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桃花马上请长缨_六月【完结】(490)

  “嗯?皇后怎么看?”太后把手肘放在扶手上,问道。

  皇后只得硬着头皮道:“臣妾认为……不是很妥。”

  “不妥在哪里?”太后语气温和,显然是有鼓励的意思。

  皇后闻言,心头微微一松,坐直了道:“素来,真正的书院只收男子,男子读书为了入朝为官,为朝廷效力,为开民智,三年一度开科选士,是多少读书人十年寒窗的希望?有些家里几乎是倾尽所有去供一个学子读书,足以显得读书之可贵,如果像雅君书院那般学费低廉,则变成读书算不得什么上品之事,人人可读,女子也可读,岂不乱了套?且民间女子性情粗野,多有不服礼教的,更有藐视读书人和学问的,认为读书人是负心汉,真要收她们为学生,不知道会闹出什么样的笑话,又会多了多少行事出格的女子。”

  第1222章 皇后前后矛盾

  太后听了这话,便微微挑了眸子,嘴角噙笑,“哀家记得皇后在嫁给陛下之前,也是名动京城的才女,你读了这么多的书,最后却认为女子读书不好?那你方才还说什么读书明理很好?皇后这话前后矛盾,自己不知道?”

  皇后一怔,“臣妾……臣妾不是这个意思,不是女子读书不好,名门闺秀读书能长长见识也是好的,毕竟,有家规礼教约束嘛,读书是更能锦上添花的。”

  “皇后,哀家发现你很喜欢把礼教规矩几个字挂在嘴上,你喜欢被规矩礼教束缚吗?”

  皇后闻言甚是诧异,“母后,可这是女子立世之本啊,哪里能说喜欢或者不喜欢呢?规规矩矩的人,自当是遵守的。就像我商朝律法,约束百姓不得作恶犯法,心存恶念之人肯定不喜欢,而规规矩矩的百姓,哪里会感觉到是约束呢?”

  太后笑了笑,“皇后是这样想的啊,挺好。”

  皇后可没听出夸奖的意思,心底不禁惶然不解,“母后,臣妾说得不对么?”

  太后微笑,“婆媳闲话,哪里分什么对错?”

  “母后不是这样认为的吗?”皇后心头越发觉得太后的态度怪异。

  太后抚着一丝不苟的发髻,眸光有些悠远,“母后怎么认为的不重要,谁怎么认为的也不重要。”

  皇后问道:“那重要的是什么啊?臣妾愚钝,还请母后赐教。”

  “什么赐教不赐教的,在什么位置,做什么事便好。”太后显然也不怎么想同她说这件事情,显得意兴阑珊了。

  但皇后今日是来告宋惜惜的状,她想说服太后,宋惜惜这样做是不对的。

  “母后难不成也是赞成的吗?读书变得这般廉价,岂不会引起天下学子群起攻之?”

  “小小雅君书院,收那几十女学生,便引得天下学子群起攻之了?皇后看得起雅君书院了啊。”

  “这只是开了个头,万一民间有效仿的,岂不就乱了?”

  太后瞧了瞧门外,见福求安快步走了回来,微微地松了口气。

  福求安进来在她耳边低语了几句,她神色肉眼可见地冷了下来,淡淡地扫了皇后一眼,问道:“老荣太妃那边的情况,你知晓吗?”

  皇后正在脑子里组织说辞,想证明宋惜惜这样做的弊端有多大,忽听得太后这样问,下意识便回答:“知晓,高公公来报过了。”

  “你不让御医去给她治疗?”

  皇后道:“老太妃已是病入膏肓,施针和吃药都不管用了,臣妾认为不必再叫御医去看了,而且,皇上如今对燕王也不甚待见,这些母后是知道的,我们不与她为难便算好的。”

  太后冷笑,“且不说老荣太妃是文帝爷的妃子,在这宫里头名分未除,单说燕王这边想打瞌睡,你这当国母的便送枕头?”

  皇后脸色大变,忙地跪下,“母后此话怎解?这……这未免也粗俗些了。”

  太后冷冷地看着她,“你不懂便回去好好琢磨,或许去问问皇帝,再不济问问吴大伴也是可以的,哀家没功夫在这里跟你解释,只告诉你一声,老荣太妃那边药不可断了,派遣御医日日守在身边,脉案用药都要记录在案,痛苦了,用药同针灸缓解,若真不行事了,也让她舒服些去。”

  皇后跪在地上,很是不解,却也不敢再问了。

  只是没想到来这一遭没告状成功,反而被训斥了一顿,心里不免觉得太后偏心,分明她才是正经儿媳妇,谢如墨是慧太妃生的,宋惜惜便喊她一声母妃那也不是亲的。

  第1223章 肃清帝又被传膳

  打发了皇后去,太后派人出宫一趟,给宋惜惜传个懿旨,雅君书院要如何办,她做主便行,外人说什么都不必听。

  派了人去传懿旨,也派人去跟肃清帝说,让他晚膳过来用膳。

  福求安给她沏了杯茶,“您别动气,犯不着,皇后不懂,您便教教她呗。”

