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啊,要吃就吃二两母的。”虽然宋星阑打小在海边对吃螃蟹没什么兴趣,但是你这要请客吃饭自然是听人想吃什么就请什么。
刘书遥也就随口说说,没想到对方一口就应了。
早知道自己就该说吃板鸭的,哎,失策失策。
两人又骑了一会经过个上坡,宋星阑直接从车上跨下来,然后伸手连人带车往坡上推。
等上了坡到了平地之后,他才又重新坐上去。
“二哥你背来的果干还有海鲜干货,我都已经帮你卖的差不多了,等吃饭的时候咱俩就把钱分一分。”
宋星阑背的果干全都是还是不常见的,口感好还甜。
海鲜更不用说,从大队定的干货一摆上货架都不够卖。
她这品质是一样还不要票,自然是好出手。
正巧又撞上中秋,刘书遥几乎不费什么劲,东西直接都叫那些婶子们一股脑抢光光。
“这么快!”宋星阑音量陡然升高,还真是喜上加喜。
刘书遥对他这个反应很是满意,但是刘爸经常对自己说,做人做事不能太骄傲:“还是二哥你东西好才能出手这么快。”
宋星阑哪里听不出来人家这是在自谦,东西好他承认,可果干他自己跟高进步在南茶那边的火车站卖,人流量那么大也没那么好卖。
于是宋星阑坐在后边大手一挥:“吃饭的时候再给你加一只板鸭。”
刘书遥一听在前面骑的就加卖力。
刘书遥把宋星阑送到招待所门口,二人又在门口说了几句话,约好吃饭的时间。
一个进屋,一个又骑车去了百货大楼。
结果,这一幕好巧不巧就叫刚好路过的刘家老二媳妇,也就是刘书遥的二伯娘冯翠云给看见了。
今天中秋,冯翠云才从老太太那吃了饭回来。
这不,走之前她又从老太太那边拿了不少吃的用的,正准备去西边给自家爹妈送回去,结果就看到书遥这丫头竟然跟个男同志在招待所门口有说有笑。
冯翠云高兴的一双眼珠子滴溜溜转,嘴里还兴奋的嘀嘀咕咕着:“我说这丫头平时去了老太太那就迈不开腿,今天怎么吃了饭就跑了,搞了半天是为了这个。”
冯翠云越想越觉得自己肯定没猜错,这个丫头八成就是在外头跟人男同志谈恋爱搞对象了!
还在大街上就跟人眉来眼去的,也不嫌丑的慌。
想起上回自己可是一片好心,想着肥水不流外人田,要把自己大姐的儿子介绍给这丫头,亲上加亲多好的事。
结果这丫头倒好,竟然嫌弃她家外甥还是个临时工,更过分的是,竟然还说她外甥长得丑!。
要知道在所有姊妹里,冯翠云跟自家大姐两个人长的最像,连带着这个外甥也是最像自己的。
一想到这里,冯翠云心里就忍不住一阵窝火。
这会她干脆也不那么急着回娘家,当即迈着小碎步又往回跑。
海市某机关单位家属楼。
到了老太太这里,冯翠云连门都没敲,直接推门而入。
刘老太正在沙发上坐着看报纸,看到是自家二儿媳,不禁皱起了眉头,一把年纪还这么冒失,还是大儿媳更端庄。
“你怎么又回来了?”眼睛瞥到儿媳手里拎的大包小包的东西上面。
她说怎么家里东西怎么少的那么快,感情是进了“耗子。”
不过大过节的,老太太也就不打算计较那么多。
“哎呀,老太太,我跟你说啊!我刚才看到书遥跟一个陌生男人在招待所门口说话呢!”
冯翠云一边兴高采烈的说着,一边还不忘用手比划着。
“真的!?”老太太的脸色立马变得严肃起来。
“千真万确啊!我亲眼看到的!看样子根本不像刚认识,八成是谈了有一段时间了!”冯翠云添油加醋地说道。
“那个男的长得油头粉面,穿的也寒酸。
妈你说说,我给遥遥介绍好的她不要,非要找个小白脸,这叫什么事哦。”
自从这个孙女找回来,刘老太就看中的不得了。
毕竟丢了十几年,老太太总有一种想要弥补孙女的心理,对刘书遥也是简直不要太宠。
不光动用自己的关系帮孙女找了份体面的工作,私底下也没少把自己手里的好东西给她。
想着孩子刚回家,反正又不是养不起,一直也就没催着老大两口子给孩子找对象。
就算是要找,也得是她看的过眼的才行。
这不,现在一听老二家的说看到孙女瞒着家里人跟人处对象,生怕对方是个坏人把自家孙女给骗了。
冯翠云见老太太急了,心里那叫一个得意,就差笑出声来。
刘老太这边都已起身把老花镜摘在手里,想了想,又把眼镜戴上,然后又重新坐回沙发拿起报纸。
冯翠云本来还等着看好戏呢,结果看到老太太又坐了回去,傻了眼。
第170章
意外收获
“妈,您不去问问遥遥?”
