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姑娘,千万别妄自菲薄。”我在她泪水落下之前,再说了句。
“谢谢婶婶!”她顿时泣不成声。
我轻轻拍着她的后背,安抚道:“往后,你自己也要立起来,切记,你是你自己,你父亲和你姑姑所做的事情,跟你都没有关系,你不需要背负别人的过错活着。”
第1595章 沈万紫篇4
安伯爷在王乐章那边吃了不少软钉子,最后还是把邵敏放出来,由邵敏去求情,这才将邵世子救了出来。
事情了了,他们对王乐章也是千恩万谢的,哪怕明知道是被人故意拿捏的,但有什么办法呢?谁让自己的儿子失德败行,被人拿了个正着?
邵敏得知自己母亲刁难过小语,先隐忍不发,等成亲之后,当即便要提出来单过。
他并未跟家里闹翻,商国官员考核最终品德,首要的品德便是仁孝,但凡背上一个不孝的罪名,以后就休想在官场混下去。
他要求分家出来的理由也很正当,说前程要紧,恩科在即,府里人多影响容易分心,分家出去能安静备考。
因他以往也是孝顺的孩子,加上邵夫人这一次闹出这么大的事情来,知晓王之语后盾强大,也没有过多阻拦,便准许他们分家出去了。
这事低调处理的,并没有造成什么影响,更没人说什么闲话。
本来他们是要住在王之语的陪嫁宅子,但邵夫人怕自己儿子吃亏,便用自己的嫁妆银子买了一间小宅子让他们住进去。
小夫妻蜜里调油,说不出的幸福,我见了也高兴。
邵敏日后会有出息的,他是个聪颖认真的儿郎,年纪轻轻便中举了,便不能进士及第,也会有自己的出路。
只是,小语的婚事,似乎对王清如打击挺大的。
她整个人消沉了一段日子。
这些年,我想她听了不少的闲言碎语,惜惜说,女子犯错要回头改过,并不容易,从来只听说过浪子回头金不换,可曾听过女子回头金不换的?
但王清如确确实实改变了很多,遇到事情,她不会只想着自己了,帮着照顾家里,也去工坊帮忙。
工坊已经不是原先的工坊,扩大了许多,收留了不少被休妇人,王清如跟着姬夫人去教那些人识字。
她们或许不需要太有学问,但需要识字和算数,毕竟日后她们可能离开工坊,也可以自己做些小营生。
王清如的性子越发收敛了,也没有那么敏感,只是,她很多时候都会显得心事重重。
她以前很在乎颜面,锦衣玉食一样是不能少的。
现在则随意许多,衣裳头面都不讲究了,甚至多半是素面朝天,有几丝白霜染上了她的鬓边,她也没有染一下。
忽然有一天,她请了我和王乐章回家,跟着姬夫人和二夫人说出自己的打算。
“我有一个想法,已经想了许久的,只是一直斟酌踌躇,如今说出来让大家帮我参谋参谋,这主意是否可行。”她平静地说着,只是眼底还隐隐看到紧张的。
“你说便是。”姬夫人道。
“我想,”她咳嗽了一声,双手绞着手帕,脸上的平静也难维持了,有些难堪和尴尬,“不知道战北望是否还愿意与我破镜重圆,我若再嫁给他,那么哥儿姐儿的婚事,定不会再受影响。”
我们听了都有些吃惊,互相对视一眼。
他们两人的过往,真的就是一笔糊涂账,说不出谁错得更多。
但缘分早就尽了,是否还能再续前缘?
姬夫人到底是个有主意的,沉默半晌之后开口,“你若只为哥儿姐儿们的婚事,大可不必,除非你是真心实意想回头的。”
王清如眼底有一抹凄凉,“人都会老去的,我任性了多年,也负累了大家多年,往后难不成还要侄儿们给我养老不成?我也不是为着他们,我也有为自己的。”
“可上赶着,他还能对你好吗?”二夫人蓝氏问道。
王清如缓缓摇头,“我也不知道,只是这件事情实在想了许久,便干脆问一下大家的意思,事实上,我也不知道战北望是否同意。”
她看向我,问道:“你觉得呢?”
我也没过脑子,只脱口而出,“你要真想继续跟他过,那就问他的意思呗,同意就两个人搭伙过,不同意也就丢个面子,你在乎吗?”
