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刘书遥非让我带回来给你的。”
刘书遥说是女孩子用的,宋星阑一路上带回来都没敢打开看过。
宋楚楚纳闷,啥东西还值得让二哥特意从海市给她背回来。
背过身子把袋子翻一翻,好家伙,她做梦也没想到,竟然全是姨妈巾!
老天奶,她可真是爱死刘书遥。
这时候女人来月事,要么用大红色的卫生纸,要么就用月事带。
友谊商店倒是有姨妈巾,但是这边县城没有友谊商店。
宋楚楚来事的时候也就随大流用的月事带,很不舒服。
这次从京市回来,她也带了一点放在空间带回来了。
“我回去了一定要写信给刘书遥,我要好好感谢她~”
这家伙还真是心细,连这种事都替自己想到了。
宋星阑看她这么高兴,心里就跟猫挠似的。
这个刘书遥,到底给送楚楚带的啥东西?把楚楚高兴成这样。
她把事都干了,那自己干啥?
看着自家妹妹高兴离去的背影,宋星阑双手环抱,依靠在门边,心里顿时就有了深深的危机感......
县肉联厂办公三楼,宣传部办公室。
再过两个月就是年底,每年年底,厂里都要评选先进。
到时候宣传部就要在厂里的黑板报上,专门给当年评上的先进工作者,单独出一版黑板报。
第192章
书信往来
这不,离年底将近还有2个月的时间,胡蓉他们宣传部已经提前为到时候的宣传板报想内容了。
这年头厂里人员流动性很小,一旦在某个地方开始工作,那就几乎可以说是要干一辈子。
无论是哪个单位、哪个部门,每个人的工作表现如何,大家心里都跟明镜儿似的。
那些真正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干活的人,和那些总是想方设法偷懒、耍滑头、浑水摸鱼混日子的人,全都逃不过众人的眼睛。
正因如此,每到年底评选荣誉的时候,能够上榜的也基本上就是那么寥寥数人而已。
不是为厂里的生产立下过汗马功劳的大功臣,就是为厂里生产做了巨大的贡献的人。
宣传部办公室人不多,一个主任,四个干事,加上胡蓉一共5个人。
胡蓉正伏案在写厂里这个月的板报内容,写完之后拿给主任过目,没问题的话就在拿去给其他人用。
“听说了吗,咱们厂先进名单出来了。”
一个女同志手里还在勾着拖鞋,突然提了一嘴。
除了胡蓉,其他两个人立马把头挪过去,几个人聊了起来。
“稀奇,今年怎么出来的这么早。”其中一个人好奇地问。“都有谁啊。”
“嗐,年年不就那几个。”另一个年纪稍长一点男人吹了吹手里的茶水不以为然,他还以为是什么新鲜事。
勾鞋的那位立马把勾针和鞋底往腿上一放,一副那你就不懂了表情:“还是那几个没错,可今年比去年又多了一个!”
“谁?”
“小宋!今年的先进竟然还给了那个屠宰场才转正的小宋!”女人的声音中也带着一丝惊讶。
屠宰场,还姓宋,胡蓉停下手里的笔,悄悄把耳朵支棱过去。
“啊?不会吧?往年不都是5年以上的老员工才有机会吗?”
这把就连老员工都觉得太不可思议,眉头不自觉皱了起来。
“怎么不会,你们难道都没听说么?
那个小宋当初进咱厂,走的也不是招工考试的路子。
人家可是见义勇为才进来咱们厂的,不比那些个老职工内退,然后还想方设法把自家孩子塞进来的那帮人强么。”
中年女人话刚说完,突然意识到胡蓉在,脸色瞬间变得有些尴尬。
坏了,怎么忘了,他们办公室就有这么一位呢!
其他两个人也把目光转向胡蓉。
“哎呀,小胡不好意思啊。
我刚刚...我刚刚不是在说你啊,我是说的他们。”
女人不自然看着胡蓉,真想当场赏自己一个大嘴巴子。
胡容现在这个工作确实是接的她亲妈的班,不是招工考试进来的。
不过她妈情况比较特殊。因为她妈不是内退,是病退。
当初的情况是她妈生病最后撒手人寰,胡蓉正好高中毕业就顺理成章接了她妈的班。
胡蓉笑笑,压根没把刚刚的话当回事。
“哎呀没事的秦姐,我知道你不是在说我。”
不好意思?有什么不好意思。
亲妈撒手人寰,留下的工作不给她这个亲闺女给谁?
