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惜惜所理解的是,原先秋蒙或许对齐帝师有一份情义,但齐帝师迫于家族繁衍子孙的责任,成亲生子了,背叛了和秋蒙的约定。
秋蒙伤心之下,加上日日陪着先帝,先帝的容貌自然是出色的,从肃清帝和秦王以及师弟便可看出来。
脆弱的秋蒙,最终移情先帝,这可就是触了先帝逆鳞。
因此,是爱而不得的怨恨?
不管怎么样,这件事情哪怕细节不清晰,脉络却是有的,按照常理推断,秋蒙对先帝是有怨的。
作为臣子,他要忠心,但这份君臣之情掺杂了其他感情,不纯粹了,便不再为臣子者必须忠君的规条限制。
而宁郡王有秋蒙襄助,怪不得从来没向沈家主伸手。
当然,也可能是现在不伸手,到了紧要关头,他或许会伸,因为他很清楚,救命之恩不可滥用,定是要用在刀刃上。
这边调查清楚,于先生那边对河工的情况也摸底清楚了。
第1336章 停工抓人
这几年河道工程征用的人,都是京城内外的力役,用的都是同一批河工及苦力。
整个河道司都以金昌明为首,借修河与排水灌溉工程为由,侵吞了不少山头和土地。
在这些地方分散,零零散散地建造起了房子,没形成规模,河工和部分力役就住在这些地方。
河道纵横交错,他们所占据的地方东南西北都有,于先生把他们标记出来划线一连,恰好是对皇城形成包裹之势,如同天罗地网一般。
如果他们是黄雀的私兵,守着城门没有用,他们一直都在城里,平日无工可做的时候,到处勘察地形,大概,连巡防营和京卫都没有他们熟悉京城。
宋惜惜看着舆图,觉得心惊胆战,但同时也提出问题,“他们征用这些土地,想来是得到工部和皇上的首肯。”
“没错,但是,既是作为修河道和排水所用,就不能建造房子,他们现在安置了不少人在这里,我去衙门查过户籍,这些人都是没有登记的。”
“力役也是住在这里吗?”
“大部分,城外征调的力役基本是住在这些地方的,这些人常年做苦力的,力大无穷,抡起几十斤的大锤大刀,也是轻易的事。”
宋惜惜拧起眉毛,修建河道,筑基围堰,有时候需要开石,他们有现成的大锤斧头大刀等趁手铁器,而这些武器还是朝廷提供的。
现在还只发现部分的,有无其他还未调查出来。
宋惜惜也不敢再拖了,翌日一早便进宫去。
肃清帝听完她的禀报,觉得有些荒谬,“这些乌合之众,你说是逆贼?”
“皇上,这不是乌合之众,他们是长期做苦力的,身体健壮,力大无穷。”
肃清帝摇摇头,神色渐渐严肃,“你入朝不久,不知道这么多年来,工部一直用他们疏通河道,开垦灌溉,开山劈石,而且他们如果真是逆贼,当初玄甲军上南疆战场的时候,他们便可逼宫,那才是他们最好的机会,就算你觉得宁郡王是燕王背后的人,但他莫非在宁州便可指挥?还是你想说晖王是京中指挥?”
宋惜惜分析道:“皇上,当初南疆打仗,国库银钱不足,河道只是清淤,每一次清淤的力役有限,可这次不一样,这次大规模地筑基围堰,开凿河道引水灌溉,还修建水库,力役与苦力加起来足足有差不多两万人,皇上要冒这风险吗?”
风险,肃清帝不想冒,尤其如今内忧外患,他最怕是京师出事。
但是论风险,他觉得河工与玄甲军不能比。
他看了宋惜惜良久,陷入深思。
一方面觉得宋惜惜秉承了宋世安的宗旨,不可能做谋逆之事。
一方面又觉得,商国武力全部掌握在他们手中,十分危险。
他能想到,万一河道停工,今年已经连续下了几场大雨,一旦有暴雨来袭,必定水淹良田民居,百姓怨声载道。
“你想要停工?”肃清帝看着她问道。
宋惜惜知他心思重,但依旧毅然道:“停工,抓捕且彻查河道司上下官员。”
“停工,一旦酿成水患,你可知道后果有多严重吗?”
“皇上,一旦河工全是逆贼,您又知道后果有多严重吗?”
