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她知晓自己身份低微不敢说什么,如今知晓自己真正的身份,更不敢说什么了,一切还是谨慎些好,等他们调查了雍县马贼的事,就知道大长公主这救命恩人是蓄意还是真的路见不平。
第676章 她的记忆错乱
沈万紫也回到了王府,叫了宋惜惜和于先生去书房,谢如墨还没回来,于先生着急要听结果,所以不想等王爷回来。
她第一句话,就让于先生落泪,“于先生,我确定她是你的妹妹。”
自沈万紫出门,他就坐立不安,怕,怕得很,怕沈万紫回来冲他摇头。
所以沈万紫出去多久,他就焦灼多久,本昨晚就已经没能睡着,今日挂着两只黑眼圈,终于等到沈万紫回来,还没等他深呼吸之后问出口,沈万紫就先说了。
这一愣之下,泪水簌簌就落下了。
王妃和沈姑娘都在,他就颤着双腿到案桌后面坐下,伏在案桌上好久,才抬起头来,眼眶发红地问道:“沈姑娘,你要对你说的话负责,你当真确定了?”
“确定了,她都说起一些往事了,跟我说了很多她记得的事,而有些事情你都没跟我说,你是不是被你母亲拿鸡毛掸子打过?你是不是掉入沟渠里起不来?你是不是把你祖母养的鸡拿出去卖掉换糖葫芦?你是不是还捡了一坨狗屎放在你父亲的书房门口?”
于先生呜咽了一声,激动得直颤抖,“她……她怎么记忆错乱了?没有这样的事,她都记混咯,那是另外一个小孩,不是我。”
宋惜惜和沈万紫看他的反应,就知道那小孩是他,也基本确定珍娘确实是于白,因为这些小时候的丢脸事,若不是亲眼目睹,是说不出来的。
于先生整个人处于极度激动之中,他做梦都没有想到妹妹就在京城,而且在公主府住了这么久。
他一直都有找她,但其实心里早就说服了自己,找不到的,继续找只不过是给自己一个安慰,给家人一个希望。
含着热泪,于先生声音颤抖地问道:“她是怎么从人贩子手中逃脱的?又是怎么混了杂技这碗饭的?她有没有跟你说?”
“说了。”宋惜惜打算来个详谈的,所以先吩咐宝珠去准备茶水,备下茶水之后关上书房的们,她开始说了。
“她一直都不记得自己的身份,最后的记忆,是她发了高热,在大雨中被人贩子扔在了雍县的小树林里,被那杂技班的班主看到了,发现她还有一口气,就带了她回去,上天眷顾,她活下来了,班主就给她取名珍娘,寓意上天珍视的小女娘,而她因为有这部分记忆,因此总以为是被父母抛弃的,这些年一直恨父母,也没想过去找。”
“天啊。”于先生嘴唇哆嗦,眼底透着深深的恐惧和心疼,“她胆子其实很小的,被掳走的时候她一定是吓坏了,她一吓坏就爱尖叫,估计没少挨打,怕是生生吓病了或者是打伤了。”
他深吸一口气,“这些年最折磨我们的,也就是这点,不知道她会遭到什么折磨伤害,梦里都是她在哭喊在求救,瑞儿少爷获救那一次,我连续做了好久的噩梦,梦到她当年也是被如此对待,但她可能熬不过。”
宋惜惜和沈万紫听了他的话,也不禁跟着难受。
深深叹了一口气之后,沈万紫继续说:“虽然班主是在雍县捡到她的,但她好了之后就带着她离开了雍县去了邬县,她是在邬县长大的,杂技班也在邬县卖艺混饭吃,只是随着她渐渐长大,出落得好看,便被人惦记上,当地有一个恶少带了几个人去试图抢她回去,被班主和她的师兄们打了一顿,后怕那恶少报复,这才连夜跑路,去了雍县。”
“到了雍县之后,其实一开始日子也过得下去,可早几年屡屡被人捣乱,杂技班活不下去了,有时候卖力表演了一天,连顿馒头的铜板都没赚够,班主觉他年纪大了,便把他们都散了,让他们各自寻出路去。”
第677章 这就是软禁
宋惜惜出言打断,“你说早几年杂技班屡屡遭人破坏,是怎么破坏?她有说吗?”
“有,有些恶作剧的人把他们吃饭的家伙都给砸烂了,买了好几回,又砸烂好几回,把班主气得都吐血了。”
“什么时候的事?”