刘老太太老花镜往下一推:“问什么?儿孙自有儿孙福。
孩子大了,管多了讨人嫌。”
要是自己今天真跑去孙女单位问这事,让外人知道了不得白白让人看了笑话。
就是问,也是关起门娘几个自家问,差点就叫老二家的这个撺掇糊涂了。
这么一想老太太无语的瞪了二儿媳一眼:“还有事?”潜台词就是,你怎么还不走。
一心想告状的冯翠云只能讪讪赔着笑:“是是是,妈您说的对。
那我就先回了啊,等礼拜天有时间了再过来看您。”
说着冯翠云又提着大包小包出了门。
前脚人出门,后脚老太太报纸还捏着手里就起身张望人是不是走了。
确定过后,老太太立马起身,火急火燎拨通了电话。
安市某大学办公室。
“丝琴~有你电话。”
今儿个过节,钱丝琴下午还得值班,从老太太那吃了饭就回了学校。
“哎,谢谢刘姐。”
秋天天气燥,钱丝琴嗓子不大舒服,正泡茶呢就听到有电话找自己。
玻璃水杯里头泡的是小闺女从儋市邮来的胖大海,别说这东西还真挺管用,嗓子干嗓子疼,泡一颗到水里,喝上个几杯嗓子确实要舒服不少。
“喂~”
“丝琴呐,是我,我跟你说。”
一分钟后,只听了大概的钱丝琴心里就差不多猜到了个大概。
钱丝琴温声道:“妈,翠云她误会了。
那男同志不是什么小白脸,是楚楚她二哥。”
小闺女二哥来海市跑工作自家大闺女跟自己讲了,前天就已经请人到家里吃过饭的。
“哦哦,原来是楚丫头二哥,那我就放心了。”
刘老太也担心孙女刚回来不谙世事容易被人盯上,所以赶紧打电话来问老大家的知不知道。
“不是小白脸就好。”老太太在电话里话锋一转,敲打大儿媳,“丝琴,遥遥她是你亲闺女,你这个当妈的平时对她得多上点心。毕竟孩子现在也大了。”男女有别,回头真叫人传出来闲话,不好。
钱丝琴:......
老太太哪都好,就是太喜欢护犊子!!!
再说了遥遥跟宋家老二?
二人压根就不合适,老太太就是退休太早,整天的爱瞎操心。
“知道了妈,你就放心吧。”
晚上,国营饭店。
刘书遥一人就啃了两个大鸭腿。
“二哥你也吃啊。”
刘书遥又在对面啃鸭爪,看见宋星阑光吃小笼包,就让他也吃。
宋星阑已经吃了3笼,现在正在吃第四笼。
他夹起一只灌汤小笼包,轻轻放在嘴边,小心翼翼地咬开一个小口。
包子还是蟹黄馅儿的,刚一咬开,鲜浓的鲜汤汁就在嘴里爆开。
吃之前他还往小笼包上面蘸了辣椒醋,现在嘴里是鲜,香,辣,酸,烫混合在嘴里,别提多爽!
“呼呼~~”
宋星阑吃的太急,被烫了又舍不得往外吐,只能张嘴在那边往外呼气。
缓过来以后对对面的刘书遥说:“你们海市的小笼包怎么能做的这么好吃?
可惜了太远不能打包,不然我高低得带个十笼八笼回去给楚楚尝尝。”
儋城面食少,做的好吃的就少之又少,一般嗦米粉比较多。
宋楚楚在家的时候又经常包饺子蒸包子,宋星阑想着楚楚肯定也很想这一口。
刘书遥也觉得可惜:“打包肯定不行的,这么远,别回头二哥你人没到家,包子在半路就馊了。”
宋星阑点头,表示那就只能自己替妹妹多吃两笼。
“哦,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