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清帝看了很久很久,车队早就看不见了,他自己也冷得发抖,但就想着多站一会儿,再多站一会儿才回宫去。
头上肩膀,落了雪花,谢如墨为他拂去,轻声道:“皇兄,天气寒冷,咱们回宫吧。”
“太后呢?”肃清帝收回眸光,问道。
太后没出来相送,年纪大了,送别这样的事情,最是让人伤心。
“还在等着您。”谢如墨说。
肃清帝眼神失焦,“你说,他能活吗?”
谢如墨不知道,这一路去神药山庄,起码半月才能到,舟车劳顿加上内伤颇重,若再内出血,怕就救不回来了。
皇兄都是知道情况的,不过,他既然问,大概是想要一句心安,“一定能,有丹神医在,定能好。”
肃清帝沉默良久,才缓缓地回了去。
启程回宫的时候,他才问了淑妃之死。
宋惜惜没与他同坐,但情况谢如墨都是知道的,所以将调查的前情后因都说了一遍。
肃清帝想了好一会儿,道:“淑妃这个人简单,喜恶都在脸上,看似跋扈,实则并无太恶毒的心思,或许是朕滋养了她的野心,才导致她对福昭仪的胎下手,可便是下手,那药也是要用半月的,她敢以死明志,表明她是清白的。”
肃清帝眸色一厉,“继续调查,务必把真正的凶手揪出来。”
谢如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便知道淑妃赌对了。
在皇上这里,淑妃和三皇子已经没了嫌疑。
皇后不会害死自己的儿子,淑妃又以死明志了,现在直接便指向了德妃。
拢共就只有三位皇子,现在她的嫌疑是最大的。
只是,话是这样说,调查的时候还是不会排除淑妃,不能因为主观而罔顾客观。
淑妃的死,让肃清帝的情绪更加低落。
他是帝王,真心不曾交付过给后宫任何女子,但淑妃确实是他最喜欢的,或许是因为美貌,或许是因为她心思并没那么复杂。
“她不喜冬日,却死在了冬日,她那样怕疼,却敢用尖锐的剪刀将自己杀死,为了护着三皇子,她真是可以连命都不要啊。”肃清帝笼了袖口,只觉得冰寒刺骨,心都是冷的。
他想起曾经给皇后的选择,皇后选择了后位,选择了自己。
圣驾回宫,也是隐秘的,宫门处换防,都是心腹。
太后回宫便病倒了,受寒,加上几日没睡,吃不下咽,她整个人精神气都没了。
大皇子的丧事已经在操办,谢如墨和吴大伴督办,棺椁里自然是没有大皇子,不过大皇子还没成年,不需要有人瞻仰遗容,所以早早便封了棺。
满朝文武皆惋惜悲痛。
皇后哭得几度晕厥。
但是,她却能在淑妃也办丧事的时候,提出三皇子与三公主如今没了母亲,她可以接过来长春宫抚养。
肃清帝没有恩准,她便求到太后跟前,太后病得迷迷糊糊的,听得有人在她床边哭,她奋力撑起身来,给了她一记耳光,“滚!”
皇后吓懵了,看着太后怒得发青的脸,太后,是亲自打了她?
她往日呵斥人都不怎么愿意的,都是提点几句,听便听,不听也不会再说。
如今竟然亲自动手打了她?
高公公叫人将她搀扶了下去,殿外,没有她的哭声了,她只踉跄地走着,只觉得前面的路,渐渐就走绝了。
第1555章 真相揭开会更残忍
在皇后上蹿下跳想要将三皇子接来长春宫抚养的时候,宋惜惜前来了。
她跟齐皇后说:“其实我一直都在等皇后问我,大皇子临了可曾说过什么话,但皇后没问。”
齐皇后猛地抬头看她,一脸抗拒,“不必说,他定会怪本宫,他一直在跟本宫生气。”
宋惜惜道:“相反,他说,他很爱你。”
齐皇后惨凉一笑,根本不信,“人都走了,你何必编造这样的话让本宫伤心?”
宋惜惜看着她脸上清晰的手指印痕,还有那双红肿的眸子,丧子之痛应当是刮骨剜心的,但她却想着要三皇子来身边抚养。
不知是为了复仇,还是为了手里有砝码,想着扶三皇子当太子,彻底绝了德妃的念头。
“我只是负责传话的,信与不信,皇后自己斟酌吧。”宋惜惜说完,施礼告辞。
宋惜惜走后,皇后双手捂脸,失声痛哭。
她怎不知道自己此举荒唐?甚至是荒唐至极?
