热的和姐妹差不多,辛安从始至终就说过一句话,全程就看两人互相吹捧了,心想着这才吹捧了两盏茶的时间,这就吹出感情来了?
汪家的姑娘来的很快,大的叫汪晓燕,十六岁;小的叫汪晓晨,十三岁,姐妹两个没有随汪夫人的大高个,脸型有些方,应该是随爹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