  “这些年教得少?哪句听进去了?哀家何必跟她再废那口舌?”太后揉揉眉心,“连刁难老荣太妃这样的事情她也能做出来,她是唯恐燕王寻不到由头在外说事啊。”

  燕王如今回了燕州,人残了,心自然会更狠,老荣妃如果死得凄惨,正好给他一个煽动燕州百姓的机会和借口,这枕头送得真及时啊。

  实在不行,皇后就换人吧。

  御书房,肃清帝听得慈安宫的人来传话,说太后让他今晚去用晚膳。

  肃清帝头皮都麻了,传膳传膳,他是膳。

  无奈之下先叫吴大伴去打听打听,是不是谁惹得太后不高兴了?

  吴大伴也是熟门熟路的,去找福求安一问,事情就一清二楚了。

  这流程他们二人是走惯了的,每每太后传皇上用膳,皇上都得先问,以做准备。

  吴大伴回去把原委说了一番,再总结道:“一个就是为着女学而告状的事,二一个是为着老荣太妃的病,太后不高兴,训斥了皇后几句,怕是训斥了还恼着。”

  肃清帝听得他复述对话,气得手都发抖,“朕罚她禁足,她还不知道错?女学和工坊的事她原是没插手管过一日的,如今告状倒是上赶着去,还拿朕做筏子,真是好得很。”

  “皇上息怒,娘娘怕也是一时糊涂。”

  “一时糊涂?她糊涂多少年了?身为皇后不思团结妯娌,竟还到处挑唆,当真以为朕不知道那些人退学是她搅和的?朕不喜宋惜惜团结那些世家命妇,她便用这样的法子去毁人清白,多缺德!多年夫妻,朕怎么想的她是一点都没猜到啊。”

  吴大伴道:“娘娘抚养大皇子和公主,又要管理后宫,杂务缠身,一时不能揣测圣意也情有可原,不若皇上与她挑明了,让她参与女学的事,慢慢架空北冥王妃,皇上担心的问题就解决了。”

  “如今说来有什么用?宋惜惜已经开始在民间招收女学生。”肃清帝怒道。

  吴大伴垂眸,自是知道北冥王妃已经招收女学生,大部分的贵女也都退学了,他才这样说的。

  “皇上息怒。”

  肃清帝怎么可能息怒?当即便摆驾长春宫。

  皇后在太后那边受了气,回来也是没能想明白,见皇上怒气冲冲到来,她心头一沉,急忙带人接驾。

  肃清帝屏退宫人,只留下皇后在殿里,兰简姑姑担忧地看了一眼,才慢慢地关上了殿门。

  皇后看他似要吃人的模样,心头慌了慌,不自觉便哽咽了起来,“皇上,是臣妾做错了什么吗?”

  肃清帝眸光锐利地盯着她,“这后宫你若管不来,就交给淑妃和德妃来管。”

  皇后想着是方才在慈安宫里的事,越发的委屈,语带了哭腔,“皇上,臣妾今日并未顶撞母后。”

  肃清帝阴沉着脸,“谁让你断了荣太妃的药?谁让你去母后处说女学的事?”

  皇后也正因这两件事情不解,听皇上也这样质问,她脑子里的那团乱麻越发地搅在了一起,“皇上,怎如今还要供着荣太妃?难道好生医治荣太妃,她便能好起来么?燕王就不会拿这事动干戈?还有,臣妾猜测皇上也是不喜欢女学的,臣妾想正好以此说动太后,把雅君女学关了,岂不遂了皇上的意吗?”

  第1224章 这不是乱了尊卑吗

  肃清帝微微俯身,眼底闪着愠怒,“朕跟你说过要关了雅君女学吗?女学是母后要创办的,本来也能凝聚许多世家命妇,于朕大有益处,为何要关?”

  皇后茫然道:“但皇上也不想让宋惜惜和她们来往过密,不是吗?”

  肃清帝盯着她,一字一句,“皇后没有取代宋惜惜的本事吗?”

  皇后睁大眼睛,似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皇上的意思,是让臣妾纡尊降贵去女学?或者是笼络那些臣妇?”

  她是皇后啊,她去女学成何体统?还有那些臣妇,怎还要她这个当皇后的去笼络?难道不是她们来巴结她吗?

  这岂不是乱了尊卑?

  肃清帝冷冷地道:“帝权只能看似高高在上,却不能真的高高在上,否则底下一空则摔个粉身碎骨,朕便为皇帝,许多事也得让着他们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还要偶尔赏赐示好,让他们自觉弯腰当这一级一级的台阶,皇后凭什么认为所有人都得来膜拜你?就因为你是皇后?”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