可她没了儿子,淑妃没了命,斗死斗活的,最终便宜了她最瞧不上的德妃。
她恨三皇子,但如果三皇子成了她的儿,便是中宫嫡子,能与二皇子抗衡。
至于杀子之仇,她有的是名正言顺去磋磨他的法子。
别的太长远的,她没想过,只知道不能让德妃骑在她的头上。
谁让皇上子嗣不丰?但凡还有别的选择,她也不会想要收养三皇子。
兰简任由她哭,并无半句劝慰。
兰简悔恨至极,许多事,她不该听皇后的。
淑妃起杀机,大概是因一同谋害福昭仪,却只有淑妃一人被惩处,皇后还大闹了一场桂兰宫,落井下石。
淑妃那样傲气的人,怎么受得住?反击是迟早的,只是没想到来得这样快,更没想到竟是针对着大皇子而去。
丧事办完,这年就过了。
调查一直都没有停下,但宋惜惜并没有直接调查德妃,而是一一筛选宫里头的人,看看他们都是为哪宫做事的。
这样的深挖,让德妃惶惶不可终日,像是头顶上悬着一把刀,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掉下来。
至于三皇子和三公主,被接到了太后宫里抚养。
太后并未告知他们二人淑妃的真正死因,只说她是突发急病死了。
对外,也是如此说的。
三皇子和三公主伤心是不必说的,年少丧母,犹如天塌。
李尚书夫妇也被丧女之痛沉重打击了,沈万紫去探望过,回来告知宋惜惜,说李夫人哭得眼睛都快瞎了。
沈万紫长吁短叹起来,这些变故来得太快,毫无预兆,总归叫人心里难受的。
宋惜惜闻言,没有做声,只是眸子黯淡许多,那日淑妃死在她面前的情形,总会在她脑子里一遍遍出现。
她但凡警觉一些,或许便能抢下那剪刀了。
她会这样想,但也不会沉溺于此,淑妃有了这个念头,就算阻止得了一次,也阻止不了第二次。
死路,是她为自己设定好的。
沈万紫叹气了一会,问道:“案子办得怎么样?大皇子真是淑妃杀的?那铁蒺藜是三皇子放的吗?”
宋惜惜道:“三皇子嫌疑是有,但后来我问过瑞儿,那日三皇子骑了大皇子的马,却是二皇子将他抱下来的,抱下来的时候,因着二皇子力气不足,身高也不足,还费了些周章。”
沈万紫道:“所以,三皇子不是唯一接触过那马驹的人。”
“对,瑞儿说的话我也求证过,当时那些护卫都有看见的。”宋惜惜顿了顿,“但现在二皇子未好,三皇子又经历丧母之痛,我暂还没去问他们。”
除了这个,宋惜惜还有别的证据,都指向德妃和二皇子的。
真相一旦揭开,只怕会更残忍。
第1556章 终是不能忍了
宋惜惜调查期间,从一个小太监嘴里得知了一件事情,三皇子的铁蒺藜确实是丢失了,且被一名宫女捡了去。
那小太监是亲眼看着铁蒺藜被捡走的,他也认得那宫女,叫逐云,在恭妃身边伺候的。
恭妃没有任何理由要害大皇子,她和德妃与淑妃的关系也只是普通,因此宋惜惜才请奏了太后,要在后宫排查,看看逐云是否身在曹营心在汉。
果然,查出了逐云入宫的时候,只是浣衣局的小宫女,日日浆洗衣裳,日子过得艰难。
她与德妃身边的青岚是同乡,青岚为她在管事嬷嬷那边打点了,将她送去了恭妃宫里头当个洒扫丫鬟。
逐云也是个机灵,几年下来,深得恭妃重用,俨然成为了恭妃的心腹。
至于内府的宫女册子,在逐云被送去恭妃宫里的时候,便已经改过籍贯,宋惜惜是从她入宫那年的手册里找回记录的。
如果宋惜惜谨慎,未必能发现她和青岚的同乡关系。
顺着这条线一摸,自然就能查到逐云暗中与青岚来往的事,更查出德妃原来在各宫都安插了人。
这些年,德妃得到了不少的好东西,便是她没有协理六宫的那些年,该有的,不该有的,她都能轻易得到。
这便是她营造出谦和柔顺的性格带来的好处,淑妃不屑与她争,皇后觉得赏她点儿东西能拉近关系,更好地让德妃为自己所用。
至于其他位分比她低的嫔妾,因着她性子和善的缘故,也愿意献礼让她高兴。
她在后宫前朝的名声都很好。
没有人会想,这份名声怎么就轻易打了出去呢?她严格说来也没做几件谦和慈悲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