肃清帝沉默了半晌,妥协了一半,“先不抓人,暗中调查。”
宋惜惜急道:“不抓人怎么行?就算是暗中调查,河道司上下这么多官吏,不知要调查多久,这太耗费时候了。”
肃清帝如今是两边都不怎么相信,自然不会只听信宋惜惜,“朕意已决,你不必调查,朕会安排吴越调查。”
宋惜惜眉心皱起,“说到底,皇上还是不相信微臣。”
肃清帝冷道:“要朕信你,拿证据来,你现在甚至无法证实宁郡王就是逆贼,还牵扯到河工呢。”
“皇上……”
“拿到证据再来同朕说,退下!”肃清帝厉声道。
第1337章 那就找证据
宋惜惜都气死了,只觉得额头的白发都要长出来了,怪不得朝中的官员一个比一个显老,怪不得穆丞相才六十多,头发都白了一大半。
她郁闷地找到穆丞相,看穆丞相是否能帮得上忙,在皇上面前多说几句。
穆丞相笑眯眯地看着她,“这就生气了?”
宋惜惜道:“不敢生气,但确实拖慢了进度,也唯恐打草惊蛇,被人夺了先机,皇上到底是不信我。”
穆丞相反问,“他不完全相信你是正常的,哪怕是你,若是底下的人没有拿证据来跟你说这个那个的,你会不查证就完全相信吗?”
宋惜惜道:“但他也并无王爷有野心的证据,不也处处忌惮吗?”
“就因为没有证据,所以忌惮,若有证据,早就动了。”穆丞相微微叹气,“其实,许多事情没有你想得那么简单的,尤其是朝廷下一个决策,需要朝臣再三商议讨论,一年半载都未必能推动,再者,河道工程推进至今,到年底就该竣工了,如果在这个时候停工,还要抓捕河道上下官员,这重大决策只因为你觉得他们有可能是逆贼,又无实质证据,便是你能说服皇上,也说服不了百官啊。”
宋惜惜一张脸苦瓜干似的,“但金昌明确实圈地了,这随便派人去查查就能知道的。”
“不算圈地,那地方是朝廷准许修建简陋的房子,用作挖河道筑基围堰的力役临时住所,随时是可以收回来的。”
宋惜惜道:“丞相,其实您也觉得我危言耸听,对不对?”
丞相望着她道:“本相相信你的推断,本相也觉得这不寻常,但如果与朝廷和百姓有关的决策,本相也会选择看证据的。”
换言之,他个人可以相信,但若是丞相的身份,便得拿证据来说话。
穆丞相继续道:“你可能不知道河道工程对皇上意味着什么,京城近郊甚多土地,都种了作物,每逢暴雨便淹,积水排不去,造成山体崩塌人命伤亡,加上这京城各处街道乃至御街隔两年便水淹,皇上在位的时候如果能改变这些,便是他在位时出色的功绩,当然,这也是利在千秋的好事,更能解百姓燃眉之急。”
他见宋惜惜还是一副愁苦模样,微笑摇摇头,“年轻人有魄力是好事,本相很喜欢看你们利索办事,但不能因为一些挫折便埋怨,任何一个位置上的人,都有他自己的困难,没有谁会单凭一家之言就完全信任谁,皇上如果是这样的人,你反而更该担心。”
宋惜惜知道丞相说得有道理,人心隔着肚皮,当臣子的处处小心翼翼,当皇帝的何尝也不是那样?
“好,我去查。”宋惜惜站起来,“我找出证据来,我就怕还没找到证据,人就先打进宫里去了。”
穆丞相道:“其实你不必过于悲观,今日既提起了宁郡王和河工,皇上定会留心眼子,派人盯着他们。”
“盯着不够,河工或许只是部分,我怕还有别的人,我继续查去。”
说完,她告辞风风火火地走了。
穆丞相看着她的背影,回忆起自己年轻入官场时候,也是这般意气风发,不顾一切,横冲直撞也要做好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但他碰过壁,他的直觉会出错,证据也有可能出错,渐渐地,他也变得谨慎起来。
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或许既是好事也是坏事吧。
第1338章 宋惜惜信不过吴越
肃清帝直接派吴越率人前去监工,不过,金昌明应对得游刃有余,带着吴越去检验成果。
动工这么久,水库已经快竣工了。
水库的质量很好,堤坝修建得固若金汤。
巡查了水库,又巡查了河道,各处河道通淤已经完成,之前破损的堤坝,如今也修复加高加固。
吴越也派人跟河工们聊天,一个个晒得黝黑的粗犷汉子,在官爷面前显得有些腼腆。
基本是问他们什么,便回答什么,让他们反应有什么不满的,他们在踟躇一会儿之后,纷纷问伙食能不能改善,多给几块肥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