“她说是五年前的事,这样的事情持续了有半年之久。”
“嗯,记一下五年前大长公主可有去过雍县,或者她可有派人去。”宋惜惜对于先生说。
于先生点头,“王妃提醒了卑职,只顾着听她的事情,忘记了大长公主所谓的救命之恩要调查。”
于先生从没试过这么粗心,他这一次真的是太激动了。
沈万紫继续说:“杂技班解散之后,大家分散了几个月,就剩她一个人举目无亲很无助,但后来班主因身体不好又回来了,于白留在雍县照顾他,也算是好歹有个亲人在,她一个人也做不了什么,只能上山采药打猎,采得珍稀些的也能卖个好价钱,一开始也没什么事,她靠着采药打猎卖山货赚了些银子,除了给班主治病之外,还存了几两银子,她还说,打算存到十两银子就另外租个屋子住,因为他们那会儿住的是大杂院,人很多,嘈杂得很,且只有一个厨房,有时候还会被人偷山货,所以她想单住。”
“结果,没多久她上山采石斛的时候就遇到了马贼,因为马贼人多,她一人不敌,刚好大长公主到雍县去,路过那一带,命侍卫救了她,她受了伤,大长公主还找了大夫给她医治,养伤期间,大长公主派人去照顾班主,请了大夫,班主的身体也好多了,这让她更加的感动,要报答大长公主之恩,大长公主则说和她有缘,很喜欢她,要带她回京城,而且找了地方府衙,让他们派人照顾班主,务必要治好,就这样,她跟着大长公主进京报恩了,一是报大长公主救她之恩,二是要报大长公主为班主医治照顾之恩。”
“她本以为进京是当奴婢伺候大长公主,结果进京之后,大长公主一开始让她住在一所别院里,在别院里住了半年,入住大长公主府,之后在后院不得出去,便偶尔可以出去,也要带着面纱或者帷帽,遮挡脸部,而且身边通常是跟着四个到六个人,加上她虽锦衣玉食,却身上没有银两,只能出去逛一逛,外头的许多消息,她都是听公主府的下人说的,方十一郎的事也是前阵子伺候她的丫鬟说的,说了几次,听起来像是大长公主故意命人在她面前说的一样。”
另外有些不怎么重要的细节,沈万紫都说了,例如她从别院到公主府的时候,有一晚上顾驸马进了她的屋中,刚进来没说两句话,就被公主的人叫了出去,之后顾驸马就没去过了。
至于嘉仪郡主,她也只见过一两面,内院里其他的女子,除了丫鬟嬷嬷姑姑之外,她也没见过别的人,倒是听到过一些惨叫声。
于先生听完,又心疼又恼怒,“这不是软禁么?这就是软禁,大概那会儿从别院接回去,是想给顾驸马糟蹋的,只是不知道为何后来改变了主意。”
于先生备受煎熬,他迫切地想见妹妹一面,但是这一面还不能见。
而且,还不能告知母亲和祖父,如果让他们知道却不得见,那得多煎熬啊。
他现在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派人去云县接父亲,且还不能告诉父亲妹妹已经找到,只能说有线索了,让他来京。
第678章 谢如墨拉着他喝了顿酒
摆在眼前的问题,是方十一郎如何拖这门亲事。
接下来顾侯府肯定会催得很急,这就要看方十一郎如何用拖字决。
按照他们的推测,如果方十一郎拒绝,那么于白会成为大长公主的弃子,两条路,要么是给顾侯当小妾,要么是把她嫁给一个年迈之人当小妾或者填房。
至于说让方十一郎先答应,这也不好,方十一郎显然是没有意思的,陆氏一开始喜欢,但知道是算计之后,也肯定不会同意。
而且就算两家最终看对了眼真的要议亲,那么女方家长应该是于先生这边,而不是顾侯府,于先生肯定不愿意让妹妹再委屈。
于先生在大痛大喜过后,也想到了这个问题,他率先道:“我如何都不要紧,叫我丢了这条命都可以,但她不行,她清清白白的姑娘家,不能草率地因计划而议亲损她闺誉。”
失而复得,那是半点委屈也不能让她受的。
宋惜惜道:“于先生,我们没这个打算,如今只能看方十一郎如何拖,然后马上去雍县派人调查那所谓的救命之恩,如果没有救命之恩,于白可以大大方方地离开大长公主府,王府护得住她。”
算算日子,那都过了寒衣节,寒衣节之后,大长公主将无法在京城立足。
但如果调查清楚,于白会一直把大长公主当做救命恩人,而且调查一定要快,否则大长公主倒台,若叫于白去做一些冒险的事,于白为报答救命之恩,也一定会去。
现在纵然沈万紫跟她说过有可能所谓救命之恩只是一场骗局,但到底没有实际证据摆在于白的面前,于白又是个重情义的,即便带着怀疑也是会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