难不成要给胡美丽、胡时那对姐弟?
做梦,想都不要想好吧!
更何况......
胡蓉想起刚刚几个人聊的屠宰场的那个小宋,秀气脸上不禁泛起了一抹淡淡的红晕。
屠宰场能有几个见义勇为还刚好姓宋的同志?
说的不就是那个高高壮壮,还憨憨傻傻的宋星龙么。
想到宋星龙,胡蓉的眼睛不自觉就弯成一道月牙。
果然,自己相中的男人就是这么优秀!
等中午下班了去食堂,她要亲自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傻大个去。
其他三个人看胡蓉笑的花枝乱颤,中年女人本来还想开口打听是什么事,这么高兴。
突然,办公室的门从外面推开,是主任回来了。
主任一进门,整个办公室瞬间变得鸦雀无声......
另一边,宋楚楚回了家属院,第一件事就是翻出信纸给刘书遥写信。
当然,她是个实在人,口头上的感谢肯定不行。
昨天从大队回来前她还去了老宅找过大嫂。
大嫂在家手工绣了不少好看又漂亮的手帕,要不是自家人,这种手工帕子在外面有钱都买不到。
现在的女同志出门,都喜欢在随身的衣服口袋里揣上一条手帕。
宋楚楚一口气挑了七条,隔天连着信一起邮去海市。
这样刘书遥从周一到周日,一整个星期的手帕,直接叫她承包了。
果然,刘书遥拿到包裹,兴奋的一整个土拨鼠尖叫。
刘父刘母两个人正在走廊做饭,听到声音还以为女儿怎么了。
锅里还烧着东西也都顾不上,着急忙慌跑进屋后看见女儿捧着一堆手帕,稀罕的跟个二傻子一样。
刘书遥拿了一条在空中给两人展示:“爸,妈,是楚楚给我邮的手帕!”
“七条!都是给我邮的!”
全家就只有她有!
“我宣布,以后每天换着用。
一天一条,一个礼拜都不带重样的。”
刘书遥那叫一个傲娇。
两个孩子之间关系能缓和,当父母的自然高兴。
但是也不用那么大呼小叫,还以为出了什么事呢。
刘母手里还拿着锅铲,一巴掌拍开女儿的脑门。
“去,别回头给这么好的东西糟蹋喽。”
瞧瞧那绣的花,绣的鸟,栩栩如生。
甚至有一条还是双面绣,堪称艺术。
这样好的手艺,要不是怕太招摇,她都想拿个相框把帕子裱起来挂家里当画来欣赏。
被拍脑瓜子的刘书遥也不恼,“哒哒”跑进跑去隔壁自己的屋子,也找出纸笔给宋楚楚写了一封肉麻兮兮的回信。
“亲爱的楚楚,手帕收到了,我很喜欢。
你是怎么知道我喜欢那些样式的......”
院子里,霍北山在旁边剥菠萝蜜。
菠萝蜜这东西,好吃,但是肉难剥。
菠萝蜜是穆教授特意送给他的,说是从院里的树上摘的,太多了,根本吃不完,回头人吃不完,就只能送去喂猪。
穆教授送霍北山的这一个,巨大一颗,差不多得有个六七十斤?
一开始两个人一边扒一边吃,还挺兴致勃勃的。
结果扒了差不多一二十分钟,一看还剩那么多,宋楚楚直接投降,撂挑子不干了。
赶紧让霍北山拿刀把菠萝蜜分一分,然后给附近的几家都送一点。
剩下的还有一点,霍北山让宋楚楚去旁边玩,他自己弄。
宋楚楚一边吃,一边看刘书遥给自己写的回信。
只是内容过于肉麻,宋楚楚勉强看了一半就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第193章
懒的很明显?
宋楚楚勉强看了一半就一把揣到口袋里不看了,因为已经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刘书遥过于“热情“,她是个“淡人”,招架不住这样式儿的“浓人”。
接下来有段日子,研究院那边也没什么资料和书籍需要自己翻译,宋楚楚也算过的比较清闲。
白天霍北山出去上班,天气好的时候,她就换一身方便的衣裳,拎上自己的小背篓,帽子一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