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桃花马上请长缨_六月【完结】(540)

  谢如龄微微松了一口气,眉眼也带了笑意,“行,我明白了,我这边去给她们母女请大夫。”

  他告辞,刚走出两步却又回头,“但如果戚贵大人问起,我该怎么说?毕竟他是不同意的。”

  宋惜惜叹气,“你自己想吧,好吗?”

  谢如龄见她眼底有些失望,不敢再问,哦了一声就走。

  他走后,宋惜惜让宝珠去一趟药王堂找红雀,叫红雀进天牢给姬氏和贤哥儿之语他们诊脉,确保无恙才好,毕竟,他们也都曾经有过症状。

  晚些,红雀和宝珠一同回来,两人身上都有一股子臭味。

  梁嬷嬷朝她们身上洒了些柚子叶水,去味,还顺带去去天牢的晦气。

  宋惜惜让宝珠先回去沐浴更衣,再叫人给红雀端茶上点心。

  红雀把药箱放在桌子上,道:“他们也有大夫去了,开了药方,但估计天牢里熬药也不方便,我便放下了些药丸给他们。”

  “情况怎么样啊?”宋惜惜问道。

  “王清如和老夫人情况严重些,其他人问题不大的,王之语也有点发热。”

  “什么原因?是吃食的问题吗?”宋惜惜问道。

  红雀无奈地道:“吃喝拉撒都在一个地方,环境不好,且一个个都是贵人的肚子,一时不适应也是有的,男子那边倒是好些的,身体强壮点,姬夫人也犯了头痛,大概是没睡好的缘故,我给她扎针,也留下了些药膏贴,至于王清如她本来问题也不大,但因为太过紧张,吃药吃多了,泄了元气,所以病情就越发严重,老夫人是担忧过度,日日哭,一双眼睛都快哭瞎了。”

  红雀喝了口茶,继续道:“姬夫人最难,便是在天牢里,什么事情都得她来管,她自己头痛欲裂,还得安慰这个安慰那个,她不管也不成,那么多人在里头,消极悲观的情绪是会传染的,若是分开关押的话,她能轻松些。”

  宋惜惜不禁心疼她,但分开关押大概是不可能的。

  第1343章 送粥

  她问道:“老夫人和王清如有没有性命之危?”

  红雀道:“老夫人还好,但王清如高烧不退的话,会有危险的,她自己也太紧张了,见了我便一直抓住我的手问会不会死,都说胡话了,一会儿怪罪这个,一会儿怪罪那个,一会儿也责怪自己做了很多错误的决定。”

  宋惜惜没说什么,她无权评价别人的人生,只希望她不要继续拖累姬氏。

  如果王清如死在天牢,会对王家的人造成恐慌,这无疑也加重了姬氏的心理负担。

  “红雀,麻烦过两日再去看看吧。”

  红雀点头,“好。”

  宋惜惜想了想,“你过两日去,我也陪你去一趟。”

  她想单独跟姬氏聊聊天,在天牢那样绝望的地方,连个能说话的人都没有,只有听不完的哭声,真的会度日如年。

  不过,她眼下也有要紧的事情办,皇上病了休朝,她只能去找穆丞相,把金昌明替换河工的事情告诉他。

  最重要的是,要和玄甲军诸将制定策略,排兵布阵。

  翌日,她先去找穆丞相说了河工被替换的事之后,由穆丞相去禀报皇上,之后便回京卫府,也请来了沈师兄和于先生一起商讨。

  他们要假设很多种可能,里应外合不能排除,还是要做好这方面的准备,所以城门需要严防死守。

  同时,派人巡查京郊一带,京郊有许多庄子,大的庄子好几百人,混迹些在里头也难说的。

  只是这也是最不好查的地方,因为庄头用人,只看便宜和能干,多半是不管来历身份的,哪怕是各地流民,只要好使,就都往里头招,管顿饭就能用的,岂不比还要发工钱的好?

  这盘查早就开始了,但进度很慢,毕竟京郊太大,除庄子之外还有许多村子。

  布防是从今日开始,严守京中各处要道,御街更是重点守护。

  等着穆丞相消息的同时,宋惜惜也去了一趟大牢见姬氏。

  这一次,宋惜惜让谢如龄把她带到大理寺的后衙,叫人做了些肉糜粥。

  姬氏整个人憔悴了很多,瘦得皮包骨,眼睛很大,却无神,看着面前的肉糜粥,闻着粥的香气,她泪水啪嗒啪嗒地掉。

  宋惜惜也没安抚她,让她哭一场。

  想来,她早就想哭了,只是天牢里她是主心骨,她不能哭,不能软弱,要吊着一口精神气,她倒了,便里头的人也没了盼头。

  她哭完,便端起已剩微温的粥喝了起来,双手都在颤抖。

  她不舍喝,很想带回去给自己的女儿和儿子,但她知道不可能带回去。

  最终她喝了起来,一碗粥见了底,宋惜惜知道她还吃不够,叫人多上一碗。

  姬氏哽声道:“够了,多谢王妃。”