王清如低声说:“不在乎,我也没什么面子的,离开京城,或许我能过得更自在些。”
第1596章 王清如篇2
来到成凌关一个月了,我在想自己要做些什么。
作为战北望名义上的娘子,实际上我和他交集不多,他多半是在军营里住着,偶尔回来瞧我两眼。
因此,我有大把空闲的时间,可以做点营生。
成凌关和我想象的还是有些不一样,我以为这边陲地方,一定是苦寒且物资短缺的,可出乎意料的是,这里几乎什么都能买到,当然,特别名贵的珠宝首饰和蜀锦云缎除外。
这些也不能说没有,只是商队带来之后,会存放起来,等着送往西京,卖给西京的权贵富庶。
成凌关的百姓,买首饰也图个好看,名贵不名贵的,倒也不看重。
我在琢磨自己做什么生意比较好,只是不管做什么生意,我首先是要买个铺子不是?
于是,我带着家丁和丫鬟穿街走巷,挑选合适的店铺。
我此番前来成凌关,大嫂给了我傍身银子,二嫂和万紫也都给了些,加上我原先也存了点,在此地买一两个店铺是绰绰有余的。
丫鬟叫春祥,十四岁的本地人,七岁的时候就卖给人家做童养媳,结果那家的儿郎病重,只得将她卖出去换取医药费。
是个苦命人啊。
我发誓,带着他们两人满大街逛的时候,我是真想买个店铺做营生。
可经过杏花巷的时候,我眸光却停驻在一所废弃的房屋上。
这房屋挺大,至少比我如今住的地方大多了,只是门庭芳草萋萋,门腐朽了,掉了一扇,从门口看进去,里头的草也有一人高。
家丁也是本地人,告知我这里曾经是一家书院,打仗的时候没人读书,都在努力地活着,所以这书院就废置了。
后来再兴办学院,因着朝廷有拨款,所以便另外建了新的,这所实在腐朽得紧,废弃不要了。
我告诉家丁和春祥,想把这里买下来,开设女学。
我是平静地说完这句话的,但说完之后,我自己都吓了一跳。
办书院,是稳赚不赔的,但女学则不好说了。
即便全国开设了不少的女学,但愿意让家里女孩出来上学的人家,还是少之又少。
这成凌关纵然边贸繁荣,可大家一门心思想赚银子,不认为女子读书有用的。
而且,普通人家的姑娘读书确实用不上,她们嫁人之后,只需要懂得孝顺公婆,伺候夫婿,生育孩子,家里有些产业的,懂得些算术便不错。
听说原先成凌关也跟风开了女子书院,但只有寥寥几人来,最终还是选择关闭了。
因此,如果我要再成凌关办女学,会很难很难,甚至将我所有的银子都搭进去,也未必够。
我打起退堂鼓的时候,不知怎地忽然想起宋惜惜说过的一句话,这句话我是从大嫂嘴里听来的,她当初创办工坊的时候,大家都说很难,也会遭受谩骂,不被理解。
可她说了句,是艰难,但必须要做啊。
必须要做,是的,我认为也必须要做。
决定下得容易,我下半生的事业也就确定下来了。
购买这所废弃的房屋不难,请战北望帮忙走了关系,以一个极好的价格买下,便开始修缮。
战北望没问我为什么要开女学,可能他觉得这个是宋惜惜做过的事情,宋惜惜做过的,一定是正确的,他心里应该会这么认为的。
招生挺难,因为我没办法做到全部免费,我银子有限啊。
一开始只有三个人,几个月之后增加到五个,饶是如此,我也是尽心尽力地去教。
日子过得也挺充实,最重要的是心安。
心安,也不能完全心安。
回望过去,我的前半生,真做错了许多事,也用行动和尖酸刻薄的语言去伤害过很多人。
在京城的时候,我也跟他们道过歉,尤其是我的家人。
只有方十一郎……我欠他一句真心实意的对不起,很想弥补些什么。
这也是我未能完全心安的缘故。
第1597章 王清如篇3
我有时候教学生,让她们勇敢面对人生,面对错误,但我自己却没做到。
这些年,我几乎没怎么见过他,他可能会出席的场合,我是避开的。
在我还犯倔的时候,曾被大嫂斥责过我,认为我欠了方十一郎的,可我心里不大认同,甚至还有些委屈。
现在想想,我委屈什么啊?谁欠我的啊?这天道对我还不够好吗?都是叫我自己作没了的。