  一碗粥,如今对她们家而言,也是奢望了。

  “夫人,还是要振作起来。”宋惜惜轻声道。

  姬氏苦笑,“王妃还叫我什么夫人?我不过犯妇一名。”

  “那我便叫你淑慎吧。”宋惜惜知道她叫姬淑慎。

  听得这个名字,姬氏好一会儿恍惚,多久没人唤过这名字了?

  “有他的消息吗?能抓到吗?”姬氏抬起湿漉漉的眸子看宋惜惜,如今她日日所想,便是尽快把王彪抓获,她和孩子们才有活路。

  “还没消息。”宋惜惜有些遗憾告知,“如今虽发了海捕文书,但各地战乱四起,怕是顾不上。”

  姬氏恨声道:“他若死,也最好死在有人看见的地方,有尸体被人发现,也能给我们换条活路。”

  说完,她双手擦去脸上的泪水,道:“哪怕我死了都不要紧,但看着孩子们受这种罪,日日担惊受怕的,真是诛我的心。”

  宋惜惜轻轻拍着她的后背,问道:“如今头痛还要紧吗?”

  “好多了,这要谢谢你。”姬氏想握住她的手,但见自己十指黢黑,身上也是一阵臭味,下意识地躲开些,“我脏,你别靠得太近。”

  宋惜惜冲她笑,“不脏,心可干净着呢。”

  姬氏掉着泪水笑着,她本就是想找个地方哭一场,见见熟悉的人,给自己增加点能量,如今已是好多了。

  她的意志会坚定的。

  第1344章 放人了

  虽然不合规矩,但姬氏回去之前,宋惜惜还是叫人出去买了两锅肉糜粥,借口说是外头的百姓感谢姬氏这么多年来持续施粥,如今要还恩。

  姬氏这一次是感动的泪水,她多希望孩子们能喝上一口热粥,哪怕一小口。

  离开大理寺之后,宋惜惜想了想,叫于先生出去把百姓赠粥的事情往外说了说。

  原先大家都还感念姬氏赠粥之情,如今渐渐便无人议论了。

  现在正好借着这个由头,把这热度再翻起来。

  于先生自然是把故事修饰修饰,说赠粥的百姓原先是京郊外的流民,饿得快死了,连续几日在粥棚里喝粥,临行离京之前,粥棚的人还给了他一包干粮。

  如今他的日子也并不怎么好过,但听闻恩人出事,特意赶来京城,买了两锅热粥送到天牢,哀求着给恩人送去。

  管着天牢的谢如龄听得前情后因,也颇为感动,便为他破例,让王家的人能喝上他送来的热粥。

  知恩图报的美谈,充斥着大街小巷,大家纷纷再说起平西伯府的事情,姬氏的人格魅力再度被人提起,都纷纷替她不公,说姬家原本也是大家,只可惜家道中落,也就是姬氏没有娘家可依靠,这才使得王彪一而再,再而三地欺负她。

  大家痛斥王彪,有多恨王彪就有多同情姬氏。

  御史再一次闻风上奏,却是奏在了肃清帝的病床前。

  肃清帝彼时刚好听了穆丞相说河工被替换的事情,又听得说有百姓感念姬氏施粥之恩,千里上京来送粥的美谈。

  或许是病过的人,心肠总归是柔软些的。

  加上穆丞相也从旁说,王彪不可能因为家人投案,临阵脱逃的时候他大概就预料到家人会遭到什么下场。

  如今,作恶的人是他,却连累了一家老小受罪,还有那姬氏实在可怜啊,嫁给他就不曾享福,跟当初宋惜惜嫁给战北望又有什么分别?

  分别有,就是比宋惜惜更可怜些,好歹,宋惜惜还年轻,有武功,能上战场立功,不至于被蹉跎了年华再落个大罪打入天牢。

  肃清帝在沉默一会儿之后,下旨道:“王家女眷全部贬为庶民,王家的男儿流放南疆三年,其余家奴任其去留。”

  “皇上英明!”许御史替王家人叩谢。

  打发了许御史,肃清帝强撑着虚弱的身体起来,召集兵部工部以及玄甲军指挥使宋惜惜一同议事。

  宣平侯整个人都是麻的,他怎么也没想到重中之重的河道工程会出这样大的问题。

  替换掉的那些力役都去了哪里?替换进来的是什么人?

  他惶恐至极,感觉自己这个工部尚书也做到头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